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改造戰船
作者:丁天二      更新:2021-01-01 03:22      字數:3214
  小丁帶領眾人找到京口城外的泓運船坊,向船坊老板洪浪濤了解了一下當前造船的情況,也看了下洪浪濤所拿出來的那些船隻樣式的圖紙。

  這些圖紙,都是匡文斌出錢,請來揚州境內那些知名的造船老手,聚集在一起,查閱了眾多前人留下來的資料,才畫出來這些個樣式的圖紙。

  大宋國沒有水師,所以要發展水師,都是要參照前人留下來的資料去設計。

  前人水軍戰艦的樣式有很多種。

  其中包括走舸、橋舡、突冒這種小型快捷的船隻;也有鬥艦、艨艟這種中型船隻;同時,還有艅艎、樓船、三翼、門艦這種大型艦艇。

  每種艦艇大小不同,所具備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比如艅艎,又被稱為王舟,船頭裝飾鷁首,通常都是君主或者大軍主帥所乘坐的大型艦艇,在水師中,起指揮船的作用。

  而三翼船,通常是指大翼、中翼、小翼三種型號的同類型戰艦,其中大翼相當於陸軍中的重車,中翼相當於路軍中的衝陷車,小翼相當於陸軍中的輕車。

  樓船則是因船高首寬,外觀似樓,而得名。因其船大樓高,遠攻近戰皆合宜,故為古代水戰之主力之一。

  鬥艦和艨艟,都是中型艦艇。鬥艦利用帆、槳推進。其甲板和戰棚上設置有女牆,士兵可隱半身。女牆上設有跺口,供射箭用。在戰棚四周還設置有弩窗和四通大開門,便於弓弩手發射箭矢,也便於隱蔽。

  艨艟則是以生牛皮蒙背,具有良好的防禦性能。船上開弩窗矛穴,具有出擊和還擊敵船的作戰能力。艨艟主要以槳為動力,具有快速航行的性能。

  一秒記住

  走舸、橋舡、突冒這些都是小型的船隻,這些小船都有快捷輕便的特點。多是以槳為動力,選勇猛精銳的士兵劃槳,往返如飛鷗,乘人之所不及,進行襲擊。通常,走舸用於突襲;突冒因為船艏安裝有尖銳的金屬撞角,可以用於衝撞敵船;而橋舡,因體型小速度快,則多用於高速衝陣。

  此外,水師還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用於運輸物資的艚子、鳥舫等貨船,用於及時提供後勤補給。

  各種不同類型、不同用途的船艦,互相搭配,便可以組建成一支完備的水師部隊。

  這時代裏,火藥隻有小範圍的使用,並沒有被大範圍的開發和利用。因此,這時代裏還沒有火炮這種東西。海麵戰爭,也還依然停留在強弓硬弩和戈矛拚刺的階段。

  小丁看到這些圖紙,立即就想到了自己之前所設計的大型連珠弩。這種弩箭威力強大,射程遠,如果配備在水師部隊的大船隻上,肯定是會勝過普通弓弩的。

  不過,這時代的戰船,船幫通常都是用方木製成,又硬又厚,有的戰船上表麵甚至還包裹著鐵皮,小丁覺得,即便是大型連珠弩,也照樣射不穿這麽厚的船幫的。何況,基本上每一艘戰船上麵,都會有垛口或者擋板,有了這樣的防禦,弩箭的作用立即就減少了一半以上。

  於是,小丁立即就想起了另外一樣古代常用的武器——投石車。投石車在曆史上出現的時間很早,隻是,小丁參加過雍州戰場和交州戰場上的兩次戰爭,都沒有見到有人用這種投石車的。

  這或許是與投石車不易攜帶有很大關係。投石車通常都是攻城時候使用,利用杠杆作用,將巨大的石塊拋出,砸向城頭,利於攻城。然而,投石車卻十分笨重巨大,不易搬運。同時,投石車所投射的石塊也同樣是笨重之物。

  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一支部隊在行軍過程中,攜帶著幾十輛如此巨大笨重的投石車,又帶著大量沉重的石塊行軍,估計還沒有走到戰場,士兵們就已經被累死了。

  因此,胡人本就善騎射,行軍又極快速,便不屑於使用投石車了。而大宋國的人,多數時候都是在守城,也是不願意使用這麽笨重的武器的。

  但此時小丁,想到的卻是,如果想要突破敵船的防禦,使用投石車便是最好的方法。

  ≈asp;  而且,水軍使用戰船作戰,根本不需要犯愁運輸投石車的問題。可以直接在每一艘大型艦艇上麵建造幾座固定在戰船上的投石車就好。同樣,連弩車也不需要運輸到戰船之上,也可以同樣在戰船的船幫內,建造弩架即可。

