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龍泉泰阿
作者:金日昆侖      更新:2020-05-14 22:48      字數:3273
  兩人心意相通,沒有多言,沈追星走過去捧起石匣,感覺頗為沉重。藍月輕輕打開石蓋。

  突然間,二人感覺渾身汗毛豎起,緊接著一道紫氣從石匣中飄出,圍繞二人盤旋不休。二人體內真氣自然而然被激起,產生氣場保護住身軀。

  那紫氣先是慢慢旋轉,繼而越轉越快,也越轉越多,不一會兒,整個石室都在紫氣的籠罩之下。

  接著,所有紫氣一點一點慢慢匯聚,最後匯聚成一道奪目紫光。二人正驚疑不定間,那道紫光突然間衝天而去。

  二人抬頭望去,一時間,周圍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石室、密道一切似乎暫時都消失了,二人似乎站立在無盡的虛空之下,仰望星空,見那道紫氣越飛越高,直衝於鬥宿、牛宿之間。

  也不知過了多久,二人才回過神來,一切都是原樣,二人還在石室裏,隻是石匣已經被放到一旁,二人手裏各握一柄寶劍。沈追星那柄劍,劍長三尺,二人俯視劍身,忽然感覺如同登臨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深邃,深淵中有巨龍盤臥其中。劍身銘刻古篆字“龍淵”。

  再看藍月手中之劍,長三尺三寸,劍身通體靑綠色,且刻有細細如龜鱗的花紋,輕輕抖動,如蛟龍出水。再俯身細看,感覺劍中似乎蘊藏著一種威道之氣,一種永不屈服的王霸之氣。這種氣勢平時隱藏劍中,輕易不發,可是一旦發出,必是驚天動地,勢不可擋。上麵也有兩個篆字“泰阿”!

  沈追星不明所以,但藍月博覽群書,又對兵器情有獨鍾,當然知道這兩把劍的來曆,便簡單講給沈追星聽:二人所持之劍傳說都是由春秋戰國時的歐冶子和幹將聯手打鑄,當時一共做了三柄,還有一柄名“工布”,後來下落不明。這三柄劍的第一任主人是當時的楚王。

  後來伍子胥曾經擁有過龍淵劍,傳說劉邦斬蛇就是用的龍淵劍。唐高祖李淵佩戴此劍,因避李淵諱,故將“龍淵”改名“龍泉”。

  “太阿”劍被秦始皇嬴政佩戴,後來下落不明。

  沒想到這兩柄傳世名劍居然在此現身,二人本來對寶藏之物興趣不大,直到此刻才覺得不虛此行,忙將寶劍收在身上。沈追星笑著對藍月道:“天下就有這麽巧的事,劉邦斬蛇的劍就在這裏,我們現在不用去懼怕那蟒靈了,現在應該輪到它害怕了。可見世間之物,相生相克,是有道理的。”

  有了這兩柄劍,二人再沒有興趣去看其他兵器,便關了石門,來到最後一間石室。

  這間石室和別的不同,中間一個圓形石桌,一旁兩個石凳,周圍一圈書架,一看全是包裝完好的書籍。打開包裝來看,有些是墨家的經典書籍,有些是全國的山川地理,對各地水域河流的詳細記載,以往曆朝曆代墨門弟子名冊也在其中,還有一些兵書戰策,甚至還有一大架子的武功秘籍,藍月、沈追星似乎對這些興趣不大,二人總覺得缺少了什麽。

  藍月坐在石凳上思索良久,忽然將前麵石桌左轉兩格,右轉三格,隻聽“咯咯”之聲,石桌升起,藍月將石桌推到一邊,現出一個不大的石坑,裏麵放著一個不大的方形石盒。

  沈追星跳下將那石盒托到地麵之上。

  二人細看那石盒,造型古樸,居然是由墨玉製成,盒蓋、盒身嚴絲合縫,隻在中間有一個不大的凹槽。沈追星鼓搗了半天也沒打開石盒,正準備用石塊砸開,被藍月製止。

  沈追星笑道:“你是心疼這個玉盒嗎?這屋裏就是這樣的東西多,砸了一個,還有一千個呢。”

  藍月道:“你不看看,整個寶藏所有的東西都放在人眼可見的地方,連這兩柄稀世寶劍也隻是隨意放在一角,而這個盒子卻被安排在一個機關裏,你想想這是為什麽?”

  沈追星道:“你的意思是說,這個石盒裏東西是整個寶藏中最重要的最有價值的?”

  藍月點頭道:“既然如此,你覺得那個盒子砸開後會發生什麽事呢?”

  沈追星猜道:“不會從中放出什麽東西把我兩都殺了吧?或者將這個寶藏個炸掉?”

