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王福與萬福(下)
作者:鍾拾叁      更新:2020-11-12 19:53      字數:2598
  縣令死後不久,這件事兒最終還是傳到了朝廷裏。

  當今聖上聞聽之後,頓時龍顏大怒,接著撤掉了應天府知府,財產充公,打入了死囚牢,由同知暫時代理知府一職。

  接著,皇上又從朝中找到了姓萬名福的老臣,命其為雲城縣安撫使,用來安撫民心。

  可凡是對萬福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這人表麵上看著是一位忠厚老者,年輕時立過無數戰功。

  實則確是倚老賣老,憑借自己是三朝元老的身份,暗地裏勾結私黨,密謀篡位奪權。

  皇上自然也是知道這件事兒,明麵上是讓他體察民情,實際就相當於變相地流放他了。

  一來可以讓他遠離朝政,二來則是趁機將全力歸攏於手。

  當王老爺聽到這老者姓名之後,也是驚訝萬分,張口道:“你的意思是說,這老賊將糧餉給扣下了?”

  “沒錯”,張捕頭肯定地點了點頭,“不過,我有一辦法,可以讓這老賊乖乖就範,但是......”

  王老爺見他的表情有些扭捏,同時又對老百姓身處水深火熱而憂愁,急忙讓他說下去。

  “不知老爺聽說過沒,在那西北方向的小山上,有一處地洞。白日到達那裏都會覺得寒風從洞裏冒出來,晚上更是冒出來陣陣毒瘴,危害周圍的老百姓。”

  “你不會是想用毒蟾毒死那萬老賊吧?謀害軍機大臣可是重罪,要滿門抄斬的,萬萬使不得!”

  張捕頭見老爺認真的模樣,頓時笑了出來,然後小聲道:“您就是借我一百個膽子,小的也不敢啊。”

  老爺這時候也不明白他是什麽意思,急忙讓他繼續說。

  “老爺,我提到的那地洞之中,不單單是隻有瘴氣,其實是有一隻成了氣候的巨型毒蟾藏匿於洞中。聞言,有一名叫趙半仙兒的道士,法力高強,最善操縱妖邪。”

  老爺道:“你是說,讓請那老道來控製妖物,來殺掉萬老賊?”

  “老爺,您句句話中都不離殺字,小的覺得想要奪他性命的,是您才對。”

  王老爺聽了此話,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接著吼道:“放肆,老爺我......我不也是現在心急如焚嘛?要是有更好的方法,豈不是更好!”

  頭一次見到王老爺發飆,張捕頭也知道自己言過了,急忙磕頭作揖,讓他消消氣。

  “行了行了行了,起來吧,你趕緊一口氣把話說完。”

  見老爺扭過頭去,張捕頭起身,往他跟前湊了湊,小聲道:“老爺,那毒蟾的本領,可不單單是放毒。”

  李攸聽見毒蟾的時候,先是一驚,因為他想起了大毛在請他和師叔下山的時候,親口跟他描述過這妖物。

  但是大毛卻對趙半仙兒的事兒,隻字未提。

  待到回過神來的時候,發現身邊坐著的趙半仙兒,不知何時走到了窗前,正欣賞著月色。

  現在外麵已至初秋,有太陽的時候,還算是悶熱。一旦日落西山,地表之下的寒氣便飛速的朝上升起。

  打在人的身上,莫名的舒爽。

  李攸見半仙兒不再說話,一直背對著他,急忙站起身湊過去說:

  “師傅,您剛才說的那毒蟾,莫非是被我師傅和師叔收服的妖孽?”

  “哈哈哈”,趙半仙兒突然的笑聲,嚇了李攸一跳,“笑話,當時要不是有一天外來客打斷了我,哪兒還輪到他們?”

  天外來客?李攸越聽越糊塗,問他這天外來客又是什麽。

  可趙半仙兒卻沒有回答他,而是接著往下說著。

  王福的性格本屬於那種膽小怯懦之人,聽到妖孽一詞的時候,開始猶豫不決,便對張三兒說,如果要鬧出人命的話,他決不答應。

  在身邊等候多時的張三兒解釋道,那妖物原本隻是一隻小小毒蟾。

  後來不知哪裏來的方士,在那地洞之下發現了一處風水極佳的泉眼,直接在邊上支起了丹爐,煉上了丸藥。

  提起這煉丹術,趙半仙兒也是給李攸簡單的解釋了一下。

  說此術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流傳千年,無非就是用汞石等物,通過心口相傳的秘方按比例調配。

  再經過一些並非科學的江湖技巧,煉出丹頭,加以淬煉服下,達到提升修為道行。

  更多人對著煉丹術的了解,還隻停留在“長生不老”藥上,實際上這丹藥種類繁多,作用大不相同。

  王老爺一聽他都扯出煉丹一說了,忽然覺得這張三說的話有些不靠譜,但還是堅持著往下聽。

  那方士在下麵待了有個把年頭,最後還是沒能長生不老。

  在服下最後一顆丹藥之後,頓時覺得渾身燥熱難受,緊接著就口吐鮮血,慘死洞中。

  可他萬沒想到,這些時日竟有一隻毒蟾相伴左右。他吃一粒兒丹藥,毒蟾也吃一粒兒。

  他死了,毒蟾卻活了下來。

  一肚子雜七雜八的丹頭混在在一起,加上這毒蟾本身的毒性。天時地利人和,沒幾年就成了氣候。

  先是可放毒氣,後來竟然可以通過鳴叫聲,來擾亂人的心智。

  前者的話,確確實實危害極大;但這後來它自己參悟出來的鳴叫聲,居然還算是有利無害的。

  王老爺瞧了瞧唾沫橫飛的張三兒,詫異地說:“有利無害?”

  “沒錯,老爺,這毒蟾的鳴叫聲,可以教人行好,讓人向善,而且還是終身受用。”

  聽他說的天花亂墜,王老爺也是半信半疑道:“這我還真頭次聽說,你的意思是,找到那趙半仙兒,然後借助他的力量,來用毒蟾鳴叫聲,讓那萬福知錯悔過,向善行好?”

  “沒錯,嗨,老爺您就甭擔心了,踏踏實實的,剩下的就交由小人全權負責。”

  “那......那好吧。”

  之後的事情,王老爺也就不再過問,交給了張三兒一人操辦。

  並且第一次升堂的時候,就跟三班衙役說,所有人的響錢都要扣出一些,拿來買米熬粥,施舍百姓。

  有人歡喜有人憂,有良心的在打心底兒覺得老爺正直不阿。

  那些懶散慣了的,則在私底下罵著王老爺。說他這隻不過是做做樣子,正所謂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雖然明麵上王福,王老爺已經是盡心盡力,但他始終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

  隻要是閑暇之餘,便會摘下烏紗,換上尋常服裝,走街串巷體察民情。

  想著能幫上一把,就幫上一把。

  日子是一天天的過,張三兒的計劃卻一直坎坷不平。

  所有的事情都好辦,就是找這行蹤不定的趙半仙兒,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朝代,堪比登天。

  一日,老爺穿著麻布的袍子,幫著手下人給行乞之人打著粥。

  忙的滿頭大汗的他,在排隊的人群之中看到了一個白發老太婆,長相跟自己的親娘異常相似。

  立刻派人將其請了過來,把勺子交給張三兒之後,來到她身邊上下打量。

  這不看還好,越看越像,一時間眼淚兒止不住的流了出來。

  “想我那命苦的娘,還沒享到一天清福,就撒手人寰,老天爺真是不開眼啊!”

  老太婆看著他痛苦的樣子,從懷中掏出一髒兮兮的手絹,遞給了他,接著道: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