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五章 思索
作者:弈芷      更新:2021-02-24 04:39      字數:2264
  幸好有友軍一個營配合,他成功將日本兵圍在了一條山溝之內,令其隻能龜縮在林子裏麵不敢輕易突圍。

  不大的山溝裏麵,這片小密林是日本兵唯一的藏身之處,若非沐陽的炮彈不經花,他非得用炮火覆蓋將這些日本兵葬身此地。最好的進攻方式就是放火燒山,隻是此處是恒山山麓,森林大火燒起來可不是隨便就能撲滅的,造成的經濟損失恐怕會遠比戰果要大。

  而日本兵也失去了最佳突圍的機會,他們幻想著次日早晨太陽升起之時就是他們突圍之時,因為他們有兩架輕型戰鬥機作空中支援。

  說是輕型,每輛戰鬥機也掛著兩挺機載重機槍和航空炸彈,一趟來回就能報銷八路軍大半個步兵排,並死死地壓製八路軍一整個連。日軍戰鬥機從太原起飛,在4000米高空勻速飛行400裏最多花費半個多小時……若不考慮保養和飛行員的因素,1架戰鬥機一整天就能炸八路軍5次。

  但他們注定失望了,飛機巡航過後,日本兵發現八路軍就跟個沒事人一樣又出現在山頂附近,依然是不計彈藥消耗地對他們發起阻擊,往南與繁城鎮日軍匯合的希望就此破滅。

  而北邊劉昂所部沐陽也沒有忘記,他派了支隊騎兵營與一個民兵中隊帶著大量物資去增援他們。憑著山邊的廢棄村落,劉昂所部的火力覆蓋區可以籠罩整個北山平路,日本兵想要往北突圍傷亡恐怕會更大。

  兩軍積怨已久,但沐陽沒有急著圍殲這些日本兵,己方占優勢那也僅僅隻是占地形優勢。現在若想放棄腳下的陣地端著刺刀衝下去殲敵就是傻子,日本兵的槍杆子也不是擺設。

  在早晨太陽升起之時打退了日軍一次試探性進攻之後,沐陽長舒一口氣。

  “行了,快加固防空洞,現在我們應該有一陣子停戰時期……就你們挖的,頂天就是蛇洞,別看那兩顆炸彈炸不死你們,若是多來幾顆,你們肯定連命都沒了。”

  鞭策了這些幹部一番,沐陽就地坐下,周圍全是植株,他在這裏很是安全。

  透過樹木深深地看了底下的樹林一眼,如今入秋不久,樹木還有些許葉子遮擋視線,不然他也不會對密林裏的日本兵客氣。

  “老沐,陳團長來了。”趙守誠帶著一幹參謀部同誌來到山頂反斜找到沐陽。

  …

  “問我?”

  沐陽有些驚奇地看著陳團長,不知道他們所為何來。

  “是啊。”

  陳團長和王政委對視一眼,他們早就決定來詢問一番,就當是學習了。

  麵子什麽的不重要,自己的老臉哪有底下戰士的性命重要?哪個將軍不是愛兵?

  “……”

  見他們不是開玩笑,沐陽臉上一直掛著的笑容漸漸消失,隻是讓人搬來兩張臨時砍伐樹木削成的粗糙凳子,他底下的凳子也是如此做出來的。

  這倆人有事沒事來請教自己?難道是自己做了什麽太過超出此時代的事情嗎?

  都說讀史使人明智,前世酷愛曆史、政治的沐陽即使去中年人的餐桌上也能侃侃而談,自身的眼光和思維自然不是那些隻會當網絡噴子的人可比。

  這兩人是典型的開國中將之資,他一個愣頭青去請教這兩人還差不多,軍隊看資曆可不是封建傳統。年齡大軍齡大黨齡也大的人,其學識、政治覺悟自然不是他這個新人能比的,他來到這世上也很是小心,遇到大事很少自己做主,都會想辦法聯係楊師長。

  這樣不但可以避免自己犯大錯,還能規避自己知識狹窄麵所帶來的危害。

  畢竟他們是真正的精英,從他們建國之後的職務就知道的。

  楊師長授銜那會是什麽職務?

  55年北京軍區司令員。

  這陳團長什麽職務?

  55年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這保護首都的沉重任務哪可能隨便一個人就能擔當的?尤其是對於第一任指揮員而言,將百廢待興的首都軍事防禦圈建設好可是個不小的考驗。

  那些不出名搞後勤厲害、搞管理搞政工的開國將軍沐陽不了解,唯獨這些戰功赫赫能活到建國後並且擔任重要職務的他才有去了解過。

  王政委他不清楚,陳團長也是因為楊師長他才有過了解,畢竟史書上寫著一年後陳團長親自指揮的炮兵就在黃土嶺上把一個叫做阿部規秀的日軍中將給弄死了,黃土嶺戰鬥也因此聞名全國,乃至撼動日本國內。

  若是沒有他沐陽這個外來人,這時候的陳團長應該還在第一軍分區修養並準備拱衛軍區核心地帶。

  現在是10月初,日軍集結重兵進攻軍區腹地,正是各軍分區增援總部的時候,不過也是因為有他存在,楊師長得以再抽出一個團,與遊擊隊、三團總計5000人回援軍區金崗庫地區“勤‘王’”,幫助老首長將軍區的鬼子驅逐出去。

  又是改變局部戰場曆史的一天。

  隻是他已經習慣了,自從他將地盤橫跨周邊三縣就早就意料到會出現蝴蝶效應。

  “……”

  王政委暗自戳了戳陳團長,兩人對視一眼,發現沐陽有些發愣,還以為是自己唐突了。

  倒也不是覺得這是沐陽的知識,不足以為外人道。

  大家都信仰**,哪有什麽東西是私有的?哪怕是思想和方法也是如此,彼此之間都可以分享出來,這樣大家就能相互學習、相互批評、共同進步,何樂而不為?

  隻是各根據地的指揮員都在摸索建軍的方法與策略,沐陽的計劃多半也是殘缺或者不完整的,此時要與之交流,或許還需要一些“引子”來避免尷尬。

  “沐陽同誌,當初東征冀中之時,曾有組建炮連的想法……”

  陳團長不時瞄了瞄旁邊藏在炮兵坑裏的一門發著油亮光芒的迫擊炮。

  他沒有選擇先提敏感的問題,這方麵的問題連他都搞不明白,更別說隨便詢問一個比他還要年輕的人了。

  坑裏麵應該就是90的中型迫擊炮,他在冀中的時候見過,不適合攻城,但在鎮鄉之中作戰卻是神器,四枚炮彈下去能摧毀小院子。它不像重型迫擊炮一樣依賴運輸工具,也不像擲彈筒一樣威力太小,也不同於步兵炮必須以排為單位移動,突出的就是中規中矩,能適應更多的戰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