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大明皇帝的絕戶計
作者:吾誰與歸      更新:2020-07-22 22:58      字數:4938
  黃台吉撓了撓自己光禿禿的腦殼,看著範文程就是一陣的犯愁。

  這人哪裏都好,就是這脾氣太軸,這一句又一句的全憑大汗做主,就是在架著他黃台吉去不遺餘力的禁煙。

  黃台吉的主觀上是不想禁煙,客觀也是屢禁不絕,他心裏跟個明鏡一樣,但是這事,他還是得去做。

  因為這是範文程的生存之道。

  範文程需要得罪人,他需要做一個獨臣,做一個把其餘三貝勒全部得罪幹淨,而且是往死裏得罪,他這個投效而來的遼人,才能活下去。

  因為隻有這樣,黃台吉這個大汗才會保他。

  “那就禁吧。不過憲鬥呀,這東西你知道,根本屢禁不絕,朕隻能說盡力。”黃台吉勉為其難的抽出了另一封書信,遞給了範文程,有些猶豫的說道:“憲鬥,你幫我看看,要不要答應?”

  “這是什麽?”範文程疑惑的打開了書信。

  黃台吉難掩臉上的笑意,笑著說道:“天下之大君親筆寫的敕書,和袁崇煥那小兒的書信一起來的,因為是大明皇帝的敕書,就沒給憲鬥看,你幫我權衡下。我覺得這件事可行。”

  範文程一聽天下之大君這五個字,就是目光淩厲,果然大明這新帝,不是個省油的燈!

  當範文程打開書信的瞬間,整個人的腦門子都是汗!別說是皇太極,他險些著了道。

  範文程舉著書信對著從窗外射進大政殿的陽光,目光炯炯的盯著看,唯恐漏掉一個字,橫豎左右的看,就差把書信塞進眼裏了,才緩緩放下。

  “憲鬥為何如此模樣?”黃台吉看著裝模作樣的範文程,就是渾身不自在。

  範文程俯首說道:“臣從字裏行間,就看出兩個字,陰謀。”

  這封書信,上麵透著陰謀。

  從稱謂上就可以看出,大明皇帝舍老奴酋和建奴不用,改用努爾哈赤和女真,改黃台吉不用,稱其為皇太極。

  從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講起,訴說了他們覺羅家的曆史。

  愛新覺羅,是努爾哈赤和黃台吉的姓氏,愛新是黃金之意,覺羅是女真族的大姓,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通顏覺羅等等都是覺羅氏。

  甚至連李滿柱和李顯忠,這兩位被大明皇帝賜姓的愛新覺羅家的祖宗,都搬出來了。

  這要做什麽?

  拉關係。

  大明皇帝在書信裏,情深意切的將大明朝和女真的關係,做了一個梳理,得出一個結論,天興女真。

  還以薩爾滸之戰、廣寧之戰建州大勝而背書。

  別說範文程了,估計黃台吉看了都覺得不太好意思,他們女真在大明一直被稱呼為建奴,這冷不丁,突然如此尊重,黃台吉都有些受寵若驚。

  而大明皇帝終於在最後圖窮匕見。

  大明皇帝朱由檢,在書信裏說,天下英雄唯努爾哈赤一人也,天命所歸。

  勸說黃台吉,做大汗沒勁,不如做皇帝靠譜,勸其進位稱帝。

  還拿出了當年宋朝與遼國澶淵之盟舉例,雙方承平百年,百姓安居樂業等等實際例子進行勸說,描繪了一幅兄友弟恭、攜手並進退的宏偉藍圖,可以說是誠意滿滿。

  而且勸說黃台吉進位,朱由檢可是認真的。

  包括了一係列的雙邊國書陳文的稱呼互換、邊疆區域規劃、割讓遼西走廊、撤出寧遠錦州城守軍、建立互市商榷等等內容,而且在黃台吉登基的時候,朱由檢還會親自派出大璫前來贈送賀禮,以及承認其合法性的詔書。

  結合袁崇煥依舊在京,製造出一種,大明皇帝在等待黃台吉的決策,然後收兵入關的模樣。

  說實話,剛開始範文程看的時候,也是怦然心動!

  這怪不得黃台吉拿到書信就心猿意馬,從元朝時候覺羅家始祖的萬戶開始,他們覺羅家就一直等待著這一天!

  當目標實現就在眼前的時候,黃台吉怎麽能不激動?

  “大汗,臣以為此乃陰謀也。大汗稱大明皇帝為什麽?”範文程好不容易才按耐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整理好情緒開始勸諫。

  “一統天下之大君。”黃台吉非常老實的回答道。

  “大汗為何如此稱呼?”範文程逼問道。

  黃台吉皺著眉頭說道:“因為大明皇帝就是一統天下之大君啊。這還有什麽為什麽?”

  範文程擲地有聲的說道:“大汗如此想,西虜是不是也是如此想?朝鮮是不是這麽想?海西女真是不是這麽想?遼民是不是也如此想?若是草率登極,我建州剛具雛龍之姿,瞬間分崩瓦解。離心離德,頃刻間就有傾覆之危!”

