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左功右守
作者:B鍵扣了      更新:2020-12-23 06:26      字數:2821
  (給我半個小時,謝謝)

  除了嶽明城,蕭暮語等人一路往東,目標就是當今儒家聖地的‘文書城’。

  文書城當中,有當今的儒學大家謝飛墨,據傳是當初大雪之時,曾今出言大雪紛飛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風起’的文學大家謝道韞的後輩,隻不過傳言是否屬實,的確耐人尋味。

  隻不過毋庸置疑的是,這位謝飛墨老先生的確是當今儒家魁首,桃李遍布天下,無論是當初的大炎,還是當今的大璃,都有無數的弟子在朝為官,可謂是這位老先生咳嗽一聲,這天下的文人墨客都得抖上三抖。

  當初西涼馬騰騎兵造反,這位謝飛墨老先生就曾寫下討賊檄文,嗬斥西涼不合禮數,不守君為臣綱的君臣之禮,雖然引起天下人的公憤,但西涼勝利卻還是無法製止。

  後來,西涼王馬騰稱帝,謝飛墨老先生更是以筆為刀,大罵馬騰,毫不遮擋的怒罵西涼政權。

  因此,西涼當中,原本是老先生徒弟的文人受不了老先生的職責,自盡了不少。

  當時剛剛稱帝的馬騰勃然大怒,嗬斥謝飛墨為老匹夫,欲要斬了謝飛墨,誅滅九族。

  後來也是馬嘉佳極力製止,同時擔心朝野文人之變,馬騰這才收回聖喻。

  後來,馬嘉佳和馬家二皇子極力討好老先生,這位老先生這才歇氣,不再發問怒罵西涼,否者再讓他罵下去,大璃的文臣可能就是自盡的自盡,造反的造反了,沒了文人的天下,就是一隻不全的老虎,很容易出現內亂。

  謝飛墨老先生歇下之後,即便馬騰賜他上朝而不拜的法旨,但老先生還是拒絕了入朝為官的建議,舉族南下,來到這城中定居,後來馬嘉佳更是書寫一塊牌匾送下來,上邊書寫‘文書’二字。

  原本謝飛墨老先生想著,將這塊牌匾送往夥房,燒了了事的,隻不過城中的城主萬般懇求,甚至以死相逼,這才讓老先生將牌匾轉贈與城中,此致,這城更名‘文書’。

  再後來,馬嘉佳篡位稱帝,老先生更是怒罵馬家從上到下不合理數,老的不守君臣之綱,小的不守父子之綱,氣得這位老先生親自拔劍,斬了一匹坡腳老馬泄憤,還讓全府上下分食,自己更是飲其馬血,食其馬肉泄憤。

  這事傳到馬嘉佳耳朵裏,馬嘉佳不怒反笑,說‘腐儒就是腐儒,若她是謝飛墨,即便無力,也定要提劍上京城,當朝斬了皇帝的頭。’

  此話一出,文人麵色大變,倒是一直跟文臣不合的武將在一旁嘻嘻看戲。

  隻不過話雖如此,馬嘉佳卻沒有斬殺謝飛墨滿門,而是大開科舉之道,讓大批寒門有更多入朝為官的機會,此舉不但有打壓世家之效,在一方麵,也是平息了文人的怒火。

  謝飛墨罵了半年之後,也就不再罵了,不知道是看見了大量寒門文人多了入朝的幾乎,還是感覺罵的再多也是無用之舉,反正就是不再言語片刻。

  但即便如此,謝家所在的文書城依舊是文人墨客的天下,隨便走在街上,都能瞧見一身儒衫的文人在此論道聊天,謝府更是銘滿天下,請教拜師的文人絡繹不絕。

  蕭暮語一行人走了好幾天,終於來到了文書城當中。

  城中的確跟其他城差別很大,進入其中,感覺爭鋒之氣少了不少,更多的是泛著一陣儒雅之氣,遍地儒袍的讀書人走在街道之中,三五成群,不是高談闊論,就是吟詩共賞,或者一齊論道。

  蕭暮語小時候在皇家,也是飽讀私書,小到詩經三百首,大到春秋十八經,不敢說倒背如流,但其中見解,還是有自己的深意思。

  進入城中,蕭暮語看著人來人往的讀書人,心中有些舒坦。

  江湖廝殺多了,偶爾來這文城中聽些文臣的歌頌,倒也有些醒神的功效。

  隻不過他們這幾個人進城之後,卻是被不少人好奇的盯著。

  自古文武不相合,城中文人遍布,武夫倒是不少見,蕭暮語背負長劍,皇承恩腰挎長刀,身後明龍鏡黑白無常兩位護道老者更是一副武夫當中隱士高人的打扮,再加上一頭隻有武夫才會圈養的妖獸小嗷,這一行人在城中的確算是一道奇特的風景線引來了不少人好奇的目光。

