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怒火
作者:求真問道      更新:2020-05-14 17:31      字數:3228
  吳行風轉頭看向白氿真,白氿真搖頭,表示並不知情。

  接過冊子,展開後,是貢品的數量以及品種。

  “念”吳行風把冊子丟給龜丞相,他此時心裏火氣甚大,哪裏有心情看這些。

  “是,龍王。”龜丞相展開冊子,緩緩念道。“陰山氏,敬獻貢品如下。千年靈芝十株,駐顏丹一百枚,雪梨霜骨丸三百粒,寒冰劍一柄,冬蟲花二十筐,禦鬼符一張,虎不尿十壇”

  “停,虎不尿是什麽東西?”

  “回龍王問,虎不尿乃石根之水,塗抹後可在一個時辰內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即使虎王都不敢靠近,所以稱其為虎不尿。”龜丞相解釋道。

  “接著念”吳行風耐著性子,深深呼吸。

  龜丞相點頭,接著念道。“共工氏,敬獻貢品如下。。。”

  “共工氏?”

  “龍王,知道共工氏?”

  “他所求何物?”吳行風冷聲問道。

  “一萬斤海鹽,三萬斤魚餅。”龜丞相摸不清吳行風的脾氣,忐忑開口。

  “給他一萬斤海沙,三萬斤死魚。”吳行風自然不會資助共工氏。

  “海沙?”

  “繼續念”

  “是,龍王。”龜丞相抺去額頭汗珠,繼續念道:“塗山氏,敬獻貢品如下。一百件貂絨大衣,五千斤金銀,六百二十頭牛羊,三百張獸皮,上古神圖一幅。”

  念完之後,龜丞相沒有等到吳行風發問,又繼續念道:“有熊氏,敬獻貢品如下。雲陽四真三件,千年鐵樹一株,千年內丹十枚,傳音符一萬張。傳音秘法一卷。”

  “念完了?”吳行風,轉過身來問道。

  “念完了。”龜丞相不知吳行風為何有此一問。“龍王可有不明之處?”

  “恩,塗山是狐族,與靈狐是遠親。有熊位於東南,首領為黃帝。陰山氏是何許人?”吳行風問道。

  “回龍王問。陰山氏並非中土陽人,而是土著閻羅之妻。”龜丞相生怕吳行風不知道土著閻羅,正欲解釋,卻被吳行風抬手製止。

  “他們都有何所求?”吳行風問。

  龜丞相說道:“陰山氏所求為一枚深海明珠。塗山氏所求為龍馬一匹。共工氏所求為,一萬斤海鹽,三萬斤魚餅。有熊氏所求為千年龍筋一根,海鹽一萬斤。”

  吳行風微微點頭。“除了共工氏,其他照給,其中有熊氏隻給海鹽五千斤。”吳行風想到了劄城遇到的熊霸,此人很可能屬於有熊黃帝一族。

  如果真是黃帝一族,那麽熊霸的所作所為就與有熊氏黃帝撇不開關係,既然是敵人,吳行風沒有理由資助他們。給五千斤海鹽完全是因為有熊進貢的傳音秘法。

  言罷,又道:“龜丞相辛苦一下,寒冰劍、傳音符與傳音秘法現在就去取來。”

  “龍王稍等片刻。”龜丞相轉身前往龍宮存儲雜物的大殿。

  一炷香後,龜丞相手裏拿著一個方形盒子和一把寒冰劍。

  吳行風接過之後,放入乾坤袋中,就要離去。

  “龍王,塗山所獻的兩位美人,如何處置?”龜丞相在身後喊道。

  吳行風皺眉說道:“東西留下,美人退回。”

  “微臣遵旨。”龜丞相小心發問。“龍王與王後這是要去何處?是否需要依仗隨行?”

  聽龜丞相所言,吳行風止步思考,片刻後說道:“傳本王口諭,命天龍八部各帶一萬人馬,駐守東海沿岸聽從調遣,王後出宮須以最高規格的儀仗隊伍同行,人數就定在八千。命右將軍熬謹率兵十萬隨行保護。另調江河湖海四部二十萬人馬隨我去南荒劄城。命你半個時辰內結集完畢。”

  吳行風此言一出,白氿真愣在當場。“夫君當真要這般排場?”

