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多麵人朱由檢
作者:吾誰與歸      更新:2020-08-15 01:48      字數:4738
  朱由檢的顧慮,其實是曆代大明皇帝的顧慮。

  比如萬曆十八年正月二日,新年元旦慶典之後,申時行去給萬曆皇帝拜年,就有一個雒於仁的人,大過年的給萬曆皇帝上了一封酒色財氣疏,把萬曆給氣的肝火複發,頭暈目眩。

  在奏疏裏,萬曆皇帝都要氣瘋了,因為奏疏裏罵萬曆皇帝酒色財氣樣樣俱全,貪財好色。

  這是過年也不讓人省心的典範。

  但是萬曆皇帝也拿著個雒於仁沒什麽辦法,因為萬曆皇帝知道雒於仁在沽名釣譽。

  上若重處之,適成其名,反損上之聖德,唯寬容不較,乃見聖德之盛。上宜照舊留中,為是容臣。

  這是當時申時行勸說萬曆皇帝不要跟雒於仁掰扯的理由。

  隻要皇帝稍加理會,就會成就臣子們的名聲,損壞皇帝的聖德。

  “這個倪元璐”朱由檢氣性很大,他很生氣,因為他最討厭的人就是趙構。

  尤其是當皇帝的時間越久,他就越討厭。

  若是自己摸了把牌,裏麵有嶽飛、李綱、宗澤、於謙、戚繼光、張居正,他天天躺著睡大覺都不擔心,放給臣子們,竭力施為就是,他做個鹹魚天子,那該多爽

  可是他手裏並沒有這麽有牌麵的臣子。

  趙構有,然後趙構坑的坑,殺的殺。

  “萬歲爺,這倪元璐實屬過分,臣前些日子跟萬歲爺說的那個主意,萬歲爺,覺得可還行”王承恩兩隻手垂在身前,低聲問道。

  他上次和萬歲爺聊到了倪元璐這個人去長陵沽名釣譽,就曾上書言,要捉弄他一番,萬歲爺不許。

  這一次倪元璐又是惹惱了萬歲爺,王承恩舊事重提。

  朱由檢思忖了許久,才搖頭說道:“他這麽做,是他失了臣子的本分,朕若是針鋒相對,用醃臢手段去針對他,那損了朕的德,還損了朕的度,朕豈不是小人了”

  “萬歲聖度如天地,何所不容。等載之史書,傳之萬世,萬世皆頌萬歲爺為堯舜之君。”王承恩俯首說道。

  這句馬屁,他是真心的。

  皇上今年十七歲,過了春兒,才十八歲。

  這等年紀,正是鬥氣的年齡。

  什麽是鬥氣

  少時戒之在色,壯時戒之在鬥,鬥即是氣。

  倪元璐兩次惡了皇帝,皇帝一次比一次暴怒,但是卻又壓製著自己內心那股氣性,沒有接受王承恩他的餿主意,這不是明君是什麽

  容常人之不能容也。

  朱由檢搖頭說道:“朕就是不願意因為倪元璐這個蠢貨,耽誤了朝堂大事罷了。阻塞言路,無人敢上奏言事,朕又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以上次鼓勵商貿論,朕就差點做了務虛的錯事。所以,朕不處罰倪元璐,是為了江山社稷。”

  若不是這皇帝的位子坐著,朱由檢早就跑到長陵唾他倪元璐的麵了,讓他見識一下來自祖安大區的藝術氛圍。

  王承恩有些猶豫的說道:“隻怕是臣子們不知道萬歲爺的良苦用心。”

  王承恩這麽說,當然不是在挑唆萬歲爺和朝臣的關係,因為萬歲爺和朝臣們沒什麽好挑撥的,早就勢同水火了。

  他是根據田弘遇的事,得到的猜測,萬歲爺趁著事情沒有爆發的時候,褫奪了田弘遇的封爵,看起來是責罰,但其實是為了下手的時候,不殃及到田弘遇罷了。

  可是田弘遇怎麽做的

  來到宮中,跑到皇帝麵前,哭訴,還把田貴人一起拽了過來求情。雖然田貴人沒為她父親說一句好話,但是人總歸是來了。

  “且隨他們去吧。”朱由檢伸著手接住了大雪,雪花在他的手中,慢慢融化,透著一股冰涼,他不以為意,繼續伸著手接著雪花,心亂如麻,他看了一眼乾清宮的屋頂,憂心忡忡。

  大明的雪很幹淨,而且天氣冷,稍微放晴,雪花都還未全部融化,第二場雪就跟著來了。

  “讓文淵閣在過年前,拿出京察考成的具體章程來,等到元旦後,就執行下去,改元嘛,新帝登基三把火,第一把火,燒在吏治上。”

  “讓順天府丞孫傳庭過來一趟。朕有事交待。”

