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叔祖
作者:此書凶萌      更新:2020-05-14 20:39      字數:2227
  這朵蓮花叫“紫蓮花”,移栽到相府前位於皇宮西池,源於西蜀贈送。紫蓮花共有三朵,還有兩朵分別位於東宮和都尉府。

  相傳這花頗有靈性,內含紫氣,如若綻放,必有紫氣騰空。紫氣本就是祥瑞之氣,它的出現也預示著花開之地必然會有帝王、聖賢出現。

  此前紫蓮花從沒有綻放,而今卻綻放在相府,陳澤秀最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要知道這朵蓮花不隻是皇帝的恩賜,還是皇帝的眼睛。

  如果紫蓮花盛開的事情傳出了相府,那麽消息一旦進入宮裏,必然會引起皇帝的猜忌。

  貴為兩朝元老,朝中半數皆是他府中門客,陳澤秀心知肚明,他這一次怕真的是遇上了從未有過的大麻煩,保不齊整個相府都會被牽連。

  陳澤秀久違的煩心,皺起眉頭,低聲道:“闊兒,吩咐下去,即日起相府概不迎客,關於紫蓮花開放一事,任何人不得向外宣揚,違者家法伺候。”

  “是!”陳闊拱手言道。

  “父親,怎麽會發生這種事?”陳盈盈走到池亭邊,低頭看了看那朵略顯羞澀的紫蓮花。

  陳澤秀負手輕歎:“就怕是天要亡我!”

  ……

  翌日清晨,朝陽緩緩升起,位於南津城中央的巍峨晃晃的塔樓頂層,窗門大開,有一蓬頭垢麵的老翁抱著一柄鏽跡斑斑的古劍盤坐在地上,麵朝東方。

  老翁身後有個穿著金龍黃袍的中年男子獨自推門而入,看著滿地狼藉的書冊,他躬身撿起幾本輕輕放回書架,開出一條小路後才終於走到了老翁身邊。

  金龍黃袍男子席地而坐,與老翁一起遠眺,金燦燦的陽光裏隱隱可見有幾縷紫氣夾雜,沒入了兩人的瞳目。

  “叔祖,紫蓮花開,你可有什麽想法?”

  老翁沉默著,一雙黑瞳卻愈發變得亮閃閃。

  似乎是習慣了老翁的沉默,金龍黃袍男子斂聲道:“北秦無懼,恐有內憂。陳門兩朝,忠義雖有,但叔祖常說,皇權所畏,寧可錯殺一千,亦不可放走一個。若是放任不管,朕終歸睡不安穩。”

  老翁徐徐開口,如山石墜地,擲地有音:“非他!”

  黃袍男子遲疑:“叔祖何意?”

  老翁目不斜視,視線一直盯著山頭冉冉而上的那輪燦陽,答道:“我曾觀星看麵,陳門並無帝王之征,聖賢二尺,已是高嶺。”

  “當真?”黃袍男子站起來,心中釋然,不禁仰天大笑。

  老翁的臉色卻是陰沉,紫蓮花開,必有人傑出世。但願這人對南唐有益無害,否則必成禍患。

  東宮。

  自太子李木東海學藝歸來,在宮裏休憩了幾天後,這幾日東宮是賓客盈門,門庭若市。

  數不清的南唐顯貴爭相來太子府拜賀,送來的禮物裏最多的還是各家女兒的畫像。

  早年皇後就提過,等太子學藝歸來就會安排太子完婚,為皇家開枝散葉。送畫的人也不求自家女兒真能選為太子妃,就算當個妾他們也是滿足的。

  精挑細選出來十幾幅女子畫像,李木倒是一個也沒有看上,說來他心裏現在根本沒有成婚的想法,這一切不過都是皇後在背後推瀾。

  李木在東海是出了名的武癡,他今生最大的心願就是有朝一日能夠登上武道巔峰,成就無上境界。

  這是每一個修行者的畢生追求,也是東海向李木宣揚的思想。

  別看在南唐他是萬人敬仰的太子,在東海他就是一個隨時都可能被人踩在腳下殺之棄之的弱子,修行世界,到哪都是弱肉強食。

  讓所有人退下後,李木單獨召見了少庶子楊路,詢問他關於畫師鑒定《九龍出海圖》的情況,楊路的回答依然是沒有結果。

  南唐畫師的功底不高,這是李木知悉的事實。

  要說這繪畫文化最濃厚的地方,當然還是明國,明國的畫文化曾在中洲大陸昌盛了四百餘年,湧現出了諸如白鴿、吳道子等非常有名的畫師。

  想要辨別手裏這幅《九龍出海圖》的真假,肯定要找到一位和白鴿功力不相上下的畫師才可能做到,而今天下畫界,僅論繪畫造詣而言,能做到的怕是隻有兩個人。

  其中一個,現在恰恰就在南唐。

  月上枝頭,心上屋頭。總想著能安定下來的秦沐著實是靜不下來,這幾日相府閉門謝客,屋裏的人沒有緊要的事情又不允許出去,可是把他給憋壞了。

  盡管陳盈盈張羅了好多好吃的,秦沐也胖了半斤,但是他還是想出去耍,陳盈盈也是拿他沒辦法,隻能換了身方便的男兒裝陪著他。

  遊南津,有兩大不得不看的景觀。

  其一是聳立在城中央的金色塔樓,這是皇宮,入夜燦亮得就像是一顆鑲嵌在大地上的火龍壇;其二就是位於城外二十裏和塔樓遙相呼應的青色古塔,香山書院。

  香山書院是由唐國皇室出資建造,南唐大小宗門共同捐書而落成的唐國最大、藏書最多、種類最全的書院。

  書院早年間隻向皇室開放,後來逐漸向南唐的宗門弟子開門,發展至今,已經允許包括平民在內的任何成年人進入書院觀學。

  書院的作用不僅是為天下人提供一個博覽群書的場地,也是朝廷和宗門選拔優秀人才的一條門路,故此書院裏的書很多都是稀有之物。

  香山書院共有九層,按照書冊的難度依次往上放置,層數越高,書籍越少,書中內容的奧義越深,難度也是越大。

  一些宗門弟子因為在書院觀學導致走火入魔的不在少數。

  陳盈盈也在香山書院觀學過,她花了半年時間踏入第三層就已經感到了心累,第三層看了一半有餘後她便沒有再繼續下去。

  據她所知,自書院落成以來,最厲害的一個人其實是一個完全不會修行的文弱書生。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他二十年前來到香山書院,一夜就看到了第八層,驚動整個南唐,是有史以來最有可能踏入第九層的人。

  但是這個人當夜卻忽然消失了,以至於書院的排行榜都沒能記下他的名字,隻在第一的位置掛了一塊無字牌,象征著他來過也存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