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多出一個等級人群
作者:商專老七.QD      更新:2020-03-04 08:16      字數:2246
  大致這犁,前麵要角馬拉,後麵需要個人扶著吧?犁得有個副手之類的吧。

  靠啥犁地?最重要的是要犁開地麵,得有個堅硬的犁鏟子一般的頭,類似鐵鍬一般的硬物,才能犁開地麵不是?

  至於其他需要輔助的配件啥的,還包括咋樣才能更好的讓前麵的角馬使上勁兒之類的,馬躍說了不少,剩下的,需要大祭司和菜、鳥,也發揮一些智慧不是?

  簡陋一些沒啥,馬躍也沒指望弄出啥先進的‘曲轅犁’之類的,多少能讓角馬幫助使上力氣翻地就好嗎。

  馬躍知道,這八成又是個長期艱苦的摸索過程。啥玩意不都是一點點的摸索開發出來的嗎?不要以為原始人都是智障,勞動人民才是最聰明的嗎。

  耕地播種大致都結束了,接受了研發犁的重任,大祭司熱情高漲,帶著幾個親信男女,善於打造工具的人,不斷的用石器、骨器、木器琢磨著製作犁。

  馬躍提供的大致設想,隻要知道啥目的,那真需要慢慢的琢磨和探索。當然,你不實際操作,光是瞎琢磨是不行的,要動手的、反複的實驗才行。

  工作交代出去了,馬躍頂多時不時的關心一下。

  海部落在馬躍的折騰下,一年多來,生活質量上升了不少,尤其是鹽的出現,增加了海部落裏的人不少的體力。征服熊部落收編的人,再加上買來的人,不斷出生的新生兒,盛夏時分,新的統計數字出來了。

  海部落人口已經達到二百人了。

  最重要的是,能出去參與圍獵的壯年男女,大致有七十人了。你也別管年紀大小,是不是有些瘦弱,能為狩獵中做貢獻的,不是壯年好漢是啥?

  壯丁的比例,海部落算是比較高的了。當初的海部落最慘的時候,五十來個人,壯丁人數隻有十個左右。

  部落裏交換來的陶器逐漸的多了,在馬躍的號召下,海部落全麵實行了喝開水的製度,這年頭的醫療狀態十分的差,稍微得點病,就容易死人的。

  神棍的旨意,海部落的人當然要遵從。好的衛生習慣,要逐漸的養成。

  遺憾的是,這年頭沒有布匹,大熱天的,還得圍著個獸皮裙子。什麽麻布、蠶絲之類的,馬躍更不懂了,自己又沒帶百科全書穿越不是?

  記得曆史上的說法,古埃及人種植亞麻的時代,一百萬年前呢,沒準這時代就有原始人可以種植和編製亞麻的不是?

  馬躍自己不懂製陶,那邊的‘牛皮’部落不就能製陶嗎;馬躍不懂種植和使用亞麻,沒準,還有那個大部落就能亞麻弄出衣料啥的呢。自己來到這原始社會可不是救世主,俺不懂,或許,別人就懂呢?

  其實,馬躍來這海部落,已經給海部落帶來不少變化和實惠了,無論是捕魚技術還是煮鹽技術,也算是海部落生存的根本了。起碼,極大的改善了海部落的生存條件。

  附近諸多的大小部落都沒有煮鹽技術,這就導致了海部落在短時間內有了粗鹽這種交換價值極高的產品,逐步能領先其他部落先發展起來。

  交換來的諸多鋒利的骨器和石器,極大的改善了海部落的生產新工具的能力,否則,指望部落裏的人慢慢的磨製出鋒利的基本生產工具,那可真是磨磨唧唧的,需要年頭了。

  沒有鋒利的骨器和石器,你咋砍伐樹木和製造其他工具?

  馬躍觀察到大祭司手下的兩個男女對打造工具很熟練和有興趣,幹脆,這兩個以後就專門從事研發和打造工具的工作好了。

  很榮幸,這一男一女得到了馬躍的重視,還特意給他們取了名字‘魯’和‘班’,馬躍的惡趣味吧,最重要的是好記嗎。

  部落裏二百號人了,不是啥人都有名字的,就算有,馬躍也記不住那麽多人不是?馬躍親自給取名字的人並不多,基本上都是有些本事的人。

  有馬躍和大祭司的支持,摸索打造犁的進程中,‘魯’和‘班’占用了部落裏的幾樣鋒利的骨刀、石斧之類的,打造進程中,也浪費了不少材料……沒關係,摸索的過程,就是需要浪費的過程嗎。

  原始部落裏,地位最高的永遠是狩獵隊的勇士,在馬躍的刻意引導之下,種田小專家的菜和鳥;製造的‘魯’和‘班’;煮鹽的兩位部落老頭‘波’和‘浪’,在部落裏的地位排在中間位置,僅次於狩獵隊的好漢們。

  雖說這幾個人老幼、瘦弱,可是,你們為了部落做出巨大貢獻了,地位的提高,導致這幾個專業人士的積極性更好了。

  馬躍不會一下子把這幾個專業老弱人才的地位提高到狩獵隊戰士那程度,這不符合原始人的慣例思維,有些變化不能一蹴而就的,盡可能的潛移默化一些。

  馬躍的權威是高,可是權利也是不濫用的,也需要考慮一些人群的想法的。

  食物的儲備稍微豐富一點,馬躍就要求盡可能的再多打造一些樹材木屋,馬躍給兩位祭祀和三位首領的解釋是,未來,部落還會買人,人口還會繼續增加,沒有足夠的樹材木屋是不行的。

  二祭祀和首領海,表示理解,上一次一下自己買來三十一人,要不是當初建造樹材木屋的時候,預留出不少的床位,大冬天的,住哪?

  好在,當初馬躍建議建造的樹材圍牆的麵積夠大,隻是占用了院子裏的北麵一麵而已,新建樹材木屋,從另一麵的南麵開始建造就是了。

  如今的海部落,人比當初多的多,還是那句話,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有了上一次建造樹材木屋的經驗,再次建造南側的一派樹材木屋,進城順利了多了。

  說是南北兩排大木屋,其實,基本上都靠近中間的位置,總不能靠近防禦平台不是?

  辛苦?原始人的生活,從來都是和辛苦聯係在一起的。目前,有吃有喝的,幹活,是必然的嗎。原始人的自覺性簡直是舞以輪比的。

  海部落圍牆裏麵,東西長一百二十米,南北長三十米,除了預留的那一趟防禦平台,長度和寬度都足夠內部建造樹材木屋的。

  馬躍感到慶幸的是,海部落就近流過的那條河裏,魚還是比較豐富的。馬躍最多擔心的是,這兩年,因為魚簍和破冰捕魚的技術的出現,導致,那條河裏的魚會大量減少。起碼,目前的海部落,主要食物來源還是那條河的魚。

  隻要有魚,海部落有了充足的食物,才有大規模建設的基礎前提條件的。

  再加上部分圍獵隊出去,也能收獲一些肉食,足夠保證建設隊伍的體力,這就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