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西歸劍法
作者:金日昆侖      更新:2020-05-14 22:48      字數:3299
  沈追星、玲瓏兒被歐陽宗德請到後院“劍廬”喝茶。一旁隻有端木、石無畏和歐陽的孫女歐陽倩倩作陪。

  香茗奉上後,尚有一些甜點,沈追星、玲瓏兒先老實不客氣的吃了幾塊,壓住饑火。端木見了忙下去著人安排酒菜。

  見身邊沒有外人,歐陽便問起沈追星的身世,麵對墨門護法,又是祖父朋友,沈追星內心充滿崇慕之情,實不敢隱瞞,便將自己從未向世人提起的身世說與歐陽,歐陽點頭道:“你的相貌和你祖父極為相似,同時我認得你手中之劍,所以你的身世我毫不意外,另外,我和你阿爹沈恒雖然交往不多,也有數麵之緣。”

  其他眾人聽了沈追星身世也不已為意,隻有玲瓏兒卻心生詫異,卻又默然不語。沈追星怕玲瓏多心,忙朝她擠出個歉意的微笑。

  沈追星不想多提自己身世,便將話題岔開,問起這幾支劍的來曆以及剛才歐陽使出的劍招。

  提起有關劍的事情,歐陽頓時打開了話匣子,原來歐冶子和幹將聯手打造的三支寶劍千餘年間,曆經輾轉,最後竟然不知所蹤。張士誠占領江南後,一日進過古劍池,感覺池中劍氣逼人,且夜間有紫氣衝上雲霄,便問手下,學士陳基答曰:“如泰阿、龍淵之通靈神劍,不遇良主時,會以種種機緣返回其鑄造之地,仿佛人之返回故裏。因此,此潭之下必有神劍。隻是寶劍通靈,如所遇非人,反妨其主。”

  張士誠便依其言抽幹池水,裏麵現出一條巨蟒,巨蟒之下尋出三支寶劍,分別就是泰阿、龍淵和工布。張士誠將巨蟒妥善收養,另做他用。那三支寶劍也被他收藏起來,輕易不與人見。

  聽到這裏沈追星心想:“想必我們在吳王寶藏中所遇蟒靈即使此蟒了。”回頭又問:“後來那工布劍又是怎麽到您手中呢?”

  歐陽笑道:“這裏還有一個故事,一直藏在我心裏,也從未向別人提起,連端木和我孫女倩倩也不是很清楚。”

  “我少年時,拜在前輩劍術大師人稱‘劍隱’的宋之道門下,師父一輩子隻有兩個徒弟,我上麵還有一個師兄。十年劍成後,師兄先我走出師門,闖蕩江湖,立下赫赫威名。其後不久我也投身江湖,並且結交墨門。數年後我回到師父隱居之地看望師父,師父算出自己大限將至,自己也無後代,便將一本祖傳的劍譜交給我,並講述了此劍譜的來曆。”

  “南北朝時期,禪宗祖師達摩麵壁九年後離開少林,來到禹門千聖寺,三年後端坐而逝。東魏孝靜帝將他安葬在熊耳山。兩年後,長期出使西域的東晉使臣宋雲由西往東回國。由於常年在外,宋雲並不知道國內之事,在途經蔥嶺時,見一僧人白衣飄飄,赤了雙腳,一手拄著錫杖,另一手上拿著一隻僧鞋,匆匆往西而行。宋雲認出那是達摩祖師,便上前問候,問大師何往?達摩答曰,吾往西天去。”

  “宋雲回朝後,將遇到達摩之事報告孝靜帝。皇帝震怒,說道達摩已經圓寂兩年,你怎麽可能見他!不由多說以欺君之罪將宋雲打入大牢。後在群臣勸諫下打開達摩棺木查看,裏麵別無他物,隻有一隻僧鞋。這才知道宋雲並無撒謊欺君。”

  “這就是大家熟知的‘隻履西歸’,隻是宋雲當時隱藏了一件事情。當時達摩遇到宋雲時還交給宋雲一物,囑咐將之帶回中土,那是一本劍譜,隻有七招劍法的劍譜。並說明此劍譜雖然是達摩在西歸途中所悟,但究其來源還是在少林麵壁九年以及在千聖寺三年悟道所得,當隨宋雲返回中土。至於具體交給何人達摩並無交代。宋雲回朝後尚未交代劍譜之事便被打入大牢,因此此劍譜並未交給朝廷。後來,宋雲雖然從獄中無罪釋放,官複原職,但已經心灰意冷,便辭官隱居山中。這本劍譜也就在宋家傳了下來。”

  “那七招劍法達摩傳下之時隻有七個簡簡單單的劍式,並無其他說明和解釋。宋家幾百年來做過無數的注解,每每大相徑庭。”

  “師父當時將達摩所穿劍譜的原件和他自己解釋的劍譜都交給了我,並說我師兄心術不正,野心勃勃,不可以傳之劍譜。”

  “不久師父離世,我守孝三年同時精研所留劍法,開始時,劍法進步神速,可是修煉一段時日後,再來對照劍譜,發現自己所練劍法與劍譜意思大相徑庭,甚至南轅北轍,心中苦惱無比。”

