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章 【稻米種子】
作者:千湖水      更新:2020-07-15 22:45      字數:2309
  當天的野豬肉大宴,杜普也喝了兩杯酒。晚上一睡到天明。

  起來跑去哈桑家的蒙古包吃了頓風味獨特的早餐。

  奶酪和肉。

  哈桑家常做的是生奶酪。杜普看過陶格斯製作的奶酪。

  把鮮奶倒入筒中,經過翻攪提取奶油後,將純奶放置在熱處,使其發酵。當鮮奶有酸味後,再倒入鍋中煮熬,待酸奶呈現出豆腐形狀時,將其舀進紗布裏,擠壓除去水份。

  然後,把奶渣放進模具或木盤中,壓成形,或用刀劃成方塊,生奶酪就製做成功了。

  然後就是肉,哈桑家的早餐必須要有肉,手扒羊肉,肉餅什麽的。蘸著蒜醋吃,那叫一個過癮,而且還沒有羊肉的膻味兒。

  用陶格斯的話說,哈桑父子每天都要有大量的勞動,如果早餐沒有肉的話很難維持一上午。

  今天的早餐是道很特別的羊血腸,將羊血灌入大腸中,然後經過層層加工才烹飪出來的美食,蒙古人家家戶戶都很喜歡吃,也都會做。

  杜普試過一次,雖然營養價值極高,但味道一般啊,而且看著那啥……

  因此他吃了一碗鍋巴似的炒米飯,配上奶酪。

  至於哈桑父子的最愛羊血腸,就不奪人所愛了。

  吃完早餐,在門口和陶格斯家的愛犬波特玩了會,李立冬的電話打了進來,說他朋友專程送來了他要的稻米種子。

  杜普立刻去到職工宿舍,找到李立冬,驅車帶著李立冬前往草場門口迎接。

  李立冬介紹說,他這個朋友以前是他的手下,可以說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後來跳了幾次槽,在一家大型農企集團工作,經常出差。

  這一次,他這位朋友恰好在倭國參加農業展銷會,受邀替他購買了三種倭國的高短精致稻米種,以及產自米國的菰米種子。

  十一點二十左右,一輛灰色馬自達駛入草場大門。

  杜普和李立冬齊齊迎上去。

  一個三四五六歲的男子笑著下車,先是和李立冬擁抱寒暄一番,李立冬替杜普做了介紹,“我的老朋友,老同事,劉海。”

  然後兩輛車回到草場的辦公樓。

  男子打開後備箱,拿出三個包裝箱,“你要的稻米種子全在這兒。”

  “謝謝!太謝謝了,要你辛苦跑一趟。”杜普通知張愛華準備中飯,搞幾個硬菜,銀魚湯,鐵板魚,牛羊肉。

  三人來到李立冬的辦公室坐下,泡茶點煙。

  看得出劉海是個性格開朗的人,做過營銷工作,很擅長交際。

  他很好奇的問李立冬,“李哥,你購買菰米和倭國稻米種子是?”

  也不由得他不好奇,如果是購買自己種植,這點量也太少了,種不了幾十畝地;買來搞實驗研究?他聽李立冬說過,唐古拉朵還沒有實驗室和實驗田。

  “自己種植。”李立冬回答。

  劉海欲言又止道:“恕我直言,菰米產量太低,種植成本高,它的根莖跟很多植物一樣,經常受到一些病蟲害的影響,尤其是菰黑粉菌,在菰成長期間,如果它的莖部被菰黑粉菌感染,那麽這株植物就沒辦法結出菰米了……”

  “我們隻是試種。暫時沒有大麵積種植的計劃。”

  “哦!這倭國的越光大米,金芽米,更不好種啊!”劉海很直接的說,“倭國的高端水稻種植是一種勞動密集型農業,勞動強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勞動來精耕細作,田間管理想當嚴格,而且對灌溉和農渠的要求極高。”

  李立冬看向杜普,他也並不太理解杜普為什麽要購買高端的稻米種子。他上次和杜普交流過,任何一個品種,都有特定的氣侯環境條件,海拔高度,降雨量,無霜期等,有可能在木屯縣是大豐收,在相鄰的縣顆粒無收,所以種子在推廣進入某個地方前,是要進行栽種審定的,一個品種不可能適合所有地方,更不要說引進國外的稻種!

  “我國為什麽沒有享譽世界的高端大米?”杜普問兩人。

  劉海笑,“當然有,全球排名十大高端大米,我國上榜三個品種。排名第一的就是我國的禦田胭脂米,售價每公斤4000元,還買不到。”

  杜普驚訝,“我還真沒聽說過。”

  李立冬說:“現在這種稻米基本沒有了,好像聽說隻有一個稻田有種。”

  “為什麽沒有繼續種植呢?”杜普再問。

  “因為種植成本高出售價,還因為無法進行大麵積推廣,對育種播種和地理環境的要求太苛刻。”

  “我國還有種響水貢米也上了榜單,排名前十,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先不說品種和種子質量的要求條件,單是立地條件,當地隻有五個鄉鎮的一些土地達到標準。”

  李立冬接著說,“比如氣候條件,要求無霜期125天至135天,年活動有效積溫2300c至2700c,年降雨量550毫米至600毫米。還有水源條件,灌溉用水采用牡丹江上遊的鏡泊湖水及其他潔淨無汙染的水。土壤條件,土壤類型多為草甸淤土,土層厚20c米至40c米,有機質含量15至3,ph值在6至7之間。”

  劉海很隱晦的提示,“杜總,高端稻米的種植是特定環境下的特定產物,甭管科技水平多麽發達,但無法改變氣候土壤水源。”

  杜普點點頭,“我隻想試種一下。”他根本沒考慮推廣種植,在唐古拉朵小範圍種植上百畝稻田就ok了。

  劉海和李立冬對視一眼,有點對牛彈琴的感覺,於是改變話題,“對了,我順便給李哥帶了幾包菰米,杜總一起嚐嚐。”他撕開一個包裝箱,拿出幾代五公斤裝的菰米。

  李立冬現在距離吃貨隻剩下一個門檻了,他抓起一包菰米,“我記得是哪一年我吃過一次,的確很香,遺憾,那天我喝酒有些過量,沒特別深刻的印象。”

  “菰米帶有一種天然青草香味,有嚼頭,可以單獨煮,也可以跟大米混合做飯,另外菰米還可以用來調味,做肉湯時,加點菰米下去,湯會更加清香!”

  劉海介紹說:“但是菰米不是像大米那樣,用水洗幹淨就用電飯鍋煮了!在煮菰米前,需要把菰米放水裏浸泡3個小時左右,然後把米放到碗裏,加入翻倍的水,放到蒸鍋上隔水蒸大概一個小時就可以了!”

  “這麽麻煩,我先拿一包下去給愛華煮飯,今天中午我們就試試這菰米。”李立冬拿著一包菰米下了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