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真定之戰(下)
作者:金日昆侖      更新:2021-10-19 18:32      字數:3389
  真定。

  八月二十四,卯時一刻。

  清晨的微光照亮著真定城東北方向廣袤的大地,中秋剛過,田野上依然是鬱鬱蔥蔥,低矮的樹枝和碧綠的青草上掛著晶瑩的露珠,早起鳥兒的鳴叫聲讓此時此刻此地顯得格外的寧靜。

  伴隨著晨光漸漸的升起,從北方大地盡頭迎來了轟隆隆的聲音,由遠而近……

  無數的鳥兒從棲息的樹枝上飛起,在空中盤旋尖叫,草叢竄出中數不清的野獸、驚恐萬狀的四散逃竄……

  清晨的寧靜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步兵整齊劃一的腳步聲、雜亂無章的馬蹄聲、巨型投石機壓過地麵時,巨大木輪發出的吱吱嘎嘎的響聲。

  朱棣的十萬大軍如同奔騰的洪水,由東北方向滾滾而來,鋪滿了真定城北麵的大地。

  真定城下,耿炳文率領的南軍成扇子形排開,營營相連、陣陣相扣,耿炳文今天擺出了攻守相兼的陣型,前排以及左右兩側皆以巨型盾牌護衛,再往後便是長槍手和弓箭手。

  和北軍以騎兵為主相反,由於自己的馬匹不夠,騎兵數量有限, 耿炳文將自己的騎兵隱藏在城中,如此安排與其說是為了靈活機動,實際上卻是無奈之舉,耿炳文不希望自己的騎兵一上來便被北軍的騎兵衝的稀爛,這些有限的騎兵將由他親自指揮,在最關鍵的時候發揮最關鍵的作用。

  真定城樓上,旌旗招展,南軍主帥耿炳文率左右副將軍李堅甯忠以及幾十個偏將牙將,佇立城頭往北方觀看,由此處看去,視野開闊,一切盡收眼底。

  隻見北軍正前方,一杆大旗飄揚,上出一個大大的“燕”字,兩旁各豎立一條幅,隻有六個字——清君側,靖國難。

  旗下一群燕將眾星拱月的圍繞著一個人,此人身穿金盔金甲,胯下黃驃馬,手持一條金光閃閃的毒龍槍,雙目精光四射,比普通人長出一截的下巴上留著濃濃的黑須,不怒自威,正是燕王朱棣。

  兩旁邊分別站立著張玉、朱能、譚淵、馬雲等大將,城頭上的耿炳文觀看已久,用手一指遠處朱棣身邊之人對左右問道:“緊挨著朱棣,此刻正在和他交頭接耳的那個中年文士,是什麽人?”

  這時身邊的斥侯頭領季偉上前回稟:“那人名叫葉仙,是燕王朱棣的幕僚兼本次行動的軍師,出現在燕王府的時間並不長,好像是最近才冒出來的。”

  “隻不過……”季偉猶猶豫豫,耿炳文嗬斥道:“都什麽時候了,有話快說,錯了也無妨。”

  “這個葉仙曾經隨燕王朱棣來過京師,當時齊泰的消息說,此人乃是藍月所扮,皇上也曾經為此事下旨做過檢查,發現這個葉仙真的不是別人化妝頂替的。”

  耿炳文哼了一聲,“難怪你剛才猶猶豫豫,果然是一句廢話。”

  此時低沉的鼓聲從北軍中傳出,有人緊張地喊道: “快看,燕軍開始緩慢移動了!”

  耿炳文仔細一看,不知何時站立在前排的朱棣已經不見了蹤影。

  耿炳文冷笑一聲,對左右副將李堅和甯忠說道:“朱棣此人善用騎兵,最常見的打法便是重騎兵左右襲擊對方兩翼,當你應急不暇時再用中軍衝擊,徹底擊垮對方陣型。”

  “李堅、甯忠,命你二人統領左右二軍,以高大盾牌守護,對方到達弓箭射程範圍時,發射箭雨,近戰時,則以長矛攻敵。務必要死守兩側。”

  “當戰事呈膠著之時,我將以中軍隊衝對方中軍,讓他看看我,更加五百虎衛的威力!”

  耿家五百虎衛乃是耿炳文親帥的衛隊,都是跟隨他作戰多年活下來的老兵,年齡最大的已經有五六十歲,小的也有三十七八,個個擅長騎射作戰,經驗豐富,皆是以一當百的死士。

  由於朱元璋的高壓統治,這些人早已卸甲歸田,但當年成立過誓言,隻要耿侯爺在世一天,他們就不放下武器,隨時準備替侯爺作戰,雖然賦閑在家,但從沒有放棄練習殺敵之技。

  和擅長與長途奔襲的輕騎兵不同,五百虎衛作戰時都是重裝上陣,全身重盔重甲,連馬匹身上也披了鎧甲。其手持武器都是關刀、長矛、狼牙棒、鐵錘等重型兵器。

  這樣的重騎兵雖然不適合長途進攻,但在短距離進攻及防守中往往所向披靡,另外這五百虎衛脫掉重甲,也是能夠以一當百的高手,且忠誠度極高,絕對是耿炳文手中的一張王牌。

  此時,李堅和甯忠領命下了城樓,分別帶著手下偏將牙將往左右二軍前去。

  耿家五百虎衛的首領名叫耿毅,乃是耿炳文的族弟,年紀也已經五十多歲,須發早已花白。

  此時耿炳文轉過身來正要對耿毅有所交代,突然耿義臉色微變,一指城外說道:“侯爺快看,這股濃霧來的好快呀!恐怕會有古怪。”

