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跑一趟
作者:丁天二      更新:2021-01-01 03:22      字數:4424
  靈貓和羅大鳳從高王府借回來鎮魂珠後,小丁立即將鎮魂珠放在宋寅梓的枕頭上,然後再觀察宋寅梓頭頂的泥丸宮和他體內剩下的神魂。

  這鎮魂珠果然非同尋常。有了鎮魂珠放在宋寅梓頭側之後,他體內的神魂再也不掙紮著想要脫體而出了,頭頂的泥丸宮也不再繼續自動打開。

  這下子小丁放了心。陪在宋寅梓身邊觀察了大半夜的時間,見有了鎮魂珠的震懾之後,宋寅梓的神魂恢複了安靜,猜測應該不會繼續再被人把神魂攝走了。於是這才回寢帳休息。

  躺到床上之後,小丁的腦子裏還在思考著宋寅梓神魂出竅的事情。雖然暫時他體內的神魂不會再被人給攝走了,但他如今已經丟掉了一條魂魄,若是不及時將其召回體內的話,宋寅梓將會一直這樣沉睡下去,永遠變成植物人的。

  可是,如何才能將宋寅梓的那條神魂給召回體內呢?

  自己雖然曾得到過個七寶琉璃塔,又名聚魂塔,可是自己卻是不懂那使用寶塔聚魂的法術。難道隻有靈幽堡的人才懂得招魂之術嗎?

  上次救那兗州王宋垕房的女兒,就是靈幽堡的弟子們施了法術之後,才把宋垕房女兒的神魂給招到了自己的寶塔之內,然後自己裝模作樣的成了救治宋垕房女兒的大功臣。

  除了靈幽堡的人,還能有誰會懂得這種招魂之術呢?

  在這個時代裏,能夠懂得這種鬼神之術的人,除了像靈幽堡那種時代傳承的門派,再就是那些出家的僧人、道士才有機會學到這種玄術。一般的普通人,是無法接觸到這種玄術的。

  想到聚魂塔,想到出家的僧人、道士,小丁心中立即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當初他獲得聚魂塔時曾與他一起並肩作戰過的那位天柱道長。

  不過,天柱道長也是不懂如何使用這聚魂塔的。他當時就曾說過這事。但小丁仍是對他充滿了希望,他既然懂得如何捉鬼,說不定也能懂得一些其他招魂的辦法呢!

  不用聚魂塔的招魂方法也是有很多種的,就比如靈幽堡的弟子們所使用的方法。說不定這天柱道長也可以懂得如何招魂呢。

  想到這裏,小丁便安心睡下,他打算明天去往兗州的天柱山,去見見天柱道長,看他能不能幫助宋寅梓把神魂召喚回來。

  第二天一早,吃罷早餐,查看了一下宋寅梓的身體狀況,見這鎮魂珠果然管用,宋寅梓的神魂如今十分安寧。小丁於是便把自己的想法當眾說了出來。

  大家對於如何召回宋寅梓神魂的事情也都束手無策,見小丁要親自去請天柱道長,自然也就無人反對。

  小丁讓範三胖、孫大聲等人保護好宋寅梓和九公主的安全,也告訴韓家兄弟組織好士兵,做好巡營工作,自己不在軍營的這幾天時間裏,一定要防衛好軍營,不能讓敵人有可乘之機。

  大家一一答應,小丁這才與大家告別,騎馬出營,朝著江邊而去。

  天柱道長所住的天柱山,處在兗州北麵的三山鎮。那座小鎮的四周有三座山,其中飛龍山和黑虎山兩座山上曾有不少山賊,小丁也曾與他們大大出手過。

  從中州城去往天柱山,小丁單人獨騎的話,會快上很多,過江後,大約有個七八天的時間差不多就能趕到。往返一趟也就半個月的時間。

  對於宋寅梓目前的身體情況,小丁倒是不太擔心,隻要他的神魂不再被人給攝走就好。單純隻是植物人的狀態,倒也不必掛慮。小丁知道,在後世裏,有不少植物人,隻要照顧的好,都可以活上很多年的。

