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製弓
作者:煥日      更新:2020-05-14 21:24      字數:2349
  裴嶠走下了望台,有些恍然地回自己堡寨去了,腦中在不斷地回味著鍾朔剛剛的話。

  鍾朔自然沒再管,而是立刻叫來了灌京,然後將之前投降的李甫舊部,以及剛招募的近千流民青壯,全部歸入灌京所部。

  灌京身為前東萊郡都尉,又出身行伍,對於領兵訓練,自然不成問題。

  人頭雖有,倘若沒有專門的訓練,隻能是一群隻會吃喝拉撒的烏合之眾,戰鬥力隻能是戰五渣。

  之前李甫空有上千人馬,一碰精銳,甚至隻是偷襲而已,當即做了鳥獸散,絲毫沒有戰力可言。

  自古以來,流民群體既是命運悲慘之人,也是複雜的群體。

  大部分流民真真是無產階級,甚至光棍一條,流竄自如。

  有家小的也幾乎都是妻女衣不蔽體,朝不保夕,更遑論吃飽喝足。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若是引導不好,往往能夠爆發出驚人的破壞力,所過之處,可能是寸草不生。

  往前十多年前巴氐人李特率領的流民團,因為天災南下覓食,便將漢中益州等地幾乎席卷一空,後麵幹脆在割據聖地巴蜀地區割據一方。

  但倘若用好了,卻能有驚人的戰鬥力。

  幾十年後在謝玄手下熠熠生輝的北府兵,戰績在曆史上如恒星般耀眼,大部分則是由在京口招募的北方流民組建的。

  若非東晉朝廷內部掣肘,以及謝安的離世,淝水之戰後的北府兵,一路揮師向北,未嚐沒有機會改變天下繼續紛爭的局麵。

  流民軍會在熟悉基本的金鼓旗號命令,以及陣列之後,在灌京所部的教授下,著重練習弓射。

  “將軍,教授刀盾乃正常,可為何要如此急於教授弓射?”灌京有點納悶。

  刀盾是步兵的基本,關鍵是更為容易,所以練習刀盾理所應當,而且幾仗下來,繳獲的環首刀足夠。

  但是弓射,對於普通人來說,顯然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要培養出一名優秀的射手,即使速度再快,也需花費不短,速度慢的話,恐怕得一年以上。

  “以後你便知。”鍾朔說道,“如今你隻管教授即可,令行禁止,嚴格訓練。”

  “如今眾人不事生產,自然必須全身投入,但有偷奸耍滑之輩,軍法從之,不必上報於我。”

  “是。”灌京隻能應下了,轉而又說道,“可是將軍,我軍強弓有限,難以全員配弓。”

  雖然與劉巴大軍一戰繳獲頗豐,給之前五百戰兵配弓本不是問題,但眼下又新增一千新軍,弓顯然就不夠了。

  “這個你勿憂,先去教授號令和陣法,弓我自有辦法。”鍾朔淡定說道。

  待灌京走後,鍾朔隨即讓宋襄將宋伯等工匠請到了議事廳裏。

  曲成縣裏雖然沒有撈到多少已經製作好的弓,卻把造弓的所有原料給一勺子摟來了。

  尤其是牛角牛筋,這可是經過張邵長時間的搜刮,幾乎是整個東萊郡的存料了。

  “宋伯,某需要你帶領眾人,為塢堡趕製一批良弓。”鍾朔開門見山的說道。

  宋伯以及眾人自然無話,眼下他們身在塢堡,不僅不再有之前繁重的勞役,衣食無憂,也不用擔驚受怕。

  而且他們的家人,也被鍾朔一並接入了塢堡,被妥善安置了起來。

  “將軍,製作弓箭並非不能,隻是想要趕製,恐怕未能如願。”宋伯說道。

  “為何?”

  “沒有良幹。”

  聞言,鍾朔不禁麵露尷尬。

  所謂的良幹,指的是製作弓木胎的木材。

  之前宋伯在曲成縣弓箭作坊製弓時,用的基本是荊木拓木等優良的製弓木材。

  可那晚從曲成縣出來之後,他便發現自己摟的還是不夠幹淨,竟然把屋棚裏的析幹的木料給落下了,這還算是他在弓箭作坊一個月的老本行呢。

  落下了還不要緊,因為隨後他放了一把火,把整個弓箭作坊都給點了,那些析幹的上好木料自然付之一炬。

  不過還好,問題不大。

  “宋伯,沒有荊木也無妨,用鬆木也可。”

  彈性很好的柘木、荊木自然是上選,但鍾朔在後世的不少資料裏看到,榏木、饜桑、桔木、木瓜樹木、樺木、榆木、落葉鬆、岑木等也被經常用來製作弓胎。

  若是在南方,此刻的豫章竹也是製作弓胎的優良材料之一。

  而眼下……塢堡裏很多搭建堡寨的木料就是落葉鬆,現成的,直接拆下些來用就行。

  “這……可行否?”宋伯等人跟著環望了整個議事廳。

  之前他們製弓用的都是荊木等木料,還從未用過落葉鬆木,所以將信將疑。

  “自然可行,爾等一試便知。”鍾朔說道。

  其實製弓的原料雖然要用不少,但其中最關鍵的還是牛角和牛筋,尤其是牛角,堪稱一把弓的靈魂。

  牛角的優良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把弓的優良,而最好的牛角莫過於西北高原上的犛牛角。

  後世西夏人用其製造的良弓勁弩,令蒙古大軍吃了不少的苦頭。

  後來西夏被滅,成吉思汗對於得到犛牛角這一戰略物資極為高興,很是誇讚了一番,然後用其製造的良弓跟隨大軍,橫掃整片大陸。

  可惜,眼下鍾朔身居東邊一山溝,自然沒法獲得此刻吐穀渾人和前涼所占有的西北犛牛。

  既然如此,宋伯也知事情緊急,便帶著其他工匠去鍾朔為他們準備的作坊去了。

  要製作一張上好的弓,對手藝要求極高,同時又工序十分繁雜。

  而且如同耕種一樣,甚至要考慮各道工序的時令問題,所費的時間一般要一年以上,甚至兩到三年。

  其中最耗時間的,應該就是木料的析幹了。

  眼下外麵搭建堡寨的木料,早已經析幹,直接取下來用就行。

  然後也不再考慮哪道工序等什麽時令的問題,直接趕製,相信很快便能趕製出一批弓箭。

  不過幾天後,當鍾朔緊盯著流民的訓練時,宋伯又來了。

  “將軍,製弓鰾膠不足。”

  鍾朔不禁眉頭一皺。

  製弓主要用到六種材料,幹﹑角﹑筋﹑膠﹑絲﹑漆,其中膠主要是用來粘合弓胎和牛角片的。

  宋伯所說的鰾膠,主要是用魚泡熬製而成。

  可此刻身處深山,山澗裏除了裸石,哪裏逮魚去。

  當然,馬皮其實也可以熬製鰾膠,可是馬匹珍貴,自然沒法用馬皮熬膠。

  “叫子澗來。”

  稍後,宋襄來了。

  “子澗,你可知哪裏有豬?”鍾朔問道,豬皮其實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