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作者:千年龍王l      更新:2020-10-06 10:58      字數:4268
  淩晨的時候,總督府籠罩了一片火光之中。火勢很大,大到數十米外人就無法靠近那種。對於大火李梟也沒有任何辦法,隻能看著大火熊熊燃燒。

  大火過後焦屍無數,也鬧不清楚哪隻是楊鶴哪隻是楊鶴他兒子。

  燒的不太徹底,除了人形就是一副鬼樣子。沒辦法,李梟隻能命令挖個大坑重新燒一便。燒得幹幹淨淨,骨灰灑進珠江裏麵,徹底的挫骨揚灰。

  廣州城交給李定國,廣州知府付仁安在楊鶴反叛的第一天晚上,就帶著家人跑出了城。

  “大帥!下官真的不是楊鶴一黨,那天晚上下官真的想派人去給您報信。可……真的是過不去,隻能帶著一家老小躲到鄉下。下官是天啟三年的進士,是孫先生取的下官。您去問問孫先生就知道了,下官不敢撒謊。”付仁安跪在李梟腳下,哭得像個月子裏的娃娃。

  李梟點了點頭,跟孫承宗商量的時候他就提過這個付仁安。的確是孫承宗的學生,當年這個廣州知府還是孫承宗舉薦的。

  “沒有新的政令下來,你還是廣州知府。現在你隨同李定國進城安民,要盡快恢複廣州城的社會秩序和治安。有鬧事的,從嚴從重按《大明律》處置。”李梟沒有選擇動付仁安。

  現在廣州城最需要的就是恢複社會秩序,付仁安做了三年廣州知府,對廣州城的情形還是比較熟悉。現在有他幫著李定國,相信廣州的社會秩序會很快恢複。至於整個廣東省,則需要後續的守備部隊調防和孫承宗重新安排的官員到來之後才能進行。

  “諾!下官謝大帥您的大恩!”付仁安激動的要死,他沒想到李梟居然會放過他。在廣州當官兒,不跟楊鶴勾勾搭搭實在是幹不下去。他付仁安的屁股也不幹淨,沒想到李梟會犯過他。

  心裏感激李梟的同時,又慶幸自己的座師是孫承宗。如果沒有這尊大佛,說不定自己也會被扔進坑裏燒了。

  付仁安退下之後,李梟對著身後的孫興說道:“命令聶大勇進兵廣西,盡快控製廣西全境。同時要注意,廣西那地方漢夷雜處,情形非常複雜。既要用武力,也要用懷柔,不能一味的打打殺殺。”

  “諾!”

  “告訴鄧永昌,開船,咱們回京!”

  這一仗幹掉了楊鶴,算是解除了大明最大的隱患。剩下的雲南沐天波,貴州的金昌源這些人,一道令旨下去他們應該知道該怎麽做。敢拒絕朝廷的命令,楊鶴就是好榜樣。

  順著海岸線一路走,一路視察。

  說實話,廣州港的發展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因為楊鶴的關係,廣州港改造朝廷不可能投錢。而楊鶴的錢財,相當一部分托人找關係,高價買了大八粒步槍。這就導致廣州港的改造遲遲因為缺少資金而停滯!

  泉州港可不一樣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如今已經徹底變成了軍港。沒辦法,福建海上貿易第一大港的地位被福州搶走。更遠的有華亭港,這做港口後世有個更加魔性的名字——上海。

  因為李梟起家在北方的原因,遼東成為了大明重工業基地。山東則成為了大明輕工業基地,這兩個省份工廠林立。生產出來的東西,內銷全部停靠在華亭港、福州港、還有廣州港。

  外銷則直接裝船,沿著海岸線穿越南海直接運往新家坡。

  大明的商業中心在江南已經有了二百多年,現在完全反過來。商業中心如今全部集中在北方幾個港口重鎮!旅順、蓋州、錦州、天津、煙台、青島這些港口,每天都有大批商船啟航。

  在泉州補給了一下之後,李梟順著海岸線北上。越往北,海麵上就有越多的船。大多還是帆船,這些都是跑內貿的船隻,因為沿著海岸線走成本低廉,所以還有很大市場。

  不過也有不少機帆船,這種船同樣可以跑內貿,但航速快了很多,而且噸位都很大可以載很多貨物。已經隱然有取代帆船的意思!