  “就在這時,師兄從外返回,進門後也不祭拜師傅,上來就索要劍譜。我當然不允。話不投機,我師兄弟二人拔劍動起手來。”

  “我二人劍出同門,一樣癡迷劍術,因此,劍術幾乎相當。隻是這些年師兄實戰經驗遠比我豐富,兩百招後,我便落在下風。我見敗勢已成,便一咬牙,使出自己認為錯誤的古劍譜上的劍法。誰知師兄竟然抵擋不住,十數招後,便敗在我劍下。我念及同門一場,手下留情,師兄憤憤離去。我師父隱居之處極為僻靜,因此我便留下潛心修煉。”

  “一年之後雖然感覺劍法有所進益,但總感覺和劍譜上所載劍法有所出入,卻又找不到錯在哪裏。心中煩惱不已。時至今日,這種感覺還是沒有消失,常常為此煩惱。”

  “一日,我師兄再次找上門來索要劍譜,我當然不允,二人再次動起手來。我自信滿滿,心想師兄原來就是我手下敗將,今日更不是我對手。誰知剛一交手,師兄一招之下不但削斷我手中長劍,順勢將我右手砍了下來。”

  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可聽了歐陽這番話眾人還是大吃一驚,替他擔心起來。旋即又心中暗笑,如果當時歐陽死了此刻還能站在此處講出這段往事嗎?

  歐陽繼續講到:“我當時雖然深受重傷,但也臨危不亂,立即用左手點穴止血,同時施展輕功,逃了出去。師兄見我逃逸,也不追趕,徹底搜尋小穀,將師父所留劍譜及達摩劍譜全都得了去。”

  這時,坐在一旁的歐陽倩倩滿臉疑惑地問道:“爺爺,您的劍法本來就比那惡人高,怎麽會被他削去胳臂呢?現在還疼嗎?”歐陽聽了孫女之言,笑了:“傻孩子,幾十年過去了,爺爺早不疼啦。”又轉身對眾人道:“我也是事後打聽,我師兄不知道從哪裏得了一柄‘巨闕劍’,削鐵如泥,我的胳臂就是喪在那柄名劍之下。”轉又歎氣道:“現在想想也值,是想人世間能有幾人感受過神劍的鋒利而活在世上呢?能被那樣一把寶劍砍上一回,也是一種幸運呢!”說道這裏,臉上居然流露出陶醉的表情。劍癡如此,眾人不覺莞爾。

  “事後,我痛定思痛,心想如果想找師兄報仇並奪回劍譜,必須也有一柄相當的神劍。因我和張士誠同為墨門中人,便去他那裏求劍。我本以為張士誠會推三阻四,事先便想好了許多借劍的理由,誰知道當我和他說明來意後,張士誠二話不說,將我帶入密室,取出那三柄神劍讓我任意挑選。”轉頭對沈追星道:“我還記得那天,守衛在密室之外的正是你阿爹沈恒。”

  旋即又沉浸在回憶裏:“那一日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我有幸能同時看到三柄絕世名劍。我一眼就相中了這柄‘工布’,沒有任何理由,隻是覺得彼此有緣。張士誠說我運氣好,再晚些時日他會將這幾把劍連同其他物品放進‘墨門寶庫’。現在想來,雖然當時吳王盛極一時,但他已經從中看到了衰敗之相,因而作此打算。”

  “張士誠真乃豪傑之士,兵敗被擒後,朱元璋在應天親自對他勸降,並且保證他的榮華富貴,但張士誠始終不降,並以不屑的口吻對朱元璋道:‘天日照爾不照我而已’!最終求仁得仁。”

  歐陽說道此處,想起老友,頓時唏噓不已。一時沈追星也沉默不語。

  玲瓏兒見氣氛沉悶,便主動問道:“老爺子,你說了半天那劍譜叫什麽名字,後來奪回了嗎?”

  歐陽笑道:“你這個問題,我也同樣問過師父,師父的祖上也有人問過。聽師傅講,當年達摩將劍譜交給宋雲時並沒有說明是什麽,也沒有文字,隻有幾幅圖畫。現在想想也好理解,達摩乃禪宗祖師,禪宗講究的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注重頓悟。因此這套劍法可以無名,也可以叫任何名字,星兒,你說呢?”最後一句卻是突然朝沈追星說起。

  沈追星所練“大無相功”本來就是禪宗功法,聽了歐陽如此一說不覺點頭道:“既然是達摩祖師在‘西歸’時所傳,不如就叫‘西歸劍法’!”

  “好!”歐陽大叫一聲:“此名深有禪機,正符合劍意!”轉而又道:“我得劍後想去尋我師兄報仇,奪回劍譜,怎奈我師兄那是身份不同,人多勢眾,我已經無法靠近,又怕再有什麽三長兩短,丟了這把‘工布’,便隱居於此,建立山莊,以圖墨門未來。好在雖無劍譜,那幾幅圖畫早已刻在腦中,隨便就能劃出。”

  玲瓏兒好奇的問道:“那你師兄後來怎麽樣呢?現在還在嗎?他叫什麽名字?”

  歐陽聽了緩緩道:“我那師兄現在已是大名鼎鼎,名叫白輕塵,人稱——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