  耿炳文拍了拍他的肩頭笑道:“滹沱河就在身後,清晨起霧乃正常不過的事情,不必擔心。還有,不必擔心朱棣會趁著濃霧來襲,一來他們自己也看不見,二來大批的騎兵靠近時發出的馬蹄聲逃不過咱們的耳朵。”

  “是時候了,”耿炳文大喝一聲,“各位請隨我出城,報國殺敵,就在今日。”

  說完耿炳文走下城樓,率先騎上戰馬,五百虎衛跟隨在後。耿炳文率領的這十萬人馬中,共有一萬騎兵,已經在城外等候自己的主帥多時。

  此時濃霧已然散盡,南軍見到自己的主帥,皆齊聲歡呼,擂起戰鼓。

  此時朱棣的大軍正緩慢的靠近。

  當達到一定距離時,耿炳文下令:“弓箭手準備!”

  一萬五名弓箭手,排成三排,每排五千人,見二排三排弓箭手,做好了準備,一排弓箭手已經箭在弦上拉滿了弓,隻等著敵人進入射程範圍,主帥一聲令下,萬箭齊發。

  哪知道,就在敵人快要接近射程的時候,燕軍卻突然停止了前進。

  耿炳文冷笑一聲:“又想來故伎重施。”傳令收起弓箭,左右二軍做好準備迎戰。

  突然間北軍陣營內鼓聲隆隆,但並沒有任何軍馬殺出,左右兩側也毫無跡象。

  耿炳文心中一冷,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當你看不破對方的招數時,便是被動的開始。

  耿炳文忙隊耿毅下令:“沉住氣,聽我命令,隨時準備衝擊。”

  就在這時,從左後方傳來一陣嘈雜的喊殺聲,緊接著自己的後方大亂起來。

  耿炳文回頭一看,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朱棣竟然帶著一彪人馬,繞著真定的城牆從西南角殺了過來,直衝的自己的隊伍大亂,弓箭手四處逃散。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耿炳文對自己說道,對方的大隊人馬要繞到自己身後,即使在濃霧的掩護之下,發出的隆隆馬蹄聲也會被自己聽到,而現在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將領都沒有聽到對方的馬蹄聲,這是怎麽回事?

  隻有一種可能,耿炳文做出了自己的判斷——朱棣隻帶了極少數的人馬繞了過來。

  他剛準備下令耿毅率領五百虎衛活捉朱棣,正麵的燕軍在張玉、朱能的帶領下發起了衝擊。

  當耿炳文的弓箭手再次舉起弓箭時,正麵的大部分敵人已經衝了進來,雙方展開了短兵相接。

  由於耿炳文率領的南軍,根本不知道身後有多少敵人,以為受到了前後包抄,不少人嚇得丟盔卸甲,四處逃散。

  恐怖的情緒一旦擴散便不可收拾。

  南軍被衝散了陣型,雙方陷入混戰之中,這一來燕軍騎兵眾多的優勢便發揮出來。

  耿炳文一見自己的部隊已經完全陷入了被動,徹底失敗隻是早晚的事情,一咬牙朝五百虎衛吼道:“跟我來,隻要抓住了朱棣,便是贏得了勝利!”

  說完,親帥五百虎衛去抓朱棣。

  現在戰場上的情勢奇妙之極,雙方人數均衡都是十萬之數,目前整體上來看,北軍隊形整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勝利似乎唾手可得。

  這一切都來自於朱棣以身涉險的大膽舉動。

  但隻要耿炳文及其五百虎衛能夠在徹底戰敗前抓住朱棣,能夠反敗為勝,並且能夠獲得徹底終結勝利,為此,雙方都傾盡了全力,看老天爺究竟站在哪一邊。

  一時間戰鼓聲、喊殺聲,震天動地。

  回到戰事正式打響前的半個時辰。

  北軍陣前,朱棣帶領藍月及所有將領親自來到一線,料敵觀陣。

  朱棣仔細觀察了耿炳文的陣型,感歎一聲道:“長興侯善守之名,果然名不虛傳。想當年,他以區區七千軍兵,死守長興,抵擋住張士誠手下大將十萬軍馬的攻擊,數月而城不破,直到援兵的到來。因此太祖皇帝將他封為開國一等功臣,封為長興侯。”

  “你看他倚城列陣,左右兩側皆以重型盾牌和重型武器防守,顯然是防住了我的左右騎兵襲擊,我如果從正麵硬攻,即使贏下這一仗,損失也會很大。”

  “如果我以少量兵馬從他後麵突然殺出,衝進敵陣後來回衝殺,徹底打亂他的陣法,於此同時,再以雷霆之勢發動正麵進攻,則此戰必勝。”

  眾將領一看說話之人,正是本戰的軍師,化名為葉仙的藍月。

  大將張玉一聽不悅的說道:“大戰將至,豈能戲言?我知道你前幾次屢次能夠用計謀取勝,但眼前的地形你也應該看過吧?真定城的後麵便是滹沱河,根本沒有辦法繞到他的後麵,如果此時想從側麵繞過去,想從後麵偷襲,那也不可能啊,眾目睽睽之下……你當對方那麽多的眼睛都是瞎的嗎?”

  “大戰將至?我十一歲時便拿起兵刃衝上戰場,身經百戰,殺敵無數。你覺得我會在這個時候開玩笑嗎?軍中無戲言,違令者,斬!”藍月冷冷的說道,渾身充滿了殺伐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