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作者:千年龍王l      更新:2020-12-23 23:41      字數:4024
  終於回家了!前前後後經過三年的遠征,李梟一舉幹掉了印度,奧斯曼帝國。大明的勢力遠達中東,全麵通航的蘇伊士運河掌握在大明手裏。位於重要水道上的新家坡也在大明手裏,關鍵節點上全都有大明的駐軍。也就是說,如今世界貿易最重要的部分,完全被大明壟斷。如果說大明不想和誰做生意,那這個國家的貨船就倒黴了。你的貨船隻能繞路非洲海岸,路程長出去幾個月時間。運輸成本更是貴了好幾成,運輸到本土之後,根本沒有任何競爭力。李梟知道,這個世界是講錢的世界。好像英格蘭那種,派出駐軍來控製一個國家的行為,成本非常高昂。做這種事情的國家,絕對是腦子被驢踢了。既然是講錢的世界,那咱們就控製貿易。誰控製了貿易,誰就控製了金錢。誰控製了金錢,就等於變相控製了世界。聽話的給胡蘿卜,不聽話的大棒子侍候。山姆大叔的辦法搬到今天來,同樣非常有效。不過李梟對於貿易卡得非常死,所有大明運輸的物資,大部分要通過新加坡港轉運。所有非大明船隻,甚至是船上有外國船員的大明船隻,一律不準通過馬六甲海峽。也就是說,大明的海防線不在南海,而在印度洋。隻要南海發現不明船隻,或者說外國船隻,一律予以擊沉。倭國和朝鮮交趾的地位很特殊,他們是大明屬國。幾乎可以享受大明船隻擁有的一切待遇,而且這些藩屬國也覺得能夠成為大明小弟,是一件非常有麵子的事情。至少,自家貨船通過馬六甲海峽的時候,不會被人直接用炮送進海底。這就造成了一個怪現象,貿易繁榮的南海,隻有懸掛著大明龍旗的船隻穿梭不止。剩下其他國家的船隻看不到一艘!李梟很驚奇大明的變化,自己離開京城的時候。京城的道路還都是水泥路麵,現在已經全部變成了瀝青路麵,下一場大雨衝刷得幹幹淨淨,看著就透亮。“現在咱們大明的道路,全都鋪成了瀝青的?”李梟知道,瀝青的主要來源是石油。能有這麽多的瀝青出現,足以說明大明石油產業已經開始逐漸成規模。“要說這瀝青可是好東西,不但施工工期短,而且車走在上麵一點兒不顛簸。不像水泥路麵上,車在上麵走人在車裏蹦。跟搖元宵似的,你看看現在這車,走得四平八穩的。”孫承宗更加的老邁了,腦袋上僅存的幾根黑頭發,如今已經全白了。臉上長滿了老年斑,隻是嘴裏的一口牙還算不錯。很白,也很新,估計的最近新安的一副假牙。“嗯!瀝青路麵是要比水泥路麵好一些,我路過濟州島的時候,看了那裏的煉油廠。已經有了些規模,我看還得再擴大才行。這樣,大明就會有更多的瀝青。今後咱大明的道路,全都得是瀝青路麵才行。”李梟笑著看向孫承宗。“你在濟州島建那麽大的煉油廠,老夫就不明白了。你煉出那麽多油出來,咱們也用不了那麽多。你從印度押解回來的那個牛頓和他的那些人,整日裏在長興島鑽研。錢像流水一樣的花,可也沒鼓搗出來個啥,你說的汽油機,現在也沒搞成。你說他們能不能搞出來,又或者是故意不想給咱們幹活兒?”孫承宗捋著胡子,很認真的在問李梟。“孫先生,您把心放在肚子裏。濟州島煉油廠練出來的油,今後您隻能是嫌不夠,而不是會嫌太多。牛頓和他的人,才剛剛安頓下來一年多。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現在大明等得起。而且汽油機這種事情是一個精細活兒,即便是他們設計出來了,咱們有沒有能力製造還兩說。反正咱們按部就班的發展,現在石油這種新能源掌握在大明手裏。