  偶爾也可以看到大型蒸汽機船貨船,這些貨船跟後世的貨船區別不大,隻不過船身上多了幾個巨大的煙囪。一般這種船都帶著六個或者八個鍋爐,承擔遠洋航行的任務。

  旅順造船廠和青島造船廠都是專門生產軍艦的工廠,除此之外煙台造船廠、天津造船廠、錦州造船廠都在生產這種鋼鐵蒸汽機船。

  這種船載貨量大,航程遠,速度快。簡直是那些海商的摯愛,好多海商都是托人找關係,才能得到一張生產訂單。至於倭國和朝鮮的海商想要訂購,想都不要想。大明的訂單還收不過來,哪有閑工夫給你們造船。

  這幾個造船廠開建不過兩年,海上已經有了十幾艘冒著煙的船航行。估計再有些年,萬噸輪就該出現了。

  越往北工業化程度就越高,青島港甚至已經有了發電廠。一到晚上燈火通明,造船廠一片忙碌。海軍軍艦的訂單,從來就沒有斷過。青島造船廠和旅順造船廠滿負荷,也完不成訂單。工部造軍艦的主事被李休催得幾乎上吊,最後李梟調停才算是安定下來。

  吃了一路海鮮,查看了一路沿海各個港口。十月份,李梟終於回到了天津港。離開的時候,樹葉剛剛發芽,回來的時候海河的水已經發涼。

  天津港徹底變成了現代化港口,寬大的碼頭、巨型吊車。忙忙碌碌的碼頭工人,還有一船船待運輸的貨物堆積如山。

  戰艦靠在了碼頭上,遠遠的李梟就看到李麟和小玉站在秋風中。

  大半年不見,李麟又長高了。小大人一樣的給李梟見禮,嘴裏說著:爹爹辛苦一類的話。一聽就是大人教的!

  小玉出落的越發漂亮,大紅呢子風衣的襯托下,一張俏臉顯得更加白皙。個頭似乎也顯得高了一些,往下一看明白了,居然有人鼓搗出來高跟鞋。

  胳膊上挎著鱷魚皮的包包,腳上穿著牛皮高跟鞋。身上穿著大紅呢子風衣,臉上戴著一副墨鏡。如果不看發式,整個就是個都市白領麗人。

  “給你的禮物!”李梟笑著從孫興手裏拿過一隻大金剛鸚鵡。

  “謝謝爹爹!”看到有禮物,李麟的小臉立刻笑得見牙不見眼。小小的人,就是看不得這些小動物。什麽貓啊!狗啊的!

  當然,李家如今是大戶人家。大戶人家養寵物也要講究個大!尤其是有李虎這樣一個叔叔,家裏老虎、豹子、金雕、海東青、這些東西應有盡有。足夠可以開個動物園,最後李梟沒辦法,隻能把這些東西弄到通州動物園。李麟想要看,隻能去動物園看。

