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承諾
作者:已過叢林      更新:2020-05-15 20:54      字數:2354
  茂才帶著陳華秋走在去往上林屋的路上,才走到一半便發現道路隻能通過一半,剩下一半都是由於旁邊的邊坡輕微下滑導致的土方和碎石堆積。

  “天哪,這才一個月沒來呢,這裏就變成了這樣。”茂才看著眼前堵塞不通的道路心裏十分憂慮。

  “肯定是前麵的大雨導致的水土流失,我聽說縣裏挺多村子都有這個問題。”

  到了林儒丘家,茂才對坐在曬穀坪裏曬太陽的林儒丘高興地叫好。

  “林老師,曬太陽呢。”

  “茂才回來啦,知道來看你林老師。”

  “林老師,這是我在縣一中的語文老師陳華秋。”

  “林老師我今天可算是拜訪到你了,能把茂才教得這麽明事理,也就隻有您了。”

  “陳老師是高中教師,我隻是小學老師,奈何我想往前追都不能啊。”林老笑著答道。

  “林老師這是借‘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也已’來使我感到自愧不如哩。”

  “林老師家裏來了客人啊,茂才也在,我過來怕是打攪你們了呀。”

  何士義和肖新平這時候也從圍牆外走了進來。

  “陳老師,這是我們鄉的何副鄉長,旁邊是辦公室的肖主任。”

  “何叔叔,這位是在縣一中教我的陳華秋老師。”

  經過介紹後大家相互握手問好。

  “是這樣,我和肖主任正在各個村子了解情況,你們進來的時候可能也看到了很多地方的道路都已經出現了不同情況的堵塞。龍崗村我看大部分地方都是沒有受到影響的,就是上林屋這塊的問題比較多,我想收集一下各個村民的意見,如果大家願意,我想還是像上次抗洪期間一樣大家各戶出人力一起把廢土運出去,上麵也會按照大家的用工量給予補償,這樣不直接讓加固邊坡的生產隊直接負責整個過程會省下不少錢。”

  “這麽多年了我還不相信何副鄉長嗎?你的想法肯定沒這麽簡單,你是想省下的錢可以用來修條新路吧。”林儒丘好像早已料到何士義會在這時候趕過來,因為他已經從心底對這個在龍崗村兢兢業業工作了許多年的村幹部有著深深的信任。

  “不愧是林老師,我這點小心思也被你看穿嘍。不過修路是一定要修的,不修路就根本沒辦法帶動經濟,更別說後麵想要進行招商引資解決大家的就業了。”

  茂才問道:“就算是清除道路障礙和加固邊坡的錢省下來了,修條路可能也是不大可能的吧。”

  何士義拍了拍林茂才的肩膀說道,“遇到阻力是正常的,但是就看你怎麽解決這個阻力,隻要是為老百姓辦事情,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把錢籌到。”

  “何副鄉長你說的要給村裏修路是真的嗎?”

  正從外麵回來的張老太和路過的村民聽到這話不由得激動了起來。

  “請大家放心,我何士義還是那句話,對老百姓說的話一定‘說到做到’!”

  旁邊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拍手叫好,此時的環境正對在場的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意義和理解。

  對於肖新平來說,自己又被何士義的一股正義感所打動,對一名基層幹部應該如何用真心獲得群眾支持和擁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對於陳華秋呢,是對這個初次來到的小山村所體現的強大生命力而驚歎不已,一個個看似平凡的普通人在耳濡目染中卻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林茂才也似乎慢慢找到了一個清晰的答案,環境對人無疑會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作為一名學者追求的不僅僅是學術本身的問題,還必須找到自己對身邊環境的需求,這種環境來自於土地,通過精神活動為介質傳遞,又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去體現。

  無論每個人的理解最終存在著怎樣的不同,都會感受到這句話不是簡單的口頭保證,而是一位普通的基層幹部對人民莊嚴的承諾。

  林茂才一家在大水河畔送走了依然選擇騎車回去的陳華秋老師,每個人的對文化的理解就像一旁的河水,在恰到好處的清澈中奔流不息,但總歸還會摻雜著一些沉不下的泥沙變成了自己依然存在的疑惑。

  夜幕降臨,在西背村的李守仁正看著電視,李沁芳正蹲在自己的爺爺的旁邊給他看這幾日裏自己和茂才交流的紙條。

  “爺爺,你覺得我這個做法怎麽樣呢?”

  李沁芳用一種即期待又害怕的眼神看著自己前麵的李老校長。

  李老校長欣慰地說:“這種方法很妥,你對你那位林茂才同學用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方式記錄著你們之間的友誼,我相信你們彼此都會記得這份曾經的鼓勵。但是一定要知道你們現在還是學生,千萬要把握住你們現在關係的程度。”

  “爺爺你想到哪裏去了。”李沁芳聽到這些話放心地笑了笑。

  “但是,我也要批評你,一位和你年齡相仿的同學居然比你了解這麽多經典知識,我很早就叫你多學學傳統文化,你就是不願意,現在好了,在人家麵前都說不上話了吧。”

  說著李老校長用手輕輕點點了沁芳的鼻子,被依然麵帶微笑的沁芳乖巧地躲開了。

  “爺爺,我好歹也看過不少中外名著哩,我相信林茂才雖然在傳統經典上比我學得多,也會喜歡借刊閱報,但是論經現代文學他肯定不如我。”

  說著沁芳突然在心裏稍有了些得意。

  “你這個女娃娃還驕傲了啊,讀書自然是要博文廣讀,但是作為中華兒女卻不了解中華文化,你還有底氣麵對像茂才這樣的同學或老師嗎?不過我倒是可以建議你多分享些你讀過的書,你那位同學家庭條件不太好,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多幫助幫助他,人可不能把書給讀死嘍。”

  “對啊,爺爺我還想著總不能天天光在他那裏學東西,相互學習才能提高呀。”

  “多讀書多交流是為了豐富你們對世界的認識和增強麵對未知困難的勇氣,但是千萬可別落下了學習哩。”

  “爺爺,我就知道你最懂我疼我了。”

  李沁芳的父母從小就在外麵做生意很少回來,所以李沁芳盡管家庭條件不錯,但是終究隻和自己的爺爺關係比較接近。

  和李沁芳一樣,其實我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曾經,或正在擁有著一位像李守仁老校長一樣喜歡微笑麵對自己並始終保持和藹的爺爺或是其他老一輩的親人;

  這位親人不會因為你是男孩或女孩而存有任何的偏袒,而是隻有像對李沁芳一樣無私的、一視同仁的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