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受歡迎的朝鮮人
作者:千年龍王l      更新:2020-09-25 23:28      字數:4228
  休養了一個星期,終於等到最後一名倭兵撤回到了新家坡。對於倭兵的撤退,李虎極力反對,可沒辦法,這是李梟的死命令。

  中華民族既然要稱霸世界,就要為獲得的利益付出鮮血。妄想用別人的鮮血換取自己的勝利,結果隻能是為別的民族訓練出一支鐵血雄兵。說不定哪一代,就會成為子孫後代最痛苦最可怕的夢魘。

  這些話不能對李虎說,過低的智商限製了他的大局觀。或許李休能理解李梟的話,可問題是李休現在正在海上追殺吳三桂的印度戰艦。

  想要控製印度洋,保持錫蘭島進而進兵中東。最重要的就是把持海洋,放眼全世界,唯一能跟大明海軍有一戰之力的,隻有在吳三桂麾下的英國東方艦隊。

  十年陸軍百年海軍,無論是造艦還是人才積累,海軍是最需要時間來沉澱的一個軍種。趁著現在有時間優勢,不斷打擊英國海軍,這才能長久的保持海上優勢。

  印度隻是跳板,最終目的是中東石油。

  誰掌握了糧食,誰就掌握了世界。誰掌握了能源,誰就掌握了未來。現在,李梟要把現在和未來統統掌握在手裏。

  如今的大明的糧食,已經達到了自給自足沒有問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農業的增長同樣需要時間積累。記得李梟還在遼東跟韃子作戰的時候,大明有數千萬百姓還在餓肚子。

  到現在,除了極其邊遠貧瘠的山區,大明的百姓已經溫飽無虞。

  對於那些山區的人,李梟也懶得去幫助他們扶貧。直接把那些人遷出山區發放土地,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反正大明現在有很多空置土地,這還得拜回鶻人所賜。他們在關中的一頓鬧騰,直接導致少了幾百萬人口。現在想起來,李梟都恨得牙根癢。

  有了化肥的加持,大明農業的迅猛發展是遲早的事情。需要做的,就是為了子孫後代把握未來。

  “參見大帥!”德川信雄和毛利武忠對著李梟躬身施禮。

  德川信雄的胳膊有傷,毛利武忠臉上還有燒灼過的痕跡。這種級別的武將都受了傷,可見戰場是多麽的慘烈。這一級別的戰將親臨戰場一線,可見倭兵的鐵血。

  這更加讓李梟加深了對倭兵的芥蒂,絕對不能這樣下去了。別看他們現在是聽話的哈士奇,可他們的身體裏麵流淌著狼的血液。遲早有一天,他們會變成狼。

  是狼!就會吃人!

  “你們這一次印度作戰打的不錯,損失也很大。這些,我都看在眼裏。放心,你們藩主那裏我會有交代。現在你們可以帶著你們的部隊回到倭國,戰士們打了這樣慘烈的仗,也該讓他們回家歇歇,安安穩穩富足的過完今生。我希望,他們的生活不要再被打攪。”李梟讓人給他們拿了椅子。

  跪坐慣了的倭國人,對於椅子這東西還不太習慣。不過基於認知習慣,凡是大明的東西都是先進時髦的代名詞。即便不喜歡,也硬挺著習慣。

  “多謝大帥對將士們的體恤,可我們的作戰還沒有結束。我請求大帥讓我們繼續奮戰,為死去的將士複仇。”身材壯碩的毛利武忠,站起身來向李梟施禮。

  “是啊大帥!雖然我們占領了錫蘭島,可太多的武士葬身在孟買。我會稟明藩主,讓他派遣更多的武士來。德川家的人,不會為這點傷亡退縮。”德川信雄也站了起來。

  皇帝不差餓兵,對於雇傭軍李梟一項都有豐厚的回報。毛利武忠和德川信雄都相信,李梟不會虧待了他們。出於武士的信仰,他們不喜歡沒有勝利的戰爭。

  李梟看了一眼他們兩個,現在終於見識了武士們對戰爭的狂熱。對於這些從小接受武士道教育的家夥來說,他們就是為了戰爭而生。和平生活是他們的夢魘,隻有戰爭才能他們實現個人價值的最佳方式。

  實力的平衡導致毛利家和德川家這些年基本不怎麽打仗了,武士們過度的精力無法發泄。好不容易撈到這麽個打仗的機會,怎麽不能好好把握。事實上,德川信雄和毛利武忠也是擊敗了家裏麵好多的競爭者,才撈到這個帶兵的機會。

  甚至有的武士為了參戰,甘當普通一兵。

  打仗的癮還沒過夠,現在要他們回倭國去,這怎麽行?

