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投資的契機
作者:半樓妖風      更新:2021-07-09 13:52      字數:2863
  賀正誠很少參與外界的活動,主要是太忙了,更沒有參加評選活動,可看到香江十大傑出青年這樣的評選沒有他,還是有些失落。他既怕麻煩,又想出名,一句話形容就是賤。

  ??就在他要去泡菜國視察工作的時,賀母從國內回到了香江。

  ??“祭祖?”賀正誠有些莫名其妙。賀家祖父死的早,賀父對他的祖宗沒有多少印象,怎麽突然要祭祖了。

  ??“湘省那邊有人專程過來找你父親,拒絕了幾次,他們很有誠意,所以……”賀母說起了經過,國內現在對招商引資十分重視,賀正誠作為新世紀崛起的超級富豪,全國都有人關注。

  ??今年以來,弘毅將實力全方位的展現給國內,那些消息靈通的,和他能夠扯上關係的,自然就會找上門來。財富到了他這個水平,能夠很自然的免疫掉一部分傷害,屏蔽掉不少噪音。

  ??賀父不同於他,雖然去年受到了朝廷的接見,但都認為他是父憑子貴,而且開酒店的,迎來送往很多,湘省招商幹部找到賀父,不是什麽怪事。

  ??“需要我出麵?”賀正誠問了一句

  ??“湘省領導希望我們一家人都能夠回去看看家鄉的變化。”

  ??“可是我沒有在湘省投資的計劃啊?”賀正誠他們在國內的投資的主要圍繞這三大灣區,其次是長江沿線的重要節點,比如南京、武漢、重慶和成都。

  ??“你不願意去?”賀母有些不高興

  ??“去啊,怎麽不去,投資的事情看情況再說,砸個一兩億不算什麽。”賀正誠

  ??“你什麽時候有空?”賀母

  ??“呃~~”賀正誠還真不知道:“要不春節期間吧,我會抽出時間的。”

  ??“就這麽說定了。”賀母雷厲風行了許多

  ??賀母離開後,賀正誠給弘毅研究院安排了一個項目:湖湘經濟的現狀和未來。說實話,這也就聊勝於無罷了,一個地區經濟的發展要順應大趨勢,作為一個地處中部的內陸城市,被周邊的城市吸血,人才流失嚴重,經濟發展不上不下,進一步加劇了人才流失,形成惡性循環,偏偏無法可想……

  ??陳久林被批了十幾天,公司整改不說,還被塞進幾個人。

  ??“沒什麽,對我影響不大,我現在考慮的是要不要負債收購新加坡石油公司。”陳久林忙乎了一段時間又過來找他

  ??“我隻能說利大於弊,國際油價很難回到30美元以下了。”石油這東西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商品,背後還附加了很多,不過小打小鬧,一個十幾億美元的石油公司很難吸引別人的注意力。中航油更多的要自身經營和發展的角度考慮。

  ??上次收購吉寶集團45%的股權後,根據新加坡法律,購買的股權超過30%,需要對剩餘股權提出收購要約。但是中航油當時缺錢,暫緩了全麵收購要約,現在必須做出決定了,要麽申請豁免,要麽要約收購。

  ??“那我就收購它。”陳久林其實也想收購,隻不過沒錢啊。

  ??作為新加坡三大煉油公司之一,新加坡石油與雪佛龍的合資煉油廠日煉化能力為28.5萬桶,一年約1500萬噸,妥妥的煉油大廠。而且在國內、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和澳大利亞的石油天然氣勘探和生產資產中擁有權益,並進行原油及成品油的碼頭輸送、有分銷和交易等業務。

  ??“收購了也好。”賀正誠對此興趣不大

  ??“你怎麽一點反應都沒有,新加坡石油的市值超過10億新加坡元,中航油市值也就24億左右。”陳久林說了一句,又覺得無趣,這幾十億港元的收購案對賀正誠來說或許真不是什麽大事。

  ??“哦,中航油有資金壓力嗎?”

  ??“有,但問題不大,可以拿到政策性貸款,怎麽,瞧不起10億美元以下的收購案?”陳久林

  ??“說什麽了,我隻是想到了在澳洲的一個投資。”賀正誠

  ??“石油方麵的?”

  ??“澳洲哪有石油,是液化天然氣,我們判斷國內的天然氣使用會迅速增長,對海外天然氣的需求也會增加。投資規模小了,沒有成本優勢,投資規模大了,又拿不下,還缺少銷售終端。”賀正誠想讓黃其輔放棄在澳洲投資ING項目,他似乎有些不甘心。

  ??煤炭不行,液化天然氣也不行,難道就隻能投資鐵礦石?要知道黃其輔負責的誇父資源投資基金可不像以前,資金的使用沒有多少限製。現在加入了高盛和大摩,正規了很多,但資金使用限製和周期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液化天然氣項目,多大規模?”陳久林

  ??“估計投入不低於100億美元。”賀正誠這幾天也知道了西澳的兩個ING項目,其中heatstone是在近海100公裏處,100%的權益屬於雪佛龍;Gorgon項目50%的權益屬於雪佛龍,埃克森美孚和殼牌分別擁有25%。所以最合適的還是昆士蘭州柯蒂斯島的兩個液化天然氣項目。

  ??這種巨頭參與的遊戲,黃其輔想要參與,真不知道怎麽想的,還不如多買點國內三桶油的股票,反正都是賺錢。

  ??“100億美元?”陳久林被嚇到了

  ??“這是預估,最少100億,真正投資可能會翻倍,不過天然氣儲量很大,好像是3500億立方米。”

  ??“足夠國內用十年的儲量?”陳久林

  ??“是嗎?我不知道。”

  ??“國內去年一年的天然氣消耗量是339億立方米。”陳久林,

  ??“真的有機會?”

  ??“有是有,但中航油能夠打開國內的銷售渠道?”賀正誠

  ??“需要什麽渠道?”

  ??“遍布全國的燃氣公司銷售網絡。”

  ??“我回去想辦法。”陳久林興奮了

  ??“不會吧,你不準備收購新加坡石油了?”

  ??“哪能啊,這麽大的投資肯定是收購新加坡石油之後。”

  ??“你們是航空石油,做液化天然氣,跨度太大了吧?”

  ??“這隻是一個名字而已,是我們的基本盤,沒有人規定我們不能在海外收購油氣資源。”陳久林想著,大家都是國企,國內的石油我不能染指,國外的天然氣不可能沒有機會。

  ??“好吧,算我低估了你們……”賀正誠有些納悶,他不知道,後來的中航油集團在國內收購了不少燃氣公司,想要拓展業務,可惜這個新聞有了開始,沒有後來,想來最後失敗了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