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生鐵也能漂沒
作者:天使之翼飛揚      更新:2020-05-14 16:16      字數:3507
  時間緩緩流逝,不知不覺,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今日依舊陽光明媚,操場上五百少年在李定國的指揮下,正在有板有眼地走著隊列,方逸則和夏允彝兩人坐在椅子上,悠閑自在地看著少年們的訓練。

  一個月時間,這些少年的素質得到了很大提高,隊列也走得有模有樣起來,總算是初步走上了正確的軌道。

  方逸準備過幾日就開始教授他們槍法了。

  二人不遠處,曹變蛟手持一杆大槍,正舞得虎虎生風,他在演練方逸教給他的嶽家槍法,這段時間裏,由於方逸的悉心教導,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曹變蛟已經將嶽家槍法練到了十分純熟的境界。

  不得不說,曹變蛟在武道一途上,確實是有些天分。

  但是相比李定國,曹變蛟頭腦卻略顯得有些簡單,他是可以衝鋒陷陣的猛將,卻不是那種運籌帷幄的帥才。

  謀略是曹變蛟的短板。

  方逸可以在短時間內教會他槍法,但想要在短時間內提高曹變蛟的韜略,卻是幾無可能,而曹變蛟是武將身份,這使得他幾乎不可能在方逸這裏待太長時間。

  這讓方逸覺得有些遺憾,他覺得曹變蛟是個可造就之才,隻可惜他的缺點和優點同樣明顯,他的缺點,其實也是曹文詔的缺點。

  曹文詔也是剛猛有餘,謀略不足。

  曆史上的曹文詔,便是在突襲農民軍的途中,由於孤軍深入,最終陷入重圍,力竭自刎而死。

  大明第一良將,早早走下曆史舞台。

  看著一絲不苟地走著隊列的少年們,夏允彝輕笑一聲,“公子的心血果然沒白費,這些少年,如今算是有些模樣了,而煤礦那邊,一切也都走上了正軌,彝仲心裏也替公子高興的很啊。”

  一切步入正軌?這是暗示這裏的事務已經結束,打算向我辭行了麽?方逸暗自想道。

  不過他對這一天的到來,也早有準備。

  “夏先生謬讚了,在下年紀輕輕,做事肯定有很多疏漏之處,夏先生學富五車,定能看出在下的不足之處,還請先生不吝指教一二。”方逸很是謙和地說道。

  夏允彝的眼中閃過一絲欣賞之色。

  麵前這少年雖然才智高絕,但並沒有那種少年得誌的傲氣,平時的一舉一動均是十分的儒雅隨和,令人如沐春風。

  這些日子以來,兩人之間早已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方逸既如此說,夏允彝自然不會和他客氣。

  恰好他的心中,也有很多的疑惑要問。

  “公子既如此說,夏某便放膽直言了。”

  “先生請講。”

  “公子才華橫溢,實在是夏某平生僅見,但夏某以為,公子在這五百家丁身上,傾注的精力有些太多,不但每日教授他們操練,就連給他們的夥食和薪水,也太過豐厚了。”

  “以公子的才華,可做之事很多,何必把目光隻放在這五百家丁身上?”夏允彝有些不解地問道。

  方逸沉默了一下,沒有說話。

  “公子……”趙寧從遠處匆匆跑來,“有一位大人來到村外,說是來給咱們送生鐵的。”

  哦,看來是天啟帝早先答應自己的生鐵到了。

  方逸急忙起身,跟夏允彝兩人匆匆出去迎接。

  一名肥頭大耳的綠袍官員站在村子入口處,隻見他生得白白胖胖,豔陽之下,他站在那裏不斷用手擦著額頭的汗水。

  方逸急忙上前施禮,“方逸見過大人。”

  白胖官員點了點頭,“奉皇上之命,撥給你生鐵三千斤,你速速派人前來搬運。”

  方逸急忙轉身,命陳子龍去找人搬運,同時又請那官員進村一敘。

  有些厭惡地看著麵前的村莊和地上的土路,官員擺了擺手,“本官事務繁忙,便在這裏等候就好,你等盡快將這些生鐵運走便是。”

  片刻之後,陳子龍帶著五百少年和一些村民匆匆趕來,開始從牛車上往下搬運生鐵。

  官員隨即拿出一張紙,讓方逸在上麵簽名,表示已收到生鐵三千斤。

  方逸看了一眼上麵的內容,感覺並無問題,便讓人取了筆墨,在上麵簽上自己的名字。

  官員急忙收起紙張,眼中閃過一絲不易為人察覺的得意之色。

  片刻之後,陳子龍匆匆上前,低聲對方逸說道:“師父,有些不對,這些生鐵隻有兩千斤,不是三千斤。”

  方逸聽了,頓時便吃了一驚。

  “敢問大人,這些生鐵究竟是三千斤,還是兩千斤?”方逸上前問道。

  “哼,當然是三千斤。”官員一臉不屑地看著方逸,仿佛在看著某個不通世事的土包子一般,“本官剛才不是告訴你了嗎?”

  “可是我們剛剛查了,一共隻有兩千斤。”陳子龍上前抗聲說道。

  “漂沒!有漂沒你懂不懂?”白胖官員的臉色更差了,一張臉拉得長長的,好像方逸等人在無理取鬧一般,“那一千斤生鐵,漂沒了!”

