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班尼路的KR
作者:半樓妖風      更新:2021-04-15 13:32      字數:2167
  雖然說賀正誠為他旗下的企業在弘毅大廈劃分的地盤,但實際上並沒有做到。比如方舟科技就搬到了香江科學園區的大浦工業屯。

  即使如此,弘毅大廈每層的麵積不到1200平方米,對於沒有賺錢卻發展迅速的班尼路來說也有些不夠用了。寰亞還好,影視行業的員工數量本來就不多,也就藝人經紀部門的偶像訓練生需要空間。

  成報和今日頭條的員工數量相對穩定,就算他打算為頭條開設一個網站,一兩層也就夠了。

  所以,大角咀海輝道18號的總部大樓是為班尼路準備的,就看他們爭不爭氣了。把莫永長,阿諾德,舒承弼幾人叫過來,到時候建築設計方案定稿還需要他們自己決定。

  “班尼路現在沒錢。”莫永長急衝衝的說

  “我又沒說用班尼路的錢蓋大樓。”賀正誠沒有氣的回答

  “錢的問題不用你考慮,幾年後如果班尼路還做不好,那就和你們沒有關係了,會正常出租。”

  “這是逼我們跑步前進!”舒承弼低語

  “沒錯,人都需要動力,如果連這麽一點地方都沒有信心拿下了,怎麽成長為一家國際性的快時尚服裝零售巨頭?”

  “現在全香江都在嘲笑我們亂花錢,佐丹奴更是指著我們的鼻子嘲諷,壓力實在太大了,現在每天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想那麽多。”莫永長解釋

  弘毅資本給班尼路注資的事情雖然沒有公布,但“四叔”那裏不知道怎麽回事,傳出了一些風聲。然後在有心人的調查下,也知道了班尼路去年開始到今年上半年的持續性巨虧。

  佐丹奴號稱亞太最知名的服裝零售品牌,當初弘毅收購班尼路,斥資10億大手筆投入,本來以為會有一場龍爭虎鬥,沒想到這兩年班尼路自己就把自己打趴下了。

  特別是今年關停生活幾何,互動地帶,純真傳說,水虹四個品牌之後,香江的財經媒體看空班尼路的就更多了。

  “怎麽,你們到現在還是將佐丹奴當成自己的競爭對手?”賀正誠有些不高興了,他這麽長時間的潛移默化,難道就沒有影響到他們?

  “亞太地區目前沒有我們的競爭對手,我們最大的對手是自己,今年的調整完成後,我有信心在明年實現班尼路營收規模和利潤的大爆發。”伯蒂·阿諾德的話顯然更動聽

  “嗯,阿諾德的話沒錯,班尼路在大陸地區幾乎沒有任何阻力,班尼路的門店開到一個地方,半年不到就能回本。如果不是我們對選擇更加注重,大陸現在的門店數量會超過500家。

  班尼路在大陸以外的亞太地區發展也很順利,我們的學習的目標雖然是優衣庫,但服裝款式上要多一倍,也更加時尚。在灣灣,澳洲,東南亞的單店盈利都有很大的增加。

  衣本色因為選址對標的是奢侈品品牌,有些商場很難進去,關鍵還是要打響我們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莫永長說的話更加的專業,有說服力。

  “我們的工廠方案定下來了嗎?”賀正誠沒有被他們糊弄,什麽今年辛苦一年,明年會爆發,還是要看自有工廠的規模和管理水平。

  “我們會在鵬城建一個工廠,先積累經驗。”

  “鵬城?好吧,不過這樣一來,我們的發展速度會受到很大的限製。”賀正誠

  “問題不大,大陸的代工廠足以滿足班尼路的需要。我們培養設計師也需要時間,這段時間一邊自建工廠,一邊完善和代工廠的合作模式。逐步提高衣本色的款式更新速度,我們不可能在短短兩三年內就做到Zara用了幾十年時間完成的工作。”莫永長

  賀正誠也知道自己急了,陷入了思索中

  “我們的優勢在於信息技術,Zara也沒有我們重視互聯網,所以5年時間內,我們應該就可以做到Zara的水平。”阿諾德

  “好吧,我就等5年。”賀正誠無奈的歎息

  “你們也不用急著開店,注意我們的目的不是開幾百幾千家門店,也不是用最短的時間實現盈利。

  我們是要打造一個優質品牌,一個讓消費者認可的消費文化。

  我們對班尼路和衣本色模式的討論已經夠多了,如果你們認可這兩種模式,就堅定的執行下去,盈利隻是順帶的事情。

  我堅定的相信,給別人帶來價值,就能為自己創造價值。”賀正誠生怕自己的不成熟會帶偏班尼路,讓莫永長為首的職業經理人急功近利。

  可是如果嘴上說要注意品牌建設,實際上卻以營收規模和利潤率等財務指標作為KPI績效考核標準,那他說的話就相當於放屁。所以,他從陷入動蕩的普華永道為班尼路挖來了一個CFO。

  IBM要收購普華永道谘詢部門的消息傳開了,這意味著很多人的上升空間基本沒有了,所以尋找出路的人就多了。

  香江這邊是普華永道非常重要的一個市場,自然有許多精兵強將,新家坡人鄔宏勝就是其中非常出色的一個。同時補充的還有行政人事等諸多重要的崗位。

  鄔宏勝等人為他帶來的就是彼得德魯克的目標管理係統,還有羅伯特卡普蘭博士和DavidNorton博士提出的平衡記分卡,這個設計是為了消除企業的短視行為,平衡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後來經過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安迪·格魯夫改進,形成了後來互聯網人熟悉的OKR,這是一套明確和跟蹤目標及其完成情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具體就是我想去哪兒?(目標)我要如何調整自己的步伐,看看我是否能達到目的地?(關鍵結果)

  聽著鄔宏勝的解釋,賀正誠不明覺厲,三萬塊的人才和十萬塊的人才果然有差距。然後他又痛苦的被人逼問,詳細的詢問他內心的想法,讓他差點以為正在接受易力競老師的采訪。

  痛苦的配合鄔宏勝等人製定了了OKR考核製度,也因為有了這麽一套先進的管理係統,莫永長等人才有了現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