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兩個河邊村
作者:商專老七.QD      更新:2020-03-25 08:21      字數:2321
  霧島三分部的大蔥、蘿卜的種植也基本上進入了正軌,光是種植玉米是不行的,馬躍有自己的打算。

  霧島三分部這裏以後的玉米種植麵積會不斷的縮小,主要還是種植大蔥和蘿卜。想吃玉米,霧島裏種植玉米的小部落多了去了,交換就是了。

  打造工具的‘魯’帶人打造出很多的犁,就是為了以後在這耕種使用角馬犁地準備的。或許,玉米扔進去就能種植,想來,蔥和蘿卜是不行的。

  五十匹角馬已經有開始下崽不少了,說明,這裏也適合角馬的生存。何況,這裏氣候溫暖,都不需要窩冬準備幹草料。

  海和白皮終歸回來了,不負眾望,換回了大批的皮毛。

  沒皮毛不行啊,這麽多人要是回海部落,沒有皮毛過冬不扯淡嗎?

  霧島三分部在逐漸走上正軌,洋流終於變化了。

  “留下的人口,我已經確定了,這裏保持一千的人口,三百壯丁就可以了。”馬躍召開幹部大會,要走了,該安排的還是要安排的。

  安排留下來的,信仰之力都還是不錯的,不管是男女老幼,人口比例也盡量的合理。

  “也就是說,這次海運要遷徙的人口兩千五百人左右,我們有五十隻船參與運輸。”馬躍說完,看向白皮。

  “時間上很寬裕,洋流的時間夠,起碼兩三個月之內,不會太偏差。”白皮說道。

  行吧,馬躍很無奈,除了相信這個不靠譜的白皮,還能咋辦?

  “五十隻船,能擠下兩千人嗎?”馬躍很懷疑。

  “應該可以的。”

  這時代的船,十幾米長,四米多寬,一個船理論上,裝五十人是勉強可以的,就怕碰到意外的變化。還有淡水的問題,還要帶上那麽多的皮毛。

  “我們把船用繩索鏈接起來,安全度已經很高了。”白皮說道。

  安全不安全的,最怕的是碰到風暴,在海上航行,基本上靠運氣。

  行吧,使勁的擠擠唄。

  “羅白,這裏霧島三分部就交給你了。”

  “我盡力!”羅白有點大將風度了,啥玩意都是鍛煉出來的嗎,單獨領導六百大軍出征,對羅白就是最大的鍛煉,“神棍,記得明年讓水蟲來換我啊。”

  “放心,我說話算數。”馬躍是這麽答應的,總是住在這霧島上有些憋屈。再說了,分布的大首領,時常換換也好,免得尾大不掉。

  “菜,這邊的種植業就交給你了,未來,這邊的蔬菜能換來很多的財富的。”馬躍對霧島三分部的種植業還是很期待的,這裏沒冬季啊。產量大了,去鬼城那邊就近交易,很方便的。

  方便也是相對的,這時候出海,受到洋流的限製太大了。

  “嗯!”菜恨恨的點頭,“神棍,記得明年要‘鳥’來換我啊。”都是一樣的心理,終歸是總部才是家,誰不想在家啊,那麽美麗的石頭城。

  “放心,保證一年一換,嗬嗬!”

  馬躍又囑咐了‘波’、‘魯’和“黃皮”一翻,這裏的發展模式很類似總部石頭城了,樣樣俱全。

  要走了,可是,看到一個穿上擠進五十個人,沙丁魚罐頭一般,馬躍不爽了。

  及時調整了策略,每個船該為四十人,在霧島三分部多留下五百人而已,問題不大。這樣的調整也是需要時間的。

  七天之後,回家的五十艘船真的走了。

  羅白忽然覺得心裏空落落的。

  明年我還會回去的,打過大仗的羅白不滿足於這小島嶼了,更廣闊的大陸那邊,才有更廣闊的征戰機會。

  馬躍在大海裏不斷的祈禱,或許這原始社會真的有上帝?這麽龐大擁擠的船隊,居然真的安全回到了石頭城。

  這大海居然從來不興風作浪?這還是海嗎?

  當然,隻有區區的三天海路,似乎也不遠。

  神棍的回歸,海部落歡呼聲一片。冬季都過去了,這裏都開始春耕了呢。

  二祭祀不斷的給馬躍匯報這邊的情況,總體來說,這邊,沒啥情況。估計,和白霧部落的大戰,又震懾了一批宵小。

  吳起帶領商隊來回太陽城也算是順利的,加上冬季從牛皮部落交換到的,海部落的角馬數量又增加了。

  幸好這時候來的,習慣了霧島溫暖環境的居民,冷不丁的過冬,不一定適應。

  幹活,是最好的融合模式。

  石頭城裏住不下這麽多的人,沒關係,繼續往草原方向拓建就是了,一定的距離內建設一個小村落也不錯,隻要有樹材圍牆,簡單的防禦就行了。

  隻要主體的石頭城夠強大,誰敢隨便攻打海部落的村子?

  大家不明白村子是啥意思,馬躍咋說就咋是唄,估計,類似分部落的意思唄。

  馬躍很是惡趣味的任命了兩個村長、副村長之類的,兩個龐大的村子,就這麽逐漸建立起來了,每個村子大約五百人,不小了。

  居民當然是要雜居的,新老海部落的人混合在一起,才能進一步的融合不是?

  大草原上的河流還挺多,找到一條沒有枯水期的河,村子當然要靠著河流住,否則,喝水咋辦?所謂的兩個村子,無非是在河水的兩岸唄。兩個村子距離近,相互有個照應,距離總部和草原二分部的距離差不多。

  挺好!馬躍對兩個村子的選址很滿意。

  海部落的角馬數量暫時不足,那就先以漁獵為主唄,每個村子再分一些羊和兔子,先養著唄,暫時的模式和草原二分部差不多。

  等以後,角馬多了,再盡快的發展種植業。

  還有其他的人呢?總部補充一些,其他的,分別送到了草原二分部和叢林一分部,增加那邊的人口唄。

  兩個村子最重要的是先建好樹材圍牆和樹材大木屋,防禦需要,未來窩冬,沒有樹材大木屋,不凍死了?

  即使皮毛衣物暫時不夠,大木屋裏的篝火也能挨過冬季不是?

  河北村村長椅子、副村長荷;河南村村長蘭,副村長鐵蛋。有了領導組織,幹活就順暢了嗎。

  當年的海部落的孩子都長大了,該擔起領導責任了,盡可能的讓馬躍少操心唄。

  才春耕,種上玉米還趕趟,行不行的,總要試試的,先種上十畝地的玉米再說。當然,這事兒由大祭司操心嗎。

  海部落耕種玉米,不至於像白霧部落那麽粗放,好歹還是耕地一遍才播種的,牲畜的糞便不缺,肥料也要保證的。馬躍相信,這樣,好歹能多收獲一些玉米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