  漂沒?什麽叫漂沒?方逸頓時便是一怔。

  一旁的夏允彝急忙拉住還想要上前和官員分辯的陳子龍,又對方逸使了個眼色,三人走了幾步,來到一旁偏僻的路邊。

  夏允彝這才和方逸兩人解釋起了漂沒的含義。

  原來,所謂的漂沒,在官方的解釋中,便是運送途中的損失,比如運送一百斤,實際到七十斤,還有三十斤,便是在路上損失掉了。

  其實漂沒就是克扣,那些所謂損失掉的物資,大部分都進了那些負責運送的文官腰包。

  漂沒是大明官場自古已有的慣例,人人都已司空見慣,漂沒的比例一般都在兩成到四成左右,這個官員扣掉了大約三成,還算在慣例之內。

  弄明白了怎麽回事,陳子龍一張臉頓時便氣得通紅,方逸心中也是有氣,不過他並沒表現出來,臉色依舊如常。

  片刻之後,搬運完成,方逸再次帶著夏允彝等人,上前和那官員施禮。

  “有勞大人辛苦運送物資來此。”方逸很客氣地說道。

  白胖官員隻是微微點頭,卻並不說話。

  “沒想到生鐵也會漂沒,損失的這九百斤生鐵,莫非是被老鼠給吃了?”陳子龍心中不平,忍不住開口說道。

  白胖官員頓時就是臉色一變!

  “你懂些什麽!朝廷慣例,漂沒比例一般都是四成,也就是魏公公再三叮囑,咱才格外開恩,隻扣了你三成,你等卻如何這般不知好歹!”白胖官員大發雷霆。

  仿佛做錯事的是方逸等人,而不是自己。

  方逸急忙一把拉住還想要上前爭辯的陳子龍,夏允彝則滿麵含笑上前,好言好語將那官員勸離而去。

  半晌之後,眾人再度回到村裏。

  在方逸的命令下,陳子龍帶人駕車將兩千斤生鐵直接運往龍泉鎮,李定國和曹變蛟兩人則繼續領著五百少年進行訓練。

  坐在樹蔭下,方逸默默地望著遠處揮汗如雨的少年。

  “公子勿要煩擾,這漂沒乃是朝廷的慣例,並非是特意針對你而來。”夏允彝安慰方逸說道。

  方逸扭過頭來,對夏允彝報以一個溫和的微笑。

  “夏先生,你剛才可是問我,為何對這些少年如此重視麽?”

  夏允彝有些訝異地點了點頭。

  “有件事,夏先生可能搞錯了,”方逸淡淡地說道,“這些少年並不是普通的家丁,他們將來,會成為戰場上的無敵悍卒。”

  夏允彝聽了,頓時便吃了一驚。

  “南宋名將嶽飛曾說過一句話,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命,則太平矣!”

  “如今的朝廷是什麽樣,夏先生應該是很清楚了,剛剛的那位‘大人’,已經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示範。”

  “朝廷腐敗,官員無能,後金虎視眈眈於外,百姓飽受苛政不滿於內,更何況如今天災頻頻,民眾困苦,更是雪上加霜,夏先生以為,如今這太平世道,還能持續幾年?”

  夏允彝聽了,臉上也露出苦澀之色。

  “天災,或許隻是暫時的吧?隻要災難過去,百姓便可安居樂業,隻要百姓不亂,我大明便無內憂。”夏允彝想了想說道。

  “夏先生未免太樂觀了,至少二十年內,天災依舊會絡繹不絕而來,絕不會停!旱災,水災,蝗災,將會接踵而來!”方逸斬釘截鐵地說道,“這一點,我絕對肯定。”

  夏允彝頓時又是一驚。

  明末是個多災多難的時代,由於小冰河時期來臨,北方的天氣變得寒冷而幹燥,直接導致了年複一年的各種災難。

  再加上腐敗無能的官吏胡作非為,導致吃不上飯的西北農民年複一年地揭竿而起,造反作亂,直接耗盡了大明王朝最後的一絲元氣。

  據方逸所知,小冰河時期在清兵入關,占領天下後,便戛然而止,不得不說,後金的運氣,真是很好。

  “亂世將臨,生靈塗炭,我輩男兒,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毫不作為麽?”方逸厲聲說道。

  “那公子的意思是?”

  “大丈夫在世,當提三尺劍,立不世功勳!方逸承蒙仙人夢中傳授本領,願將此一身所學,獻於朝廷,為朝廷效力,為皇上分憂,為萬民開太平!”

  “這五百少年,將是我最初的班底,也是我征戰天下,匡扶大明的憑依!”

  “我為何不重視?!”

  短暫的震撼過後。

  “公子想要做官,鎮守一方?”夏允彝問道。

  方逸點了點頭。

  沒辦法誰讓自己是遂平公主的夫婿呢?誰讓自己是信王的好友呢?

  亂世將臨,自己隻能選擇匡扶大明這一條路。

  “公子有這個能力,隻可惜皇親國戚不得為官,否則便是有違祖製。”看著方逸,夏允彝眼中的惋惜之色一閃即逝。

  “這個在下自有辦法。”方逸背著手,淡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