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四嶽氏
作者:求真問道      更新:2020-05-14 17:31      字數:3495
  一根碗口粗細,長達三丈的黑色銅棍,由浪頭托起移至吳行風跟前。

  吳行風皺眉打量,此物體表紋路清晰,刻有玄陽篆文,溝槽剛猛堅挺,呈不規則浪花圖案。整體由不斷雲纏繞,猶如一條蒼勁龍魂攀爬其上。

  此物很像巫師手中的法杖,卻又有本質區別,觀其材質並非銅質,是某種特殊金屬,這種金屬吳行風從未見過。

  通常情況法杖為青灰色,由青銅打造,巫師作法時才會用到,平常拿在手中代表著身份,也是掌握神技秘術的象征。

  當年連山族人與滳魁一戰,薑水身邊六大巫師就是借以法杖布下的護城屏障取得了最終勝利。

  “何處尋來?”吳行風自腦海中思考,關於黑色法杖的記載。

  “在屍體下方海域。”熬十三回答。

  熬十三回答之後,吳行風把目光移至須有有捧於雙手的斷肢,顯然這隻黑色法杖的主人是這具無名巨人所有。

  “將屍體拖至附近島嶼,嚴加看管。”吳行風命人抬起黑色法杖轉身前往龍宮,腳下海水自形分開,出現一條透明台階,台階無形由水汽所化。

  剛剛自台階走到渦旋陣法前,身後就傳來一個陌生男子的聲音。聲音空靈,辨不出男女。

  吳行風皺眉轉身,無有人影。

  “龍王,那具屍體不見了!”思索之際,熬十三飛奔來報。

  “不見了?”吳行風心中疑惑,眼睛看的卻是身後二個兵卒扛在肩頭的法杖。法杖很是沉重,二人拖拿不動,隻得扛在肩頭。

  熬十三正欲回答,須有有也火速移至渦旋陣法前,臉色凝重。“龍王,斷肢突然化作一陣黑煙消失不見。”

  須有有說話的空檔,法杖開始微微顫抖,有種脫離韁繩隨時離去的可能。

  二個兵卒感受到肩上抖動,心中愕然,瞪大眼睛看向熬十三,熬十三正低頭等候吳行風命令,二人麵麵相覬,嚇的臉色慘白,愣在當場,要不是有龍王看著,他們早就扔下法杖跑路了。

  起先抖動較為微弱,片刻後頻率變大,兵卒兩腿一軟終於沒能抵住法杖的重量,被其壓倒在地,嗚呼哀嚎。

  法杖落地,發出聲響,這才驚動熬十三,未等吳行風開口,熬十三就衝上前去抓住試圖逃脫的法杖。

  “鬆開它。”吳行風冷聲開口,提氣發音。“徹夜搜查,不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末將遵旨。”須有有領命,但她並未馬上離開。

  熬十三聽到吳行風的命令,鬆開雙手,移至吳行風身前以防此物暴起偷襲。

  “讓開。”吳行風揮手撥開熬十三,走向微微抖動卻並未逃脫的法杖。“既有所求,何必鬼鬼祟祟。”

  吳行風說話之時已經手持法杖衝出了海麵,由於法杖太大,吳行風隻得施出靈氣將其拖在手中。

  須有有與熬十三緊隨其後,但二人身法雖快卻敵不過吳行風,一呼一吸之間,吳行風已到三百裏外。

  陰風刮過,帶著無邊死氣,一個巨大身影從海麵上緩緩升起,若不是吳行風修為已至太玄顛覆,光是死氣陰風就足以令一個人肝膽俱裂。

  “四嶽氏見過龍神。”死氣幻化的黑影躬身行禮,雖然是站著卻看不出本體模樣。

  “你引我出來,所為何事?”吳行風沒有糾正此人對自己的稱呼,立於浪尖,海水自行化作一張龍椅現身於十步外,他雖廢海神稱呼,卻有海神之威。

  四嶽氏見吳行風語氣並不孤傲,沉吟片刻開口說道:“千年之前,大荒古城突然沉入海中,令我族人備受煎熬,幸得龍神引路這才避免死傷,得以苟活蠻荒。”

  “你要我助你脫困?”吳行風已經猜到那具巨人的屍骸來自何處。

  “龍神若能助我脫離禁錮,四嶽氏願跟隨龍神力戰八荒四域,一統乾坤。”四嶽氏的聲音飄蕩在東海上空,久久不散。

  吳行風略一思索,指著海水下方的大荒古城。“何人將你禁錮在深海之中?”

  四嶽氏說道:“青帝為求正統,殺盡所有與龍血有關事物,包括各族奉為神權象征的圖騰。我帶領族人攻打青帝,被其所困,這才失了自由。”

  “如此說來,戰神斧是你四嶽氏的兵器?”吳行風想到之前自海底大荒古城帶回的那柄石斧,他送給了才岡。

  “戰神斧出自弱水,是青帝手下振威將軍兵器,並非屬於我。”四嶽氏說到此處,略有激動。“也正因為龍神拿走了戰神斧,我才得以蘇醒,經過數年恢複這才布下疑雲引龍神相見。”

  四嶽氏所言合情合理,聽不出疑點,吳行風指著手中法杖問道:“這法杖什麽來曆?”

