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事情沒這麽簡單
作者:天使之翼飛揚      更新:2020-05-14 16:16      字數:4415
  眾所周知,論起抄詩……,咳咳,論起吟詩來,穿越者們就從來沒有怕過古代人,華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留下無數膾炙人口的絕世名篇,這給穿越者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發揮空間。

  不過方逸今天的目標是落選,所以他的情況有些特殊。

  無意中環顧左右,方逸突然發現,旁邊的齊讚元似是臉上露出一絲喜色。

  這就有點奇怪了。

  方逸可不記得明朝曆史上出過名叫齊讚元的詩人,可見此人的文采,屬實一般。

  而今日他的競爭對手裏麵除了方逸外,又有冒辟疆、陳子龍這樣飽讀詩書的江南才子,論起文采來,這兩人無論是誰都能穩壓齊讚元一頭,那齊讚元為什麽會由沮喪突然變得有些興奮呢?

  方逸懷疑,今日的比試,齊讚元極有可能買通了某位考官,已經提前得到題目,並事先請人做好了詩。

  這樣才能解釋齊讚元的反常表現。

  聯想到剛才齊讚元挑選的選手一路過關斬將,最終隻是敗給李定國才屈居第二的事實,此人得知題目,提前請人作詩的可能性非常之高。

  所謂來而不往非君子,對於這種疑似曾暗算過自己的小人,方逸絕不會心慈手軟。

  遂平公主是那樣的善良美麗和純潔,如何能讓齊讚元這樣的惡徒得逞?

  一定要斬斷這個陰險小人伸向遂平公主的黑手!

  念及此處,方逸略一沉吟,便急忙開口說道:“皇上,不知今日這文比,可有具體題目?”

  天啟皇帝今日心情極好,看著方逸也十分順眼,於是便笑眯眯地說道:“此次比試沒有題目,你等可盡平生所學,作出你們認為最好的一首詩出來,朕以為,方公子所做的詩,想必一定是極好的。”

  這幾乎就是赤裸裸地表示對方逸的欣賞了,天啟帝話一出口,在場的文臣武將們,哪個不是人精中的人精,眼看皇帝表了態,一個個紛紛就在心中打起了小算盤。

  待會隻要方逸作出的詩不是太差太離譜,眾人肯定會順著皇帝的心意,把方逸的這首詩給捧起來,捧成全場第一名!

  也就是後世所說的,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方逸嗬嗬一笑,繼續對皇帝說道:“臣以為,所謂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還是請皇上金口玉言,賜個題目,我等才好繼續發揮。”

  一邊說著,方逸一邊貌似無意地看了旁邊的齊讚元一眼。

  果然不出所料,方逸此言一出,旁邊的齊讚元臉上的笑容驟然凝固。

  方逸頓時就心知肚明,看來自己這一步棋,算是走對了。

  “哦,既如此……”天啟皇帝沉吟片刻,目光無意中投到了不遠處的琴師女樂身上,當即就有了主意,“那就以樂器,音律為題,你等各自吟詩一首吧。”

  站在天啟皇帝身後的魏忠賢此刻也是一臉愕然,他事先向齊讚元透露了題目,讓他早做準備,卻沒想到方逸節外生枝,搞出來一個命題作詩。

  這樣一來,隻怕齊讚元事先準備好的詩,是不能再用了。

  想到這裏,魏忠賢心中暗恨不已。

  魏忠賢皺眉看向不遠處的方逸,很快心中就有了計較,於是他含笑說道:“咱家也聽說方公子才學過人,正直溫厚,不如此次作詩,便從方公子開始吧。”

  天啟皇帝是個沒主見的人,聽魏忠賢如此說,便欣然點頭表示同意。

  眾士子和文武官員聽了,卻都明白方逸是中了魏忠賢的暗算。

  很明顯,第一個作詩的人是最吃虧的,因為留給他的思考時間最少,但這對於方逸來說,這並不是障礙。

  因為他原本就沒想贏啊。

  眾人的目光一時都聚集在了方逸身上,這些目光中,有審視,有諂媚,有懷疑,有嫉恨,其中也有熱切的期盼。

  錢謙益眼中明顯露出十分‘欣賞’的眼神,他看著方逸和藹地微笑著,看樣子這位文壇巨擘已經下定決心,稍後隻要方逸能做出一首勉強合格的詩來,他就一定盡力保送方逸為今日文比的第一。

  更何況錢謙益所在的東林黨原本就是魏忠賢的死敵,魏忠賢打壓方逸,他錢謙益就一定要捧方逸!

