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豐碩的武庫
作者:煥日      更新:2020-05-14 21:24      字數:2506
  掖縣武庫。

  武庫裏原本並未太多武備,大都配發給了士兵。

  不過,從敗兵,包括從蔣壬軍身上繳獲的武備,此刻全部堆在武庫中央,如山一樣高。

  “將軍,已經清點過了,鐵甲超過800副,皮甲至少有2000副。”

  宋襄看著眼前這堆不少是出自自己解衣聖手的盔甲,笑得賊眉鼠眼。

  聞言,原本想要在部下麵前,微微挽回下昨天將城中諸多糧商洗劫一空的不正經形象,重回嚴肅威嚴的鍾朔,登時嘴角就忍不住瘋狂上揚了。

  這可是將近三千副的盔甲,而且其中還有如此數量的筒袖鎧!

  後世工業社會裏,會將諸如航空發動機、高端機床等等諸多高端工業產品冠以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以此來體現產品生產的難度和極高作用價值。

  若要與之類比的話,此時的盔甲,尤其是筒袖鐵鎧,也至少是此時農業社會裏手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之一。

  一副筒袖鎧工藝繁雜,甲身上每一塊甲片,都需要反複鍛打,精良者甚至百煉,接著打磨,然後按照上下左右次序,用牛皮繩索編綴在皮革之上。

  即便是工坊裏,也得有多名工匠分工很長的時日才能完成,費事費力,價值極高,絕非一般人所能製作和擁有。

  若非在戰場上繳獲,憑著鍾朔剛剛從東萊山中出來,斷然是沒有條件製作如此高技術附加值的產品的。

  而經此一役,隻是繳獲便使得全軍甲胄,較出山時猛然翻了兩倍。

  隻需要稍加將有破損的鎧甲修複,全軍至少有筒袖鎧1300副,皮甲超過3000副。

  這總數已然超過鍾朔手下的戰兵了,也就是說,眼下麾下全軍便能全部裝配盔甲。

  是否身著盔甲,對於防傷害保護士兵性命來說,有著雲泥之別。

  即便兩軍士兵戰力半斤八兩,甚至菜鳥互啄,但有著良好防護能力的一方必然能將對方先啄死。

  “立刻傳令裴先生,命其派人聚集城中工匠,前來武庫。”鍾朔下令,他需要迅速修複其中需要修複的盔甲。

  “是。”

  “弓有多少?”鍾朔問道。

  “至少有1300張。”宋襄咧嘴說道,就像是數著自家一屋子的財寶。

  除了他自己喜歡遊手晃蕩以外,他一家幾代製弓打獵,自然對弓箭再熟悉不過。

  弓雖不比盔甲,但若要出良弓,所費時日要比盔甲長出不少,獵戶難得製作一張,一般都把弓箭當做寶貝一般。

  即便此番繳獲的弓並非如獵戶那般苛求,但要獲得如此數量的弓,顯然也不是一時半會之事。

  從他爹帶著一群工匠在塢堡之中,一個多月時間裏的製弓數量依然遠遠不能滿足全軍需求,便可見一斑。

  “好。”

  鍾朔點頭,心中甚喜。

  此番繳獲算是極大地解決了全軍的軍備問題了,弓也幾乎能夠人手一張,更遑論環首刀。

  如此一來,防護盔甲,遠射兵器,格鬥兵器,基本配齊眼下全軍戰兵近2000人,實現基本的全副武裝。

  而鍾朔再操使全軍時,必然能夠更加遊刃有餘,而非前番還得顧及新兵戰力低下,衝上前隻是送人頭,隻能讓其大部分在山頭上擂鼓搖旗喊666。

  “將軍,這邊還有不少好東西。”宋襄指著武庫一腳說道。

  鍾朔順著手指方向,看到了大量堆積在倉庫中備用的牛角、牛皮和牛筋等物料。

  如同在後世工業生產中的稀土一般,此時的牛三寶同樣也有著戰略物資般的地位。

  “即刻命人往山中塢堡,護送宋伯一行人前來掖縣。”鍾朔咧著嘴下令。

  眼下前番從曲成縣繳獲的製弓物料已然不多,正好可以讓宋伯前來掖縣將這批物料給用起來。

  “另外,再命人督促民夫將山中落葉鬆木一同運出來。”

  “是,將軍。”宋襄屁顛屁顛地去安排了。

  武庫中除了大量的盔甲、弓和武備物料以外,自然還有大量的環首刀、弓矢、長矛和長槊。

  其中整齊插放在兵鑭上的長槊,至少超過200柄,其反射出一道道的寒光,令人生畏。

  長矛和長槊,本是同源,隻是此時相對於步兵用的長矛來說,長槊顯然更為金貴。

  長槊槊刃可達四尺,槊刃狹長頎直,如同一柄厚重鋼劍,由百煉精鋼而製。

  單是槊刃,鍛造時所費所需財物、人力和時間,便不是普通環首刀所能比。

  而其長柄,也並非隻是簡單安裝一根長木棒而已,而是一種叫積竹柲的複合材料。

  其一般選用堅固頎長的木杆為芯,外層則是以相對柔軟的,彈性良好的竹條篾合,然後用絲麻或者藤條緊緊纏裹,最後在塗漆製成。

  如此製作的長杆,自然比單純的竹木杆要更為堅韌適手,能夠顯著提高長槊的質量,大幅減少騎兵在高速衝擊刺殺時長杆發生折斷的概率。

  因此,製作一柄長槊所費財物、人力和時間,恐怕不會比一副筒袖鎧低。

  正是因為馬鐙出現後,其與騎兵結合,衝擊敵陣時有著巨大的殺傷力,長槊也一直是官府禁止民間擁有的兵刃,往後曆朝各代大都延續這一法令。

  當然,即便能夠允許擁有,普通百姓一般也難有財力和技術打造如此殺傷力巨大的兵刃。

  而這也是後世很鮮有長槊出土現於後世的重要原因。

  眼下,武庫中竟然有兩百餘柄長槊。

  加上前番從各處繳獲,全軍之中至少有長槊300柄。

  若是能夠有一隊300騎兵,各手執長槊,直衝敵陣,其帶來的衝擊力,恐怕足以令一般軍隊心驚。

  已經揚名於天下,打得西晉王爺們尥著蹶子逃的烏桓騎兵,便是在幽州王浚的大量武備的支持下,包括鎧甲、長槊和具裝等,才能夠更加肆無忌憚地席卷中原各路兵馬。

  既然武庫中有大量騎兵用的長槊,那城中馬廄豈不是有不少戰馬?

  鍾朔突然想到,忍不住眉頭一挑,然後便帶著眾人急忙往掖縣的馬廄而去了。

  果然,當他看到這一片馬廄的規模時,當即樂得能夠被人看到扁桃體。

  稍後便有控製此處的一名隊主前來匯報。

  “啟稟將軍,此處共有馬匹五百五十匹,其中堪用的戰馬逾兩百。”

  這可是超過三百輛坦克啊。

  “務必悉心照料戰馬,若有所失,拿你是問。”

  “遵命。”

  “另外,即可傳令灌京和曹陵,命其在全軍挑選健者兩百,即日起教授騎術。”鍾朔再次下令。

  相較於北方其他民族自小在馬背上吃喝拉撒,精熟騎術,一直是農耕文明的中原漢人,很難在此與其一較高下。

  因此,要操練出一名合格的騎兵,顯然不是易事,而這隻是騎術而已。

  要其能夠在馬上精於騎射,直至能夠持槊衝陣,那難度自然更大,甚至要比培養弓箭手要難上幾個層級。

  “再叫宋襄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