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朝堂對峙
作者:兜兜裏有元寶      更新:2020-05-15 16:07      字數:2254
  “我們還會再見麵的。”尉遲婉忽然說道。

  鳳涼玥不解的看著她,這句話聽起來有些突兀,大禹和大楚相隔甚遠,想要再來,怕是不容易吧。

  尉遲婉笑了下,似乎猜到鳳涼玥在想什麽,接著說道,“大楚是個好地方,不過有機會大皇子妃也要到大禹去看看,我們那裏,是另一番別樣景象。

  鳳涼玥點頭,心中忽然有些不舍,自己也說不清是什麽原因,“有機會,也許我會去看看。”

  隻要複了仇,隻要她那時還活著,她可以去任意她想要遊覽得地方。

  “那個琴你取了嗎?”

  鳳涼玥問完,看到尉遲婉搖頭,“放在那裏吧。”

  這一次,鳳涼玥越發覺得尉遲婉似乎有什麽話沒說,有一種,她不會走很久,還會回來的感覺。

  她眉心蹙了下,大禹使臣到尉遲婉身邊,“公主,我們該出發了。”

  尉遲婉調轉馬頭,最後衝鳳涼玥笑了一下,“保重。”然後加緊馬腹,與大禹使團一同出發了。

  君莫離來到鳳涼玥身邊,等到她收回視線,才說道,“看來你和大禹公主很投緣。”

  鳳涼玥愣了下,細想想,的確尉遲婉身上有些東西吸引著她,不過說不清那是什麽。

  轉頭看向君莫離,“大禹使團走了,張逵的事情,是不是也處理的差不多了?”

  倏然,君莫離的目光轉冷,“還不急,有人還沒出手呢。”

  鳳涼玥笑了下,是啊,君禦霖此時應該也是坐立難安吧,兵部尚書手中握著他的把柄,而對於他不能控製的東西,鳳涼玥知道,她向來都是喜歡直接毀滅的。

  接下來的兩日,張逵的案件在朝堂上發酵,以往就看兵部尚書不順眼的戶部尚書李崇敬,此時也跟著落井下石,而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討好君莫離。

  皇上盛怒之下,質問張尚書,“你果真濫用私權,做了這麽多違法亂紀的事?”

  張尚書在眾人彈劾的時候就已經站不住,皇上一嗬斥,頓時癱軟在地上,“臣冤枉啊皇上,臣沒有做過這些事。”

  他一口咬定,這些彈劾所說,全都沒有確鑿證據,就算他不認,暫時也拿他沒有辦法,而且上次他從三皇子府離開,之後很快就收到消息,三皇子讓他穩住,其他的事情自有三皇子想辦法。

  皇上看著老淚縱橫的張尚書,想到他在朝為官那麽多年,一直都很得聖心,想到以往,氣就消了些,不過麵色依舊沉著。

  說道,“這件事還是由大皇子去查,最後再說到底是不是冤枉了你!”

  張尚書撲到地上,扣頭謝恩。

  李崇敬退回到一邊,目光如炬不知道在想什麽,就這樣,之後的早朝各懷心思,一直挨到了下早朝。

  君莫離走出宣武門,身後小步跟上來了李尚書,態度恭謹的在他旁邊說道,“殿下,今日早朝的事情,臣是十分支持您的。”

  掃了兵部尚書一眼,君莫離腳步不急不緩的接著往宣武門外走,“尚書說的是什麽事?”

  李尚書一聽,神色頓了一下之後說道,“就是張逵和張尚書的事……”

  “這件事本王會秉公辦理,李尚書還是回去管好貴公子的言行,莫不要像是張尚書一樣,被毀了仕途。”君莫離沉聲說道。

  李尚書頓時麵色一緊,想到自己那個也頗為不爭氣的兒子,趕緊謝過了君莫離的提點。

  離開皇宮,君莫離直接去了大理寺。

  一天之後,京城傳出兵部尚書遇刺的消息。

  這件事的確屬實,不過好在九死一生之際,被君莫離派去盯著的人救下,並且順藤摸瓜的,查到了三皇子得親信叫臨辰的侍衛身上。

  張尚書在險些喪命之下,交代了這些年利用職權,和君禦霖一同斂財還有培植勢力的罪證。

  當君莫離這件事呈報給皇上的時候,可想而知是如何盛怒。

  之前就發生過劉士武的事情,滅口不成,反被告上朝堂,如今再次意圖殺害朝廷命官,可謂是龍顏大怒。

  大殿上,頓時鴉雀無聲,君禦霖麵色蒼白,拳頭緊握,低頭看著摔在自己麵前奏折,大腦中一片空白。

  完了,一切都完了!

  他不甘心,喉嚨裏卻堵著鐵石一般沒辦法開口。

  這時候,李尚書站了出來,說道,“臣有一件事隱瞞許久,這一次不得不說了……”

  皇上臉色漲紅,完全是被君禦霖氣的,他完全沒想到,本以為最像自己的兒子,竟然能做出這樣的蠢事來,更蠢得,是還讓人抓住了把柄!

  看到這個時候李尚書又站了出來,臉色更加不鬱。

  “什麽事!說!”

  李尚書心裏也打鼓皇上這態度,但是沒辦法,都已經站出來了,就算是硬著頭皮也得上。

  “之前獵宮大皇子妃遭刺殺,當時微臣親眼所見,三皇子也在場。”

  李尚書說完,頓時滿朝嘩然,大皇子妃遭遇刺殺九死一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但當時是二皇子在李尚書求助下及時趕到的啊?

  皇上濃眉幾乎要立起來,嘴角顫抖,手指向李尚書,“你說的都是真的?那當初為何不稟報朕?”

  此時,君禦霖麵上已經完全不能再維持平靜,他陰沉沉的轉頭看向李尚書,咬牙說道,“你為何要汙蔑本王?還有那些關於張尚書的事情,本王根本都不知曉,與本王有何幹係?”

  關於張逵和張尚書的事情可謂是已經證據確鑿,此時君禦霖想要辯駁,顯得十分蒼白。

  尤其是在與李尚書對峙之後,就更顯得李尚書說的更像真的。

  “當時三皇子和三皇子妃就在外圍圍觀,臣和犬子都看到了,當時沒有說,是怕冤枉了三皇子。”

  李尚書頓了下,看到三皇子要殺了自己的眼神,頓時心下下了決心,接著說道,“三皇子在大臣中一直都是謙遜賢良之人,臣不敢相信自己所見,怕有誤會才隱而不發,但之後又發生了太多事,在襲擊皇營的刺客事件發生之後,臣還是勸自己,也許這也是誤會,但這一次,又發生了張尚書的事情,臣就算被皇上責罰降罪也要說,不然臣實在是心中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