  而投石車所需要用到的大石塊,和連弩車所需要用的長矛弩箭,隻需事先讓人準備好,搬運到船上即可。

  所以,小丁當麵提出,說這些圖紙是可以改進一下的。

  不過,小丁隻懂得連珠弩的發射原理,讓他改動一下連弩車的設計,把弩架直接建在船上,他是可以做到的。而對於投石車,小丁也隻是聽說過而已。他是因為想到這時代裏沒有大炮,進而才想到投石車的。

  對於投石車,他自然是沒有見過實物。因此,想要在船上建造投石車的發射架,也是需要查找一下前人留下來的資料才行。

  小丁相信,在這個時代以前的人,肯定是有人用過這種武器。所以找一找以前的人留下來的資料,肯定就可以找到。

  小丁當眾說出自己的想法,大家無不拍手稱好。隻是,知道這投石車的人,除了靈貓以外,其他人竟然渾然不知。這讓小丁感到有些意外。

  其實這也難怪,跟隨小丁一起過來的人,大多都是江湖草莽,他們很少關注軍事方麵。而船坊的老板洪浪濤,隻是從小學會了造船的手藝,平時所關注的也都是造船方麵和做生意賺錢方麵的事情,自然也是沒有關注過軍事武器的。

  因此,小丁一提出來要在船上建造投石車的發射架,大家根本沒有人知道應該如何去建造。

  於是小丁便吩咐讓洪浪濤和他所找的那些設計船隻圖紙的人,一起再去搜集一下有關投石車的資料,然後把投石車給設計安裝到戰船的甲板之上。

  接下來,小丁又向洪浪濤了解了一下財務方麵的問題,正如匡文斌所說,造船這邊的銀子,目前也隻是僅夠維持兩個月的時間。如今木料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按照圖紙來打造各種型號的戰船。

  初步規劃,第一批,小型戰船打造一千艘,中型戰船打造五百艘,大型戰船打造二百艘。

  完成這些戰船,至少也是需要兩個月的時間。洪浪濤表示,並非是他們泓運船坊一家單獨打造,而是他聯係了江邊這裏,幾十家船坊來一起打造這些戰船。他自然就成了二手的包工頭,從官府這邊拿下訂單,然後轉包出去,中間還可以賺個差價。

  小丁再次打量了一下這位洪浪濤,發現他的經商才幹與他的長相確實有些不相符呢。若是單從他的外表看,根本看不出他是個如此精明之人。其實仔細一想,他若是不夠精明的話,如何能夠從一個普通的手藝人,創下了這麽大的一片基業?

  不過,小丁並沒有參與這件事,匡文斌給洪浪濤的價格是按照一般的市價給的。洪浪濤再低價把活包給別人,那是他的能力,反正朝廷找誰打造也都是出這些錢的,所以小丁也就不會去介意洪浪濤從中賺差價的事情。

  畢竟如此浩大的工程,僅靠泓運一家的話,估計打造一年也未必能夠完成任務。朝廷也不可能有精力去同時聯係很多家船坊,並且管理這麽多的船坊,那樣太麻煩,更不方便管理。哪有隻交給洪浪濤一家省心啊!這樣一來,朝廷隻需和洪浪濤一人簽訂契約,然後向他一人要最終結果即可,至於他中間是怎樣完成的,那就不必管了。

  小丁安排完了改造戰船的事項之後,便帶著眾人離開了泓運船坊,返回到城中去了。

  接下來的幾天裏,小丁幾乎每天都要過來船坊這邊一趟,打探一下他們查找資料的進展如何,同時也與洪浪濤,溝通一些打造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至於建在船上的連珠弩架的圖紙,小丁很快就給畫了出來,並交給了洪浪濤,並告訴他,這是軍事上的機密,除了船坊裏的人,不要輕易傳出去,尤其是不要傳到番邦人的手上。

  洪浪濤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便鄭重地答應下來。

  之後,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洪浪濤與他們找來的那些船隻設計者們的大量翻閱之後,終於找到了前人投石車的構造圖。這投石車又被稱為拋石車,或者拋石機。是古代戰爭中,十分重要的一種武器。

  隻是到了大宋國這個時期後,其用途漸漸被其他武器所取代,軍隊又嫌其笨重,因此不再使用這種武器了。

  有了構造圖,設計圖紙自然很快就出來了,這一次,小丁十分滿意。

  他仿佛已經看到,未來某一天,自己將會帶著一支裝備著連珠弩和投石車的龐大艦隊,駛向東方那個島國,將其滅國,為我心愛的二妞,報仇雪恨!

  。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