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作者:千年龍王l      更新:2020-05-15 22:12      字數:4213
  史可法回來了,孫承宗跟他談得非常順利。雖然不知道鐵路到底是個啥玩意兒,但史可法對鐵道部部長這個職位非常感興趣。因為,這個鐵道部部長跟六部部長一個級別。

  而且鐵道部是一個新建的部,人員自然大多要史可法這個部長選派。李浩用了一年時間,已經徹底勘察過錦州到山海關一線。隻等著史可法帶著舊部去遼東修築鐵路。

  李梟在京城等了半個月,陳老虎才帶著人回來。李梟二話沒說,帶著人直接去了天津衛。都是水上漂著的老手,開蒸汽機船比開帆船省事兒多了。至少不用鼓搗正帆副帆,那一連串兒的船帆。

  學習了揚州城的先進經驗,兩艘船木質船身外掛了複合裝甲。密密麻麻的木頭箱子,被掛在船身兩側。箱子裏麵裝著數層鐵板,鐵板中間夾著石棉板和陶瓷板。用銅炮試驗的時候,沒有一發炮彈打穿過這種外掛裝甲。

  當然,代價也是有的。鎮遠和定遠船身吃水下降了足足一米,航速也慢了一些。李梟不得不減少船上煤倉的裝煤量來保證航速,反正這不是一次真正的遠航。沿途到處都是大明海岸線,已經派人去沿途各個港口,煤炭這東西可以隨時補充。

  出航的那天,漁老非要跟著才行。說這是他這輩子造得最成功的一條船,他要看看這船到底是怎樣揍那些異域來的西洋鬼。

  西洋鬼!這是英格蘭人的新名字,雖然以前歐洲來的那些人也是黃頭發藍眼睛跟鬼似的。不過,以前歐洲人到底還做過一些好事。大明人多稱他們為紅毛人,色目人,又或者是黃毛人。

  這一次這幫家夥居然敢打到大明,而且還是堵著長江口圍著打。歐洲人在百姓心裏的形象一落千丈,所以全體歐洲人就有了一個嶄新的名字——西洋鬼。

  鎮遠號的汽笛嗡鳴有若龍吟,低沉的汽笛聲貼著海麵傳遍整個碼頭。巨大的船身搖擺一下,緩緩駛離了天津衛碼頭。身後的定遠艦,隨著也鳴響了汽笛,龐大身軀好像一頭蘇醒過來的洪荒巨獸。

  所有人都被一幕震撼,碼頭上所有人都呆呆站在那裏,目送大明最凶悍的兩條戰艦出航。

  李梟站在船頭,看著鎮遠離開碼頭之後進入深水區。當漁老下令加速的時候,鎮遠好像被神人狠狠推了一把。船頭撞碎水麵,迸射出無數白色浪花。

  海鷗圍著鎮遠盤旋鳴叫,開天辟地以來,它們也沒見過這樣大的戰艦。

  “秋天了,已經起了北風。天就快涼下來,這是老天爺在祝咱們一路順風。這時候碰見那些什麽英格蘭人就好了,順風對逆風,單單靠航速咱們就贏定了。”漁老的胡子被風吹得隨風搖擺,滿頭滿臉都是胡子。

  “事情不是那麽簡單,咱們要麵對數十倍的戰艦。利用路上的時間訓練吧,讓炮手盡快熟悉火炮。尤其是後排的火箭彈,務必要做到一擊必中。射手一定要有把握才行!”李梟看著定遠後甲板上的火箭炮。

  火箭炮這東西,個大威力足,就是準頭兒差得一塌糊塗。基本上隻能保證炮彈往一個方向發射,想要命中艦船這樣的點目標,隻能靠齊射提高命中率,反正這火箭炮彈的個頭隻要命中,就能讓英格蘭人的風帆船一發入魂。這東西原本不適合海戰,可當初漁老是準備對付地上的目標,也沒想著打海戰。

  “大帥,火箭炮這東西弟兄們都打過。這種火箭彈,跟原先咱們艦船上的一個模樣。您要說讓屬下指哪打哪兒,那絕對是扯蛋。但要是想一個齊射幹掉一條船,還是有些把握。以前二爺在船上,就訓練過用火箭炮打船。一般來說,一個齊射都能有一兩發炮彈砸到靶船上。

