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帥萬歲
作者:千年龍王l      更新:2020-09-07 23:48      字數:4249
  不管怎麽說,李梟的這筆生意都是賺了。

  運送軍火到北美大陸,然後再運金子回來。軍火生意賺多少錢另說,單單那是這一次遠洋航行,鍛煉出一支能遠航的海軍隊伍,就千值萬值。

  更何況,運費還是華盛頓爺倆兒出。

  如今的大明是標準的信息社會,遠征的事情剛剛吩咐秦皇島和旅順海軍學院商量著派人。鄭芝龍就找了過來,鄭家雖然已經放棄了海洋。可畢竟家族裏麵還有許多跑船的好手,為了子侄一輩的出路,鄭芝龍不得不硬著頭皮來找李梟。

  鄭芝龍的麵子還是要給一些,大筆一揮給了鄭芝龍十個名額。

  多年不路麵的老陳福也跑過來討人情,看在他勞苦功勞的份兒上,李梟也給了他十個名額。

  初步定下來,去北美的是最新級別的蒼遠和懷遠艦。同時為了保障兩艘艦船,李梟不得不再派出剛剛造好的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船,還有昆侖湖號綜合補給船。

  有這兩艘大型補給船,相信兩艘船的物資保障沒有問題。同時,兩艘大型補給船還可以載更多的海員。大明現在從航海的艦長到合格的水手都缺,在海軍學院裏麵學習兩年,也不如這樣遠航一年。

  最後定下來的出海名單,李梟看了直發愣。

  秦皇島海軍學院和旅順海軍學院幾乎是傾巢而出,除了剩下幾個看房子的,連今年剛剛考進去的新生都帶走了。兩所學校的校長,更是親自帶隊。李梟估摸著,兩艘綜合補給艦將會成為海上大學。

  這樣也好,跑船的不上海上摔打摔打,很難成氣候。想當年李休就是在海上摔打曆練出來的,十年時間硬是將一個白麵小夥,變成了非洲雞一樣的黑炭頭。

  考慮到可能會到陸地上找補給,李梟還給兩艘船配備了兩個連的海軍陸戰隊。有艦上的炮火支援,加上他們本身的裝備,李梟不認為那些土著人能對他們造成什麽威脅。

  新型戰艦跟以前的戰艦明顯不同,首先是新型戰艦完全由鋼鐵打造。排水量突破了八千噸大關!

  第二是艦上的裝備多,單單是兩側側弦就配備了五挺馬克沁機槍,外加八門一百二十毫米火炮。前後尾部,有兩座三聯裝炮塔。主炮口徑達到了驚人的二百七十毫米。

  如果不是艦體太小,漁老甚至想弄四百毫米的火炮。

  坐火車來到天津港,看到剛剛海試結束的幾艘船。李梟覺得,這樣下去世界將很快迎來大艦巨炮的年代。

  兩艘綜合補給船,船身依然是木頭外麵覆蓋鐵皮。兩艘船的滿載排水量打到了驚人的一萬五千噸,木質的萬噸輪停泊在碼頭上像是一座山。至少老陳福是這麽形容的!

  不好說老家夥土鱉,如果見識過後世七萬噸的大家夥,老陳福就會覺得眼前這兩艘船不算啥。

  補給船最大的特點就是上麵有風帆,順風的時候會升起風帆來,幫助航船節約燃料。準確的說,這兩艘綜合補給艦實際上屬於機帆船。軍艦的航速很快,有了風帆的幫助,航行的時候可以省下不少燃料。

  補給艦也是有武裝的,兩側船舷各有兩挺馬克沁。前後主炮是兩門一百二十毫米炮塔,按照這個火力配備。即便兩艘補給船跑出去,也能幹掉好多國家現役海軍主力軍艦。

  每個補給船上都有一個連的海軍陸戰隊駐守,缺乏物資需要上岸籌集的時候,就可以派這些海軍陸戰隊去。兩所海軍學院的學員們,大多數都被安置在這兩艘船上。隻有少數人可以登上蒼遠號和懷遠號!