  過江之後,小丁騎馬一路疾行,直奔三山鎮方向而來。

  走到第八天這天,他終於趕到了三山鎮,將馬匹寄存在客棧裏,然後徒步出了鎮子,向西南方向的天柱山而來。

  天柱山並不高大巍峨。隻是秦嶺山脈中的一座小山而已。因為山頂上有一塊天然大石,如同圓柱一般,頂天立地,直聳雲端,因此得名天柱山。

  小丁攀到峰頂,一眼就看到了天柱道長的道觀。上前敲門,有小道士打開門,小丁說明來意。小道士進去稟報,沒多久,天柱道長就笑眯眯地出來迎接了。

  天柱道長對小丁還是十分感激的,那次替三山鎮的張地主家捉鬼,要是沒有小丁的幫忙,他自己可能早就反被那些厲鬼給弄死了呢。

  小丁幫他捉住那些小鬼之後,他便把捉住的鬼帶回了道觀,讓弟子們幫著護法,他則對厲鬼們進行了超度。那些厲鬼最後全都被他超度去往冥界準備輪回去了。

  後來張地主如約給了天柱道長不少錢財,答應他幫他重修道觀,也早已經找工匠重新修葺過了。所以,天柱道長能夠得到這麽多的好處,自然是不會忘記小丁的幫忙的。

  把小丁讓進主院的廳內,命令徒弟給小丁沏上茶來。

  兩人簡單寒暄之後,便各自敘述了別後的經曆。

  小丁的經曆有些多,便隻選重要的簡單說了一下,最後兩人說到了這次前來的主題。

  當天柱道長聽小丁講述完來意之後,卻是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田施主這次恐怕要白跑一趟了。貧道雖然從先師那裏學會了一些玄奧之術,卻是沒有學過這招魂之法的。”

  小丁一聽,失望之情溢於言表,他心底一涼,暗道,連天柱道長都不會,這該去找誰呢?他所認識的僧人道士,有金剛門的玄苦大師,玉清門的幾名老道姑,還有迷雲宗的掌門弘宇真人。隻是,玉清門的人主要都是研究煉藥,迷雲宗的主要都是研究陣法,金剛門的玄苦大師貌似也沒有聽說過他去研究過什麽鬼神之術。

  據小丁所知,他所認識的這幾位僧人和道士,貌似都不是擅長鬼神之術的人。他眉頭緊皺,仍是不死心地說道“天柱道長,你難道就不能幫我想想辦法嗎?”

  天柱道長沉吟了許久之後,這才摸著胡子說道“田施主莫急,貧道雖然對此無能為力,但是貧道卻可以幫你引見一人,他或許可以幫到於你。”

  小丁一聽,立即又燃起了希望,連忙問道“不知道長所要引見何人呢?”

  天柱道長微微一笑,說道“田施主可知道我們天柱山的師門是來自於哪裏嗎?”

  “不是您的先師傳承下來的嗎?”小丁疑惑說道。

  “我的所學是來自於我的師傅,但是我師祖的所學卻是來自於荊州青雲山的青雲觀。”天柱道長緩慢說道。

  “荊州青雲觀?”對於青雲觀,小丁倒也有所耳聞,前不久的江湖門派大集會,前往膠州去火拚天羅門和地煞穀的那些門派裏麵,還真就沒有青雲觀的人來參加。當時就曾有江湖人說過這事。然後就有人解釋說,可能是因為青雲觀的人全是修道之人,無心參與世俗瑣事,所以就沒有參加。

  小丁也是那時候才聽說有個門派是叫做青雲觀的。

  見到小丁充滿疑問,天柱道長繼續解釋道“我們天柱山一脈的先祖,乃是當年青雲觀的一名門徒,後來因為觸犯了門規,被青雲觀給逐處了山門,然後我們先祖就來到了天柱山,創下了天柱山這一脈。我們雖然沒有開宗立派,卻也傳承了上百年之久,傳到我這裏,已經是第五代門人了。”

  “這麽說來,那青雲觀的人肯定懂得招魂之法了?”小丁接著問道。他想從天柱道長這裏能夠得到確切答案,免得自己再次白跑一趟。

  可是,天柱道長給他的答案,卻並非是肯定的答案“這個嘛,我想他們應該是能夠懂得的,因為我們天柱山的所學,就全都是這些與鬼神有關的玄奧之術。而他們青雲觀的人,據說最擅長的就是繪製符籙,我上次與你一起捉鬼之時,所用的符籙,便是我們的師祖從青雲觀學來後,傳承給我們這些後輩的。”

