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作者:千年龍王l      更新:2020-05-15 22:12      字數:4200
  天津衛碼頭的迎接儀式很熱烈,李梟站在鎮遠的棧橋上,看著下麵黑壓壓的人群。漁老帶著定遠號,回到長興島。為這次遠航做技術統計,同時檢驗一下船身,對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進。

  李家人總是在打勝仗,總是能打勝仗。這非常重要,要給人一種不可戰勝的信心,才能統治這個龐大的帝國。二百多年前,一個叫做朱元璋的人就是帶著這種自信,登上了大明王朝的皇帝寶座。

  “經曆了從福建到天津衛的一路,我感覺越往北,百姓對你越愛戴。在華亭港咱們停留,百姓們看到你的戰艦,全都畏懼的停留在遠處,眼神裏麵滿是驚懼與惶恐。

  黃島港的情形就又不一樣了,百姓看向鎮遠、定遠的目光,是喜悅與自信。到了天津衛,百姓提壺擔漿來到碼頭上。你看他們的眼神,熱烈而崇敬。

  大明帝國統治了直隸、山東這麽多年。還不及你李梟三年五載,這就是民心所向。以前族老們說,鄭家放棄了大海是昏招兒。如果現在我回到泉州,會啐這幫老家夥一臉。”鄭芝龍看到碼頭上人群的熱情,由衷發出感歎。

  “大明百姓是天下最好的百姓,其實他們是一群最純粹的人。隻要給他們安定的日子,讓他們豐衣足食,他們就會喜歡你,發自內心的支持你。

  朱家的皇帝,或許他們之中有勤政的愛民的。可他們的眼光,始終落在龐大的官僚集團身上。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朱家江山永固。而不是百姓能夠過上,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生活。朱家依仗的那些文人士大夫,他們除了像螞蟥一樣撲在帝國身上吸血,就是玩弄權術中飽私囊。

  大明二百多年,培養出一群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不在乎百姓安樂,也不在乎國家民族。他們隻在乎自己,隻是在乎自己的錢夠不夠多,自己的權利夠不夠大。

  僅此而已!

  所以,雖然朱家的江山綿延了二百多年。可百姓心裏,並沒有真正的位置。當另外一個人讓他們吃飽穿暖,讓他們安居樂業,他們很快就會忘記朱家是大明王朝的正統。”

  聽了李梟的話,鄭芝龍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梟。然後點點頭,既然盟友已經給了他暗示,那就表明李家已經有了問鼎九五之心。

  李梟能有這樣的心思,鄭芝龍舉雙手雙腳讚成。鄭家沒有這樣的實力,現在隻能攀著李家的羽翼,才能居於大明權利金字塔的最高層。

  下了船,李梟和鄭芝龍立刻乘著馬車向京城馳去。鎮遠號,也將返回長興島造船廠,針對這一次遠航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改進。

  從天津衛碼頭到京城這一路,鄭芝龍算是眼界大開。春日裏,農人們正在積極備耕。他們沒有南方農民那種麻木,而是從心裏有一種對豐收的期盼和喜悅。

  “這些地原先都是地主和官家的,現在都分包給了他們自己。他們每年隻要上繳收獲的三成,就可以享用剩下的糧食。如果官府征集徭役,會給他們發放相應的工錢。在如今的大明,沒有無償使喚人這一說。”李梟看出來鄭芝龍的不解,笑著給鄭芝龍解答了農民們為何會這樣充滿希望。

  “三成的收獲,這算是厚道的。聽說土豆和玉米這些東西,都能達到畝產千斤。有七成的收獲,不但夠他們糊口,還能讓他們有許多盈餘。如此這樣,積攢幾年小門小戶也會成為富戶。可有富戶,也會有窮人。如果窮人繼續變賣他們的土地給富人,一切不還是回到原點?”

  “鄭先生說得對,百姓中有勤勉的人,自然也有懶惰的人。勤勉者累積一代或者數代,就可以成為一方地主富豪。這的確是一道難解之題!

