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林下經濟
作者:已過叢林      更新:2020-05-15 20:54      字數:2296
  就在一個月前,在岩平縣林業局辦公室裏,何士義正在認真看著群眾提交的有關反映部分村民過度砍伐的文件。

  自從自己調到林業局以來,接到反映這類問題的稿子還有很多,山林一直是受保護的集體財產,但是還存在缺乏管理等諸多問題。

  就算是一位村民隻砍一兩棵樹,那麽眾多人加起來便會是一個特別大的數字,這對保持森林林覆蓋率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

  何士義想了想,還是必須深入到下麵幾個村裏進行實地調查,隻有身在問題現場才能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後麵的幾天,何士義馬上帶著林業局的工作人員一起前往下麵各個鄉鎮進行走訪調查,其中也回到了心心念念的龍崗村。

  由於三年前的事故,何士義的背部受到了較大的損傷,行動已經不如原來那麽方便,有時候仔細看看便可以發現他有些彎曲的後背。

  當何士義再走上龍崗村修好的水泥路時,上麵比起剛修好的時候,已經明顯多了些動物的糞便或是其他汙染物沾在上麵。

  就在這時候,剛好碰到了準備去田裏忙活的老鄉們,其中就包括肩上扛著鋤頭的李孝章。

  大家夥看到何士義,高興得不得了,馬上向何士義這邊聚過來。

  大家夥早已經在心裏有著這樣的認識,隻要是在麵前看到何士義,那就肯定會給大家帶來解決問題的辦法。

  “何局長今天怎麽有空回來哩。”

  何士義看著親切的大家夥說道:“大家現在都去農田裏了,怎麽都沒人上山倒騰柴火了呢?”

  一位老鄉站到前麵激動地說:“何局長,現在不是說不能上山亂砍嗎?我們也就比較少去山上嘍。除了撿一些幹柴,就是去附近割一割芒萁回家放著。”

  李孝章也湊了上來說:

  “現在還不是說上山砍樹的問題,就現在這條路上都是髒兮兮的,真是可憐了剛修好的新路哩。”

  何士義疑惑地問道:“那大家夥家裏的雞鴨為何都要往路上趕哩。我對於這方麵確實懂得還不是很多,所以才來向大家夥請教呐。”

  “一個是把鴨子趕到田裏或者池塘裏,過去方便遊水並吃蟲子,再來就是雞不是咋們趕的,有些人家就在路旁邊的墾上,自家雞會跑出來也挺正常不是,難不成還把雞往山上養哩?”

  大家一哄地笑了。

  何士義聽到這種說法倒是感覺十分新奇,忙說道:

  “如果讓大家把雞往山裏養,大家是不是就能避免這個問題了?”

  一位村民笑著說:“山裏養雞,那不就成野雞哩。那到時候山裏這麽大,咋們要怎麽找啊。”

  何士義聽了笑了笑:“大家夥誤會啦,縣裏準備建設一個縣一級的森林公園,但是仍然在策劃中。我還是推薦咋們風景獨到的龍崗村作為試點去建設,這樣大家生活的環境更美了,自然幹活就更起勁了。”

  何士義這句話好像讓許多人都聽得不是很清楚,李孝章疑惑的問道:

  “我們村裏這麽窮的地方,難道還能特地建一個公園嗎?那是有錢的大老板們才能享受的吧。”

  “大家夥聽我說,咋們村裏的大水河兩邊就是一層層的梯田,這本身就是許多旅遊區已經在搞的項目,而我們是天然的,大家都不用重新征地改造。而且建森林公園的好處有很多,以後我們可以將山林分給大家夥管理,並且在大家夥保證森林覆蓋率的、不破壞生態的同時科學性地在裏麵養些家裏的雞鴨都是可以的,這是一種有利於生態保護和綜合利用的立體林業模式哩。”

  何士義由於站了太久,突然發覺自己的腰部無力了一下,差點坐到了地上,旁邊的工作人員和村民趕緊把何士義扶到一旁的石墩上坐著。

  李孝章連忙問道:“何局長你沒事吧,用不用先送你回去?”

  孝章心裏對何士義有著很大的愧疚,如果不是當初自己的行為,那麽現在的何士義也就不會變得身體這麽差。

  這時又有更多的群眾慢慢聚了過來。

  何士義笑著揮了揮手說:“沒事,小毛病而已。大家還有什麽意見沒有?”

  何士義依然保持著聽群眾反饋意見時拿著小本子記錄的習慣。

  “主要是建這樣的森林公園需要征收咋們的房子嗎?”

  “這個大家夥不用擔心,我們的原則就是不占用基本農田和房舍,正是在利用生態的同時進行項目開發,到時候大家不僅可以搞林地經濟,還能同時搞旅遊業,大家可以在自家開個農家飯館什麽的都是可以的哩。”

  大家一聽到還能給自家賺錢,都高興得不得了。

  “那咋們啥時候能開始搞呐?”

  “這個大家先別著急,一個項目的建成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們還要繼續做大量的調查研究,並且還要上報有關部門批準。不過我已經聽說其他一些縣的村子已經慢慢開始有關分林到個人的一些做法,等到政策下來了,大家夥也就可以像分到農田一樣分到林地哩。”

  “這樣子就太好了,我們也不用擔心有人亂砍濫伐,自己也能管理自己的林地了。”

  “林地是為了給大家夥帶動收入,同時更好地利用森林資源。我們對於自己負責的林地都要保證綠化麵積在彈性階段不減小、並且還要鼓勵大家多種樹,大家可別動小心思哦。”

  “也就是說咋們不光要不砍樹,還鼓勵多種樹。那這就和種田一樣,自家的田地裏肯定是苗頭越多越好,這樣才有生產積極性,是這意思吧。”

  “對,但是我們不能隨便砍伐林木,所以大家夥也要聽從我們技術人員的科學建議,必須嚴防隻砍樹不種樹的現象發生呐。而且不光是損失多少種多少,更應該在自家林地裏多種樹苗哩。但是我們主要還是鼓勵大家發展林下經濟,合理使用林下空間,盡量發展種植和養殖經濟。”

  又有一位老鄉問道:“麵積這麽大那到時候怎麽分呢?”

  “我們呀,試點先行、穩步推進,大家夥千萬不要著急,我們一定在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由村裏負責讓大家自己分。一定讓大家的日子一天天更好!”

  等到何士義說完,周圍的群眾無不拍著熱烈的手掌,所有人的臉上都帶著燦爛的笑容,而這份笑容,正是來源於眼前這位何士義帶來的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