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大秦銳士早朝
作者:楚氏飛揚      更新:2021-01-05 00:50      字數:2532
  “係統,開始召喚!”

  與呂洞賓交流一番後,夏塵便直接回到了王宮。

  “叮咚!”降臨成功,恭喜宿主獲得鬼穀子王詡的效忠。

  人物:王詡,

  種族:人族,

  年齡:一百一十八歲

  身份:鬼穀子,縱橫家鼻祖,謀聖,王禪老祖,玄微子。

  境界:真仙境圓滿

  兵器:暫無

  法寶:暫無

  功法:鬼穀煉氣術,

  神通:天地陰陽,術法通神。

  出自世界:古華夏世界、神話世界,天行九歌世界結合體。

  召喚完畢,王詡將在五日內抵達王城,為宿主效力。

  “哈哈,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啊!”召喚到鬼穀子後,夏塵情不自禁的大笑了起來。

  好在周圍沒人,否則的話別人定會以為夏塵失心瘋了。

  “隻要鬼穀子到了,何愁大計不成,學院不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夏塵自然不願意他的國土內有太多的宗門。

  可要想讓郡國子民全部踏入修煉,那就必須要有讓他們學習的地方。學院與前世學校是相同道理,而且學院在前世的小說中也是極為出彩的一個地方。

  夏塵原本是打算讓孟千世和呂洞賓掌控學院建設,不過現在鬼穀子要到了,夏塵便要改變計劃了。

  無他,因為來人是鬼穀子,

  “繼續軍團召喚!”

  趁著大好的運氣,夏塵直接又開啟了軍團召喚。

  “叮咚!”降臨成功,恭喜宿主獲得大秦銳士的效忠。

  身份:大秦銳士,

  人數:三十萬,

  兵器:製式兵器,

  境界:築基境至元神境不等。

  主將:白起(元神境初期)

  副將:蒙恬(元神境初期)

  降臨方式:募兵入伍。

  出自世界:戰國正史。

  “看來今天還真是我的好運氣啊,前有鬼穀子,後有秦銳士,而且還順帶送了白起和蒙恬。”

  三十萬大秦銳士就不用多說什麽了,白起和蒙恬也都是前世曆史中威名赫赫的將領。

  前者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秦國的武安君,後者是北擊匈奴七百裏的中華第一勇士。

  黃飛虎固然不錯,但僅僅依靠他一人是絕對無法支撐他夏塵征戰天下的決心。

  如今白起和蒙恬的出現就很好的幫他解決了這個問題,二人皆是帶兵有方的良將。再加上可堪一用的蘇護,短期內他的大軍便有了足夠多的統帥。

  接下來夏塵並沒有繼續召喚,因為他打算留著積分來一次特殊召喚,也就是一次組合召喚。

  翌日一早,夏塵便便早早的起來了,這是他登基後的第一次早朝自然是不能馬虎的。

  “臣等參見郡王!”

  金鑾殿上,眾臣齊齊見禮。

  “眾愛卿平身!”

  夏塵高坐在龍椅之上,麵容威嚴,表情嚴肅。

  “今日是寡人的第一場早朝,不懂的,還希望諸位愛卿提點。”

  夏塵平靜的說道。

  “郡王言重了,這是臣等應該做的。”趙景連忙說道。

  “四王子夏雍謀反,致使父王駕崩,寡人雖然平定了叛亂,但也使得郡國動蕩,朝廷不穩。

  好在有諸位愛卿支持,如今郡國也算是恢複了安穩,但中之空缺是無法改變的。

  寡人不喜歡麻煩,所以寡人今日便要對朝中官職進行一次任免,諸位愛卿若有意見大可提出。”

  夏塵自然知道任免官職有許多程序要走,但他不喜歡麻煩,而且今時不同往日,當前這個局麵快刀斬亂麻才是最重要的。

  “臣等無異議!”

  眾臣齊齊答道,

  意見,誰敢提意見。

  夏塵沒有說話,隻是看向了站在他右下手的宦官。

  宦官見狀連忙取出已經準備好的旨意大聲宣讀起來。

  最終張良成為了左丞相,諸葛亮成為了右丞相,劉基成為了吏部尚書,黃飛虎成為了兵部尚書,趙景和孟千世繼續擔任工部和禮部的尚書。

  原來的刑部侍郎被提升為刑部尚書,另外夏塵還從告老還鄉的官員中請回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擔任戶部尚書。

  除此之外宇文成都成為了禁軍統領,典韋成了禁軍副統領。

  足足小半個時辰過去,宦官才將那密密麻麻的旨意宣讀完畢。

  “臣等叩謝郡王隆恩!”

  除了極少數幾名大臣,幾乎在場所有人都得到了提升,這些大臣自然是無比高興。

  再加上昨日發生的一切,他們更是認同了夏塵,雖然他們無法像黃飛虎、張良他們那般忠心。

  但至少已經是歸心了,

  “此次叛亂,參與者甚多,這段時間內已不知道有多少亂黨被下獄,被清剿。繼續下去,隻恐郡國大亂,寡人不願事情繼續擴張,諸位愛卿可有些想法啊!”

  實際上比起官員封賞,這件事才是此次早朝的最終目的,也是所有官員都在意的事情。

  “啟稟郡王,臣以為應當依律處決這些叛賊。”

  新上任的刑部尚書秦典義正言辭的說道。

  “按照律法應當如何處置?”

  夏塵平靜的問道,

  “叛逆之罪,當誅九族!”

  秦典斬釘截鐵的答道。

  “秦大人正氣凜然,下官甚為佩服,但秦大人可知此次直接參與叛亂之人有多少,又可知算上他們九族之後又有多少人?”

  趙景一臉凝重的問道。

  “下官不知,但國有國法,若對叛逆之人手下留情,豈不是告訴其他人法不責眾,豈不是助長了其他人叛逆!”

  秦典絲毫沒有因為自己是剛剛上任的刑部尚書而退讓幾分,義正言辭的反駁了趙景。

  “趙大人所言的確沒錯,此次波及的確太過,若是盡皆誅殺恐怕有違天和啊!”孟千世感歎道。

  以孟千世那眼睛裏揉不得沙子的性格能夠說出這樣妥協的話來,可見此次波及範圍之廣。

  “此次直接參與叛亂者共計一萬兩千一百七十人,間接參與者六萬九千七百二十五人。

  如果加上他們的九族,那波及的人便超過了三百萬人。若是郡國子民知曉郡王在登基後的第一日便下令誅殺數百萬人,恐怕會讓民心不穩。

  秦大人的忠心與正義我等皆看在眼裏,但秦大人之提議的確有些不妥。”這時劉基也開口了。

  “是下官失言了!”

  秦典頓時尷尬不已,他哪裏知道波及會有那麽廣啊,他本以為就十來萬人左右,可實際情況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

  “秦大人是依法辦事,豈能是失言。”張良連忙笑著說道。

  “你們有何看法啊?”

  夏塵環顧四周,詢問道,

  大部分臣子都低下了頭,一來他們也的確沒有合適的建議處置這數百萬人的結局,二來他們自知身份不夠,不敢隨便開口。

  “郡王,微臣有一些看法!”

  這時諸葛亮開口道。

  “丞相請講!”

  夏塵笑著向諸葛亮,實際上這件事夏塵已經和諸葛亮幾人討論了很長一段時間了。

  “微臣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