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水可覆舟
作者:吾誰與歸      更新:2020-06-19 21:22      字數:4280
  朱由檢用力的揉著額頭,巡鋪讓金吾衛的軍卒重新填補,將城中治安交給巡鋪去完成,是他對後世公安體係的一種變通,這個變通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麻煩。

  張維賢手裏僅有的四千餘人的金吾衛的戰力堪憂,但是巡鋪的職能幾乎等同於與衙役,金吾衛的軍卒就是戰鬥力再拉跨,這點事還是可以辦的。

  張國公也沒有拒絕萬歲的聖旨,還請了一些軍費,收拾巡鋪舊址。這些錢,朱由檢也批了,最近一段時間,朝臣們被查抄了不少,作為大明提款機的大明明公,多少還是有點油水,之前抄閹黨的家,也弄了不少的銀子。

  朝臣們看皇帝一意孤行,甚至連勳戚之首的張國公都擺平了,他們上了幾分奏疏,就如同往大海裏扔了幾顆石子一樣波瀾不驚,他們也懶得再上,萬歲爺鐵了心要辦得事,他們其實也攔不太住。

  問題反而出現在了密諭這個政策之上,巡鋪是第一次篩選,王大媽家丟了一隻雞,劉大娘家燒了一隻鞋,張大爺家裏的外孫跌糞坑了,這等雞毛蒜皮的事,就要被篩選掉。

  但是軍漢們都不識字,這這一次篩選就變的極為困難,百姓們叨叨的事都是家長裏短,朱由檢看了數十份密諭就直撓頭,這些事,沒有什麽價值。

  張嫣一隻手籠罩衣袖,一隻手提著茶壺,給茶杯續了一碗茶湯,她端起來細細的聞了聞,笑著說道:“清明節前的峨眉雪芽,茶香四溢,沁透心脾,皇叔要不要試試?”

  朱由檢嫌棄的撇了一眼,都沒搭理張嫣,這張嫣的茶藝和他朱由檢的茶藝,都是一丘之貉,兩眼一抹黑,都是俗人,衝什麽大尾巴狼。

  “皇後娘娘,這是日鑄雪芽。”王承恩用蚊子叫的聲音說道,他倒是想看破不說破,但是萬歲爺一直在擠眉弄眼,他隻好硬著頭皮的說。

  張嫣有幾分無奈,搖頭說道:“從今天起,它就叫峨眉雪芽了!”

  “田都督差人進宮打探消息,為什麽不讓他回京,打探到了王祖壽那裏,王祖壽也知之不詳,所以沒有過多的言語,萬歲爺,這事怎麽辦?”王承恩說起了正事。

  朱由檢眉頭一皺,川字眉緊繃。他下意識的以為田爾耕要脫離自己的控製,不過稍一換位思考之後,眉頭的皺紋才舒展開來,要是他朱由檢是田爾耕,他也害怕。

  田爾耕有這樣的舉動,也不例外。

  朱由檢有些猶豫的說道:“你再傳一道安撫的聖旨,算了,還是傳一道督辦誅邪之事的聖旨,安撫的聖旨對田爾耕沒用,隻有讓他知道朕讓他在通惠河真的是為了辦事才行。”

  安撫屬下,不僅僅靠的是安撫的詔書,讓其明白聖意,才能夠徹底讓其安心,把差事辦好。

  “是。”王承恩點頭稱是。

  張嫣眨了眨泛著光的眼眸,看著張弛有度的朱由檢,一時間有些迷惑,朱由檢的性情登基之前和登基之後,完全兩個模樣,處理朝政,籠絡人心之事上,可以說是,遊刃有餘。

  “皇叔,通惠河上,隨便派一個千戶就可以了,為何要田都督親自督辦?”張嫣忽然開口問道。

  朱由檢下意識的敲著書桌,笑著說道:“皇嫂問的就是田爾耕要問的話,為什麽通惠河上一千兩百錦衣衛的誅邪隊,要讓他左都督親自督辦。”

  “誅邪隊是疏通通惠河重要的勝負手,田都督親自督辦,可示朕的決心。”

  “其次,錦衣衛疏於戰陣已久,正好拿黑眚試試手,同樣在西山也有五處誅邪隊,同樣有一千人在拿山魈練手。”

  “徐光啟,徐老師父的新軍操練之法,也可以在這兩千錦衣衛中小範圍試驗一下,尤其是增大火器比例這件事上,這是未來幾年大明朝軍政的主要方向,小範圍試點朕才能安心。”

  大明朝的皇帝對閣老的稱呼都是以老師父尊稱。

  張嫣歪了歪頭,依舊笑著問道:“沒有別的嗎?”

