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投資光伏產業
作者:半樓妖風      更新:2021-06-08 09:34      字數:2268
  作為一個經常購物的人,賀正誠對國內排名靠前的幾個購物平台的優劣多多少少些了解。

  一個網站要想吸引消費者,最重要的因素是價格,其次才是購物體驗,然後是品類齊全。

  獲得低價的辦法有兩個,要麽提高效率,要麽犧牲品質,易購選擇的是提升效率。

  購物體驗著這東西是一個長期過程,從網頁訪問速度,送貨速度到售後服務貫穿了整個購物過程。

  品類齊全的意義在於打造一個萬能的淘寳,呸呸,不對,應該是讓消費者在有購物需求時第一時間想到你,也就是易購網。亞馬遜的飛輪效應就是通過增加品類增加消費者購物頻率。

  但消費者購物,有些是高頻需求,比如服裝,日化,食品等;有些是低頻需求,比如3C家電等。前者是淘寳貓的優勢,後者是狗東的優勢。

  用高頻帶動低頻消費,超市用便宜的雞蛋吸引消費者,增加人氣的同時,增加了超市的購物。易購在品類的選擇中,也要遵循著一個規律。

  坐在易購的會議室,賀正誠,王俊濤,劉誌平,還有從物流零售行業挖來的新人,大家一起探討易購的未來,確定了圖書音像,母嬰玩具、男女服裝、時尚鞋靴、箱包配飾、大小家電、手機數碼、電腦辦公,美容化妝、個護家清、家居日用、食品等十二個大品類的重點。

  然而采購規模決定商品價格,以目前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和購物條件,在完善貨到付款之前,易購的用戶規模不可能出現暴增。因此采購價格也難以真正的降下來。

  當然,能夠發現的問題,其實都不是大問題,為了加強競爭力,賀正誠在易購學習了企鵝的賽馬模式,也學習了華為的末位淘汰製度,淘汰管理層而不是基層員工。當

  到賀正誠完成對誇父基金和弘毅基金的調整,易購的T類技術崗和M類管理崗的職級劃分,薪酬製度設計也在他的指點下完成。

  易購的規模很難以出廠價進貨,現在要做的就是依靠弘毅投資,讓趙林歡養出一些知名國產品牌。至於章祉元的投資,賀正誠過目後,留下了兩個項目,蘇寧和無錫尚德。

  蘇寧電器是在追求國美無果後的選擇,這時候已經準備在A股上市了,易購是零售,蘇寧也是零售企業,雙方合作的空間有限,弘毅降低了要求,充當戰略投資者,以5.5元的價格購買了蘇寧電器800萬股。

  章祉元從去年就開始接觸無錫尚德的股東,可惜直到今年都沒有收購到股份,而今年8月德國將會出台了一個法律,以每千瓦時0.5歐元收購市民太陽能發出的電,而市民用電的電價僅為每千瓦時0.12歐元,每千瓦時有0.38元的盈利空間,正常家庭每個月300度電是很低的數字,假設德國一個家庭每個月能夠生產300度電,那就能夠賺到114歐元,大約1000軟妹幣,這將極大的刺激了太陽能發電市場。

  這對無錫尚德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好,一旦正式公布這個消息,恐怕就不會有股東轉讓股票了。還好,誇父基金入場早,在尚德去年麵臨危機時入股,雙方有了良好的合作基礎。

  弘毅和誇父基金的加入,將推動無錫尚德向現代化企業轉型,實際上就是用更專業的國際化人才取代現在粗放式的管理。

  不管怎麽說,無錫尚德在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曆史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本來有機會成為國內民營企業的一個標杆,事實上也確實做到了,隻不過是負麵的標杆。

  無錫尚德後來的失敗有很多的原因,創始人綜合素質和道德水平有問題,公司的管理有很大的問題,據說當時一半員工,一半領導,據說當時內部有一句話:“隻要上麵不倒,下麵個個都吃飽。”

  為什麽會造成這種現象?或許和尚德的成功太容易,發展太快了,曆史上尚德去年營業收入388萬美元,今年的營業收入是8528.7萬美元,2005年營業收入2.26億美元,到2008年達到了19億美元,要知道尚德不是互聯網企業,不是消費電子企業,是一家光伏組建生產企業,是一個類似於大家電的全新行業!

  企業發展太快,但公司內部的管理跟不上,再加上整個公司從上往下,都在想辦法掏空公司。危機來臨,沒有自保之力,最後就像美麗的泡沫,一觸就破。

  “我投資無錫尚德的邏輯是環保,歐盟及其成員國於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準了《京都議定書》,國內也在2002年8月核準了該議定書。

  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是可以改變未來世界能源供應格局的行業,既然國內企業有機會領先於世界,為什麽不留下這個機會呢?”賀正誠的理由依然是充滿了理想主義氣質

  “可是根據現在太陽能電池板現在的成本推算,根本就不可能實現盈利,隻能依靠各國補貼。”趙林歡雖然倒向賀某,但不可能沒有主見。

  “德國好像在討論一項補貼新能源發電的法律,有很大的機會通過。”賀正誠對這方麵的信息還是比較敏感的,德國修訂《可再生能源法》加大補貼力度,這並不是一件很突然的事情,早就向市場放風了,隻不過大多數不是這個行業的人並沒有關注。

  “但政策一天沒有落實,就不能確定,風險還是很大。”

  “如果沒有補貼,那就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我們要有耐心,光伏行業的關鍵是降低成本,火力發電的成本肯定會增加,隻要堅持將光伏發電成本降低到火力發電的水平,那麽不管有沒有補貼,光伏產業都能成功。”賀正誠

  “可我們…投資的企業能夠堅持到那個時候嗎?”趙林歡

  “所以啊,投資是有風險的,超額收益的前提是承擔風險,這種既能夠賺錢,又有很大社會意義的產業並不多見……”

  說來說去,賀正誠對光伏產業的前景很樂觀,而趙林歡並不能理解這種樂觀從何而來。畢竟誰都想象不到德國這麽猛,按照現有居民用電價格的三倍進行補貼。

  趙林歡終於還是被說服了,答應他盡快落實對無錫尚德的投資,不過對整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投資,他還是需要等到德國的政策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