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跟掛嗶沒道理可講
作者:麻煩      更新:2020-05-15 09:15      字數:2350
  沒有想到[飛彈狂熱者]這個進階職業,戰鬥起來會這麽嗨的白玉琦。

  受到那種酣暢淋漓的狂轟亂炸宣泄感刺激,一時得意忘形的將方圓一公裏之內都夷為了平地。

  不過這也不怪他就是了,這就跟那啥時眼看到了最後緊迫關頭,噴射了一半你讓他停下來,怎麽可能停的住嘛?

  而冷靜下來的白玉琦也不禁為之後怕,小心翼翼的驅散了頂著的“元氣彈”後,悄悄的鬆了口氣。

  難怪[飛彈射手]和[飛彈狂熱者],這兩個[施法者]職業路線的分支子職業描述中,明確的標明了“限製職業”和“禁忌職業”字符。

  這兩個極限輸出職業,實際上跟追求“知識”和“控製”的施法者職業路線,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是有些離經叛道,屬於走上邪路的職業分支。

  所以在相關描述中,並不建議正統施法者,選擇就職這兩個分支職業。

  就算非要就職,建議[飛彈射手]最低也要[階]之後,達到[5階]最為穩妥。

  而[飛彈狂熱者]更誇張,最低也要[7階]之後,達到[9階]才能保證安。

  這是因為,這兩個極限輸出職業,對施法者的奧能儲備要求太高了。

  如果奧能儲備不夠,就職這兩個職業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甚至會因為透支奧能而對自身造成傷害。

  所以理論上來說,目前才[階]巔峰,連[2階]都還沒有達到的白玉琦,實際上是沒有資格就職這兩個危險職業的。

  可問題是……他開掛了啊!

  [奧能飛彈]僅僅隻是一個[階]法術,後續的提升無非是飛彈數量和飛彈威力而已。

  這跟施法者的位階高低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普通施法者釋放這個法術無非就是消耗太大,放幾次就釋放不出來了而已。

  但白玉琦在汲取了[奧火]之後,不但覺醒了[奧法潛力]、[奧能體質]、[奧火之源]等天賦,還擁有一顆[燃素結晶]作為無限供能!

  所以他才能夠在[階]時,就強行就職[飛彈射手],和進階[飛彈狂熱者]這兩個禁忌職業。

  對於他來說,困擾其他施法者的奧能不足問題反而不是問題,限製他的僅僅隻是是否掌握了[奧能飛彈]這個法術而已。

  好吧,跟掛嗶沒道理好講。

  驅散了“元氣彈”,白玉琦觀察了一下四周。

  發現那嗨大一票負能量生物,都已經在剛才的一陣奧能爆破之中灰飛煙滅了。

  即便有極少數跑的比較慢的,沒有進入方圓一公裏的轟炸範圍,估計這會兒也都被嚇跑了。

  導致高句麗玄菟城周圍一片死寂,圍困這裏的負能量生物都被他吸引過來,一波集火轟殺成渣了。

  白玉琦抬頭看了看因為奧能潮汐擴散,被排斥出去老遠的負能量迷霧,無辜的聳了聳肩,召喚出一匹奧能戰馬溜達著向不遠處的玄菟城跑去。

  還不等靠近玄菟城,白玉琦就感覺到海量的信仰向自己匯聚而來,不由滿意的點了點頭。

  看來時不時在人前裝個嗶、顯個聖、創造點神跡什麽的,還是有利於信仰收割的,也不枉他老遠的跑來高句麗救他們。

  在匯合了秦瓊等無極騎士團成員之後,在眾弟子的擁簇下緩行至城前,幾名唐軍將領和隨軍的[天工門]、[醫聖門]弟子連忙迎上前來行禮。

  白玉琦溫和的點了點頭,卻並未立刻隨他們前往營帳敘話。

  而是騰身而起,用[浮空術]飛上了天空,居高臨下的觀察了一下玄菟城的格局。

  因為隻是因陋就簡的臨時駐紮,再加上[天工門]弟子人數稀少,所以臨時建起的這座堆土城牆不但高度不夠,牆體也很粗糙簡陋,甚至並未石化加固,城內更是連營房都沒有,可見他們駐紮下來也隻不過是近幾天的事情而已。

  不過既然白玉琦到了,自然也就不用這麽可憐了。

  漂浮在玄菟城上空的白玉琦,用[擴音術]道:“城中將士聽令!即刻原地蹲伏,稍有震動不必驚慌!”

  然後揮手釋放了[造城術]。

  隻見在玄菟城城牆外圍,一圈更加高大堅固的城牆拔地而起!

  同時原本那道土牆,也隨之平複下去填滿了護城河,一座座營房和房屋從平整的地麵冒了出來,然後固化為堅硬的岩石建築。

  幾乎是頃刻之間,一座標準的軍事化戰爭堡壘,就在莫大的偉力之下成型了。

  大唐軍隊的士卒們到還好,就算沒有見過[無極門]的神仙施展仙法,也絕對見過巍峨的太極皇都。

  所以聽到白玉琦的命令,不管在幹什麽都立刻原地蹲下穩住身體,可那些玄菟城原本的高句麗城民卻茫然不知所措,結果地龍翻身一般的震動,頓時將他們嚇了個屁滾尿流哭爹喊娘。

  白玉琦可沒心思照顧到所有人的心情,粗略建起一座防禦力有保障的城池後。

  又順手在城池製高點上,釋放了一團聖光版的[城樓之光],用來驅散負能量迷霧,就降落了下來。

  詢問了一下唐軍將領,城中糧食補給的情況後,抬手召喚來了大批補給物資,這才跟唐軍將領到大帳敘話。

  後續事宜自然就不用他來負責了,自然有唐軍校尉來負責安排補給入庫和發放,以及重新分配營房和安排守衛。

  被困玄菟城的唐軍統兵大將,分別是李世民任命的“平壤道行軍大總管”李道宗,以及原名“徐世勣”,後改名“李世勣”,最後又避諱李世民的“世”字,再度更名的“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勣。

  最後一支唐軍因為走的海路所以不在這裏,卻是管理軍船事宜的“滄海道行軍大總管”張亮。

  說起來,這幾位可都是熟人。

  李勣名下有一子名為李震,同樣拜在[無極門]下學藝。

  隻不過年紀幼小今年也才十歲,所以跟太子李承乾等一幫年幼弟子,被歸在了“少年班”裏學習文化知識。

  而李道宗的兒子李景恒,此時正在白玉琦名下的無極騎士團中,老爹失蹤估計他沒少著急,也是這一路上拚殺的最狠的弟子之一,這會兒見了老爹沒事神色激動不已,卻也強忍住了守在帳外。

  至於張亮就更不用說了,這可是“老熟人”,算是最先跟白玉琦產生交集的唐臣了,隻是這次比較倒黴的走了海路,這會兒也不知道飄到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