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收購班尼路
作者:半樓妖風      更新:2021-04-02 09:50      字數:2215
  與潘斌則的會麵不是那麽友好,德永佳96年收購了班尼路百分之54的股份,控股了這家休閑時尚品牌。班尼路的收入占到德永佳百分之25左右。

  潘斌則之所以願意談判,一方麵是礙於人情,另一方麵,班尼路三年時間虧損了1.3億軟妹幣。而且在香江還有一個亞洲零售之王的佐丹妮國際公司,這是著名的汗奸黎誌英創辦的企業。

  這個黎誌英本事真不錯,據今年開始在香江嚐試O2O業務,可惜被李半城的百佳阻攔,不許供應商供貨。最後黎誌英隻能從港島外采購,造成成本居高不下,最終倒閉。你說是不是李半城把這個黎誌英逼成了汗奸……

  德永佳本身的市值大約也就15億港幣,如果收購就算溢價百分百,他也能夠達成目標。當然,他可不會這麽做,得罪人是小事,沒必要和錢過不去吧!

  “其實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分析,德永佳收購班尼路都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一個是生產,一個是零售,誰住誰次?毫無疑問,德永佳的主業是生產製造,最擅長的也是製造。

  雖然說班尼路能夠提升德永佳的業務,但是不要忘了,這基本上杜絕了佐丹妮等其他品牌委托生產的可能。

  我認為德永佳應該專注於生產製造,注重品質管控,然後爭取耐克,阿迪達斯,優衣庫等服裝品牌的代工。

  而班尼路呢,繼續保持與德永佳的合作,管理層必然會傾向於德永佳的利益,而不是班尼路的利益。如果德永佳不能保證質量,速度,不能滿足班尼路發展的需要,但是為了德永佳的利益又不得不配合。

  這兩家公司的合作對彼此都是一種局限,讓雙方的發展都受到了很大的束縛。隻有放開對方,保持一種有限合作的狀態,才是對雙方最好的選擇。”賀正誠

  他也不是不學無術,總能夠講出一些道理,而且決定一家事情發展的關鍵,很多時候不是正確性,而是利益和感情。比如說匯源果汁沒有被可口可樂收購,然後泯然於眾人,最終不得不被港交所除牌。說到底還是感情戰勝了理智……

  “老潘啊,誠仔說的很有道理,德永佳最好還是專注於主業,把代工做好你的身家至少能夠翻5倍,班尼路對你沒有多大作用。”李召基主動幫賀正誠說話

  “賀生的道理很簡單,我也能夠聽懂,但是代工業務哪有那麽好做,耐克他們的訂單不是那麽好拿的。”潘斌則

  “說到底還是要精細化管理,富士康這方麵很優秀,大陸有充足的人力資源,員工素質和紀律性都是非常優秀的。如果德永佳做不好,大陸肯定會有企業能做好。說實話,我真不相信未來十年全球有哪個國家的綜合生產成本能夠低於大陸。”賀正誠

  “郭太銘那小子確實厲害,他們老林家有一個好女婿,富士康未來的發展不可限量。”李召基

  郭太銘是林健越的姐夫,極光科技的Apod需要找富士康代工,然後他們牽扯到了一起。可見六度空間理論還是很有道理的。

  “代工賺的是辛苦錢,也很鍛煉人,可控性應該強過建立一個零售品牌……”賀正誠

  “你是想要全額收購班尼路還是收購一部分?”潘斌則

  “隻要能夠讓我做主就行,我要做什麽已經說過了,就是結合西班牙的Zara和扶桑的優衣庫做信息化改造,我至少會投入5億港元,如果有人願意幫我分擔風險,那當然沒問題,我求之不得。”賀正誠

  “我會用個人資金投資,希望你不要拒絕。”李召基

  “四叔……”賀正誠看著李召基,不明白這是哪一出。

  “怎麽,不願意?”李召基

  “不管你投多少,我都願意,但公司上市之前我需要絕對控製權,上市之後的事情到時候再說。不過潘先生能給我這個機會嗎?”賀正誠

  “我這邊是沒有問題……”潘斌則最終還是妥協了

  搞定了控股股東,剩下的人容易多了,就算他們不同意,有李召基出馬,不斷用資金就可以攤平他們的股份。事實這已經很明顯了,賀正誠與李召基就是打算重金投入。

  “陳總,你好!”賀正誠約見了班尼路的創始人陳勉

  “賀生你好!”陳勉

  “我想把班尼路打造成香江的Zara,投入會很大,這個時候收購全部股份是不想以後麻煩。但陳總的能力我們還是信任的,如果你願意留任,讓班尼路達到了我們的預期,同時還展現了你的能力。

  等到班尼路上市時,會有你們的股份。甚至我們可以學習互聯網企業,大家設定一些目標,我們可以對整個管理層進行股權激勵。”賀正誠

  “股權激勵?”陳勉

  “前提是我們能夠賺到錢,如果你讓我們虧錢,除了工資什麽都沒有,股權激勵的事情四叔可以給你承諾。”賀正誠

  他這時候的信用不夠,能夠借李召基的信用為什麽不借?

  “什麽是Zara模式?”陳勉

  “我的理解可能不一定正確,多品類,高流轉速度,低庫存,他們的庫存時間好像隻有兩周。款式新,他們的零售店一周換兩次款式,保證了顧客每次到店裏都有新款式可以看到。加大了信息化投入,每一個店麵的暢銷款各不相同,可以靈活調貨……

  具體的你可以親自去考察,據說米蘭時裝周,坐在前排的一直都有Zara的設計師和買手,他們將最新款式的產品買回去借鑒,幾乎可以和被借鑒的產品同期上市……”賀正誠

  “Zara有這麽誇張?”陳勉

  “也許比你想象的更加誇張!”賀正誠

  “除了Zara,我們還可以學習優衣庫,打造一個專門賣經典基本款的服裝品牌。

  不過,班尼路的定位就不是休閑服飾零售品牌了,而是一家快時尚品牌!”賀正誠

  “我願意試試!”陳勉,他是51年出生的,現在50歲,也算是年富力強。

  “謝謝,提前祝我們合作愉快!”賀正誠

  “……”

  半個月後,賀正誠與李召基聯手用5.8億港幣買下了班尼路的全部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