  “是。”王承恩也跟著萬歲爺看了一眼乾清宮的屋頂,俯首離開了西暖閣,在潔白的雪地上,踩出了長長的腳印,奔著玄武門而去。

  順天府衙在京師的東北方向,所以,從玄武門出最為安全,而玄武門的提督宮禁,本來是右鎮撫司安排,但是在王承恩的安排下,現在都是誅邪隊在擔任。

  誅邪隊當初遴選的時候,就選的身家清白之人,最大限度的保證玄武門的安全。

  而且,若是無腰牌,玄武門常閉,不會打開。就連李自成那個百無禁忌的腰牌,也打不開玄武門的宮門。

  因為玄武門後就是欽安殿,再往南不到百步的距離就是坤寧宮和乾清宮。

  此時的順天府丞孫傳庭正在跟他的師爺張方平交接著工作。

  “也算是你這廝運氣好,直接從師爺變成了知縣,但是芝麻官也是官呀,比你這典吏的身份強多了,換做是旁人,若是運氣差點,要過很多年哩,才有機會。”

  “這次好好做,知府是朝裏的老師父兼著,平日裏忙的厲害,你多上點心知道嗎”孫傳庭將一本本卷宗遞給了張方平。

  孫傳庭有些悵然的看著整個知府衙門,他在這裏當了將近四個月的職位,好不容易把路都蹚出條道來,結果讓張方平摘了果子。

  不過他這次也算是升遷,升為騰驤四衛的的禦史監軍事。負責監視刑賞,奏察違謬,任兵部的職方清吏司郎中一職位,督領勇字營四衛軍卒操練。

  孫傳庭將最後幾卷案宗遞給了張方平,算是完成了交接,笑著說道:“有什麽不懂的盡管來問我就是。”

  “都是我跟著你辦案子,這些活兒我都熟悉,若是有不懂的地方,我一定去問你。”張方平退了一步,恭恭敬敬的行了個拱手禮。

  孫傳庭簡在帝心,經常被皇帝親自召見,他張方平借著孫傳庭的勢力進的官場,他這個人身上也就有了孫傳庭的烙印,他沒得選,隻能做一個皇黨。

  而對於張方平而言,皇黨中的黨魁是萬歲,但是萬歲不能時時刻刻看到,那麽有些他看不懂的地方,去問孫傳庭再好不過。

  “昨日左都督府百戶郭尚禮,掌中三尺劍,血誅佞與奸,這件事,伯雅你怎麽看”張方平有些拿不定主意。

  昨日郭尚禮的五百兵馬齊聚左鎮撫司,入了夜,宵禁後,依舊不散,這件事順天府知之甚詳,甚至還有國公府張維賢親自垂詢,昨日順天府府衙沒有動靜,巡鋪的金吾衛也沒有動靜,都是收到了萬歲的旨意。

  “我原來以為萬歲爺會處罰郭尚禮。”孫傳庭說起這事,也是皺著眉頭的回應了一句。

  張方平整理著卷宗的手為之一頓,疑惑的問道:“不是褫奪了百戶嗎”

  孫傳庭輕輕的拍了拍桌子說道:“可是他依舊是錦衣衛的指揮使,褫奪百戶罷了,又能怎麽樣他還是提領著誅邪隊五營五百餘人的誅邪隊,前些日子冊封皇後的時候,連外戚都未曾恩蔭,想來萬歲心裏已經完全割舍掉了這些勳戚。”

  “噓,有人來了。”孫傳庭做了個噤聲的動作,走了出去,看到是王承恩和幾個內侍,俯首說道:“見過王大璫。”

  王承恩乃是內一品的文淵閣提督太監,一等一的皇帝身邊的近人,按照官階,他是四品,當然需要見禮。

  “萬歲爺尋你。這是張方平嗎你看這大雪的天氣,有何感想”王承恩笑著迎了上去回禮之後,看著張方平問道。

  張方平稍加思忖才說道:“瑞雪兆豐年,全仰聖恩,今年終於是下雪了。”

  王承恩略微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說道:“孫府丞,且隨咱家來。”

  張方平的第一次麵試考核,沒有通過,王承恩對其比較失望,萬歲爺已經登基四個月有餘,所行之政,已經略微有了些成效,但是哪怕是孫傳庭的師爺,都不知道萬歲爺的心思。

  “敢問王大璫,萬歲喚我何事”孫傳庭邊行走邊問道。

  王承恩搖頭說道:“咱家也不知道,到了乾清宮,孫府丞就知道了。待會兒入了玄武門,欽安殿、坤寧宮是後宮,切記不要隨意張望。”

  王承恩提醒了一句孫傳庭,若是走午門或者東華門就太遠了,若是走玄武門又要經行後宮,所以他提點了兩句。

  “就到這裏,由小黃門帶著孫府丞前往,咱家還有點別的事要辦,這不是元旦將至嗎咱家去給萬歲爺采買點過時節用的物件,孫府丞且自行去吧。”王承恩到了玄武門就不在往前,而是止住了腳步,踩著雪來到了萬歲山下的宮舍。