咱們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今後就算是出了不肖子孫,想要敗掉也不容易。”哄老人就像是哄小孩兒,孫承宗現在就像是小孩兒,得哄著才行。“在金陵修築的鐵路大橋,修了三年還沒有竣工。據說設計上出了大問題!”張煌言精神很矍鑠,一雙眸子亮晶晶的,一點兒老態都看不出來。看起來,這老家夥過得很滋潤。“設計上出了問題就修改,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原先也沒建過那樣的大橋。隻要排除困難,鍛煉出一支好的設計施工隊伍。今後咱們在武漢也建一座大橋,在江陰也可以建一座大橋。南北方總是要聯通到一起才行,隻有聯通到一起。大明才算是一個整體,從北方到南方,總是要用船轉運一下。不但麻煩,還容易引起國家撕裂。南明當初偏安江南一隅,打的就是南北方交通不便利的空子。長江號稱天塹鴻溝,可有了大橋在,長江就不是天塹鴻溝。今後我們不但要聯通江南,還要在珠江上建大橋,在遼河上建大橋,在黃河上建大橋。初期有一些挫折,這可以理解。”李浩笑著為史德威開脫。史可法親自給自己寫了信,這個麵子還是要給的。畢竟這東西真就是摸著石頭過河,不可能一點兒差錯不出。李梟雖然知道一些修橋的技術,可他畢竟不是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的。對於修建跨長江大橋這樣的大工程,提供的東西實在有限。“好話都讓你說了,其實老夫和孫先生也是這個意思。隻要利用建設這座橋,鍛煉出一支隊伍出來。今後,咱們在大江大河上都能建橋。不但要聯通南北,還要聯通全國才行。”幾個人說著話,馬車已經來到了李梟的大帥府。進入大帥府,孫承宗和張煌言都沒有要走的意思。李梟隻能把他們接進了自己的辦公室,他知道這是有事要商量。“二位先生請喝茶!”李梟讓人上了茶,然後三個人就坐到了巨大的真皮沙發上。“有一件事情,得你來辦才行。”孫承宗沒有動茶杯。還是老規矩,端起茶杯來就是要送客。“哦!什麽事情這樣急迫?”李梟不明白,自己剛剛從遠方作戰歸來,究竟是什麽樣的事情,讓兩個老家夥都忍不了,需要拉著自己辦事兒?“裁軍!”當兩個老家夥嘴裏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李浩立刻想起一個詞兒,叫做卸磨殺驢。剛剛打完仗,剛剛搶回來如此巨大的利益。而且洗劫君士坦丁堡,還獲得了大量財富。這些錢經過換算之後,基本上能夠抵消這一次遠征六成的開銷。堂堂大明帝國,連遠征軍四成的軍費都拿不出來?以大明現在的經濟,這就有些聳人聽聞了。“兩位先生,大軍剛剛作戰歸來。現在裁撤軍隊員額,恐怕有些說不過去吧。至少,也得等將士們封賞休整之後,再進行裁撤吧!”李梟看著兩隻超級老狐狸,不明白這倆家夥為毛這麽沉不住氣。本來李梟已經很注意控製軍隊員額。作為絕對主力,一師的編製最大,員額自然也就最多。林林總總加起來,一師足足有十萬人馬,算是大明最強大的一股武裝力量。接下來就是袁崇煥的二師,二師因為以前常駐連廣和福建,軍隊員額也有八萬多人。隻是遠征印度的時候,留下許多部隊作為地方部隊。目前員額隻有六萬多人,目前這六萬多人都在昔蘭尼加,等待乘船運回國內。因為他們有駐防兩廣和福建的經驗,他們回國後的駐地,仍舊將士兩廣和福建。曹文昭的三師常年駐防西北,如今更是直插西域控製伊犁河穀。軍隊總員額隻有五萬多人,而且李梟計劃敖爺的一師回歸之後。把滿爺調往伊犁河穀,曹文昭調回到西安。