  “此物並非法杖,而是青帝苦尋千年的母艦元件。”四嶽氏回道。

  “你說的母艦,是不是龍宮?”吳行風心中愕然,若果真如此,龍宮母艦的元件就是假的,青帝難道沒有發現?

  “正是。”

  “此物的作用是什麽?”吳行風急切想要知道,當年他自龍宮見到青帝,青帝並未告訴熬欞熬広兄妹修複的龍宮元件來於何處。

  四嶽氏沒有回答,隻是搖頭。

  此人不回答,正說明他沒有撒謊,倘若真是如此,熬欞與熬広所駕駛的母艦很可能無法回到自己的家鄉,即使能回去也無法再回來,除非青帝所用的配件與他手中的一模一樣,青帝不可能讓他的子女冒險。

  四嶽氏見吳行風不說話,以為他不願出手助他逃離禁錮。

  “青帝雖然尋之無果,卻從另一艘母艦上拆下一物,想必與龍宮母艦上的元件屬於同一級別。”

  如此說來,龍宮母艦之所以能啟動,很可能是青帝尋來的配件與之前龍宮母艦遺失的元件屬於同一類別,若果真如此,龍宮母艦便能安全抵達。

  經四嶽氏提醒,吳行風想到了不久前在北荒羽島發現的飛行器。

  “你本體現在古城何處?”之所以決定助他脫困,是因為吳行風有克製此人的方法,此人周身纏繞死氣,說明他所修之法很是邪惡,吳行風所掌握的蒼生訣可以克製邪氣。

  “本體在當初龍神發現戰神斧的下方石屋內。”四嶽氏回道。

  “你本體是與之前的浮屍一樣,也是巨人之身?”雖然答應助他脫困,吳行風卻並不全信,此人能以死氣布下凝雲陣法引他現身,足以見此人的心智不是泛泛之輩。

  “實不相瞞,在下確實與誇父族有關,卻並非誇父一族。所修煉的秘術名曰,雖死猶生。”四嶽氏回道。

  “你與白族是何關係?”聽到雖死猶生,吳行風立刻想到北荒白族。

  “在下不知白族。”

  “你在世時,將雖死猶生傳給了誰?”吳行風換了個問法。

  “白道圖。”四嶽氏回道。

  吳行風點頭,沒有再問,該問的都問了,是時候出手了。

  “龍神為何有此一問?”四嶽氏雖然有求於吳行風,卻並不急切。

  “此事說來話長,你不知也罷。”吳行風沒有解釋,一來他沒必要解釋,二來對此人所修煉的邪術很是反感。“你出來後,不許留在東海。”

  四嶽氏疑惑問道:“龍神不用我為你征戰殺敵?”

  “雖死猶生是邪術,借以死氣幻化出的事物,本身就有駁陰陽,我助你脫困是不想把一個死人留在東海。”吳行風說活很不客氣。

  “龍神息怒,我也是無奈才借以東海與北疆戰死的冤魂布下凝雲陣法,引來龍神。若有靈氣,也不會用此邪術。雖死猶生並非全是邪術,關鍵時候可以救人性命,在靈氣枯竭時可調禦死氣為自身所用。”四嶽氏生怕吳行風後悔,趕忙出言解釋。

  吳行風自然聽不進去,就算此人說的有理,他也不希望雖死猶生這種借死人氣息施展的秘術傳承下來。

  “死氣可以令金屬顫抖?”就在他轉身沉入海底前往大荒古城遺址時,想到了一個增強部下實力的方法,如果死氣可以控製金屬,那麽便不是邪術。

  “可以。”四嶽氏說道:“死氣不同於靈氣,它是萬物凋謝產生的廢氣,是一切生物命結之後的餘威所化,所以死氣可控一切死物,包括惡金在內。”

  “我助你脫困,有個條件!”吳行風改變了主意。

  “龍神請講。”四嶽氏最怕的就是吳行風毫無條件的去助他脫離苦海,隻要提條件,脫困就成了可能。

  “收一個徒弟。至於收何人做徒弟,現在還不是告訴你的時候。”吳行風心情大好,雖死猶生可控世界一切死物,這對於他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

  白蓮作用白道圖後人,卻並未掌握雖死猶生。

  蒼生訣可左右生死,如今所悟,吳行風隻窺得其一,雖未掌握全部,卻已跨入門檻。死氣是生氣的對立,一陰一陽,一正一負。

  兩者間可獨立,也可共存。

  生者為陽,死者為陰。陰陽互動,生息不絕。

  吳行風想起他師父辛望山在世時讓他看的一卷書籍,書中對十二長生進行了細致介紹,人體分為十二階段,以長生為首,沐浴,冠帶,臨官,帝王,衰,病,死,墓,絕,胎,養。

  這十二階段暗合四季變化,又對應人體四肢,在方位上與四正位乾坤艮巽相輔相成,其中死,墓,絕為敗氣,是人體生息運轉必經之路。

  後世多用以風水堪輿,對陰陽宅進行生克製化,也有修行中人借以十二長生立本尋源,參悟其中玄妙。

  四嶽氏並不知道吳行風在這一瞬間,想了如此多複雜之事。

  “願聽龍神調遣。”

  “前方帶路,本王這就助你脫困。”吳行風指著下方水域,揮出一抺龍神真氣,這是熬靈留給他的青龍真血,也是四嶽氏為何稱他為龍神而不是龍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