  萬歲山,又名煤山。

  原來是兵仗局煉器用的煤精堆疊的地方,現在這裏在萬歲爺的授意下,露天堆疊著無數的煤精,這裏都是惜薪司的內侍,在清點著過冬的煤炸和煤精。

  王承恩當然不是來盤賬的,也不是親自查看煤精儲備,他是來尋李自成的。

  他看著麵前的宮舍,抽出了自己的腰劍,手指在腰劍鋒利的劍刃上不停的敲打著,作為信王府的大伴,都是需要打小訓練武技,連閩龍王鄭芝龍都不是他的對手。

  李自成的確有點功夫在身,但是生死搏殺,王承恩有信心贏過對手。

  而且他身後還跟著幾個大漢將軍,還有幾個同樣功夫了得的內侍。

  他想要殺了李自成。

  因為萬歲爺想殺。

  但是他不能殺李自成。

  因為萬歲爺不讓殺。

  但是他今天還是來了。

  “王大璫。”李自成推門而出準備去廁溷入廁,結果就看到了王承恩站在大雪之中,手裏拿著一把腰劍,愣愣的出神。

  李自成瞬間沒有了入廁的想法,一股冷汗沁出了額頭,大冬天還下著雪,風一吹要把人凍成冰坨子的天氣,李自成居然感覺自己出了一身的汗。

  “李鴻基,咱家且問你幾句話。你照實回答,若是有半分差錯,後果你清楚。”王承恩將手中佩劍提在手中。

  “大璫請講。”李自成強行讓自己鎮定下來,但是聲音裏帶著撕裂的恐懼。因為此時的王承恩居然一臉的死氣。

  李自成曾經清楚的感覺到了萬歲爺的殺意,但是後來聽說萬歲親自下旨,不讓別人動他。

  王承恩顯然不是奉詔而來,那麽顯然是王承恩自己準備動手,王承恩要違抗聖旨

  那後果呢

  王承恩想過嗎

  李自成看著王承恩的一臉決絕,就知道,王承恩已經想過了一切後果。

  甚至為了維護大明皇帝金口玉言,王承恩連自己的命搭進去的打算,也做好了。

  “咱家問你,昨日下午你和郭尚禮吃酒,可曾慫恿其昨夜誅邪佞的行為小心回答。”王承恩見過郭尚禮。

  隻要是萬歲爺親自點名的人,王承恩都小心留意,郭尚禮平日裏是個憨憨,三巴掌拍不出一個響屁來那種鐵憨憨,沒有那麽多的主意,那麽郭尚禮為何要這麽做,就成了王承恩心頭揮之不去的問題。

  雖然萬歲爺不問,但是不代表王承恩不需要問。

  “郭尚禮昨日吃酒未曾多喝,隻飲黃酒兩碗,就去了左鎮撫司,昨日他付的酒錢,我察覺到不對,就追了上去。在左鎮撫司見到了他們行動,才知有此事。”李自成擦了擦額頭的汗,小聲的說道。

  “那咱家問你,你可曾看到郭尚禮矯詔”王承恩垂下了手,他的右手袖子裏有一手弩,已經上了弦。

  李自成用力的擠了擠眼,若是照實說,那就是出賣郭尚禮,若是說假話,那王承恩和身後幾個大漢將軍和內操,怎麽可能放過他

  吾命休矣

  李自成又擦了擦汗,站直了身子,拱手說道:“某隻看到了郭尚禮奉詔誅邪佞。”

  “哦”王承恩雙手垂於身前,將手弩下了弦,笑著說道:“勇字營那邊,你切記以孫府丞馬首是瞻,不要往下定論,有事可直接奏報於咱家。”

  王承恩走了,李自成靠在門梁上,他驚恐不定的看著王承恩的背景,怎麽想都想不明白,他明明撒謊了,王承恩也知道他撒謊了,但是卻沒有殺他。

  王承恩的話裏處處都是陷阱,但凡是李自成回答錯了一句,他就死了。

  “孫府丞,天大雪,地冰如鏡。天氣嚴寒不說,就是這大雪,雪是好雪。”

  “但百姓們的房梁多不堪重負,還有一些百姓家中困苦,連煤炸都燒不起,更遑論柴薪。”

  “你帶著人辛苦下,走訪下京師三十六坊,體察民情,修繕房屋,實在是困難的,送些米粱接濟下,煤精從煤山支取就是。”

  朱由檢看著已經凍成冰塊的大明京師,對孫傳庭交代著他的旨意。

  孫傳庭猛地抬起了頭,他這才知道了王承恩問張方平那句話的正確答案,到底是什麽。一時間孫傳庭有些迷茫。

  一方麵大明皇帝薄涼寡恩,大明的明公今天早上死了三十一個,大明皇帝一道申斥褫奪百戶詔書糊弄過去了。

  一方麵大明皇帝至仁至善,大雪紛紛揚揚,萬歲手中都是恭賀大雪的奏疏,可是萬歲卻看到了百姓們的困苦。

  萬歲到底是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