  不過,最新的《大明律》規定。土地一律屬於國家,任何人不準買賣土地。而且就算是這些農民,也隻有土地的使用權而已。”

  “不準買賣土地?”鄭芝龍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做法太絕了。

  曆朝曆代剛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戰亂使人口驟然減少。國家會發給農民土地,並且鼓勵他們生育。可隻要過上十年的太平日子,總會有人憑借著勤奮和聰明,變成當地富戶。而那些懶惰的蠢笨的,就會再一次淪為窮人。到了王朝末期的時候,通常都是土地大量兼並。富人越加的富足,窮人越加的窮困。

  貧富差距巨大之下,才有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個王朝到了那個時候,也就離再一次強迫均貧富不遠了。華夏大地上的帝國,無論強大或者弱小,都不能逃脫這一宿命。

  李梟這手太絕了,因為他從根本上,不允許百姓們買賣土地。

  “可總是會有人靠著勤奮和聰明致富,他們致富之後,本能的會用錢繼續賺錢。你不讓買賣土地,那他們怎麽辦?”鄭芝龍想了一下,立刻想到一個漏洞。

  百姓有了家資,本能的就會想到錢生錢。現在你不讓他們買賣土地置辦家產,長久下去這些人會失去上升的動力。一個國家如果勤奮聰明的人失去了原動力,那這個國家想要進步就太難了。

  “哈哈哈!鄭先生果然眼光獨到參透人心!”李梟笑了一下,然後一臉的壞笑。

  “物欲!人天然就想過好日子,吃飽穿暖隻是維持了最低生存要求。西方有個叫做馬斯洛的人,他的學說很有意思。他說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第一層次:生理上的需要。第二層次:安全上的需要。第三層次:情感和歸屬的需要。第四層次:尊重的需要。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

  對女人、食物、水、空氣及住房等需要都是生理上的需要,這類需要的層級最低,人員在轉向較高層級的需要之前,總是盡力滿足這類需要。一個人在饑餓時不會對其他任何事物感興趣,他的主要動力是得到食物。

  即使在今天,還有許多人不能滿足這些基本的生理上的需要。

  可當他們食物充足,生存條件富足的時候,就會追求一些其他東西。我們的帝國,會給他們提供無數他們追求的東西。

  比如說:當他們吃飽喝足的時候,是不是想住大房子?那他們就得攢錢,購買磚瓦在自家宅基地上蓋大房子。這樣,他們積累的財富就會變成房子,供他們居住。想要積攢更多的財富,隻能重新努力勞動。

  當然,有些人會很聰明。他們會利用積攢下來的錢做本錢,然後做生意賺大錢。錢生錢之後,他們會非常富有。

  可富有的人想要向別人炫耀,他們炫耀什麽呢?豪宅,馬車,漂亮的侍妾,身上的蜀錦袍子,這樣他們的財富就花出去了。那些販賣蜀錦的,修建豪宅的,製造馬車的,甚至青樓裏麵的窯姐,都獲得了利潤。

  當然,他們這些行為之中,我們的國家還收到了賦稅。這就是錢需要流動起來的道理!”

  “可那些人還是聰明,還是非常能賺錢。那可怎麽辦呢?”鄭芝龍想了想,又覺得有些不對。

  “那就讓他們繼續花錢!

  我們可以建造更豪華,更人性化的豪宅賣給他們。讓他們覺得,住在那裏是有身份的象征。我們還可以製造更豪華的馬車,拉車的馬用西域的名馬。蜀錦袍子,我們可以做成能夠顯示身份富貴的名牌袍子。所有穿上這種袍子的人,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這種袍子可以用成本十倍,甚至數十倍的利潤賣給他們。這裏麵,當然做衣服的,修豪宅的,造馬車的還會賺到錢。

  以此類推,隻要那些有錢人不斷賺錢。他們就會對產品不斷進行升級,每一次產業升級,就會讓那些有錢人重新消費。這樣,他們的資產就會在一次次升級中消耗。而他們的自尊心,卻又能在一次次升級中得到滿足。