  “此乃釜底抽薪之毒計,意複齊秦互帝之舉,大汗明鑒呀!”

  黃台吉連連擺手,說道:“你不要再說了,讓朕緩思,讓朕緩思。”

  大政殿上沉默了許久,黃台吉看著八旗主的座位,眼神中滿是殷切的期盼,最後還是歎了一口氣,說道:“憲鬥講講齊秦互帝之事吧。”

  齊秦互帝這個戲碼,乃是秦國兵不血刃收拾掉齊國伐秦聯盟的絕戶計。

  楚國與秦國作戰屢戰屢敗,強盛的國力日益衰退,最終戰國七雄裏,有能力稱王稱霸,一統寰宇隻剩下了秦國和齊國。

  秦國居崤關的便利,坐擁蜀中糧倉,進可攻,退可守,和楚國作戰也展現了其強大的實力。

  其他國家害怕被秦吞並,紛紛找齊國當盟主,試圖聯合抗秦。

  而秦國秦昭襄王嬴稷登基稱帝,自稱西帝,遣使者尊齊湣王為東帝。

  齊湣王欣然應允,舉行了登基大典,而伐秦聯盟在當日便瓦解了,隨後燕國國君整日憂心忡忡,齊國的一統天下的“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知,隨即派出了蘇秦連續出使四國,在四年後組建了五國聯軍伐齊。

  齊國被燕國大將樂毅攻破都城,東帝齊湣王,被前來補刀打的楚國將領淖齒所殺。

  可一統寰宇的齊國,自此之後,隻能苟延殘喘,天下大勢遂定。

  範文程將這個故事講完之後,同樣也是心有戚戚。黃台吉蠢是蠢了點,但是還算聽得進去勸,換個貪功冒進的主兒,這會兒怕是已經在籌措登基事宜了。

  隻要開始籌措登基事宜,定製十二冕旒和十二章龍袍,消息傳出去,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攻占撫順、沈陽、廣寧的所有勝利果實,瞬間化為烏有。

  民心是什麽?是糧草,是兵源。

  沒有了民心,諾大個建州,說垮也就垮了,建州女真可能會高興,海西女真呢?西虜呢?大明皇帝要是再派出個使者,遊說一番,蘇克素護部,薩爾滸、嘉穆湖、沾、王家、額勒敏、劄庫木、薩克達、蘇完、董鄂、雅爾古、安達爾奇部,窩集部,瑚爾哈、瓦爾喀、費優,薩哈爾察等處之奴酋們,可是還沒放下刀,真心歸順他們建州女真呢!

  建州女真還能打得出薩爾滸之戰嗎?

  薩爾滸之戰的勝利乃是天幸,這一點大明清楚,建州更加清楚!

  沒有金剛鑽之前,攬了瓷器活,豈止是割到手,那可是傷筋動骨。

  這不是絕戶計,又是什麽?

  大明皇帝眼瞅著棒殺不行,改玩捧殺的把戲了?

  當大明皇帝都不要麵子直接下場開團了,建州應該如何應對?

  此時此刻的建州並沒有實力和大明一決高下呀!

  範文程一時間有點心有戚戚,要不要偷偷摸摸的聯係大明朝廷,萬一哪一天大明皇帝帶著人來建州掃庭犁穴了,他好混個全屍?

  “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範文程俯首真心實意的說道。要是黃台吉再猶豫此事,他隻能另尋英主輔佐了。

  範文程咬著牙,大聲的說道:“大明新帝就在等著大汗上了房子,他就抽梯子!大汗就真的這麽在意這個虛名嗎?!”

  “好了好了,憲鬥不要說了,朕知道了,不稱帝,不稱帝,還不行!看吧你急的。”黃台吉忿忿的說道:“那什麽,你擬一封回信吧。這件事到此為止,切記不可讓其他人知曉。”

  黃台吉說到這個,才徹底明白了大明皇帝的陰險之處!

  這事但凡是讓其他人知道,登基也不是,不登基也不是!

  登基的話,民心動蕩,很有可能學了齊湣王,很有可能被西虜的大將給砍了,林丹汗西進可不是他自己樂意的,帶著人片了他的心,絕對堅定。

  不登基的話,八旗主、三貝勒,知道了他拒絕了名正言順登基的機會,心裏肯定犯嘀咕,是不是等著徹底收拾掉他們,再言登基之事?介時,也是一地雞毛。

  範文程顯然也瞬間明白了此事,心有戚戚的離開了大政殿,離開的時候,不停的嘟囔著殺人不見血,陰險、小人之類的話。

  朱由檢收到回信已經是十天以後的事了,京師的雨好不容易才停了,陽光明媚的日子裏,他正在西暖閣看書,夢閣之主茅元儀所寫的《武備誌》,朱由檢看的十分入神。

  之所以在西暖閣,因為西暖閣種著大片大片的驅蚊草香葉天竺葵,秋天的蚊子實在是太厲害了些。

  張嫣拿著另外一卷書,心思卻不在書上,反而看著雁回池上的落葉,有一搭沒一搭的用手裏的茶花糕喂著雁回池裏的魚。

  “萬歲,建奴那邊的回書。”王承恩從小黃門手中接過了一封書信,遞給了皇帝。

  朱由檢樂嗬嗬的接過了書信,他這一招攻心計,可不是他獨創,乃是參考當初漂亮國提出的G2設想。

  漂亮國的經濟學家弗雷德博格斯騰提出,他認為中國已經成為經濟超級大國,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GDP核算應為25萬億美元。

