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若是張良不能心悅臣服的歸順,否則臣建議還是殺了比較好。
作者:獨愛紅塔山      更新:2022-03-01 21:32      字數:2094
  嬴高情緒有些不好,大秦仿佛遭受了天妒,各方麵都傳來了不好的消息,特別是極南地之上,馳道與稻穀的研發進度遲緩。

  嬴高心中有一個巨大的藍圖,而想要實現這一藍圖就需要龐大的人口,當下整個中原的人口,也才兩千多萬。

  這樣的數量,根本不足以支持他的夢想,正因為如此,從他在嬴政那裏有了話語權,他就一直都在勸諫,然後讓秦王政下令鼓勵老秦人生育。

  但是,嬴高心裏清楚,真正意義上人口大爆炸,需要解決糧食問題,也需要解決土地問題,隻有這兩種問題都被解決,人口才會出現暴增。

  為了解決這個原因,嬴高不惜出兵極南地,因為那裏曾經是占城稻出現的地方,後來,更是帶走了農家的人才。

  看到嬴高情緒不好,範增不由得勸解,道:“儲君,這不是各大官署都在拖延,而是具體情況太過於複雜,而且大秦的主要目的都在東出。”

  “哼!”

  嬴高冷哼一聲,朝著範增,道:“東出的力量,全部都是大秦朝廷的力量,除了孤動用了蟒雀軍以及萬勝軍之外,孤甚至於連其餘的大軍都沒有動用。”

  “數十萬大軍,無數的奴隸,三大商會的支持下,現在連鹹陽到夏州的馳道都沒有徹底打通,更何況是其他的了。”

  “鹹陽到涼州馳道更是剛剛提升日程,這樣的局麵隻怕是等大秦兼並了山東諸國,馳道都不能完工,他們這是瀆職!”

  嬴高罕見的發怒,這讓範增一下子沉默了下去,他心裏清楚,對於嬴高而言,這些工程的進度確實太慢了。

  他們作為嬴高的心腹,自然是清楚嬴高的野心以及藍圖,但是,一切的進度都不盡如人意。

  “隻是儲君,現在三大商會看似強大,但因為戰爭的緣故,商會進一步收縮,為了防止後方出現問題,工程進度自然是拉了下來。”

  範增眉頭微皺,他能夠感覺到嬴高的急迫,但是對於這種急迫,他多少有些不解,此刻嬴政坐鎮大秦,而嬴高更是年少。

  不管是因為什麽,其實嬴高都有足夠的時間與機會,一切的一切完全可以循序漸進。

  但是嬴高沒有這樣選擇,此刻的嬴高給人一種不顧一切想要推進的趨勢,這對於大秦而言,並非是好事。

  “儲君,治國之道最忌諱的便是急躁,不管是如何的布局,最好還是循序漸進為上。”

  “此事不能再拖!”

  聞言,嬴高搖了搖頭,然後朝著範增直言,道:“大秦兼並諸國,最快也會在五六年之內完成,到時候,大秦內部也需要修建馳道,修建學宮,梳理河道等等,如此眾多的工程一旦上馬,對於大秦的壓力太大了。”

  “所以,不管是何種原因,今年年底之前,鹹陽到夏州的馳道必須要修通,明年一年之內,鹹陽到涼州的馳道需要完工。”

  “就算是用奴隸的血與骨堆積出來,孤也在所不惜。”

  .........

  說到這裏,嬴高眼中掠過一抹殺機,朝著書房之外斷然下令,道:“司馬師,傳令王賁,讓其率領萬勝軍秘密入鹹陽,孤要巡視各地。”

  聽到嬴高的話,範增不由得臉色微變,他可是清楚,在這個時候離去,滅趙之戰隻怕是沒有嬴高的份兒了。

  一念至此,範增不由得勸諫,道:“儲君,此刻正是朝野滅趙之際,一旦隴西郡以及北地郡塵埃落定之後,必然會東出滅趙,這個時候巡視地方,是否有些不妥?”

  “哈哈哈.......”

  爽朗一笑,嬴高朝著範增搖了搖頭,道:“孤知曉先生在擔憂什麽,但是這一場滅趙之戰,不會錯過的。”

  “都是騎兵,來去如風,兩月之內足以來回,但是,對於隴西郡以及北地郡之上的事情,從爆發解決,至少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

  “在大秦滅趙之際,孤會率領大軍趕來。”

  涼州與夏州,這是嬴高為了未來的布局,更是他的根基之地,一旦發生意外,足以動搖整個大秦局麵,也讓他一直都謀劃的事情,半途而廢。

  “諾。”

  點頭答應一聲,司馬師轉身離去,他心裏清楚,嬴高的意誌除了秦王政之外,沒有人可以拒絕。

  “這一次孤前往涼州以及夏州,就不帶先生了,如今正值多事之秋,需要留下一個人來坐鎮鹹陽。”

  說到這裏,嬴高不由得苦澀一笑,道:“你也清楚,孤的麾下文吏本身就少,在鹹陽之中的更是極少。”

  “鹹陽的一切就有勞先生了。”

  嬴高清楚在鹹陽必須要留下一個大才,能夠掌控局勢的人傑,他的麾下,範增也算是有且僅有的唯一選擇了。

  “諾。”

  點頭答應一聲,範增沒有拒絕,他對於嬴高麾下的勢力了如指掌,自然清楚嬴高說的是實際情況。

  喝了一口茶水,範增朝著嬴高輕笑,道:“儲君,滅韓之後,你是否忘記了一件事,忘記了一個人?”

  聽到範增的話,嬴高神色微頓,他不由得想起了一個人,那便是張良,一念至此,他朝著範增詢問,道:“先生,張良現在在幹什麽?”

  “稟儲君,張良一直都在讀書,幾乎將藏書閣內的書翻遍了,臣也曾指點一二。”範增眼中滿是驚訝,朝著嬴高,道:“儲君,這個人是個人才,隻要他不死,未來必然會成長為臣以及尉繚子這樣的人。”

  “這樣的人傑,臣目前在大秦朝堂之上尚未遇見,若是張良不能心悅臣服的歸順,否則臣建議還是殺了比較好。”

  這便是範增。

  在殺伐果決之上,更比張良以及尉繚更為恐怖。

  聞言,嬴高不由得點了點頭,張良之大名,他自然是如雷貫耳。

  劉邦曾這樣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我不如張良。

  這是一個被後世人稱之為謀聖的主。

  若是有了張良的臣服,這意味著大秦再也不缺戰略大師,尉繚,範增,張良三人,必然會前後有了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