  龜丞相也是嚇了一跳,但龍王下令他不敢違抗,接旨之後,飛奔前往禮部疾速安排。

  吳行風說道:“要不是龜丞相提醒,我都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明日我與神玄二女約定要去滅了共工氏,而南方蚩尤與魁隗氏有兄妹之情,勢必在共工氏與炎帝舊部交戰之際,前往連城偷襲。我雖安排了阿喜等人助戰,但人數畢竟太少。既然我東海受四方進貢,正好借此機會揚名世外,讓他們知道我吳行風是什麽人。膽敢對我下套,萬死難消我心頭之怒。”

  白氿真皺眉不語,她不知道是該勸阻還是為吳行風助威。

  見白氿真麵有憂色,吳行風說道:“我並非一時衝動,八荒早晚一統,四域也在算計當中。至於尋找四神一事,需要的是機緣,此事急不得。”

  白氿真說道:“我擔心的不是這個,而是一旦戰事打響,數十年內再無安寧。”

  “任何成大事者,必將經曆血與火的考驗,這也正是老烏龜所希望的,如果他不殺了四神影響了運數,此時我們應該在尋找三目銅鈴,而不是為隨時可能到來的人類危難,提醒吊膽。”吳行風說道。

  “共工氏也是師父的眾多傳法弟子之一,雖無師徒恩情,卻也是受過師父指點的。如果真殺了共工氏,師父會不會怪罪你。”白氿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吳行風則是說道:“老烏龜身兼傳法之職,是為天道,與世俗恩情無關,你無須多慮。老烏龜的修為不知要比我們高出多少,看到的東西自然無法用常人的眼光去評說,其心智也絕不會受世俗幹擾,他隻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至於被傳授之人是人是鬼他並不關心。”

  白氿真投來讚許的眼神,“對付共工氏以你三人之力,恐怕有些難度!要不由我來”

  “不可。”吳行風出言回絕。

  “原因有二,其一,你修為高過我等太多,你出手會引起隱世之人不悅,很可能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其二,你與共工氏皆由老烏龜傳法,在根本上屬於同門,同門之間不到萬不得已不可手足相殘。老烏龜雖然無心天下大事,卻也不想看到他傳下的法術被後人拿來在同門中廝殺。”

  不論是遠古還是現代,同門之間惟有團結一心,所屬門派才能走向輝煌。吳行風所言,不無道理,白氿真聽後,接連點頭。

  二人交談之時,並未察覺時間已經到了半個時辰。

  龜丞相一頭大汗,帶著一幹文武朝臣趕來。

  “微臣參見龍王。”一幹文臣武將行叩拜大禮。

  吳行風微微抬手。“免禮。”

  龜丞相率先起身,起身後躬身回道:“啟稟龍王,輦蹕已就緒,隨時可以出行。天龍八部在一炷香前就已前往東海陸地。江河湖海四部二十萬兵甲由熬戰大將軍親率,如今正趕往南荒劄城。東海海麵十萬禁軍由右將軍熬謹統領,如今已經結集完畢。”

  “龜丞相,你與左將軍留守龍宮,確保東海安全。”吳行風出言交代。

  “龍王此行,是要與陸上人王交戰還是?”龜丞相忐忑發問。

  “陸上之事,本不該由我東海來管,但某些人在本王頭上拉屎,你說本王該不該對他們加以嚴懲?”吳行風說道。

  龜丞相聽聞大怒。“區區卑微族群膽敢欺辱龍王神威,我東海地大物博,三十萬兵卒對我東海而言不過芝麻小粒,以微臣之見出兵最少一百萬方能給於震懾。”

  吳行風與白氿真聽龜丞相所言,心中巨震,不知這隻雙尾烏龜說的是真話還是反話,一百萬兵馬,是何概念。

  “東海到底有多少兵馬?”吳行風尷尬發問。他還真不知道。

  “東海族人數量龐大,無法計算,光是兵馬當在千萬之數。”龜丞相也沒給出一個精準數字。

  吳行風說道:“兵馬一多,消耗的食物就多,一百萬太多,你再準備個五十萬聽從調遣。”

  龜丞相說道:“海域兵馬可十日不食,微臣擔心的是東海族人從未在陸地上與敵交戰過,自古無有先例,擔心離水太久會影響戰局。”

  吳行風說道:“可布雨作戰,東海族人離水之後幻化出盔甲保護本體不被強光照射。確保萬無一失。”

  龜丞相點頭。“龍王慮事周全,微臣敬佩莫名”

  “好了,馬屁等著以後再拍,出發。”吳行風打斷了龜丞相的話。

  按照吳行風之前下達的命令,二十四個上升門戶被進行了排序處理,在每個門戶上標識了上升後的地點。

  東海之廣博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縱橫千丈的溝壑峽穀與陸地的風光迥然有異,生物的多樣性甚至連龜丞相都無法一一舉例。

  浩瀚無邊的大海,如同星空中蕩然永恒的繁星,每一次的閃耀都表明了它的宏偉壯觀。

  吳行風立於上升門戶前,思緒飄飛。身後的一幹文臣武將英氣勃發,他們的目光中充滿了鬥誌,他們的神態足以表明陸上的族群在他們眼中是多麽的渺小,惟有大海的情懷才是包容一切的根本。

  此戰必將載入史冊。

  此戰的意義何止是重大,不僅僅是為了宣泄吳行風心中怒火,還要借此機會震懾那些給他下套的人,要讓他們的後人聽到吳行風的名字而聞風喪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