  “你們的心情可以理解,我也理解你們武士的文化。可現在仗打完了,錫蘭島剩餘的印度兵,應該很快被大明帝國陸軍清剿完畢。

  接下來,大明會和印度有一個休戰期。就好像草原上撕殺惡鬥了一場的惡狼,都會躲起來舔舐傷口,而不是繼續到處惹事打架。隻有傷口舔舐好了,才能進行下一場戰鬥。”

  “大帥!下國可以從國內繼續派兵,為上國征伐印度效力。”德川信雄還是不甘心,孟買最後的硬仗是他打下來的。一代鐵血名將的名頭,已經戴到了腦袋上。現在隻需要一場勝利,就能坐穩德川家第一戰將的名頭,這個時候回倭國去,他怎麽甘心。

  “德川將軍,幾年之內大明和印度之間,應該不會再有大戰。你知道,僅僅兩個月時間。大明已經為了這次作戰,付出了兩百三十萬銀元的代價。而且這些花費還不是全部,大明作為上國,不會讓屬國臣民白白犧牲。你們陣亡的袍澤,都會得到大明的撫恤。傷殘的軍人,也會得到他們應得的補償。德川將軍,這些都是需要錢的。”李梟一臉無奈的搖了搖頭。

  “呃……!”這一下輪到德川信雄沒話說了。

  按照李梟的話,這場仗下來至少需要三百萬銀元以上。三百萬銀元,德川家一年的稅賦也沒這麽多。

  “大明這些年是富庶了些,可我也不瞞兩位將軍。長期進行這樣的戰爭,以大明的國力也沒辦法支持。如果沒有資源繼續戰爭,你們就是派再多的武士來。也隻能打那種慘烈至極的戰鬥!

  等上幾年吧!過幾年大明的國力將會更加強大,到時候我們再次征伐印度。占領這片富饒的土地,到時候肯定少不了你們的好處。”

  “大帥已經說的這樣明白,兩位將軍就不要再堅持了。回到倭國休息幾年之後,再來印度好好打一場豈不痛快。”孫元化也在旁邊敲邊鼓。

  “諾!謹遵大帥的命令,我們這就乘船回倭國,養精蓄銳之後再來印度打個痛快。”毛利武忠對著李梟抱拳,模樣豪邁到了極點。

  “諾!謹遵大帥令。”德川信雄沒辦法,也隻能抱拳稱諾。

  “孫總督代替本帥為德川將軍和毛利將軍準備了一些禮物,你們回去之後代我向兩位將軍問好。”既然兩個家夥答應走,李梟立刻送客。

  他不喜歡和倭國人打交道,確切的說不喜歡和倭國男人打交道。這是一個帶著原罪的民族,這是一個有著狼子野心的民族。

  一千多年前,他們虔誠的向大唐學習各種先進的技術。一千年後,豐臣秀吉狂傲的喊出進攻朝鮮進擊明國的口號。

  一千年前無私的教授,成就了一千年後野心勃勃的野心家。可見,扶貧也是要看對象的。

  李梟不會犯李世民當年犯下的錯誤,他不會再給這個原罪民族任何機會。

  “立刻用最快的渠道傳令給孫傳庭,要他將所有回鶻人盡快押送到即墨出海去琉球。同時命令禮部昭告倭國,他們不得騷擾侵犯琉球的回鶻人。”

  “諾!”

