第八百七十六章
作者:千年龍王l      更新:2020-12-31 15:31      字數:3511
  法蘭西和俄羅斯那點兒破事兒,李梟知道的要比多爾袞預計的要早一些。不過距離事發也過去了三個多月的時間,看著窗外凜冽的寒風還有不斷飄著的雪花,或許現在拿破侖正在俄羅斯的冰天雪地裏麵哀嚎!

  相對於大明發生的事情,狗咬狗一嘴毛的事情什麽都不算。至於約瑟夫被人關起來,當豬一樣的養,這種喜聞樂見的事情應該喝一杯才對。

  事實上,如果不是顧忌外交禮儀,李梟都想這麽幹。

  拿破侖完蛋了,呃……確切的說應該還不算完蛋,隻有真正經曆了滑鐵盧,才能鑒證一代軍事天才的隕落。

  打仗這種事情,誰又能說得準。說不定到了那個叫滑鐵盧的地方,拿破侖逆天發揮,幹掉了惠靈頓也說不定。

  當然,前提是李梟不幫忙的情況下。

  李梟不想幫忙,可基於謀算法蘭西在蘇伊士運河剩餘股份,李梟不得不幫忙。一直快速反應部隊已經成立,今天早晨就乘船離開了天涯海角。

  都是海軍陸戰隊的精英組成,任務隻有一個。那就是從某個島嶼上營救出一位大人物!

  李休覺得大哥這麽玩是多此一舉,隻要派長白山號開到那個叫做厄爾巴島地方,四百六十毫米巨炮對著岸上轟幾炮,估計島上的守軍就會尿褲子。

  畢竟,不是誰都能擎受得住四百八十毫米巨炮的轟擊。更何況,大明剛剛改進了新式炸藥。爆炸威力比以前的炸藥要高出幾個等級!

  參與改進配方的是一個來自劍橋的化學家,叫什麽諾貝爾。聽說是瑞典人,也不知道和李梟腦子裏的那個諾貝爾是不是一個人。

  如今的大明科學界,經常混進來一些奇奇怪怪的人。例如有個在電學方麵很厲害的人物叫富蘭克林,這家夥來自已經獨立的北美領地。

  還有一個叫做查理的法國人,在伍次友的鼓勵下居然成功分離出了氫氣。據說這家夥想要嚐試用在飛艇上,這樣飛艇可以節省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燃料!

  對於這種具有探索精神的科學家,李梟一直持鼓勵態度。雖然氫氣很危險,弄不好會爆炸,但李梟還是持鼓勵態度。

  隻不過李梟嚴謹氫氣氣球投入生產,還有在人煙稠密的地方試驗。

  大明科學院擁有這個世界上無與倫比的財力,有了這種財力作為後盾,大明的科學真正變成了學術無邊界。

  在更加封閉的濟州島上,上麵有好多不同國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一個叫做麥克斯韋的英國人和一個叫做赫茲的普魯士人,正在研究一種叫做無線電的東西。

  李梟對這個項目給予了巨大資助,據說已經小有眉目,再有一兩年時間李梟覺得自己就可以用上無線電台了。

  不得不說,這是李梟又一筆成功的生意。因為這個叫做赫茲的普魯士人,是李梟用五十挺輕機槍,和普魯士一個叫做俾斯麥的高官換的。

  五十挺輕機槍,加上二十萬發子彈。這對大明來說不算什麽,沒人比李梟更加知道無線電今後在世界範圍內的作用。

  瑞典國王就比普魯士人精明多了,至少北歐人多要了十門迫擊炮和五千發炮彈。這些東西在斯德哥爾摩卸貨之後,李梟如願得到了諾貝爾。

  大明就是這樣收羅人才,愚昧的歐洲國王們,如今還將眼光集中在拿破侖帶來的戰爭影響上。

  畢竟科學家不能直接保衛國家,而拿破侖的威脅是實實在在的。現在整個歐洲,都在拿破侖腳下匍匐著瑟瑟發抖。

  不過拿破侖那王八蛋也厲害不了多久,莫斯科的嚴寒將會成為他最大的敵人。

  打死李梟也不會告訴拿破侖,法蘭西軍隊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錫製紐扣雖然漂亮,但在零下三十度的俄羅斯,這玩意會像曬了八百年的塑料一樣碎裂開。

  零下三十度,敞著懷可不是一個保暖的態度。小小的一個紐扣,就成為了致軍隊覆滅的命門。

  大明軍隊已經開始換裝,紐扣這東西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金屬拉鏈,自從一個叫做鄒伯奇的廣東人發明了縫紉機以來,大明的成衣生產就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成衣軍裝分為夏裝,冬裝,還有秋裝。其中冬裝又分為溫帶冬裝和寒帶冬裝,其中的區別就是衣服裏麵填充的棉花多少。

  紐扣這東西已經逐漸被拉鏈取代,鋼製金屬拉鏈遠不是那些錫製紐扣可以比擬的。即便是在北極都不會被凍得碎裂!