  藍月道:“你是想象力可真豐富,這麽大小的盒子又能裝些什麽呢,毀掉寶藏或者殺死我們倒不一定,但我可以肯定的是這個盒子裏麵的東西一定會同這個盒子一起毀滅。《奇門遁甲》中就記載著這樣一種盒子,一種小型機關,如果強行打開,裏麵或發生爆炸,或焚燒,或噴出腐蝕液體,總之就是將裏麵寶物和外麵盒子一起毀滅,也不讓不相幹的人得到,真正是玉石俱焚。”

  沈追星問道:“那現在怎麽辦?辛辛苦苦來到寶藏中,見多了這些金銀珠寶,卻看不見那最有價值的東西,不是入寶山而空回嗎?”

  藍月笑道:“常言道: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你天天帶著那把鑰匙卻來問我?當真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啊!”

  沈追星一拍腦袋道:“我也總覺得哪裏不對,好像有什麽沒用上似的。”說著,將懷中玉佩取出,插入那玉盒的凹槽之中。

  藍月說道:“你看你那玉佩的豔色、紋路都和這玉盒相吻合,分明是由同一塊玉料製作而成。”沈追星一看,可不如此,那玉佩插入玉盒中,無論從顏色、紋路、材質上都完美統一,毫無違和感,就像久別的遊子重新回到家人懷抱一樣。

  沈追星輕輕下按,隻聽見極輕的一聲“哢”,盒蓋鬆動,沈追星輕輕將盒蓋揭開,放到一邊,裏麵似乎是一些羊皮紙以及一些特殊加工過的紙張,最上麵似乎還有一封書信。

  打開書信,開頭赫然寫道:“此玉盒中物乃我墨門核心之物,凡有緣見此書信及寶盒者,必先立下誓言,入我墨門,方可觀看其餘物件,否則天譴之、神鬼厭之,墨門弟子共誅之。”

  下麵居然是一段加入墨門的誓言。

  二人麵麵相覷了半天,最後藍月道:“我和墨門中人素有來往,大兄也有意讓我加入墨門,因此對我來說倒也無妨,隻是這個形式倉促了些。”

  沈追星道:“墨門的祖師爺應該是墨翟吧?我看大廳他畫像上的兩句話倒也不錯呀,‘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能有這樣理想的門派也不會差到哪裏吧,也算我一個了!”

  二人當即跪地,按照那書信上所述誓言發誓加入墨門。

  再往下看就是簡單交代了一些墨門相見的簡單手勢,另外還有一些墨門召集同門的秘密記號等等。其實二人不知,他倆現在的手勢和記號如果被墨門中人看到,就會知道他二人乃是墨門首徒的身份,首徒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地位,在墨門中僅次於巨子的身份,隻有首徒才能晉升為巨子。

  再往下看,書信中講述了墨門的一個千古秘密:春秋末戰國初,墨翟創立墨門,其時風頭正勁,氣勢壓倒當時最強大的道家和儒家,世人紛紛加入。由於墨子不但是偉大的思想家,同時還是技能超過魯班的工匠之祖,因此墨門中也吸引了大量的工匠加入。

  當時工匠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修築宮殿和陵墓。而修築陵墓的工匠最後的結局都是被關進自己修建的陵墓中,活活被悶死、餓死。

  墨子見和那些修建陵墓的王宮貴族講道理並不能改變他們的作為,便讓門下弟子在修建陵墓或者宮殿時,同時修建逃生密道,如此這些工匠在完工後被關進陵墓便可逃生。

  此後,一代又一代的墨門弟子除了在修建陵墓、宮殿時同時修建密道,在修建城市時也會習慣性的修建密道,以留後路,並將這些密道的形狀繪製成圖,交回墨門保管,以防不時之需。若幹年後重新修建宮殿、城市的墨門中人如果在建設時見到前人所修密道,也會加以掩飾,並在原來基礎上增加設計,並繪製成圖交給墨門。

  總而言之,千年下來,天下的古城下麵十有**存在大小、多少不等的密道,有的甚至是地下城池,這些地下密道有些已經毀壞,有的卻被後來的墨門中人繼承和維護起來,並且繪製成圖,而其中最重要的圖紙就在這個玉盒裏。誰擁有了這些圖紙,誰就擁有了這片廣闊無垠的地下世界。所以,這些圖紙的價值又遠遠超過寶藏中其他物品的總和了。

  藍月看到此處時,突然心情激動,他極力控製自己的情緒去翻看那些地圖,長安,大同,洛陽,開封,北平,荊州,揚州,應天府??????

  京師應天府的密道地圖赫然在內,藍月將這張圖紙取出,攤在石桌上細細觀看。沈追星因為去過京師,也湊過來,在一旁觀看。過了好長一段時間,藍月才將那張應天府的圖紙放回原處,同時將玉盒重新關閉,放回地下機關,關閉後將玉佩交給沈追星,道:“是離開的時候了,你有什麽想帶走的嗎?”

  沈追星道:“我看這兩柄劍挺好,似乎專門留給我們兩人的,別的就留在此地吧。現在你我都是墨門中人,他日就將此寶藏交給墨門巨子吧!”

  藍月點頭稱是,拉開石門,隻見蟒靈那龐大的身軀堵在門口,正張開血盆大口等待著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