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成長中的
作者:半樓妖風      更新:2021-04-02 09:51      字數:2390
  急衝衝的趕到香江,弘毅大廈中,趙林歡與章祉元都不在。不過封星河還在,他是弘毅資本直接投資部門的負責人。嗯,主要是在賀正誠有需要的時候,幫他買買股票,主要方向是研究大陸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消費升級。封星河很多時候都需要到大陸各個地方考察。

  “賀先生!”封星河

  “辛苦了!”賀正誠清切的說

  “應該的,賀先生需要的資料我已經準備好了。”封星河

  賀正誠昨天就說了要過來看看他的研究成果。

  “你說說重點。”賀正誠沒有翻看資料

  “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確實超出我們的想象,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在建的項目,包括各地的高速公路項目都如火如荼。根據他們的規劃,未來幾年的建設投入都不會出現下跌。

  大陸地區去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1000美元,一線城一線城市職工的年收入大約在2萬元左右,消費力提升很快,富裕人群正在崛起……”封星河

  賀正誠聽著他慢慢道來,不疾不徐的看著手中的資料,數據更加的詳細。不過看數據顯然不會有多少用處,大陸崩潰論在未來一二十年內一直被提起,可20年後,大陸還是大陸,唱衰的經濟學家隻能集體跪服,不服不行。

  “不錯不錯……”賀正誠點頭讚譽,封星河停了下來

  “我們有一段時間沒有見麵了,你給我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看來這段時間你進步不小。”賀正誠

  “聽賀生的,到大陸走了一圈,一開始我其實挺反感的,大陸的生活居住條件都不如香江,而且我的普通話並不標準,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有一次,我因為生病,住在他們的醫院10多天,和更多的人聊天之後,發現大陸人的精神狀態要比香江人好很多。這次之後,我才真正的意識到,大陸正在崛起。

  我以前研究股票,研究怎麽通過股市賺錢,隻是在玩一個數字遊戲,隻有將一個國家和行業發展綜合考慮進去,在更高的層次思考,才知道應該怎麽投資,知道什麽是真正的投資。”封星河似乎有很多話想說,賀正誠沒有阻止他發揮。

  一個人的成長會受到外界巨大的影響,所謂樹摞死、人摞活,先賢早就把道理告訴我們了。

  “賀生選擇基建和消費兩個領域進行投資,我認為是非常正確的。隻不過香江股市,大陸消費相關上市企業很少。”封星河

  “誰說一定要是香江上市的企業?隻要是大陸知名的消費品牌,都可以考慮。”賀正誠

  “那很多都是歐美企業,市值太大了。”封星河

  “盡量找亞洲的企業吧,不過生產製造領域的就算了,大陸充沛的人力資源,足以讓全球的家電企業都失去機會。”賀正誠,他其實想說的是扶桑的家電企業沒救了,不過扶桑的資本利得稅今年以來降低了不少,好像是百分之20,又可以抄底軟銀了。

  “我會注意的。”封星河

  “還可以關注大陸金融類上市企業。”賀正誠

  大陸現在已經有了推出QFII的風聲,不過這是巨頭的盛宴,弘毅資本和誇父基金都不會有機會。如果不出意外,QFII的最低資格是成立時間最少5年,管理資產不低於100億美元,嗯,反正他們一個條件都達不到。

  “金融?中銀香江好像在籌劃上市。”封星河

  中銀香江今年10月重組合並,獨立運營的中銀子公司,香江三大發鈔行之一,資產規模在香江排第二。

  “可以,反正隻是財務投資,用別人的錢投資吧。”賀正誠

  誇父基金有三分之二的現金,大約20多億美元是別人的,弘毅資本絕大部分都是別人的錢。不過規模不大,也就20多億港幣,自有資金在投資健力寶之後就沒有了。

  “我也想,但我們在股市的投資還沒有證明過。”封星河

  好像真的,賀正誠之前投資了香江中華煤氣跌了回來,德永佳因為賣掉了班尼路,股價也就上漲了一倍多,中石油好像在他名下,股價上漲了百分之二十左右,還是一塊多……

  賀正誠其實有些後悔了,買什麽中石油,一年多了都不漲,還有李召基不是亞洲股神嗎?他的旗艦企業怎麽這麽沒用。

  “炒股這東西,需要時間……”賀正誠

  巴菲特說的好,慢慢變富,我要在中石油48元的山巔套現。不過賀正誠有些心虛,中石油現在才一塊多,未來幾年真的能夠漲四十多倍?這個48元應該是中石油的最高價吧?

  賀正誠不知道的曆史中,中石油在A股的發行價是16.7,港股最高也就20多港元。

  “另外香江的地產行業可能陷入長期的低估,我們真的有必要將大量的資金沉澱在地產公司的股票上?”封星河

  “我們有嗎?”賀正誠

  “我們持有香江中華媒體公司2.42億股,這部分資產大約有23億港元。”封星河

  “有這麽多?”賀正誠之前還以為弘毅資本沒錢,結果錢都陷在了股市中,他又不準賣掉。不過賣掉連想股票不就25億嗎?怎麽中華媒體的股價也上漲了?

  “嗯,中華煤氣今年兩次十股送一股,還有兩次分紅,大約8500萬。”封星河

  “瑪德,果然是有錢的越有錢。”賀正誠感慨,不說股價漲幅,中華煤氣居然還有百分之4左右的股息分紅。

  “嗯,我們公司現在的資金利用率太低了。”封星河

  賀正誠最初是不懂資金利用率,但幾年的時間,基本的概念還是知道的。他向往金融的高利潤,但又懼怕風險,特別是未來媒體鋪天蓋地的去杠杆宣傳,有意無意的在妖魔化杠杆。確實在他心中有不小的影響。

  不過封星河的意思應該是他們的資金不夠吧,畢竟那20億港幣大多數都是要投入大陸市場。

  “那就加大杠杆吧,反正我這裏還有20多億港幣。”賀正誠

  “20多億?”封星河很想問問,這錢到底是從哪裏的,但還是忍住了,賀正誠的錢到底是從哪裏來的?背後有人在支持他?

  賀正誠沒想那麽多,這不就是股指期權賺到了3.5億美元嘛,他早就決定要把這些錢分配給弘毅資本。有錢就要投資,雖然還有一年多的苦日子,但誰說這不是最好的投資時機呢?投資賺錢不是重點,通過投資別人的公司然後借機成為朋友才是他想要的。

  偉人的《矛選》告訴我們,一定要團結大多數人,就算做不了朋友,也不要成為敵人。

  單槍匹馬能夠改變的隻有自己,他想要改變的是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