  蕭暮語沒有理會這些,找了客棧想要入駐進去,但卻發現,客棧也不好住,門外掛著一幅上聯,但卻沒有下聯。

  店小二告知說,想要住店,就得先對對子,對出下聯才能入駐,若是對不出,即便有千萬金也難以在這住下半畝三分田。

  蕭暮語無奈,站在門外想了許久,這才對出一副好下聯,可能是沉思許久,這下聯倒是對得工整有序,店小二見了也連連稱奇,住客棧的銀子都免了大半。

  明龍鏡也是輕鬆對出下半句,隻可惜比蕭暮語的差上幾分火候,不過也得免了幾分銀子。

  原本蕭暮語想著幫皇老先生出一句的,但皇老先生卻拒絕了,盯著上聯端詳許久,忽然冒出了一句兵書當中的粗陋話語,引得眾人訕笑。

  店小二麵目有些陰沉,但皇老先生好歹也是對出來了,也不好拒絕,無奈的讓黃老先生入店,隻不過收費卻是原價,而且看小二的模樣,更想多收一些銀子,因為老先生的對子,的確不入流……

  進入客棧之時,已經進黃昏,不久之後就要入夜,蕭暮語也不想這時候去叨擾謝飛墨老先生,吃了些夜食之後,趁著還沒宵禁,帶著小慕容出了客棧,走入鬧事當中。

  文書城宵禁時間極晚,雖然入夜就封城,但卻要夜半子時之後才宵禁。

  這也是因為城中大多是文人,都喜歡飲酒賞月觀花,入夜非夜的時候才是他們的主場,若是宵禁太早,可能還會引起文人的不爽,所以城主也就將宵禁時間推遲到了後半夜。

  出了客棧,此刻城中燈火通明,不是元宵,卻勝似元宵。

  橋下河中,一兩文人文人乘坐孤舟,站在船頭舉頭望明月,笑言高中科舉時。

  街道之上,商販店鋪掛滿燈籠,上邊書寫隱晦燈謎,或者難解對聯,等待文人墨客前去答辯。

  一片紅火熱鬧,蕭暮語看得會心輕笑。

  給小慕容買了一串火紅糖葫蘆,蕭暮語獨自走向萬寶齋的方向。

  萬寶齋遍布天下,隻不過此處的萬寶齋也融入了民風習俗,一片聖潔,匾額書寫的字龍飛鳳舞,看門的守門人更是全身白袍,一片儒雅之色。

  在萬寶齋畫了不少的銀子,買了一副白玉鎮紙和一根上好的狼毫毛筆,令人包裝得極為精美之後,這才離開。

  看著手中這兩樣東西,蕭暮語有些苦澀輕笑,文人的東西,果然珍貴。

  這一副鎮紙和一根上好狼毫毛筆,便花了他不少的銀子,還是賣了一顆元靈丹之後才換來的。

  抱著禮物,蕭暮語跟小慕容逛在鬧市當中,突然瞧見一張攤位,沒有販賣什麽東西,但卻有不少人圍觀。

  蕭暮語走上前去,一位盯著棋盤的白發年輕人盤坐在棋盤前,左右兩邊有兩簍黑白棋子。

  年輕人盯著棋盤,許久之後才拿出一顆黑棋子,小心翼翼的落下。

  黑子落下之後,年輕人不毫不猶豫的取出一枚白色棋子,迅速落下,堵住黑棋的去路。

  他這是自己在跟自己下棋……

  眾人盯著棋盤,有些人看著棋盤另一頭的坐圃,有些雀躍欲試,但卻遲遲不敢上前跟年輕人對下。

  蕭暮語看了一眼之後,淡然一笑,搖頭離開。

  這是大多數文人的計謀,故作稍深,等待有緣人將他們收入麾下,真正有才識的人,是不會做出如此自賣自誇的把式的。

  蕭暮語走後,沉迷於棋道的年輕人抬起腦袋,看著蕭暮語離去的背影,深邃的眼中有些茫然。

  剛才,他似乎感受到了一股帝王之氣…一股值得他賣弄學識的君主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