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保持點兒形象好麽
作者:遍地滄桑      更新:2020-05-14 22:07      字數:2525
  花了兩天時間,所有的櫃台和貨架運輸完畢,全部搬進了特產城交易大廳。

  9月28日,特產城正式移交給海德集團,比原定的十月一日交付,提前了兩天時間。

  至此,海德集團接管特產城,開始正式經營。

  雖然定於11月1日正式開業,但是性急的商戶們,已經自動開業,開始對外收購各種特產。

  電視上的廣告,已經連續播放了兩個多月,現在已經從招商廣告,改為特產城的形象宣傳廣告。

  隨著特產城的交付,原來協助海德集團的劉寧的任務也結束,完全回歸到李虎城這邊。

  昨天,任廠長跟著運送櫃台的車來了,結算了這批貨款,簽訂了紡織廠的床、更衣箱等用具的合同。

  跟他一起來的,還有妻子曹萱,妹妹任明娟、小姨子曹霞。三家人聯合創辦的標準件廠,也邁開了重要一步——跟李虎城簽訂了租用廠房的合同。

  他們似乎比較性急,來的時候還帶了兩台機床來。因為團灣子那邊的廠房還沒有建好,隻好先放在三建公司這裏寄存。

  在河口甸子的塗黎明幾個人和寧利民,也有了動靜。幾個人已經通知李虎城,十一之後,就過來簽訂租用廠房的合同。

  關山村的農民們已經開始秋收,這是一年最忙的時候。

  關於村務公開的事情,征求的意見早就反饋上來,自然是一致擁護。

  雖然還不知道將來到底能不能做到,但是敢做這個表態,就已經是破天荒的。人們還是抱著很大的期待。

  多少年了,村裏的財務就是一筆糊塗賬,現在能公開,已經是巨大的進步。

  關山村村委會,李虎城正在聽佟三柱匯報。

  “專業合作社的事情,進展神速,遠遠超過預料。”

  佟三柱聲音都帶著明顯的興奮。

  “佟會計,超出意料倒是有可能,進展神速,就談不上了吧。這都多少天,才出來數字?”

  “李董,這夠快的。以前村裏哪件事兒也沒有這麽快。”

  “好好好,別的不用說,就說數字。”

  “截止昨天為止,林蛙專業合作社已經有十八戶報名,還有六戶正在醞釀。咱們村裏的山溝,已經都承包出去。每年能收取承包費一萬八千元。”

  虎城就是厲害,叫他這麽一鼓搗,村裏一年就能收這麽多錢。要是早這麽幹,這些年村裏哪裏至於那麽狼狽。白白浪費了這麽多年,李永和就是不行。

  “這十八戶當中,有九戶還在外村承包了山溝十八條,平均一家三條。但是這件事情也帶來了一個不良後果,就是咱們的村民保密意識差,把專業合作社的秘密泄露給了親戚朋友。現在外村的人已經明白過來,山溝不包給咱們村的人。”

  “村長,你說是不是應該追究他們的責任,按照通敵處理?”

  李虎城看著佟三柱,心裏這個氣啊。

  誰有好事兒不想著親戚?這又算什麽秘密。還通敵,你腦子有病啊。

  “算了,追究誰去?怎麽追究?罰款,把他們抓起來,人家犯哪條法律啦?柞蠶合作社情況怎麽樣?”

  “目前已經二十二戶,有兩家不願意加入的,想自己幹,是不是找他們談談?”

  “不用,願意自己幹就自己幹,但是貸款的事兒,咱們不管。”

  “柞蠶合作社也跟林蛙合作社相似,外村也不租給咱們蠶場。”

  “不租就不租吧,人家的東西,咱也不能去搶。”

  “蔬菜大棚合作社,進展得不太理想,目前隻有十二戶。張羅的人倒是挺多的,就是大部分都在觀望,想看看頭一批效益怎麽樣,賺錢了再幹。”

  “願意等就等,不用強迫。就怕等他們看明白,就失了先機,以後怕是回回都追不上人家。”

  “技術的問題,農技站那邊說他們給包了,劉鄉長也表示全力支持。鄉裏沒有錢,技術還是可以保證的。”

  提供技術支持,本來就是農技站的分內之事。如果對大棚戶支持的好,農民也不會忘了他們,多多少少也會表示一下。賺點兒外快,還是完全有可能的。

  “方平山聯合了九戶,準備創辦藥材合作社,跟特產城簽訂收購合同,種植黃芩、細辛……。”

  兩人正說話,外麵傳開吵吵嚷嚷的聲音,馬春霞和楊連升進來。

  “虎城,你給評評理,明明是我發展的蔬菜戶,她偏偏說是她先發展的。”

  楊連升氣呼呼道。

  “什麽你發展的,明明是我先動員高廣運的好不好?”

  馬春霞也不甘示弱。

  “高廣運是我三舅,我們是實在親戚,他能聽你的?”

  “哼,高廣運是我的表弟,我的實在親戚,他就信得著我,能聽你的?我跟他才是實在親戚。你那個親戚遠,根本就論不上親戚。”

  “從我媽那邊兒論的,就比你近。”

  “我從我姐這邊兒論的,就比你近。”

  兩人爭吵不休,李虎城腦袋都大了。

  為了鼓勵村委們積極開展工作,李虎城推出了激勵措施。

  林蛙和柞蠶這兩項,因為山溝和蠶場資源有限,屬於緊俏資源,大夥兒一哄而上,很快就搶完,不用村委們動員。

  藥材和大棚蔬菜這兩項,土地有的是,但是想幹的人不是太多。為了擴大規模,就叫村委們動員。每動員一戶參加合作社,就獎勵一百元。

  四個村委一起動員,難免就狼多肉少,出現重複現象。

  這個高廣運,就是馬春霞和楊連升都進行了動員。

  最後高廣運同意參加蔬菜合作社,兩人都認為是自己的功勞,就爭了起來。

  “得得得,你倆消停一會兒。你們論親戚遠近,這個標準根本就沒用,再說了,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哪裏是什麽實在親戚?”

  “我承認,你倆都動員了,這件事兒這麽辦。兩個辦法,頭一個辦法,就是抓鬮,誰抓著算誰的,全憑運氣。”

  “第二個辦法呢?”

  “就是你倆平分,獎金一人一半兒。指標數量上也平分,一人一半兒,每人05戶。”

  “虎城,這人也能一分兩半兒?那不成了大劈活人?”

  馬春霞虎了吧唧說道。

  “馬主任,我什麽時候叫你們把人劈兩半兒啦?指標數分成兩瓣兒不行麽?”

  “行行行,楊連升,一人一半兒,大劈活人,你幹不幹?”

  楊連升歎了口氣,

  “算啦,就一人一半兒吧。”

  “那就這麽定了。你說你們兩個,大小也是村委,就為了這點兒事兒,吵吵嚷嚷的。讓村民知道,丟人不丟人?”

  “你們是村委,總得保持點兒形象吧。就為了五十塊錢,至於麽?”

  “虎城,你這麽說可就不對。你是大老板,五十塊錢都不夠你一頓飯錢的。我們都是小老百姓,五十塊錢可不是小錢。連升,你說對不對?”

  “馬主任說得對,這點我跟你站在一起。”

  兩人立刻成了一個戰壕裏的戰友。

  好好好,又是我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