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造紙
作者:古神一號      更新:2020-05-18 18:24      字數:2161
  農忙季節之後,部落的所有糧食都收割完畢,就連河邊的甘蔗也運回了部落給儲存了起來。

  這個時節距離冬天還有一段時間,所有人都空閑了起來。

  當然,方海不能讓他們都閑著,吩咐了一批人開始修路,從華夏部落到太陽部落這一條路。

  被龍卷風清洗後,這段路上沒什麽特別大的樹,拿上工具把有坑的地方都填一下,一些倒塌在路中間的樹也清理掉。

  這條路修理好後,部落采集錫礦更加方便,等以後能生產馬車的時候,方還還打算把這條路全部鋪上石磚來加快部落的發展。

  華夏部落也開始開墾新的土地,在靠近河邊方海還打算修建一條堤壩,防止洪水淹沒莊稼順帶修建各路分渠到農田,方便農田的灌溉。

  在準備河流上端也準備建造一個巨大的水車,以防止幹旱的時候顆粒無收。

  河邊的草到了秋天全部泛黃,方海打算一把火燒掉,剩下的草根趕上一群渡渡鳥刨上一頓,地裏的蟲子來年會少了很多更容易開荒。

  來到廣場上,所有的糧食都拉進了倉庫,格外的空曠了不少。

  今天的太陽很好,方海打算試一試能不能造出紙來,每一次上大號都讓人痛不欲生這都成了執念。

  紙的好處還不止這些,紙是文明的載體,讓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然後繼續傳承漢字,實行義務教育,部落培養更多的人才,開啟方海心目中的大發展時代。

  但是造紙也並不是很簡單,方海知道一點需要紙漿,然後抄造,幹燥,剩下的就不太清楚了。

  造紙術不隻是中國人民最偉大的發明,更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要知道從西漢時代造紙開始,還是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時間,剛開始造出的紙,根本不適合書寫,更是經過了上千年的更替,才在唐朝時期製成了適合書寫的紙張。

  方海一開始也不需要製造那麽好,隻要生產如同後世草紙一樣,以後再改進也不遲,想要一次就製造可以書寫的紙太過艱難。

  隨著青銅工具的普及,方海也打造了一套桌椅板凳,吩咐一些士兵找來了一些細膩的樹木,可以用來做紙漿,用麻布做了不少抄網,給幾個跟來的農民吩咐好了工作,大家都開始行動起來。

  叫來農民生產出了一個巨大的風車,下麵連接著一個巨大的石磨,把木頭剝皮後砸爛加水浸泡一天後,在放到石磨中磨成紙漿。

  用於生產紙的樹木光還選了十幾種,用手摸了摸有些粘稠,可能纖維度不夠。

  其實部落裏的甘蔗也是生產紙的好材料,但是方海決定明年擴大種植,這些還是留到明年當成種子的。

  像用竹子造紙的話也是還可以的,部落前麵的竹子也不算很多,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使用編製了一些籮筐,方海就減少了砍伐速度,像用其他的樹木代替也是可以的,這些竹子還是養著吧。

  就連一些不認識的草莖杆也是可以使用,方海這時候也無法給紙脫色,先用樹木生產一批,這在原始時代樹木屬於無限資源。

  架好一個巨大的陶鍋,叫士兵把紙漿倒了進去,添滿水煮了起來,順帶方海還倒了一些樹膠下去,看一下造出的紙會不會更緊一些。

  在古代造紙的過程中,還需要添加一些石灰,方海到現在都沒有發現,直接就給省略了。

  煮好的紙漿倒進一個很大的清水池,拿著木棍攪拌了一下,等待隻將靜靜的沉澱下來。

  方海拿起抄網,這種抄網用很細的麻布製作,輕輕的沉入水底網起一些紙漿緩慢的拿起來。

  等待抄網瀝幹水放到一旁晾幹,剩下的就是等待了,交給旁邊的農民繼續製作。

  方海也是第一次造紙,教了幾遍就讓他們自己摸索,畢竟自己也不是很會。

  接下來就是幹燥了,如果全部用太陽來曬幹,製作紙的抄網就需要很多,還容易受天氣影響,方還想了一下還是決定烘幹。

  烘幹爐的製作方法有很多,就像一些北方的炕也是一種烘幹爐,原理結構就是下麵點火上麵烘幹,利用熱量把紙張裏麵的濕氣排出去,這樣生產的紙張不光效率高,還減少了對生產地的依賴,地方小一點也沒關係。

  拿著磚頭砌出一個長長的甬道,把周圍的縫隙用泥巴堵住,然後在底部開始燒火,等待磚頭上開始發熱,就把抄好的紙並排的放上去。

  這種磚塊受熱並不是很均勻,可以看到在中心位置的紙馬上開始發幹,一絲絲水汽被蒸發。

  過了十幾秒後,方海揭了一張下來,這種紙張有些泛黃,可能是溫度過高烘幹的有些發硬,有些邊角上還起了泡。

  方海用手揉了一下,有些地方直接碎了還掉渣的有點像薯片,這種紙漿纖維量太少,根本都沾合不到一起。

  失敗了!握著手中的紙張方海知道,這次實驗絕對是失敗,吩咐士兵又拿來另一種原料製作的紙繼續試驗。

  造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方海隻有沉下耐心,一次次失敗早就在意料之內。

  隨著試驗了其他原材料,失敗了的方海拿著炭筆在旁邊記錄。

  古有龜甲、竹簡、布帛記載文字,古人的知識,智慧,思想得以延續,所有的發明得以傳承,我們從先輩的肩膀上成長,看得更高,理應更強。

  所以說文字更是一個文明的載體,隻有了一個掌握文字的文明才更加易傳承。

  方海製造紙張不管是為了自己所求,更是為了部落的傳承,讓部落在先輩的肩膀上成長得更快。

  方海走在部落的路上,看著所有人忙忙碌碌的為了部落奮鬥,隻剩下自己閑了下來,那就出去走走吧!

  始皇帝九年秋。

  華夏文明開始研究一神物,其輕如羽,薄如絹,柔軟如肌膚,富有韌性,可用於書寫文字,便於文字流傳,使得知識,思想及智慧更加流傳,世人更加開放。

  世人皆稱功在社稷,立在千秋。

  更有甚者稱之為原始人崛起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