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隔江猶唱後庭花
作者:會說話的老鼠      更新:2020-05-15 12:45      字數:2222
  好生安慰了一番,小梨這才收起了眼淚,臉上呈現著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樣,時不時的低聲抽泣著,心裏著實有些堵的慌,要知道從小服侍公主多年,自己還沒有受過這種討人罵的生活。

  見此女子遠去的背影,柳如士無奈的搖了搖頭,文人大多都是心高氣傲的,若是遇見明理的那或許還好說,可若是碰到那街市無賴,再者以仗權勢的,那也隻能有氣往肚子中咽了,就像剛才那般,那女子無論從哪裏看,都可以猜出應該是附近青樓的女子,可她之所以能夠如此野橫,大概就是因為那女子身旁的那個被酒色掏空了的中年男子,在場大多文人所懼怕的也應該是此人了。

  那中年想必應該是附近門府衙役的官家子弟,都說窮酸書生,可其中也不缺乏那些富家子弟,可遇見那中年也是束手無策,想必那些也都不願沾染是非吧,自古民不與官鬥,倘若真的鬥起來,那倒黴的總是那些平民,最終不是落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總歸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正是有那些

  從古至今,數千年來大多王朝從鼎盛時期走向衰敗,成為曆史的一頁,皆是官家當道,日日陷入紙醉金迷,貪戀女子美色之間,古人如此,那中年也是如此,這樣無論是在哪一個朝代都是無法避免的過程,隻可惜的是當時的輝煌又有幾人記得,人們所能記得恐怕都是那些女人的美色罷了,自歎於那些女子還不知道她們自己究竟做了什麽,她們所能知道的也就是歌舞升平之類的了。

  柳如士沒經曆過,可他所知道曆史上朝代興盛與衰敗最終的下場,那是用鮮血和戰火所開始和結束的,隻可惜誰也改變不了,柳如士也是如此,他自詡自己沒有這個能力,雖說自己是再世為人,來到這思想封建的社會,可他卻很現實,從沒有想過會像小說什麽的,僅憑一人之力和前衛的思想從而去推翻和改變一個王朝。

  既來之則安之,柳如士所遵循的大概也就是這個理,人生應該就像是一灘湖水,有時會因為外界的幹擾偶爾生起漣漪,可經過之後那就是湖麵所帶來的平靜和沉澱。

  大多朝代興衰總是離不開權利與女人,可是那些女人又知曉一些什麽呢……

  隻得柳如士心有感歎,拿起筆來便找了一處白紙前,站在那裏沉思了一下,隨即便提筆所寫: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字:“柳!”

  “少爺,你這寫的是什麽?”小梨又是吸了吸鼻子,摸了摸發紅的眼眶看著上邊所提的詩問道,上邊的字倒是認識幾個,可若是說其中的意思或者意境,自己還沒有那麽好的境界,據自己所知少爺性情天生愚鈍,大多也就讀過幾本孔孟之書,要是論寫詩,自家姑爺定然是寫不出什麽好的詩來。

  “少爺我這可是給你打抱不平來著,我們走吧!”大多王朝處於盛世之時,皆是歌舞升平歡語笑,大多天子官員沉溺於女人與美酒,最後隻落得家國破滅的下場,柳如士歎了口氣,心有感慨罷了,可若是這個朝代真的到了這個時候,自己又能改變什麽呢,將手中的筆給放了下來,揮了揮衣袖便帶著小梨離開了這裏。

  等柳如士離開之後,隻見剛才那同行的青年走來很是疑惑的看著上麵所題的詩,而後表情逐漸變得凝重了起來,整個人站在那裏心中久久未得平靜,有人走過大多也隻是瞟了一眼,而後突然駐足於此,也如同那青年般楞在了那裏,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如此,竟把這裏給圍了起來。

  “公子……有大詩出世……”作詩坊大多都是才子佳人,其中也不缺乏那些知名的秀才,樓下也不知是誰的小廝頗為激動,竟公然在此吼道,皆是驚動了作詩坊三層閣樓。

  “吼什麽吼,作詩坊素來清淨,你這是誰家的小廝,竟這般無禮?”閣樓之上有人心生不悅,倒是開口訓斥了起來。

  “不是的,有大詩作……有大詩作……”隻見得那小廝情緒激動,一時間竟難以喘息,說話就像是噎著了般,整個人都非常的慌張,整日陪公子來這裏作詩觀賞,也從來沒見過如此亂的場麵,擁擁擠擠的,就像是在瘋癲了一般,即使是瘋癲,那才子肯定也是為詩所瘋癲,如此情況,那便肯定又是有什麽大詩出現了,自己剛擠進去就被人給擠了出來,他很難想象到底是什麽樣的詩竟能夠引發如此大的動靜。

  “什麽大詩作,你一個小廝有懂得什麽?”有人再次嗬斥道,誰知竟把那小廝給惹哭了起來,站在那擁擁擠擠的人群在口中不停的說道有大詩作,有大詩作啊。

  也許樓上是有人不耐煩了,便來到樓邊圍欄處,看到樓下擁擠的場麵,心中也是嚇了一大跳,來這裏多年也從未見過有此等情況,在場大多數都是文人才子,若是說對詩癡迷的程度定然是為首居:“有哪位兄台可否將所題之詩讀上一遍!”

  “煙籠……寒水……月籠沙……”

  說罷後便有人開始念了起來,聲音很是明朗,才子總是對詩有些獨特的感情,無論是通過字麵意思再或者其中所包含的意境,讀起來都會有著題詩之人心中所想表達的真實感情,當讀詩之人念完第一句時,雜亂的聲音逐漸的聽來下來,整個作詩坊很是安靜,那些擁擠的人甚至能夠聽到彼此的呼吸聲。

  如今已是秋季,夜晚寒霧朦朧彌漫在秦淮寒水上,皎潔的月光灑落在煙霧彌漫的水麵,就像被籠罩了一層白紗,作為才子,詩中的那種靜美夜景他們大抵總是能夠想象的出來。

  那念詩的人也算是有幾分才氣,雖說語氣沒有那種深沉凝重的氣勢,但總體還是念出了詩句中獨有的那種意境,詩被念完後,整個作詩坊所有人足足沉默了許久,緩過神來後三層閣樓都空了起來,將客堂之上給擠滿了。

  秦淮夜間文人出行,多半總是要來作詩坊瞅上一眼的,路過的人見此如此擁擠,心生疑惑便走了過去,還未等夜天色破曉,作詩坊便被人踏破了門檻,僅僅兩個時辰便傳遍了十裏秦淮,眾人聽聞皆是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