  朱由檢敲著禦案的手指頭突然停下,也是笑著回答道:“沒有。”

  “你撒謊,你撒謊的時候最喜歡敲桌子。”張嫣指著朱由檢的手說道。

  王承恩一聽這話,立刻抱著批好的奏疏,腳下生風,看似是踱步,但是速度比別人跑的還要快!

  皇帝和懿安皇後接下來的談話他萬萬聽不得。尤其是這句萬歲爺撒謊的時候喜歡敲桌子的習慣,他都不知道!懿安皇後如何得知?

  在宮裏,保護好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該知道的不要知道,不該聽到的不要聽到,他還要保護好自己的小命,為皇帝盡忠。

  張嫣等到宮人都褪去才站起身來,端了一盞熱茶放在了禦案之上,問道:“我思前想後很久很久,皇叔的這些理由我都想到了,但是不夠充分,而且事情不是這麽簡單,否則不會讓田爾耕親自督辦,皇叔,到底意欲何為?”

  朱由檢歎了口氣,不願意多談這個問題。

  “皇叔不信我?”張嫣盯著朱由檢問道。

  又來!這女人的腦回路,真的有些奇怪。

  朱由檢思慮了良久,既然張嫣能夠看出來事情不對,別人也能看出來,田爾耕身為錦衣衛左都督,合理的解釋隻有一個,那就是通惠河之事,要比查辦勳戚明公更加重要。

  他最後還是點頭說道:“其實整件事,通惠河的黑眚、無為老母、勳戚、明公,都不是朕的目標,朕的目標是百姓。”

  “要徹底消滅黑眚,疏通通惠河,讓京中糧價平抑,一千人的誅邪隊完全不夠看。通惠河正宮教兵就有三萬之眾,朕的誅邪隊就是裝備再精良,訓練有序,也不能一千敵三萬,但是如果加上百姓的話,就完全可以了。”

  “其實可以,皇叔還是太小瞧錦衣衛的實力了。”張嫣搖頭說道,一千錦衣衛精銳對上三萬教兵,還真的說不好誰輸誰贏。

  張嫣有些疑惑在乾清宮裏來回踱步,思忖了良久,眼睛越瞪越大,猛地一拍桌子,大聲的喊道:“皇叔!這樣做太危險了!”

  “皇叔自己都說了,自古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鬥升小民起義!這是皇叔朝議時候親口對明公所言,此時皇叔所作所為,豈不是授之以柄?!”

  張嫣想明白了,要依靠百姓,就勢必解開一層枷鎖!那就是民間武備控製,尤其是甲胄、弓箭、火器的控製,一旦解開這層枷鎖,百姓們會做什麽?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朱由檢點頭,也不斷側目的看著張嫣,她對自己的政策的理解,僅僅憑借著田爾耕不按時歸京,就品出了這麽多的深層的含義。

  “為什麽?”張嫣不斷的看著朱由檢臉上的表情,似乎想從他的臉上得到答案,

  可惜朱由檢不會給張嫣這個機會。

  “這是大名府知府盧象升上給朕的一道奏疏,他說天下有變,應當早日防備。”朱由檢從禦案之上,尋找到了一份奏疏,遞給了張嫣。

  《天下安危陳條疏》,盧象升已經用了他最大的惡意去揣測這天下的格局,就關隴地區的民變做出了最壞的預測,同樣對建奴破關而入,做了最壞的打算,但即使如此,盧象升並不認為天下必亡。

  此時此刻的朱由檢,已經知道了大明的必然命運,自然是無所畏懼。

  “皇嫂還記得前幾日那個朱由檢必死循環嗎?不論怎麽樣,朕都是要死的。不是百姓,就是建奴。那朕索性把這條命交給百姓去抉擇,他們讓朕生,朕就生,他們讓朕死,朕就死。”朱由檢極度平靜的說道,甚至抿了一口日鑄雪芽,唇齒留香。

  “茶不錯。”朱由檢滿意的點了點頭。

  張嫣手裏拿著奏疏的手都在顫抖,她本來猜到了一些,結果完全沒想到朱由檢的決心如此之大!

