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拒絕登基
作者:百裏酒酒      更新:2020-05-14 17:53      字數:4365
  顧怡和曹姑姑商量好了等有機會就找穆清和說要收沈時卿做妾室的事情,顧怡甚至已經在開始幻想到時候要如何借機折磨沈時卿,以出這些年心中的仇怨了。

  當然,沈時卿是完全不知道顧怡的打算的。

  她甚至還在想著,在沒有到達韃靼的都城之間,再見一次顧怡,並且惹怒她,好讓她能幫她脫身。

  然而,穆清和似乎察覺到了沈時卿的打算一樣,之後一直有意無意的阻止了她們的見麵,這讓沈時卿越發的急了起來。

  而此時的大梁京城,先前皇上駕崩,二皇子韓王殿下謀害皇上,被洛陽王當場擒獲。

  隨後,韓王殿下入獄,韓王府一脈的官員也正在清算之中。

  到了如今,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了,韓王謀害先帝的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於是,就有不少的官員請奏說國不可一日無君,請求洛陽王登位。

  但是顧離棠卻拒絕了,雖然依然以攝政王的身份處理國事,但是,因為沒有名麵上的皇上,而太子又還在昏迷,這倒讓不少的人有些重重欲動。

  甚至還有的人提出,要立先帝第四子,晉王殿下為新君。

  當然了,這種說法都被顧離棠壓了下去。

  隻是,他一日沒有登基,就難免讓人人心浮動。

  太後也一直在觀察著朝中的事情,對此很是不理解,便問道:“你當初,故意去平安縣就是為了讓顧呈等人放鬆警惕,好一網打盡,如今,到了這個關頭,你怎的反而遲疑了呢?”

  “你要知道,你一直不登基,處理國事便終歸名不正言不順,現在,你手中的權利還能壓製住他們一時,可也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啊!”

  顧離棠聽到這話,揉了揉眉心,滿臉的疲憊,這些日子,沈時卿失蹤,線索難尋,又逢皇上駕崩,他正好借此清掃顧呈一脈的官員,所以手中的事情很多。

  到了現在,前期的事情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按照原本的計劃,他就正好繼位登基。

  隻是,現在,他卻有了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此,不得不拖延些時日。

  “可是還有顧慮?”太後見他一言不發,便皺眉問道。

  顧離棠尋思了許久,這才道:“母後,我找到卿卿的下落了!”

  “我打算過些日子,親自去找她,因此,這個時候我不能登基!”

  她這話一出,太後便一拍桌子,怒道:“荒唐!”

  見太後生氣,顧離棠皺眉問道:“母後何出此言?”

  太後看著他這副冷漠的樣子,心裏就越發的來氣,連帶著對沈時卿也越發的不喜了起來。

  “哀家看你現在是為了一個沈時卿,已經魔症了!”

  “你費盡心機,好不容易才走到如今這一步,本來可以施展你的才幹,讓大梁恢複你父皇在的時候的盛景!”

  “可是你卻為了一個沈時卿,置這個朝堂,置所有的官員,置大梁的百姓於不顧,在這個時候要出去尋找她!”

  “你當真,太讓哀家失望了!”

  顧離棠聽到這裏,歎了口氣,解釋道:“母後放心,朝堂的事情我會安排好了之後再出去的。”

  “而且,當初的事情,也是我的錯,如果不是我不夠警惕,她也不會被顧璉騙進宮,而導致之後的事情發生。”

  說到這裏的時候,顧離棠一臉難以掩飾的悔恨,一想到沈時卿此刻可能承受的各種苦楚,他的心就如同刀割一般,疼痛不可自抑。

  他閉上眼,聲音低沉中帶上了些許脆弱,道:“母後,不救她回來,兒臣此心難安!”

  太後聽到這話,歎了口氣,勸慰道:“母後知道,你和沈時卿的感情深,可是,在國家大事麵前,再多的兒女私情也要放下啊!”

  “再說,當日的事情也不能完全怪你,你去平安縣真正的目的沒有告訴她也是因為此事凶險,告訴她反而徒增危險。”

  “至於顧璉這孩子,連哀家都沒有察覺出他的不對勁,你又何必把這一切都歸結到自己身上呢?”