  為了保持教學實習的公平性,所有學員們都會輪流去軍艦上實習。而且海軍學員們還得擔負測繪任務,把途徑地方的海況全都記錄下來,以便將來大明海軍所用。這還是大明海軍,第一次進行如此遠航,所有人心裏都很興奮。

  “小夥子們!我們中華民族,從炎黃二帝開始就是農耕民族。我們需要的一切東西,都要從土地中獲得。在我身後,就是華夏耕種了千年的土地。但國家發展,需要更多的資源和更多的利益。

  這些利益和資源,我們就要從海上獲得。當年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彰顯我大明國威。現在你們遠航出海,是為了讓我大明從海外獲取到更多的利益。

  隻有源源不斷的海外原料運到我大明,而後將大明製成的種種商品銷往海外。我大明就會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你們的兒子、孫子,甚至是子子孫孫的幸福富足,就要靠你們,和你們駕駛的戰艦來獲得。

  小夥子們,你們的子孫將會崇拜你們,感謝你們!未來屬於海軍,光榮屬於海軍,而你們,就是海軍的未來。

  海軍萬歲!”站在高台上演講的李梟,高舉著手臂歡呼。

  “大明萬歲!海軍萬歲!”軍校的學員們,還有無數警衛和看熱鬧的百姓,紛紛舉起手,高聲叫嚷著萬歲。

  在此之前,萬歲這個稱呼特定指皇帝。除了對著皇帝,誰敢把萬歲這個詞兒喊出來,那他也就不要活了。現在大家公然的把這兩個字喊出來,似乎沒有絲毫不適。

  學員們神情激動,恨不得現在就架著船揚帆遠航。

  百姓們也很激動,恨不得現在就參加海軍,跟著這群棒小夥子去遠航。在海上為大明開疆拓土!

  氣氛會傳染,李梟也激動的臉紅脖子粗。就連身邊的老陳福,也在振臂高呼,脖子上青筋畢露。

  “大帥萬歲!”一個突兀的聲音響起,現場明顯冷場了幾秒鍾。所有人都傻愣愣的看著,除了皇帝千年來這兩個字還真沒用在別人身上。

  “大帥萬歲!”又一個粗獷的聲音響起來。

  “大帥萬歲!”接著就是山呼海嘯一樣的聲浪襲來,那聲浪如同海嘯,撲過來的一瞬間你會感覺到窒息。

  “大帥萬歲!”聲浪一浪高過一浪,聽得人血脈賁張!

  **************************************************

  “聽說天津衛碼頭上,近十萬人對你山呼萬歲。這就是人望,難道說你就沒有一點兒想頭?”孫承宗坐在搖椅上,不緊不慢的啃著梨子。

  李神醫說他肺不好,平日裏需要多吃些梨清理肺火。於是,一年四季孫承宗每天都要啃一個,家裏的晚輩們才算是放心。現在的孫承宗就是孫家的主心骨,可千萬不敢倒下了。

  “這就是情緒的一種宣泄,多少年了,大明都沒有派出艦隊遠航。這一次是到大明從未到過的地方,大家自然會激動些。算不得準的!”借著孫承宗的光,李梟也混了個梨吃。

  剛剛過清明,這時候能有梨子吃非常不容易。

  “別岔開話題,今天老張也在這裏。真想坐太和殿那個位置,我孫承宗沒意見,老張也沒有意見。我們輔佐你登基!”看到李梟裝靦腆,岔開話題。孫承宗放下手裏的梨一下子把話題直接掀開,讓李梟避無可避。

  同樣在吃梨的張煌言,也在看著李梟等他說話。

  李梟總算是明白,為啥今天屋子裏隻有三個人,連孫之潔都隻能守候在外麵。

  “孫老!太和殿那個位置空懸幾年了,恐怕普天下的人都想坐那個位置。可我不想!真的,我一丁點兒都不想。

  坐在那個位置上,口含天憲手握王爵,令出法隨一言九鼎!

  天下第一人,權勢滔天!

  痛快麽?痛快!神氣麽?神氣!