  然後方逸又看到了遂平公主。

  迎著遂平公主有些熱切的眼神,方逸有些心虛地低下了頭,隨即,他閉上了眼睛,開始靜靜思索起來。

  穿越而來的這幾天裏,方逸除了鍛煉和演習槍法,剩餘的時間他基本都花在了看書上麵。

  方逸的書房裏麵有很多書,但幾乎所有的書上麵都落滿了厚厚的灰塵,拂去灰塵後,每本書都是非常的嶄新幹淨。

  很顯然,這些書自從來到方府後,就從來沒有被人看過,它們擺放在書房中,純粹是方逸的前身在附庸風雅,買過來裝樣子的。

  但方逸對這些書可是視若珍寶,這些書籍有助於他更快地熟悉和了解眼前這個世界,所以方逸尤其著重去看那些史書。

  很快方逸就有所心得。

  這個時空的大明朝,很多地方都和方逸印象裏曆史上的大明非常相似,但是也存在著很多的不同之處。

  舉例來說,詩仙李白並沒有出現在曆史中,相反詩聖杜甫倒是青史留名,依舊如曆史上一樣,寫下了很多傳誦千古的名篇。

  但今天方逸並不打算去抄李白的詩,因為他的目標是落選,而非取勝。

  沒過多久,方逸便有了決定。

  少年睜開雙眼,臉上露出自信的神色。

  方逸深深地看了遂平公主一眼,少女有些害羞地低下了頭。

  看著遂平公主,方逸心中隻覺有些悲涼和不舍。

  一股非常複雜的情緒在方逸心中蔓延開來,此時此刻,方逸突然覺得,隻有一首詩,才最能表達自己當前的情感。

  輕咳一聲後,在眾目睽睽中,方逸緩緩開口。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名叫‘錦瑟’,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所做,是他在曆史上最有名的詩篇。

  但最重要的是,李商隱在這個時空的曆史上,是真實出現過的人物。

  沒錯,在今日的文比中,方逸思忖再三,選擇了抄詩。

  天家擇婿,最重人品,自己當眾來了這麽一出抄詩,顯然無論如何,此番擇婿,方逸都鐵定落選。

  皇帝可以容忍公主的夫婿無能,但絕不能容忍他是一個道德低下之人。

  眾目睽睽之下,方逸選擇了自毀。

  果然,一首詩念完後,眾人的反應和方逸完全一致,全場鴉雀無聲,寂靜得仿佛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被人聽到一般。

  看著周圍目瞪口呆的眾人,和臉上突然露出異常驚訝神色的遂平公主,方逸心中隻覺得一陣難過,但是同時也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

  啪的一聲響動傳來,眾人抬眼望去,卻是坐在一旁的張岱一不小心掉落了手中茶盞。

  張岱號陶庵老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其性格方正,人品正直。

  隻見他嘴唇哆嗦著站起身來,伸手指著方逸,手指顫抖著,一時竟說不出來話。

  哦,看來是把老人家給氣得狠了,方逸暗自想道,隻是他就這麽大反應,稍後恐怕就是皇帝下令,派人將自己逐出紫禁城吧?

  “你,你……,這首詩真的是你作的?”張岱聲音顫抖著問道。

  方逸厚著臉皮點了點頭,既然要演道德敗壞,那就演到底。

  “不錯,這正是在下所做之詩,不知老人家有何指教?”方逸硬著頭皮說道。

  兩行老淚突然便從張岱的臉上簌簌而下,他雖然流淚,臉上卻是歡欣不已的表情,“好詩啊,好詩!沒想到老朽有生之年,居然還能聽到這樣的好詩!”

  “此詩堪稱千古名篇!”

  “方公子大才,請受老夫一拜!”張岱一邊說著,一邊鄭重其事地給方逸施了一個大禮。

  方逸吃驚之下,急忙回禮道:“當不起當不起,在下才疏學淺,當不起老先生的大禮。”

  “如何當不起?”張岱抬起頭來,渾濁的老眼中,突然就有精光閃現,“方公子此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乃是我大明幾百年來難得一見的好詩,如何當不起老夫這區區一禮?”