  太後說到這裏,見顧離棠沉默不語,便繼續勸說道:“還有,沈時卿是不是真的還活著都還是兩說!”

  “畢竟,當日春暉堂的事情你也是親眼所見的,之後,你也親自給她收了屍體。”

  “如今你是整個大梁最重要的人了,要是有人故意放出此消息引你去,意圖對你不利,那可如何是好?”

  “你皇兄的幾個皇子中,太子病弱,顧呈平庸,顧璫心眼小,睚眥必報,顧璉年紀又小,又素日沒有什麽成就,根本鎮不住朝堂上的那幫大臣。”

  “唯有一個顧瑾,還算文武雙全,可他到底不是你皇兄的親兒子。”

  “你若是這樣貿然前去,一旦中了敵人的詭計,有個三長兩短的,你讓母後如何承受得住?”

  “還有,這好好的大梁江山又該怎麽辦?”

  “若是因為你,而導致這江山分崩離析,百姓陷入戰火,你讓母後死後如何像你的父皇交待?而你自己又有什麽麵目去見你的父皇呢?”

  太後說到這裏的時候,情緒萎靡了下來,似乎這些情況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情況。

  顧離棠看著白發蒼蒼,神情萎靡的太後後,眸中滿是痛苦。

  他何曾不知道母後的擔憂和不舍?

  這些年來,母後哪一次的殫精竭慮不是為了他?

  尤其是自從今年和沈時卿成親了之後,皇兄就對他越來越忌憚,而他被迫去洛陽的時間,又何嚐不是因為有母後的周全,才能護住洛陽王府。

  母後這麽大年紀了,分明應該兒孫環繞,安心養老的,可是都是因為他,才讓母後成日裏擔驚受怕。

  看著太後又增多的皺紋和愈發疲憊的臉龐,顧離棠隻覺得自己的心被硬生生的扯成了兩半。

  一半是自己的母後,一半是他愛入骨血的結發妻子。

  他想要去找到自己的結發妻子,可是他舍不得母後為他這樣痛苦。

  看著顧離棠這麽痛苦,太後也大為悲痛,但她還是繼續勸慰道:“念之,你生下來就是皇子,是注定要承擔責任的。”

  “便是你再舍不得那沈時卿,可你也得為母後想想,為這大梁的百姓想想啊!”

  “難道你就忍心讓母後白發人送黑發人,難道你就忍心看著大梁再起戰火,祖宗基業毀於一旦?”

  太後這話既說出了自己的私心,也把國事說了進來,讓顧離棠完全無法拒絕。

  他知道,這個時候,他應該按照母後的建議,按照朝臣的奏請,直接登基為帝。

  這樣既能讓他之前的謀劃不是白費心血,也能穩住朝綱,穩住大臣,讓大梁處於一個安穩之中。

  可是答允的話到了嘴邊,他卻怎麽也說不出口。

  他沒辦法在有了消息之後還眼睜睜的看著沈時卿一個人流落在外,她一個柔弱的姑娘家,在家的時候又一直被沈侯爺和沈夫人嬌養著,從來沒有吃過什麽苦頭。

  這次在外麵,還不知道要遭受怎樣的折磨呢,更何況還是在外族。

  如果不想辦法把她接回來,那他將一輩子都無法原諒自己。

  尋思到這裏,顧離棠突然站了起來,然後朝著太後鄭重的跪拜了下去。

  看著她的眼睛,認真的說道:“母後剛才所言,句句在理,兒臣本應該聽從!”

  “可是,兒臣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結發妻子流落在外。”

  “兒臣也知道母後是擔心兒臣自身的暗衛,還有朝堂的穩定。”

  “因此,兒臣可以答應母後,等太子醒了之後,兒臣遵他為皇,並且自願交出手中的權柄,穩定了朝局之後再走!”

  “同時,兒臣也一定會保全自身,不讓母後擔憂的!”

  太後看著他這個樣子,皺了皺眉,但還是勸說道:“念之,母後知道你長情,你若是真的忘記不了那沈時卿,那等你登基了之後,依然冊她為皇後便是。”

  “可若是這個時候憑借著一點點消息,便出去尋她,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你要知道,你就算不登基為皇,你也是堂堂親王,沈時卿流落在外一個多月了,早已經清白不保,就算你尋她回來,這樣的人也不能再繼續當你的正妃了!”