  如果不是塑料工藝還不過關,李梟會義無反顧的用更加輕便的塑料。

  部隊不再有袍子這種笨拙的玩意,除了褲子就是衣服,腳上穿著的不再是棉布鞋,而是更加結實的陸戰靴。

  帶著迷彩鋼盔,穿著迷彩作戰服,臉上塗著一道道油彩的士兵,和李梟後世的模樣區別不大。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隻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所不同的就是,大明的陸上聯合訓練中心設在了張家口,而不是草原上的朱日和。

  與科學界不同,大明軍隊如今仍舊十分純粹。至少主力陸軍是這樣!

  兵源全部來自於遼東,山東,河北。基幹兵力保持在三十萬人,仍舊以駐防在京城附近的陸戰一師為尊。

  至於地方上的府兵,來源就比較複雜。從全國各地征調過來,不過有一個基本的要求就是,所有人都不得在距離家鄉五百公裏之內的地方服役。

  也就是說,陝西的兵可能在江南服役。江南的兵可能在大西南,而雲貴征上來的兵,會出現在大西北。

  而且,一支部隊兵員來源雜亂。一個普通的步兵班裏麵,很可能會有河南人,四川人,安徽人,加上陝西人。

  在有些部隊,你甚至會遇到來自夷洲的戰友。

  兵源雜亂,三年一退伍。這就導致,兵權不會落到某一地方勢力手中。

  最為重要的就是,現代部隊已經離不開大規模補給。隻要作戰,就會需要彈藥,糧食,被服等各種各樣的給養。

  而供給這些給養,已經是一項係統工程。

  山海關陸軍學院,已經城裏了後勤分院。已經陸續有八千多名專業軍官畢業,充斥到各地的後勤係統中。

  錦州的海軍學院,同樣成立了後勤分院。不過他們學的就比較複雜,畢業時間也比較長。不過勝在待遇優厚,去海外服役的話還有補貼可以拿,引得好多小夥子爭相報考。

  建設一支現代化軍隊是一項龐大的係統工程,這不但要集中整個國家的物力,人力還有財力,更加要集中一個國家人民的智慧。

  大明做的更加絕,李梟連外國人的智慧都一把薅了過來。

  隻要有合適的外國人才,大明駐歐洲各國的大使,就會拚命的想要把人才挖過來。這些人大都進入了各地創辦的大學裏麵講學,將他們知道的知識和研究成果教授給大明學子。

  而他們卻被大明的學術研究拒之門外,很明顯科學無國界隻適合於大明招攬外國人的時候,輪到大明則是

  誰敢把好東西泄露給外人,老子剝了你的皮。

  至於那些用武器,瓷器,甚至於金幣、銀幣換過來的科學家則比較慘,他們必須在濟州島上過著囚徒一般的生活。盡管他們有溫柔的高麗美女服侍,有極品的美食和住所,可囚徒畢竟還是囚徒。

  他離開濟州島的唯一辦法,就是變成骨灰壇子裏麵的骨灰。事實上,除了大明人想要離開濟州島都得變成骨灰才行。

  大明鐵甲艦整日裏圍著濟州島巡邏,隻要看到船隻就會予以擊沉,不管你是不是大明國的船。也不管你是什麽船!

  海軍還會不定期的在海裏扔一些肉食,甚至是礦山裏麵弄來的屍體。這導致濟州島海域鯊魚奇多,別說在海裏遊泳。就算是海邊沙灘上,有時候都不安全。

  餓極了的鯊魚有時候會在淺海裏麵捕獵,不管是男人女孩還是老人孩子,叼住就往深海裏麵拖,拉都拉不回來。

  相對於他們,長興島上的牛頓就要好多了。在大明人員的陪同下,他甚至可以乘坐飛艇來京城匯報工作。

  在他的主持下,經過一年時間,拖拉機這東西還是鼓搗出來了。盡管二十噸的體重有些超標,但隻要弄出來了,就有積極改進的空間。

  跟去年一樣,滿懷希望的來,滿是失望的走。

  李梟看到的是一個巨型機械,在大地上好像一個得了哮喘的老人一樣行進。因為沉重的身軀所致,一小時的行進速度隻有二十公裏。

  這還他娘的是公路速度,越野速度要減半才行。

  一小時十公裏,跟一輛牛車也差不了多少。

  而且這東西咆哮起來,不是在燒油而是在喝油。不但噪音奇大,而且黑煙滾滾,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柴油味道。

  就這,牛頓這貨還好意思說,這是現代科技的結晶。是不是結晶李梟不知道,不過這東西在李梟眼裏更像腎結石。

  完全屬於一無是處的垃圾範疇!

  看起來,大明想要用上拖拉機還有得等。

  牛頓博士的壞消息從來都是搭配好消息一起來,估計是害怕李梟發飆,今年的好消息就是火車上使用的燃油發動機研製成功。這東西比燒煤的發動機動力更加澎湃,而且火車後麵再也不用掛一截車廂專門拉煤。

  雖然重量有四十噸重,不過對於鐵路來說,四十噸的重量也不算是超標。海軍版本的燃油發動機,要比陸地版還要重十幾噸,那是因為李休要求輸出動力更大的原因。

  大多數東西剛剛發明出來都是這樣傻大黑粗,具有濃重的工業時代特征。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