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此乃臣之思慮,請王上斧正!
作者:獨愛紅塔山      更新:2022-03-01 21:31      字數:2126
  聽到嬴高的一番話,大秦滿朝文武心中多少有些底兒,兩三年時間,大秦十二倉足以支撐許久,更何況大秦這些年未必就不會豐收。

  這一刻,治粟內史鄭國朝著嬴高行了一禮,然後朝著嬴政肅然,道:“稟王上,若是按照武安君所言,我大秦的糧草儲備,足以應付一切。”

  “嗯!”

  微微頷首,嬴政也是點了點頭:“如此甚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兼並六國的大業就在眼前,絕不能因為糧草問題而耽擱。”

  “諾。”

  望著群臣沉默,這一刻,嬴政揮手,道:“既然如此,各大官署做一次最後的統計,然後將具體的情況摸清楚,然後呈報上來。”

  “李斯,王綰,王翦,尉繚,嬴高留下,其餘人先行離去!”

  “諾。”

  點頭答應一聲,群臣有序離場,對於這一幕,沒有人會意外,他們都清楚,大秦朝廷真正的決策絕對不會在大朝會上舉行,這已經是慣例了。

  一刻鍾之後,群臣離去,鹹陽宮大殿之上隻剩下了嬴高等人與秦王政。

  “去書房!”

  留下一句話,秦王政率先離開了鹹陽宮大殿,嬴高轉頭看了一眼王翦,然後伸手,道:“老師,請!”

  “諸位請!”

  “武安君請——!”

  許久之後,鹹陽宮書房中,眾人紛紛落座,他們對於這一切都已經熟悉,走進鹹陽宮書房,分別找到自己的位置安然入座。

  他們都清楚,接下來的商議的是大事兒,他們不應該在這裏猶豫不決,在這裏他們不需要與秦王政拘泥君臣之禮。

  “臣等拜見王上,王上萬年,大秦萬年——!”等所有人都入座,他們隻是朝著嬴政行了一禮。

  對於他們而言,這一禮便是這一場談話的開始,意味著正式步入了正題。

  “諸位愛卿不必多禮!”

  嬴政輕笑,朝著李斯等人,道:“諸位都是孤的心腹,也是大秦朝廷之上的重臣,今日在朝會之上的話題,諸位也都聽到了。”

  “東出一事我大秦勢在必行,今日我等在此商議一下對於山東諸國如何處置,亦或者如何牽製!”

  聞言,李斯與王綰對視一眼,然後朝著尉繚瞅了瞅,王綰率先開口,道:“王上,臣以為當遠交近攻,交好齊楚,攻伐三晉。”

  “現在的齊國奉行孤立的策略,隻需要我王表露出與齊國交好的態度,足以讓齊國在這一過程中孤立起來。”

  “至於楚國,秦楚乃姻親之邦,而王上之夫人也有楚女,而且華陽太後等人皆為楚人,完全可以以情分,以利益誘惑楚王。”

  “隻要齊楚不參與其中,我大秦完全可以一步一步的收拾三晉之地,現如今的三晉也隻有趙國有抵抗之力。”

  “但是郭開與趙王不過是一介貪圖享樂之輩,雖然有李牧,廉頗等人名將,完全可以以金銀珠寶以誘惑之,讓他們自我攻伐。”

  “一旦趙王鏟除了李牧等人,自毀長城,我大秦席卷山東六國的阻礙將會一一消失。”

  “此乃臣之思慮,請王上斧正!”

  王綰的一番話讓整個書房一下子變得安靜起來,遠交近攻這本身便是大秦國策,如今的局勢下,在場的眾人都看得出來。

  隻是,大概的意思大家都清楚,具體如何操作,則是一種極為的艱難的事情。

  這不光是行人署的事情,更是整個大秦朝廷需要思謀的事情。

  “王相的思慮恰如其分,與孤的想法基本上一致,隻是我大秦東出,是為了兼並六國,是為了一統天下,而不是劫掠一方。”

  “我們要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成功,此番東出,孤的意思是,派遣姚賈出使齊國,李斯出使楚國。”

  “然後上將軍王翦坐鎮藍田大營,以武安君為帥,統帥大秦東出滅韓。”

  這一刻,嬴政淩厲的目光從每一個人的臉上掠過,隨即決斷,道:“諸位對於此,可有意見?”

  “臣等絕無異議!”

  對於嬴政的決定,王翦等人都沒有異議。他們清楚,這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嬴高的凶名赫赫,將會讓韓王不戰而降。

  兵不血刃下韓地,這對於大秦東出的影響極大,一旦如此,整個大秦都會為之振奮,可以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既然如此,那就各自下去準備,每一個官署,都不能拖後腿,一旦戰爭打響,不管是進攻,還是糧草,亦或者後麵的接收都需要有條不紊的進行。”

  “諾。”

  點頭答應一聲,群臣有序離去,當嬴高起身的時候,嬴政看了過來,示意嬴高留下。

  當李斯等人離去,嬴政深深地看了一眼嬴高,隨及開口,道:“對於東出,你心中真實的想法是?”

  聞言,嬴高沒有立即開口,而是端起了一盅茶水,開始慢條斯理的品,腦海深處正在不斷地分析與整理。

  大約過了一刻鍾之後,嬴高方才放下手中的茶盅,朝著嬴政,道:“父王,兒臣以為當組建專門的官署,進行管理各國典籍以及輿圖。”

  “同時對於人口,田地,各國貴族做到很好地統計,同時將各國最精英的工匠,全部都登記造冊,帶回鹹陽。”

  “大秦很強,但是在兒臣看來,大秦還可以更強大!”

  這一刻,嬴高看著嬴政欲言又止,他心中有很多種想法,但是他心裏清楚,都不適合現在,大秦帝國的鑄造絕非是一日之功。

  不管是大秦朝廷,還是他自己,都需要一步一步來,唯有如此才能在秦王政的有生之年,讓大秦達到極盛。

  隻是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大秦朝廷做出改變,至少基本國策要改變。

  一念至此,嬴高朝著嬴政,道:“父王,伴隨著戰爭的進行,這意味著我大秦兼並六國,一統天下的時間即將到來。“

  “一旦天下兼並,我大秦的國策就需要做大幅度,大範圍內的調整,大秦的武功將要收斂鋒芒,而大秦的文治將要大放光彩。”

  “馬上打天下,但是治天下,需要在馬下,武將死戰,但是,兒臣從未見過武將治國而千年不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