  可那個位置不單單是痛快神氣這麽簡單……!古往今來,有多少宮闈慘變,有多少禍起蕭牆。我李梟還算是有點兒自知之明,打仗我李梟有幾把刷子,到今天位置我還沒敗過。

  可說到耍陰謀,運用帝王之術操弄人心,把所有人玩弄於股掌之上。這一點,我還真做不到。不是不做,而是真心不會。”李梟說得非常鄭重,沒有絲毫的欺瞞。

  “皇位空懸已經有幾年了,雖然沒人敢說,可我知道許多人都在盯著皇位。有些朱家的王爺們,甚至覺得能當個傀儡皇帝也成。隻要讓他們當皇帝,享太廟!他們還真什麽事情都願意做,也真做得出來。現在看來,皇位不宜再空懸著嘍。”張煌言不緊不慢的吃完梨子,把梨核放在一邊的托盤上。

  “懸一輩子我都不會再隨便拉一個人去當皇帝。我看現在這樣就挺好,人們隻知道有朝廷,而沒有皇帝。長久下去,人們就會對皇位淡忘下來。

  不是說國不可一日無君嗎?現在沒了好幾年,日子還不是照樣過?

  等到大家徹底淡忘了皇帝之後,就沒人再提了。”李梟覺得大明帝國沒有皇帝也沒啥,這種偶像型人物實在是可有可無。

  “你就打算這樣過下去?你可別忘了,老夫已經七十了。這兩邊的牙都掉了,一天差不多也就四五個小時的覺。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哎……垂垂老矣!老夫可幫不了你多少年,再過個幾年,你就得另選賢能,接替過我首輔的位置。”孫承宗說話的時候,看了一眼身邊的張煌言。

  在他看來,能幫著自己挑起擔子的,也隻有這位張老先生。

  “皇帝我是不做的,一旦我做了皇帝。我兒子將來也會是皇帝,就算我有本事支撐住這個帝國。可我兒子未必也能像我一樣英明神武!

  如果他不行怎麽辦?如果隻是貪玩一些,像大明武宗皇帝那樣也就算了。如果像英宗那樣可就糟了!那會連累大明千萬萬萬的百姓,成為異族砧板上的魚肉。”

  “可千百年來,事情就是這樣循環。或者異族成為我們砧板上的肉,又或者我們是他們眼裏的一塊肉。

  天地為爐!造化為公!陰陽為炭!萬物為銅!我們都在這煉丹爐裏麵煎熬著!且熬著吧!

  我篡了朱家皇帝的位,將來也會有人篡我家子孫的位。天道好循環,蒼天饒過誰。我隻想我的子孫好好的生活下去,不會被人殺不會被人砍。不會躲在深宮之中,整日裏擔心有人篡位。”

  都說做皇帝好,隻有李梟知道,皇帝這個職業是多麽的熬人。

  曆來皇帝這一行就是高風險職業,非正常死亡率達到百分之四十四。平均年齡隻有四十一歲,不過少了康熙、乾隆這些長壽的家夥,這一平均年齡還得再往下走兩年。

  李梟不想自己的後代,變成被迫害妄想症患者。懷疑一切是他們的基本生活技能,恨不得身邊的太監,都會遭到懷疑是不是想著篡奪皇位。

  權利這東西是好,可又有幾個人能把權術玩的爐火純青。至少,李梟自問就沒這本事。

  “天下有皇帝已經幾千年,如今沒了皇帝。總是有些不妥,或許我們需要更換一種製度。”李梟看到兩個老家夥不說話,大著膽子說出了自己內心想了很久的想法。

  “更換一種製度?”孫承宗和張煌言對視了一眼。

  作為成了精的老狐狸,他們當然清楚變革會帶來巨大風險。一個弄不好,又會是一場生靈塗炭。雖然李梟在戰場上無敵,可互相殺戮消耗的,可都是大明子民。

  當年的王安石變法搞得轟轟烈烈,其中不是沒有可圈可點之處。卻被整個既得利益集團所不容,最後兩度罷相下場淒慘。

  “對,另外一種製度。另外一種公平些的製度,徹底不要皇帝。首輔的位置,要由年富力強的人擔任。如果說上了年紀,就需要離職休養。不能像孫先生這樣,萬稷重擔落在一個人的身上。

  孫先生,我沒有別的意思,您別多心。”

  “繼續說!”孫承宗很認真的在聽,身邊的張煌言也是如此。

  “到那個時候,國家會有一個主席。掌管國家事物,施行最高權利。不過這個職務不是終身製的,而是……每隔四年就需要選舉一次。而且一個人,最多連任兩屆!”

  “選舉……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