  因為中國強大的全工業體係,除了一些少數極端依賴進口的產業、極端的封閉市場和強大的工業、農業體係,讓中國市場幾乎成為了一個內循環,而內循環就應該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而非國際計價。

  而漂亮國的幾個智囊和經濟學者,普遍認應該成全中國,使其成為國際經濟秩序的管理者。

  2008年經濟危機之際,美國經濟再次衰弱,次年,奧觀海當選漂亮國聯盟盟主,上任後,奧觀海對G2概念進行強化,從經濟領域合作擴展為國際關係,簡而言之即為“中美合管世界”的G2框架概念。

  當然,這新聞太老了,中國兩千年前,就上演了齊秦互帝的把戲,中國以自己是發展中國家為由拒絕了。

  奧觀海不得不提出重返亞太戰略,明確遏製中國崛起。自此之後,一脈相承的遏製政策,從一而終的堅持了十二年,而且愈演愈烈。

  朱由檢也是基於此,給黃台吉去了一封信,勸其登基,而且還製定了一係列的後續政策,準備隨時跟進。

  但凡是黃台吉動了心,他就會隨時跟緊。

  “讓朕看一看,小奴酋說了個什麽。”朱由檢打開了書信。

  金國汗王黃台吉呈書一統天下之大君,我等乃爾屬國矣,我汗國起兵之故,非欲取天下、得大位、登大極,窺神器者人神共棄之。

  昔日,我汗國守遼邊,以正直為心,未動寸草撮土,而遼東官員無故殺我祖,毀我世傳廬舍田地,逐我居民、奪我疆土,又以我太祖所聘葉赫之女,改適蒙兀,複欲謀害我汗國,助兵葉赫,給兵守城,似是種種欺淩,遂成七恨,後我父屢屢致書陛下,遼東官員不肯上達,愈加欺淩,甚至屠我汗國臣民,遼東官員,欺君害民如此,生受顯戮,死遭寞禍,我父無奈四下聚兵,此乃起兵之故也。

  今日,新帝登基敕國書以訓誡,臣等不甚惶恐,若炎日縱兵深入,必遭天譴,犯爾邊境,天地不容。四海之內皆係君父一體恩養,然刀兵四起國民困苦,何日休止耶?爾不耕種,以土為食耶?臣力讚和好,方為安民之職也。(注1)

  朱由檢看完了書信,遞給了張嫣,搖頭說道:“小奴酋不上當呀,許下了毒誓,說哪一天犯邊,他就必遭天譴、天地不容、人神共棄,嘖嘖,夠毒的。”

  張嫣看了半天,放下書信,繼續盯著雁回池裏的落葉說道:“足恭小謹,巧言令色。當初我就說,皇叔這招不行,小奴酋可能蠢一點,但是範文程可聰明的緊。”

  “王伴伴,讓前往遼東的商賈們把朕有意勸其登基的消息散播出去,把條件也講清楚,越誇張越好,那什麽,把漢獻帝禪讓、魏元帝禪讓、晉恭帝禪讓這些都找找,把大明皇帝要禪讓的消息傳出去,要讓整個遼東都知道,大明皇帝有意讓小奴酋登基的消息傳出去。”朱由檢繼續出牌,黃台吉不上當,不代表大明皇帝就這麽認了。

  大明皇帝登基還講究個三推而就的把戲,怎麽說也要勸三次才是。

  “皇叔真的準備把皇位讓位小奴酋嗎?還是打算把遼西走廊的城寨都給建奴?”張嫣依舊心不在焉的說道。

  朱由檢稍微猶豫了下問道:“秦昭襄王得到和氏璧,真的會給趙王十五座城池嗎?”

  張嫣將手中的一塊茶花糕點掰了一小塊,扔進了雁回池裏,笑著說道:“我就知道,大明皇帝都是出了名的小家子氣。”

  “不過皇叔,勸說移宮的奏疏已經堆滿小膳房了,別說引火了,當柴燒都夠用了。皇叔就打算這麽不聞不問下去嗎?”張嫣回過頭來,眼神裏帶著些許的落寞說道:“要不然皇叔就把袖子裏藏得奏疏批了吧,出宮做個道姑,心裏也清淨。”

  :注1:此段黃台吉書信,多數內容來自於大同宣府之戰中,皇太極給崇禎和代王寫的兩封信。一封承認自己原為明朝所屬,尊稱崇禎為天下之大君。一封辯解造反原因,稱本身是給明朝駐守遼邊的忠臣,起兵是被遼東官員逼迫萬不得已。當然,作者君也進行了在不改變黃台吉本意的情況下,藝術性的再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