  就火箭炮彈這個頭兒,一發命中不用說炸,就算是砸也能把船砸穿。”陳老虎上船之後就熟悉裝備,這船上的火箭炮跟原先船上的一個型號,自己這些手下上手非常容易。

  “那就找些機靈的,操作前主炮。挑幾個身強力壯的搬運炮彈,爭取把射速提高起來。”

  “放心吧大帥,這船大但炮卻沒有咱們原先船上的多。原先咱們船上,一麵船舷就有二十門火炮。兩麵船舷加起來有四十門火炮,再加上前後主炮。這船側弦沒有開炮口,隻是在側麵甲板上擺了十門炮。這一次,咱們的炮手都是富裕著配製。”陳老虎對這麽大的船,配備這麽少的火炮非常不滿。

  “你個夯貨,你看好了。那些都是新式火炮,後膛裝填的。炮彈都是錐形炮彈,不是你原先玩兒的圓形炮彈。這炮彈無論是射速還是射程精準度,跟你以前玩兒的不是一回事兒。”漁老伸手抽了陳老虎一巴掌,陳老虎弓腰縮頭窩脖子,被漁老結結實實一巴掌抽在腦袋上。

  其實他早就發現,這些火炮是後膛裝填的。隻不過一時半會兒的找不到人教,這炮究竟要怎麽操作。正是求著漁老的時候,被老家夥打兩下無所謂,一會兒要人的時候也好張嘴。

  “快些熟悉那些火炮,咱們的時間不多。這一次寧可少裝煤,也要裝這麽多炮彈,就是在路上給你們練手的。”

  “諾,隻是……!”聽了李梟的吩咐,陳老虎為難的看了看漁老。

  “去找趙士禎,這些炮都是他設計的。”漁老揮了揮手,趕蒼蠅一樣的驅趕陳老虎。

  “謝漁老!”陳老虎一躬身,然後人就不見了。

  “這次出來可能是老夫最後一次出遠門兒了,年歲大了身子骨不行嘍。想當年在朝鮮跟倭寇幹,那小破船遠沒這大船穩當,風浪大的能把人顛起來。船艙裏麵的人全都吐了,那味兒,哎呀,別提了。

  大家夥腿軟得跟麵條似的,可一聽要跟倭寇幹,個頂個都精神起來。那一仗殺得那是天昏地暗,海麵上都快被屍體鋪滿了。戰後整個海麵撲騰的都是鯊魚,弄得海麵跟開鍋一樣。那血水……紅色的海麵你見過嗎?”漁老看著渤海和黃海分界線,眼神蒼涼而悠遠。

  “那時候海戰,火炮已經登上了戰場。不過跳幫戰還是時有發生,那種海戰無比殘忍血腥。當年那些前輩們,當真是血裏火裏滾過來的。

  如今朝廷還困難,等朝廷財政稍稍寬裕些,朝廷要給這些老兵養老。一個忘記了英雄的國度,很快也會被人遺忘。”

  “老夫代那些老兄弟,謝過大帥!這人老了,就願意回憶以前的事情。說來也奇怪,年青那會兒就沒這麽多心思。現在老了老了,腦子卻整天不得閑。

  現在老夫一天隻有兩個時辰的覺,很多時候一宿瞪眼到天亮,就剩下回想這些早間年的事情。

  這些火炮什麽的,多虧了趙士禎才玩得轉。”

  “稻老給我寫過信,說是老了想要回倭國。我說讓他在長興島養老,您別怪我刻薄。實在是他知道了太多咱們武器的秘密,倭國人的性子我不說您也知道。現在恭順得厲害,等翻過身來壓著咱們,他們會比狼還狠。”

  “這事情老夫知道,老夫也覺得你做得對。當年是不得已,隻能借助他的經驗。今後咱們培養人才,還是得從華夏苗裔裏麵找。

  正想著跟你說這個事情,趙士禎在武器方麵是天才。這兩年專門研究火炮,後膛裝填的火炮雖然您繪製了圖紙。可難事也著實不少,都是他帶著人從製造炮彈,要鍛造炮管兒試驗材質。兩年時間,才算是搞明白了這後膛裝填火炮。裝填速度,精準度,還有射程都不是前膛裝填火炮可以比的。

  別看現在咱們一側船舷隻有十門火炮,可論起戰鬥力來,比以前的二十門火炮都要厲害。”

  “趙士禎的確是人才,可以讓他多擔負一些責任。他的家人都搬到島上,一定要照顧好他的家人。這些事情,我會交代。”

  “如今的武研院,老夫隻不過是個掛名的。這些事情還能安排,不用大帥您操心。老夫想著……!”

