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築城牆
作者:商專老七.QD      更新:2020-03-13 18:08      字數:2369
  第二天,灶台看著稍微結識了一點,馬躍覺得不順眼,讓黃皮和黑皮在灶台的例外都摸了一層白灰砂漿,白灰泥巴裏也參雜了一些沙子和白灰,這不就是白灰砂漿嗎?嗬嗬!

  黃皮和黑皮有些失望,很明顯,自己這次找回來的沒有製陶用的黏土。

  馬躍還是決定了,請黃皮和黑皮到自己的山洞了,大吃了一頓,尤其是精致的蔥炒肉,黃皮和黑皮是激動不已。被神棍請吃飯,一般都是為部落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才有的待遇呢。

  “你們想的不錯,煤和白灰的出現,未來,對我們海部落的意義是重大的。”對自己這兩個高級粉,辛辛苦苦的出去找材料,並且收獲這麽大,必須獎勵呢。

  “神棍!你說的這煤和石灰,到底是幹啥用的?”唯一作陪的大祭司好奇的問道。

  “咱們的樹材圍牆怕火,可是,大祭司,要是咱們的圍牆是石頭壘起來呢?”

  “石頭?那怎麽可能?”石頭堆起來還差不多,一推就倒了啊。

  “神棍,說的是白灰嗎?”黑皮問道。

  “聰明!”馬躍點讚一個,“有了白灰膠黏,攪拌砂子成為白灰砂漿,用這種砂漿膠黏堆積起來的石塊就不會散架了,即使敵人用圓木撞擊,也撞不倒的。”

  “這麽結實?”大祭司大吃一驚。

  這不廢話嗎,後期明朝某時間段長城的修建用的也是石灰砂漿,不結識才怪。即使在二十一世紀,有些建築的基礎都是毛石,當然,那時候毛石基礎得用水泥砂漿才行。

  石灰的膠黏力,估計不如水泥。類似長城那樣的規則性的石條,那太麻煩打造了。不規則的石塊、毛石,應該就沒問題了。海部落的周圍,到處都是石塊嗎。

  “咱要建設石頭城嗎?”大祭司有些激動。

  “石頭打造圍牆,需要不少的勞動力,看看吧,咱還是先積攢足夠的家底再說吧。”大力發展部落的農牧業,這兩年是基礎。暫時,海部落周邊沒啥威脅,建造石頭城牆,馬躍倒是不著急。

  “咱的石頭圍牆會很長,每年造一段總是了嗎。”大祭司倒是沒死心,神棍說的啊,石頭造牆,那得多宏偉啊,誰不希望自己的部落更輝煌?

  “那……等夏季收貨了第一波蘿卜,播種之後再說吧。”現在的海部落,耕地一直要到夏季的第二波蘿卜播種之前。到深秋最後的收割,中間的確有兩三個月左右的空閑期。

  要是這樣的話,每年打造兩個月的圍牆,也不是不行。反正,也不耽誤耕地和播種、收獲。

  “成!我找他們幾個商量一下。”大祭司興奮的出去了。

  能有更高溫度的煤找到了,黏土,黃皮和黑皮還得繼續找啊。

  按照黃皮和黑皮的指點,石灰石的距離不算遠,還沒牛皮部落遠呢。海部落自己有角馬,托運石灰石應該沒問題的。

  石頭圍牆的計劃是長期的,馬躍也不急。

  倒黴的是煤的產地太遠了,黃皮和黑皮的估計,起碼要二三十天的路程,不劃算啊。

  大祭司帶著一隊人馬,很是不務正業的先拉著黃皮和黑皮找到了那處石灰石產地,還帶回來不少的石灰石。

  再次被馬躍確定了是石灰石之後,大祭司才真正的安心下來。

  “煤,太遠了,咋辦?”大祭司問道。

  “燒製石灰,木材也行。”馬躍給出了肯定的答案,於是乎,大祭司對遙遠北方的煤,再也沒興趣了。

  的確,發展生產,盡可能的擴大食物的生產,在任何的時代都是第一位的。饑餓,永遠是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吃不飽,幹啥都不行的。

  在大祭司的努力下,近百匹角馬和犁的努力下,初春的耕地播種多出了十七畝地的蘿卜種植,五畝地的大蔥種植。

  也就是說,初春播種進去的蘿卜,達到了四十畝;大蔥達到十畝地,可憐的葵菜還是至於三畝地。(馬躍心裏不禁再次感歎,這時代的生產力真是超級低下啊,才耕出這點地。)

  蘿卜播種完畢,浩浩蕩蕩的耕地計劃還在進行,直到夏季的第一波蘿卜收成才停止,又多耕地出來二十畝地開始蘿卜播種。

  角馬數量的膨脹,極大的增加了生產力,那不是人力能比的。石質的犁鏟,再不濟也比壯丁用骨鍬翻地的效率高的。

  最後的播種結束,海部落舉行了盛大的慶祝蘿卜豐收的大型祭奠。為了這慶典,專門起了新名的‘豐收節’,馬躍難得勤快一把,跟著圍獵隊再次出發,非常幸運的再次收獲了一隻龐大的猛獁象。

  浩大的‘豐收節’,海部落所有的人都停工一天休息,享受豐盛的肉食和鮮美的蘿卜,全體不限量。

  豐收節的創立,得到了兩位祭祀和三位首領的大力支持,就以蘿卜的豐收作為標誌。每年兩次,倒也不多。讓海部落的全體也感受一下辛苦勞作豐收之後的喜悅嗎。

  一次性收獲了九萬斤的蘿卜,畝產超過了兩千斤,手裏有食物,心裏才不慌不是?

  然後幹啥?兩位祭祀和三位首領早就對石頭圍牆產生美好的期待,那就開幹唄,反正,這時間閑置的壯丁是最多的。

  馬躍說的很清楚地基打造之後,需要一定時間上強度,不能一氣砌牆到頂的。

  沒關係,先打地基就是了,地基的強度上來了,然後再砌牆就是了。

  這次決定用石頭砌牆,費時費力的,不但要就近找石塊,還要去那邊挖石灰石,至於沙子,海邊有的是。好在,海部落的角馬不少,馱回來就是了,總比人馱的多不是?

  這季節,又不用穿的太厚實,為了避免角馬後背的損傷,部落裏厚實皮毛衣物,盡可能的墊在角馬的背上,石灰石用角馬背上兩側的樹材編製的框拉運就是了。每次拉回來兩百斤是不成問題的。

  二首領帶著人挖地基,三首領帶著人和角馬出去挖石灰石拖回來,大首領帶人四處的搜集石塊,無論是基礎還是壘牆,石塊小了是不行的。

  地基要求深度兩米寬度三米,畢竟,設計的圍牆的寬度最少也得一米不是?既然要建設,就一次性的牢固一些。

  原來的圍牆看著有些小了,幹脆,再擴大,方方正正的都是兩百五十米(馬躍對這數字最敏感)好了,今後,能容納更多的人口嗎。

  圍牆需要最多的材料就是石頭,好在,海部落附近是丘陵,石頭不缺,也就近。石灰石是麻煩一些,數量不會用太多。

  除了煮鹽隊和一隻狩獵隊,海部落的男女老幼齊上陣,為了建設自己的家園嗎,積極性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