  今後家裏養寵物,隻能養這些小型化,不會傷人的。不然李家後院滿是婦孺,如果被叼走一兩個就麻煩打了。

  看見鸚鵡,小玉有些傷感。想到當年在遼陽城裏,哥哥咬著牙給他買過一隻叫做小白的鸚鵡。可惜,後來被韃子的海東青給捉了去。

  現在睹鸚鵡思鸚鵡,自然會傷感。

  “給你的!”拉過小玉的手,往手裏塞了一袋子寶石。

  錫蘭島那地方的特產就是寶石,而且還是大個的寶石。想著家裏女眷多,李梟就帶回來好多。給小玉這袋子裏麵,有一塊巨大的藍寶石,號稱叫做海洋之心,據說價值連城。

  李梟對這種東西倒是不太在意,相對於寶石他更加喜歡純淨的水晶。大明製造出來的玻璃,工藝還是不過關,經常會有大的氣泡。

  雖然不影響製造鏡子一類的工藝品,可製造狙擊手的瞄準鏡就差了點兒。沒辦法,隻能用天然透明水晶研磨製造。不但費工費時,造價也是居高不下。

  錦州狙擊手學校培養了大批狙擊手,無奈沒有足夠的狙擊槍。好多小夥子們隻能端著大八粒,當成狙擊槍來用。

  “謝謝大哥!”果然,女人還是喜歡這些會閃閃發光的石頭。小玉罕見的和李梟道謝,雖然臉上的表情還有些不自然,但已經是莫大進步。

  自從小漁的事情之後,這孩子很是陰鬱了一段時間。現在終於像個正常姑娘家,知道打扮,知道喜歡寶石,這是令人欣喜的進步。

  對著那些官員們揮了揮手,李梟帶著李麟和小玉坐上馬車。

  大批騎兵護送著馬車一路前行,直到天津火車站乘火車。專列車廂裏麵,李麟纏著老爹要玩五子棋。李梟自持是五子棋高手,自然是不怕兒子的。

  不下不知道,一下嚇一跳。李梟居然被兒子殺得沒有還手之力,這讓李梟大為驚奇。

  “嗬嗬!嫂子是下五子棋的高手,這些日子沒少調教麟兒。沒想到,大哥你也不是對手。”小玉在一邊拍著巴掌,看著李梟被兒子完虐。

  天津到通州這一路,李梟就沒贏過一盤。下車的時候李麟誌得意滿,李梟垂頭喪氣。今天晚上,得好好向德川千姬請教一下。

  通州火車站,自然也有一大群巴結的官員們站著秋風中等候。李梟向大家揮手致意,然後登上馬車直奔自己的府邸。一出門大半年都是在海上漂著,正是撓牆的時候,誰願意搭理你們這些家夥。

  回到家自然是關起門來,全家大吃大喝一頓。再敢一點兒不可描述的事情,看看能不能把德川千姬的肚皮整大。李麟一個孩子,稍稍顯得有些孤單。

  (此處略過五千字……!)

  在家裏休養了三天,孫承宗和張煌言聯袂而至。

  “怎麽?躲著我和孫先生?”張煌言進門就沒好話。

  “錫蘭島打成那個樣子,自然是不想跟我們承認錯誤。當初說過,不動用大明軍隊。可最後,還是把袁崇煥派到了海外去。大帥!這筆軍費可還沒著落,今年的軍費預算,可是又超支了。”孫承宗難得看李梟的笑話,站在邊上和張煌言一唱一和說著相聲。

  李梟咬著牙,就當沒聽見。“順子!給孫先生、張先生上茶。”

  順子很快端上來兩杯茶,兩個老狐狸一邊嘿嘿的笑,一邊端起茶吸溜。

  這不太符合江湖規矩,官場上端上來的茶其實就是擺設。當有一方要結束談話的時候,才會端起茶杯呡一口。這時候身邊的隨從就會喊,端茶送客嘍!那時候客人就得告辭!

  可這二位來李家,從來沒有這樣的規矩。

  不但在李家大喝特喝,有時候還從李家拿。

  西湖邊上的獅峰一共隻有一畝多點茶樹,一年產出的茶葉晉上來三家分,每家也就兩三斤。

  李梟常年不在家,自然喝的少。這倆老不要臉的老狐狸,一到李家點名要獅峰龍井,不但喝走時候還得順點兒才行。

  李梟知道,這倆老家夥是想給自己難堪。當初是他一意孤行,非要為李虎打這場仗。現在可好,損兵折將靡費巨大。戶部的賬麵被李梟捅出一個大窟窿,需要錢來補足。

  “這一仗是我打錯了!”李梟無奈歎了一口氣,有錯誤就認非常光棍。

  “哦!難得!”兩隻老狐狸對視一眼。

  “一是不該寵著李虎,把國事和家事混為一談。二是運籌不當,輕敵冒進。三……我不應該用倭人。”

  “哦!錯用了倭人,他們作戰不利?”兩個老家夥聽到第三條,扭過頭再次互相對視。

  “不!他們作戰非常勇敢,甚至比咱們大明的野戰軍都要勇敢。”李梟回憶起倭軍的勇猛,不禁搖了搖頭。

  “那是……!”兩隻老狐狸更加不明白。

  “正是因為他們太勇猛了,我才發覺我用錯了人。軍隊不是乖娃娃,是需要鐵與血曆練的。越是經曆過錘煉的部隊,就越發的能打仗。

  這一仗下來,我看到了倭軍的凶悍。反觀二師,臨敵之前狂傲不已。對陣稍有挫折,便畏敵如虎躊躇不前。

  好兵都是打仗打出來的,這些年我護著他們,生怕他們造成大量傷亡。這是不對的!我不想有一天,倭**隊比大明軍隊還厲害。那時候,我們的子孫就會吃夠他們的苦楚。”

  ps:祝書友們國慶、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