  看著一臉懇切,眼角猶自還有淚痕的張岱,方逸一時間風中淩亂。

  不是吧?我是在抄襲啊?我這樣明顯的抄襲,你作為一代大儒,居然還在朝堂上睜眼說瞎話,公然為我遮掩此事?

  又哭又笑的,這演技,方逸準備給張岱打十分,這絕對是影帝水準。

  啪的一聲,坐在張岱旁邊的大儒錢謙益一拍桌子,也站起身來,臉上滿是激動之色。

  看來終於有人看不下去,準備出頭揭穿自己了,方逸頓時心中暗喜。

  錢謙益在文學上的成就比張岱更高,他是明末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此外他也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可以說,這是一個無論在政壇還是詩壇,都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方逸充滿希翼地望向錢謙益,等待他揭穿自己。

  “好,果然好詩!方公子這首詩,纏綿悱惻,優美動人,我大明開國以來,此詩可為第一!”

  麵對先後兩位文壇巨擘的稱讚,方逸一動不動,神色淡然。

  在場眾人頓時便對這位年紀輕輕卻寵辱不驚的少年更升起了幾分欽佩。

  看看人家,做出這樣的好詩,又得到文壇巨擘的如此誇讚,居然還能這麽冷靜,這麽……,嗯,麵無表情,這番養氣功夫當真了得。

  信王朱由檢不禁慚愧地低下了頭,他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和方世兄在胸襟氣度上的巨大差異。

  迎著眾人熱切的目光,方逸表麵鎮定,實際腦袋裏一團漿糊。

  原以為自己抄襲古詩,以求落選,乃是不按常理出牌。

  不過還好,拿唐朝的詩到明朝裝逼,也不是沒有穿越者幹過這種事。

  但方逸萬萬沒有想到,周圍的這幫人,比他更不按常理出牌。

  居然就把方逸抄襲的這首詩,給大大地誇讚了一遍。

  為了順應皇帝的心意,為了奉承皇帝,這些人,難道就一點氣節都沒有了麽?連這麽指鹿為馬,顛倒黑白的事情也做得出來?

  方逸頓時便對明末官場的黑暗,有了新的認識。

  看來不但是官場,便是大明文壇,也早已不是一片淨土。

  方逸的臉色有些尷尬,他很心虛,雖然眾人對他一片誇讚,但方逸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明白眾人都是在陪自己演戲。

  隨後方逸又聽到撲通一聲,一旁的陳子龍突然跪倒在地,一臉激動地對方逸施禮說道:“方先生如此大才,陳子龍高山仰止,心服口服,還請先生不要嫌棄在下愚鈍,在下願拜方先生為師,為先生門下走狗!”

  看到此情此景,方逸身子一晃,差點沒站穩。

  他敏銳地感覺到,今天的事情,有些不簡單。

  如果說張岱和錢謙益是為了奉承巴結皇上,而信口雌黃,吹捧自己,也還勉強能說得過去。

  但陳子龍明顯是和自己爭奪公主的競爭對手,他居然因為這首詩,要主動向自己拜師,顯然,這其中必有緣由。

  懵逼中的方逸很快便回過神來,他敏銳地意識到自己起初的想法完全錯誤。

  雖然說錢謙益此人在曆史上,並不是一個很有氣節的人,但他也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當眾顛倒黑白支持自己。

  畢竟像他這樣的大儒,地位已經很高,犯不著為了巴結皇帝而犧牲自己的名聲。

  而陳子龍此人,方逸略有了解,此人非常正直,並且很有民族氣節,麵對強勢的清兵,他勇敢地組織人手率軍抵抗,失敗後他寧死不屈,跳入水中以死殉國。

  像這樣的人,也是絕不會為了自己的仕途,而做出今日的這種拜師舉動。

  所以,事實真相隻有一個。

  那就是這首‘錦瑟’,隻怕在這個時空的大明曆史上,真的沒有出現過!

  看著周圍神色激動而熱切的眾人,以及臉上明顯露出嫉恨之色的齊讚元,方逸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不知這算不算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方逸有些悔恨地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