  孫興應了一生諾,出去傳訊去了。

  “你生了一個好兒子,你孫家的興旺指日可待。”李梟看著走出去的孫興,笑著對孫元化說道。

  “都是大帥提攜!當年我送他去山海關陸軍軍官學校,學成之後補了個守備師的缺。恰逢老朽去銀川上差,這就托了軍中袍澤把他派到了銀川。

  當年蒙古大軍圍困銀川的時候,老朽以為這下死定了。還是這個小子,每天開解老朽,說什麽蒙古兵隻善於野戰,城市攻防戰並不厲害,還說隻要我們守住了城巒,就能撐到大帥援兵的那一刻。

  那時候老朽都不信他說的話,可他還是在堅持。堅持之下,我們奇跡般的守住了銀川城,等到了大帥您的救兵。蒙古人被趕走了,我們也活了下來。

  說到底!還是大帥您的教導得當,才有這孩子的今年。如果當年不送他去陸軍軍官學校,我孫家也不會有今天的榮耀。這一切,都是拜大帥您的恩德所賜。孫家一門上下,不念朝廷恩典,隻念大帥恩德。

  隻要大帥您手指方向,刀山油鍋我孫家子弟必為前驅。孫家子孫,願為大帥家臣。”孫元化說完,雙膝跪倒在地上對著李梟叩頭。

  李梟點了點頭,身為大帥這樣效忠的話聽得多了。至於是真心還是假意,現在可看不出來。沒辦法,官當的越大演技也就越高。相信這些人的鬼話,變鬼的可能性非常大。

  “孫總督您的忠心本帥知道了,新家坡就交給你了,給本帥看好這連接印度洋和南海的要衝所在。隻要辦好這件事情,你孫家子孫的富貴是可以預期的。”

  “多謝大帥恩典!”孫元化重重磕了頭站起身。

  “交趾人這一次死傷慘重,五千交趾兵幾乎傷亡殆盡。交趾那兩位掐得跟烏眼雞似的王子,對本帥有什麽微詞沒有?”

  “回大帥的話!那兩位王子,根本沒有責備大明的意思。他們很怕大明出手幫助他們的對手,同時都乞求大明幫助他們自己。對他們來說,大帥就是掌握他們生死的人,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對大帥您有微詞。”

  “明天蒙古人的船到,我就不見那個格日圖的娘舅了。這幫蒙古人,打仗慫成這個德行。居然在白刃戰中被廓爾喀人打成那德行,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有臉以成吉思汗的嫡係子孫自居。”想起這仗蒙古人的表現,李梟就氣得直搖頭。他不明白,他們的祖先曾經縱橫歐亞大陸。

  可他們的子孫,也太給成吉思汗他老人家丟臉了。

  “大帥!不知道為什麽,蒙古人的戰力似乎很差。而且他們遠沒有倭兵的作戰精神,廓爾喀人的白刃格鬥很厲害。按照道理來說,蒙古人在身材上並不吃虧。可他們每一次遇到白刃戰都會潰敗,而且傷亡都很慘重。屬下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怎麽回事。

  十幾年前,那支縱橫遼東的蒙古騎兵好像消失了一樣。”孫興走了進來,手裏捧著行軍書吏整理出來的作戰紀要。

  “有了機槍之後,蒙古騎兵的威力一降再降。他們也隻能在能歌善舞這條路上好好鼓搗了!”李梟翻看了一下作戰紀要,對於蒙古人的表現,其實他心裏麵是高興的。

  一個失去勇武精神的蒙古,比一個尚武敢戰的蒙古更讓人放心。今後隻要敞開了往草原上供應白酒,大明的北部邊陲就不會再有曆代犯邊的慘痛教訓。

  靠近蒙古的北部邊境,將不會再部署重兵集團。這在財政上,也會極大緩解大明的軍費壓力。

  “明天,咱們乘船回廣州。”把倭國人成功忽悠走,李梟的心情還是不錯的。

  下一步就是想著怎麽弱化倭國人的武士道精神,隻有徹底摧毀了他們的精神,才能最終讓他們沉淪。

  要好好想想,麥克阿斯是怎麽幹的,或許自己可以借鑒一下。

  各國的軍隊全都撤離了錫蘭島,隻有朝鮮人留了下來。從李虎到袁崇煥都很喜歡這些朝鮮民夫,這些人幹活實在,從來不偷奸耍滑。當然,這跟大明按時發放工錢有關係。

  勤勞肯幹的人,走到哪裏都受人喜歡。李梟很痛快同意了李虎和袁崇煥的聯名請求,如果說蒙古人和倭國人是大明未來的敵人。朝鮮人則從來沒有出現在李梟的敵人名單當中,原因在於李梟對朝鮮人骨子裏的鄙視。

  李梟堅信,這些家夥翻不起什麽大浪。

  小浪也翻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