  聽天柱道長這樣一說,小丁心裏倒是對青雲觀存了幾分希望。但願他們能夠懂得這招魂之術吧。自己如今沒有別的選擇,隻能抱著試一試的心思,再跑一趟荊州青雲觀了。

  打定主意後,小丁也沒有多留,在天柱山住了一晚之後,下山去客棧領回自己的馬匹,然後朝著來路跑去。

  青雲觀在荊州的青雲山,距離迷雲宗的迷雲山也不遠,回去後,走水路將會更加方便快捷。

  若是從兗州這裏直接走陸路去荊州的話,中途多是山巒疊嶂,即便騎馬,也是無法快速到達的。

  再次用了八天的時間,小丁返回到了軍營。

  之所以返回軍營,一是去往荊州隻需坐船即可,他需要把馬匹先送回來,這匹戰馬跟隨他四處征戰,他兵不舍得將馬匹丟棄。二是,自己離開了半個月,他想回去看看宋寅梓現在的情況如何,如果自己離開後,宋寅梓再次出事的話,自己就算請到人來,可能也會白費功夫。

  等小丁回來後,看到一切都正常時,他心裏也就安了心。與大家講述了一遍此行的經過,然後又說明天立即去往荊州青雲觀請人。大家也就不再打擾小丁了,盡量讓他早些休息。畢竟連日趕路,也是十分勞累的。

  翌日一早,小丁準備妥當之後,與大家告辭,再次叮囑了大家一番,然後這才獨自出營去往江邊。

  到江邊後,坐上了一艘去往上遊的客船。他獨自要了一間單獨的船艙,上船後,就開始閉門練功。

  去往上遊的船,沒有直接到達青雲山的,隻有到達沿途人流量較多城池或港口的船。

  小丁中途換了兩三次的船,走了五六天時間,總算進了荊州境內,可是單獨去往青雲山的船卻是一艘也找不到。

  即便是花高價雇人前去,也是沒有人願意去的。

  所有人都說,那邊的水流湍急,太過危險,十艘船去那邊得有九艘船會翻船的。

  小丁無法,隻得花高價自己買了一艘小船,然後問清具體位置後,自己親自駕船前去。

  然而,小丁對於劃船也隻是一知半解,之前與穆依依走水路去往荊州,大多都是穆依依在駕船。

  於是小丁便想了個辦法,花錢找人幫忙,在他買的這艘小船之上,裝了一麵大帆。有了風帆,小丁駕船就容易多了。上次駕駛帆船,他也是積累了不少經驗的。這要比用船槳劃船可省力多了。

  就這樣,小丁駕船又行駛了三天,終於找到了青雲山的位置。他把船靠上岸後,覺得這船放在岸邊的話,沒人看管,說不定會被別人給偷走。這裏不像上次去迷雲宗,迷雲宗處在魚腹浦,那裏都是迷雲宗的地盤,平時迷雲宗的弟子也經常會出入往來,因此把大船停在迷雲山的附近,也是沒人敢去偷的。

  而這裏卻不一樣,這裏雖然到了岸邊,但距離青雲山還有幾裏路的距離呢,把船放這裏,如果有人願意偷的話,自己是絕對無法發現的。

  於是小丁神念一動,直接把小船給放進了自己的玉佩空間之內。好在自己的玉佩空間足夠大,放一艘小船還是可以的。

  收好小船之後,他直接朝著青雲山走去。

  等來到青雲山附近時,他這才發現,這青雲山也是不止一座高峰的。他大致數了數,發現青雲山一共大約有十幾座山峰。每座山峰高矮各不相同。

  他不清楚青雲觀到底建在哪座高峰之上,於是便選擇了最高的那座山峰開始攀越。

  山路是石板鋪成的小徑。顯然是有著人工的痕跡。雖然不算難走,但是台階極多,從山腳一直蔓延到山頂。這樣一級一級地走上去,其實也是十分累人的。

  好在小丁體內靈力充沛,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氣。

  隻用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他就爬到了山頂,看到一處道觀,門口的牌匾上寫著“青雲觀三個大字”。

  小丁心中一喜,暗道自己沒有走錯山,於是便上前敲門。

  打開院門的是一名小道童,他看到小丁後十分詫異,連問小丁來青雲觀做什麽,小丁便說是來找觀主有事相談的。

  沒想到那小道童卻把門一關,口中說道“我家觀主正在忙著呢,沒空接待你!”

  小丁一愣,心說自己這是又白跑了一趟嗎?

  在院門打開的那一瞬間,他聽見了院子裏麵似乎有些喧嘩之聲,心中猜測,難道這青雲觀裏有事情發生?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