這些年在西北征戰,他的三師是打得最苦的部隊。四師的祖大壽部,因為一直作戰任務不太重。員額隻有四萬人,現在駐防地在哈密,控製著整個西域進入大明的通道。同時,也是防衛草原民族襲擾大明的一道屏障。剩下的就是滿爺的騎兵第一師,員額常年保持在兩萬多人。目前駐防地在京城!作為大明唯一的一個騎兵師,是絕對不可能解散的。大明一共就隻有這幾支武裝主要武裝力量!耿仲明和孔有德部駐防的青海,防備的就是吐蕃人。他們的員額更少,隻有一萬多人。對付吐蕃人,這一萬多人足夠了。可他們的裝備,和主力部隊沒辦法比。現在還有人在用左輪步槍,對於一師來說,好多新兵都沒見過,屬於傳說中的武器。堂堂大明帝國,人口兩億有餘,主力部隊隻有區區二十五萬人。這已經是一個奇跡,這個數字,甚至比不上英格蘭和法國、普魯士那些國家。不可能,大明連這二十五萬人都養活不起吧。剩下的部隊,那就是李休的海軍。李梟承認,海軍部隊的開支是大了些。尤其是那些貴的要命的鐵甲艦,不但造價昂貴。每年的保養費用,也十分的昂貴。況且,軍艦行使過一定時間之後,都得回廠進行大修。這大修一次,也得不少銀子往裏麵填。海軍陸戰隊如今已經有了三個師,每個師都有四萬人左右。他們保護著大明的海上利益,一些海上的關鍵節點,都有大明海軍陸戰隊駐守。他們還有負責蘇伊士運河的護衛工作,可以說十二萬人的規模,已經是捉襟見肘。現在要裁撤,那海外利益怎麽保護?“遼軍主力是國之根本,當然不能裁撤!海軍要威懾海外,當然也不能裁撤。我們和孫先生的意思是,裁撤大明原本的衛所部隊。以前大明留下來的衛所部隊,雖然每年軍餉不多。但總是國家的負擔,而且衛所軍紀敗壞。咱們已經進行了大規模的裁撤,現在老夫和孫先生的意思是。既然國家太平,而且地方上也沒有什麽民變需要彈壓。是不是把大明原有衛所兵全部裁撤,人員全部打入民籍。這樣國家每年都會減少大量開支,而且這樣還能解放許多勞動力出來。咱們大明的工廠越來越多,工人也需要的越來越多。多一些勞動力進入工廠,這總是好的。”孫承宗沒說話,但很明顯他支持張煌言的意思。“衛所兵全出裁撤……!”李梟琢磨了一下。的確衛所兵毫無戰鬥力,如今也隻是作為地方部隊,準備彈壓地方的存在。每個縣差不多都有百十來人,已經是規模很小了。不過全國兩千八百多個縣加起來,這個數目就很客觀了。粗粗估算一下,全國加起來差不多有三十多萬人。而且這些人素質普遍不高,貪腐情況也很嚴重。裁撤他們,李梟覺得還是應有之意。裁撤了衛所兵,也就意味著大明自從洪武年間製定的衛所製度,正式的終結。“衛所兵裁撤,這自然是好事。不過……!這事情需要等等再執行,二師正在昔蘭尼加,正準備分批撤回國內。待二師撤回國內,我們現行裁撤兩廣,福建,浙江,江蘇等省份的衛所兵。然後我們將二師重武器部隊剝離出來,這幾個省的防務,就交給二師來做。三師將會從伊犁河穀調回到國內,滿爺的騎一師與他們換防。三師調回國內之後,會負責陝西、四川、山西、河南的防務。這時候再行裁撤這些省份的衛所兵!一師全部回國之後,駐防京畿、河北、遼東和山東。這樣,這些地方的衛所部隊也可以裁撤。而四師將會負責甘肅和整個西域,他們的力量不但要不能削弱,而且還要加強。另外孔有德和耿仲明部也不能動,這是我對他們的承諾。裁撤下來的衛所兵,盡量都安排個好的去處。想來,他們也不會鬧事。這樣,全國兵力總和大概在七十萬到八十萬之間,這對於有兩億人口的大明來說,已經是個很低的數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