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就讓一切惡名盡數加於孤身,為大秦斬出萬世太平。
作者:獨愛紅塔山      更新:2022-03-01 21:32      字數:2136
  離開鹹陽宮書房,嬴高神色平靜,隴西郡以及北地郡兩地的地龍翻身,對於他的影響幾乎沒有,他的神情沒有絲毫的波動。

  畢竟,從一開始他就清楚會發生這樣的自然災害。

  更何況,生活在大秦這些年,嬴高更像是一個秦人,骨子裏雖然有現代人的特征,卻被一一壓製。

  他隻能給出最佳的解決之法。

  嬴高相信嬴政,也相信大秦朝廷,運轉了數百年的大秦朝廷早已不是當初的草台班子,而是一個成熟的機構了。

  針對於抗震救災這樣的事情,他們不光是有先例可循,更是有文武大臣的集思廣益,對於此事,嬴高並不擔心。

  嬴高根本不需要參與其中。

  現階段,他需要準備的,有且僅有東出一事,現在韓國已經被滅,作為大秦的儲君,大秦的武安君,他的主要精力將要放在趙國身上。

  隻是他比王綰等人多知道一點,地龍翻身之後,必將會伴隨著幹旱,這意味著大秦短時間之內無力東出。

  隴西郡以及北地郡的幹旱與地龍翻身必將會牽扯大秦朝廷的絕大部分的精力,對於此,嬴高心中有一定的衡量。

  隻是滅趙一事,他對於趙國的了解僅是皮毛而已,他需要與尉繚等人商議一下,在與尉繚等人商議之前,他需要前往拜訪他的老師。

  那位唯一善終的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離開鹹陽宮之後,嬴高並沒有立即返回府中,而是朝著鐵鷹吩咐,道:“去老師的府上,孤想要見一見老師!”

  “諾。”

  對於趙國,嬴高很謹慎。

  此刻的大秦雖然已經具備席卷山東六國之勢,但是,山東六國並非是不堪一擊,相反不管是楚國,還是趙國都具備一戰之力。

  大秦東出,不論是嬴政還是嬴高心中的想法都是一致的,那便是以最弱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如果是兵不血刃一戰而下則是最好了。

  “隆隆隆........”

  軺車隆隆而行,嬴高不由得搖了搖頭,仿佛要將心中的糾結與複雜盡數甩出去,站的位置越高,這讓他需要考慮的事情越多。

  在很多事情之上,反而是不好選擇,甚至於需要考慮各種影響,這讓嬴高反而是有些束手束腳。

  身處高位,這些根本就是無法避免的。

  “儲君,上將軍府邸到了!”軺車在王翦府邸門前的車馬場的停下,鐵鷹朝著嬴高轉身,道。

  “嗯。”

  從軺車上下來,嬴高朝著王翦的府邸走過去,家老走過來,朝著嬴高行禮,道:“老朽見過儲君!”

  “福伯不必多禮,老師在府中麽?”

  對於福伯,嬴高自然是極為的熟悉,他畢竟在王翦的府上住了許久,隻是多年過去了,福伯也越發的老了。

  兩鬢斑白!

  身影也越發的佝僂了。

  “稟儲君,家主剛剛從鹹陽宮歸來,此刻正在書房之中!”

  “嗯。”

  微微頷首,嬴高朝著福伯點了點頭,看了一眼鐵鷹,道:“福伯,鐵鷹就交給你了,孤自行前往書房便是。”

  “諾。”

  點頭答應一聲,福伯臉上的笑意越發的濃鬱了,可以說,他是看著嬴高長起來的,如今的嬴高已經貴為大秦儲君,這讓福伯心下有一種自家兒孫出人頭地的情緒。

  .........

  一刻鍾之後,嬴高走到了王翦的書房門口,正了正衣冠,然後邁步走進了書房。

  此刻書房中,王翦正在沉思,他對於滅趙一事,心中多少有些顧慮,他清楚滅趙就意味著要與李牧交戰。

  現在的趙國,不光是有龐媛更是有李牧以及廉頗這等名將,而且趙軍將士士氣不俗,想要東出滅趙,必然要做好曠日持久的準備。

  “唉!”

  長歎一聲,王翦有些苦惱。

  “學生嬴高見過老師!”

  此刻,剛剛走進書房的嬴高,剛好聽見歎氣的王翦,嘴角露出一抹笑容,然後朝著王翦行禮,道。

  “額!”

  聽到嬴高的聲音一時間有些驚訝,臉上的情緒微頓,然後迅速起身朝著嬴高行禮,道:“臣拜見儲君!”

  將王翦攔下,嬴高苦笑,道:“老師,私下就不必多禮了!”

  雖然被嬴高扶起來,但是王翦對於嬴高的說辭並不認同,朝著嬴高搖了搖頭,道:“儲君,禮不可廢!”

  兩個人在寒暄之後,紛紛落座,王翦朝著嬴高笑了笑,道:“滅韓一戰打的漂亮,隻是你這樣做,必然會造成滅其他的諸國的難度。”

  “雖然進行掩飾,以及對外宣稱韓王一脈乃是奮戰而死,但是這個天下,並沒有絕對的秘密,消息必然會流傳出去........”

  這一刻,王翦也是有些疑惑,朝著嬴高,道:“滅韓,不光是大秦對於東出政策的演練,也是山東諸國的樣板。”

  “你應該清楚,留下韓王一脈對於東出滅國的作用很大,會減輕諸王的反抗之心........”

  聞言,嬴高喝了一口茶水,然後朝著王翦淡然一笑,道“老師,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前,我也想過各種影響。”

  “但是,諸王留下必然是禍害,諸王存在一天,山東諸國百姓就難以歸心,最重要的是,諸王死在戰爭中,起碼有一個說辭。”

  “若是死在和平時代,必然會刺激山東六國百姓,到時候,朝廷更會立於危機之中,在往後,反而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戰爭,是最包容的一種途徑,就算是斬滅諸王,雖然會增加山東諸國對於我大秦東出的抵抗,但是,這也是防止未來生亂的一種手段。”

  “若是我大秦在這個時候心慈手軟,反而是在大秦之中埋下無數的禍患,大秦殲滅山東諸國之後,還有北方的匈奴,南方的百越等大敵。”

  “一旦我軍北伐亦或者南征,六國遺族在六國王族的率領下反叛,將會動搖我大秦根基,故而,我以為既然已經東出,那就做事做絕。”

  “反正學生已經被稱之為人屠,再多的惡名,學生也能夠背負,就讓一切惡名盡數加於孤身,為大秦斬出萬世太平。”

  “為此,孤在所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