  “武研院還得您老坐鎮,趙士禎還挑不起大梁來。您今後,隻需要居中調度就好。用不著事事親力親為,本來應該頤養天年的年紀,硬是被我拽在了這個位置上是我不好。可您看看,這天下剛剛太平太平,英格蘭人又過來鬧。武研院沒您坐鎮,我心裏不放心。

  這樣,給趙士禎補個副院長,按照朝廷的軍製,也算是從四品大員。”

  “不單單是趙士禎,孫老送來幾個人。其中有兩個叫做徐爾覺、徐爾默的兄弟特別機靈能幹,火車頭上的許多設計製造,就是他們哥倆做下的。後來老夫一打聽,原來是徐光啟,徐大人的孫子。這家學淵源,比起我這老頭子,不是強了一星半點兒。”

  “徐光啟的孫子?這倒是家學的本事,補兩個從六品的管事。隻要是有本事的人,朝廷不會吝嗇官職錢財。未來的陸地運輸,火車是重中之重。鐵路,可是國家的大動脈。

  今後造船、鐵路、還有飛艇都得武研院來造。對了,飛艇的事情怎麽樣了。這東西需要趕快弄出來才行!”

  “熱氣球沒問題,飛艇還不行。主要是蒸汽機太大,帶的煤也太多,重量太大氣囊吊不起來。”

  “我知道在中東有一種石油,那種石油經過提煉可以煉出汽油來。那東西重量比煤輕,但燃燒比煤還要猛烈。隻可惜,我們華夏隻有很少的地方產這東西。而且都在地下,咱們現在的技術很難把那東西從地下抽出來。”

  “石油!是不是黑黑的,黏黏的,味道還有些臭。”漁老想了想忽然問道。

  “您見過?”李梟很詫異,漁老居然知道石油。

  “大帥說的那石油倒是沒見過,可老夫知道有一種石漆,和您說的很像。當年跟倭國人幹架的打的時候,陳大帥曾經弄到過一些這種石漆。想著能火攻倭國艦船,可試驗之後效果不咋地。後來也就沒用,當兵的拿把那東西點燃。收集煙灰做墨,寫在紙上油亮油亮的,倒是賺了不少錢。”

  “……!”李梟無語,用石油做墨,這倒是第一次聽說。

  “知道那東西哪兒產的麽?”相比做墨,李梟對石油更加感興趣。

  “好像說是四川那邊兒,一個什麽山裏麵。具體的老夫也不知道!”

  “讓陳老去查,會找到的。找到之後,您隻需要用鍋蒸煮,就能得到我說的汽油。不過要注意,石油煮出來會分層。第一層是汽油,第二層是柴油。剩下的可以當煤油賣掉!汽油需要用罐子密封儲藏起來,不然會很快揮發掉。”

  “揮發?”漁老一腦袋懵圈。

  “呃……!就像是酒精一樣,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會變沒。”

  “哦!那這個汽油……!”

  “回去我畫張圖紙給你,你把圖紙先郵寄到武研院。具體的東西,等我這次回京之後,你讓徐家哥倆兒來一趟。我跟他們當麵交代,飛艇這東西咱們試驗著弄。今後打到中東之後,咱們就造大型油輪成船成船的往回拉。

  這汽油做動力的機器,不但可以造得比蒸汽機小,而且動力可能比蒸汽機還要足。隻不過加工的要求高了一些,讓徐家哥倆兒去鼓搗吧。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三年。三年不行就五年,反正咱們有的是時間,總歸能搞明白的。”

  “嗬嗬!大帥您說得對,隻可惜老夫怕是看不到了。”一想到碩大的飛艇在天上飛,漁老就激動得直打擺子。

  “放心,您老看得到。這事情用不了多少年,科技隻要一經發展,就會像飛逝的流星。隻會越來越快,絕對不會停滯下來。再過十年二十年你回頭看,我們今天的科技會讓你覺得粗糙得慘不忍睹。

  今後學堂會越來越普及,學到知識的孩子也越來越多。量變會引發質變,十年之後您會發現可用的人才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