  人們羨慕有錢人,就會拚命去賺取財富。而他們的財富,最終又會消費在一次次對物欲的滿足。最終,他們發現自己有了一大批用不著的東西。財富,卻變成了流動的水。

  從那些有錢人手裏,流到其他人手裏。這就形成了良性循環,富人們要消耗巨大的財力,維持自己舒適的生活。窮人們,就可以從他們手裏賺到錢。

  如果富人一不小心做生意賠了,然後破了產。那就隻能再回到窮人堆裏,再次進行原始積累。

  會不斷有富人破產,也會有人不斷成為富人。這種循環,理論上可以持續非常久的時間。”

  李梟說了一大通,鄭芝龍處於懵逼狀態。他從來沒有聽到過,有人這樣解釋民生經濟。乍一聽有些荒誕,仔細一想卻大有道理。越想越是心煩,這完全超越了他的理解範疇。

  如果麵前的人不是李梟,鄭芝龍早就發飆了。無他!惱羞成怒爾!

  “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我會讓富裕起來的人,有新的追求目標。把他們賺來的錢不斷花掉,讓他們沒那麽容易積累下億萬家資。”李梟有些自信的一笑。

  “早這麽說我不就懂了,剛剛被你那麽一通說,腦子都成漿糊了。”鄭芝龍鬆了一口氣,剛剛他的大腦因為處理不了過份複雜的理論,差點兒宕機!

  李梟也是無奈,作為李家最重要的盟友之一,他必須讓鄭芝龍知道。自己不但會打仗,而且還會治國。這對增加盟友信心,非常的重要。

  不然,李梟也不會在這裏給鄭芝龍講什麽消費升級,這種現代經濟學說。

  越靠近京畿地區,鄭芝龍就越能看到工廠。

  寬闊平整的馬路邊上,工廠幾乎是座連著一座。幾乎每個工廠,都能夠看到工人們在紅磚廠房裏麵進進出出。

  “這是規劃出來的工業區,都是些貧瘠土地。既然種植作物不會有太大產出,那幹脆就用來做工廠。你看看,這些工人他們每個月都會領到工錢。然後,他們就會拿著這些工錢買東西。這些錢從工人的手裏,就到了商人手裏。而商人們呢,又會拿著這些錢進貨。

  於是,這些錢就又到了農民手裏。農民賣了農產品手裏有餘錢,就會買工人們製造出來的工業品。工廠賣出產品給農民,這些錢又變成工錢發給了工人。

  這就是經濟流通的原理,隻要這個循環不斷完成。這裏麵的每一個環節裏的人都會受益,當然朝廷也會收到不少稅收。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使這個循環更加快捷通暢。還有,管理那些企圖破壞循環的人。

  隻要能讓錢流動起來,朝廷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稅收。國家富庶的同時,民間也會一同富裕起來。”

  “呃……!”鄭芝龍總算是聽明白了一大半,不過這沒關係。已經可以看到京師那巍峨的城牆,遠遠出現在地平線上。進了城,就讓兒子給自己解釋一遍。還可以美其名曰,考校學業!

  如果鄭森講不明白,鄭芝龍不會吝嗇自己的拳腳。

  李梟沒時間考慮鄭森會不會挨他老子的打,他這麽著急回京城是因為,艾虎生籌謀了一年多的貨幣改革,將要正式展開。在這樣的時候,李梟還是需要待在京師鎮場子。不然,因為貨幣兌換吃了大虧的權貴們,絕對不會善罷甘休。至少,不會饒了毫無背景的艾虎生。

  剛剛回到府上,鄭森就急匆匆的趕過來給老師和老爹請安。

  不打攪他們父子敘舊,李梟看到艾虎生已經在門口等候的人群裏麵。立刻讓人把他請進書房,他要聽取貨幣改革的最新進展。

  艾虎生見到管事來請自己,立刻帶著兩名隨從進了李府。聽說李梟回京,前來巴結的眾位官員們竊竊私語。有些外地剛調進京師的,不停向身邊的人打聽,剛剛進去那位到底是誰?

  “參見大帥!”進入李梟的書房,艾虎生立刻躬身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