  “此法不可取。”張嫣還是搖頭說道。

  朱由檢歎了口氣,失神的望著乾清宮的紅木柱說道:“大明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

  “建奴虎視眈眈,商賈、農桑征稅皆為五成起步,民不聊生,全民皆兵,可是大明呢?大明歌舞升平,明公日夜紙醉迷金,百姓們艱難過活但是依舊沒有備戰,即使如此,放到朕麵前的奏疏,依舊是大明天下,四海升平,錦繡山河,花團錦簇。”

  “建奴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氣,大明隻能用一分的力氣應對,如何能得勝?”

  “朕心意已決。”

  讓大明百姓入股大明集團,就是朱由檢的救國之策,而這個策略伴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他不清楚這股力量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會直接將他朱由檢碾成曆史車輪的車轍,但是他的首要目標是保證文明的延續。

  他的第一要務是保證,中國這片土地,不丟失那失去的兩百年,這就夠了。

  “你太悲觀了。”張嫣略微有幾分心疼的說道,這個少年天子,遠比朱由校還要成熟數分,並且目標更加明確。

  朱由檢卻搖頭說道:“朕一點都不悲觀,恰恰相反,朕很明白朕到底在做什麽。”

  “讓田爾耕督辦通惠河黑眚之事,完全是為了讓民情變得可控,如果真的失控,那就是洪水滔天,淹死的首當其衝就是朕。田爾耕明白也好,不明白也罷,他都會去做,收束民力。但是這股民力,誰都控製不了。盡人事,聽天命就是。”

  張嫣忽然喜笑顏開,不再糾結此事,既然朱由檢都不怕,她一個遺孀,為何要怕?

  她放下了心中的疑惑,大明的這艘巨舶的掌舵人是朱由檢,而不是她,她隻能給出一些自己的意見。最終決定走向和未來的還是大明皇帝。

  “晉商黃家少主黃雲發進京了。”張嫣略微有些擔心的說道。她不知道為何朱由檢對晉商八大家如此在意。

  晉商八大家,範、王、靳、王、梁、田、翟、黃家,是活躍在關隴、陝西、宣府和大同的八大豪商,他們和浙商、徽商相比,有巨大的區別。

  那就是在韃清入關之前,在明朝政治日趨**和社會動蕩的關頭,八大家,這些商人憑借著其特有的靈敏嗅覺,他們看到了韃清的崛起和統一天下的野心。

  在正常貿易之外,暗中為清軍輸送軍需物資,提供關內各種情報,搞起軍火的買賣。

  火藥和糧食都是大宗商品,他們通過走私的手段,資助韃清。賺取大量的金錢的同時,還獲得了足夠的政治資本。

  韃清入關之後,順治沒忘為己入主中原建立過赫赫功業的八大家,在紫禁城便殿設宴,親自召見了他們,並賜給服飾黃馬褂。

  在宴上,順治要給他們封官賞爵,八大家受寵若驚,竭力推辭。

  於是,順治順水推舟,便將他們封為“皇商”,籍隸內務府。

  八大家之首範永鬥被命主持貿易事務,並賜產張家口為世業。其餘七家,亦各有封賞。

  僅僅拿範家舉例,範家為皇家采買貨物,廣開財路,壟斷河東長蘆鹽場,關外人參等名貴藥材,借機操作市場,將人參營銷成為了可以起死回生之神藥,比後世的鑽石營銷不遑多讓。

  晉商黃家少主黃雲發,也是八大家之一,早就在朱由檢的黑名單之上,這些人一旦進京,就會第一時間通報入宮。

  “派錦衣衛盯著他們,看他們接下來的舉動。千萬不要打草驚蛇。”朱由檢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此事。

  張嫣皺著眉頭說道:“錦衣衛已經跟丟了。”

  大明的背後其實有一個看不見的帝國,這個帝國沒有君王、沒有城堡、沒有疆土、甚至沒有單一的權力的寶座。

  實際上是一個流動的、無限擴張的、擁有高度組織化、以地方財閥為核心的金融帝國。

  而這個高度組織化的帝國的背後,別說晉商八大家,哪怕是全部的晉商,都隻是是其版圖上的一個分支罷了。

  朱由檢正在小心翼翼的試圖觸碰這個無冕之王的冰山一角。

  “跟丟了?有意思。”朱由檢點頭,事情變得有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