  “前朝有大儒說過,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到了本朝,雖然對女子不如前朝那麽嚴苛,但是世人依然很看重名節!”

  “沈時卿失蹤早已經名節不保,你這個時候再大張旗鼓的找她,豈不是更讓人議論紛紛?”

  顧離棠聽到這話,冷聲道:“我不看重名節,我隻要她能活著陪在我身邊就好!”

  “母後,我心意已決,您不用再勸了!”

  聽到這話,太後歎了口氣,道:“既然這樣,那自己掂量著辦吧!”

  “左右哀家也老了,也管不了你幾天了!”

  顧離棠知道太後這是生氣了,但是他還是磕頭道:“兒臣知道,此事是兒臣不孝,待兒臣尋了沈時卿歸來,畢竟和她一起好好孝順母後,再不惹母後擔憂!”

  太後看著眼前這個她一直以來最疼愛的兒子,突然之間隻覺得心煩,便站起來道:“罷了,既然你有了主意,那哀家便不多說什麽,先回安慈宮了!”

  “恭送母後,兒臣明天再去給母後請安!”顧離棠恭敬的說道。

  太後一回到安慈宮,臉色便拉了下來,金嬤嬤連忙給太後倒了一杯茶,太後抿了一口,便重重的放下杯子,臉上的鬱氣並沒有散去。

  金嬤嬤便連忙寬慰道:“太後寬心,王爺這也是長情,是好事呢!”

  太後冷哼一聲,道:“這樣耽於兒女私情,還好事呢!”

  “哀家看他是被那沈氏給迷了心智了,這樣不顧大局,甚至連自己的性命都不顧,哼,早知道這樣,當初還不如不讓他娶親呢。”

  因為顧離棠的執意,已經徹底惹怒了太後,太後現在對沈時卿的好感已經蕩然無存,有的隻有遷怒和厭惡。

  金嬤嬤尋思了一會,這才試探著說道:“奴婢看王妃也不是那等狐媚之人,之前對太後也恭敬!”

  “大約是王爺才剛成親,所以一時新鮮,暫時離不開也是有的。”

  “等時間久了,就好了!”

  太後聽到這話,想起之前沈時卿對她也確實還算恭敬,模樣看起來也冷清端莊,不是那等狐媚不檢點的人,這才臉色稍微好點。

  她想了想,便問金嬤嬤道:“念之當真隻是一時新鮮?”

  “太後,您也是知道的,王妃長得漂亮,性子也冷清,王爺剛和她成親,自然喜歡,等到時間長了,太後再做主給王爺的屋裏添幾個新人,王爺自然也就不會像現在這般魔怔了。”

  太後聽到這話,點頭道:“你這話說的倒是有些道理。”

  說到這裏的時候,她又想了想,道:“那要不,哀家在宮裏挑幾個好的去服侍他,也好分散一下他的心思。”

  “免得他心裏總想著要出去!”

  一說到這裏,太後越發覺得這個辦法不錯。

  正好,她這次在宮女裏頭挑幾個長相還可以,最主要是老實本分的,她調教個一段時間便賜給他,照顧他的飲食起居。

  是她親自選的人,她不但心裏放心,而且,還能分散他的注意力,讓他不要總是想著那沈時卿,一舉兩得!

  其實太後自從顧離棠成親了之後,對他後院的事情是不怎麽管的,加之,他的王妃又是太後一直欣賞的沈時卿,因此她之前從來沒想過給他賜宮女這回事。

  她以前隻想著他們能早點懷孩子,早點生下個一男半女,這樣她也好含飴弄孫。

  隻是這次,顧離棠太過一意孤行了,不但不顧及朝堂之事,甚至連自己的性命都不顧及,這才犯了太後的大忌。

  太後就顧離棠這麽一個兒子,平日裏對他愛若性命,視若珍寶,他身上有點磕磕碰碰的,她都心疼不已。

  如今,他卻要為了一個女人去犯險,這讓太後如何不生氣?

  她是希望他和沈時卿能夫妻和順,但是她絕對不希望他把沈時卿看得比他自己還重要。

  因此,經過金嬤嬤剛才隨口一說,太後這才動了給顧離棠賜宮女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