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到達永州
作者:禦風小子      更新:2020-06-16 16:29      字數:5191
  很快又是一桌美味的飯菜做好,這次他們不敢再耍其他的鬼點子了,被發現了就是死路一條,這個新的山賊頭目屁股都還沒坐熱,沒必要去激怒林浩來作死,而且,看起來林浩他們看起來也沒有什麽油水,林浩隻是來吃一點東西而已,給就是了。

  林浩美美地享受到了一頓佳肴,比自己帶的幹糧好吃多了,而且還不用帶著一堆東西那麽麻煩。

  折騰了這麽久,天已經黑了下來,林浩不準備到外麵以天為被以地為床來來休息,這個山賊的寨子這麽舒服的地方,沒有不借宿一晚的道理,隻要不被這些山賊搞事情就好。

  不過,新晉的山賊頭目還需要巴結林浩他們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呢,保護還來不及,哪裏舍得去傷害林浩他們。

  第二天,林浩他們起來的時候,山賊們連早餐都準備好了,豐盛程度不比昨晚差,林浩也不跟他們客氣,大快朵頤地吃了一頓之後,就離開了,林浩他們的目的本來就不是來這裏當山賊,而是路過這裏,順便找一些山賊多的地方走走,然後反過來到山賊的地盤上混吃混喝。

  一路上,林浩單槍匹馬,不斷招惹著山賊,然後再欺負一下山賊,這樣一來,不僅啥都不用帶,而且還能吃得很是豐盛。

  雖然林浩去招惹的全都是那些小型的山賊團體,那些厲害一點的,都占據著一些多人走的地方,而且手伸得也很長,就連朝廷都不一定能在他們的地盤上打得過他們,但是這些就不一樣了,這些在這些窮鄉惡水的地方的,一般都是地盤爭不過別人,被排擠出來的,林浩還不是隨便欺負?

  林浩一路上靠著山賊們的仗義“款待”,輕鬆去到了永州,甚至還換了一身行頭,全都是這些山賊的仗義“資助”的,林浩低調入城,並沒有多少人知道,畢竟其他的官員來的時候,哪個不是帶著一群人的?哪有直接孤身一人,而且什麽也不帶,就直接從京城來到這裏,普通人就算沒有遇害也得餓死在路上。

  林浩來到永州之後,沒有立即接手這邊的事物,而是再換了一身裝扮,去找那些為他雕刻硯台的工匠了,之前將他們接過來之後,因為戰事原因,一直都沒有再管了,此事已經擱置很久了,林浩隻是讓他們一直雕刻,之後就當甩手展櫃了,消失了很久,誰也找不到他,因為除了萬春他們,其他人根本不知到林浩還有其他的身份。

  現在林浩回到作坊中,這麽久了,那些石匠並沒有因為雕刻久了而感到無聊,反而每一件都是一件用心雕刻的藝術品,而且林浩自己覺得過了很久而已,其實並不是很久。

  不過,林浩當初聘請到的於河中取石的工人倒是日積月累地撈起了不少的石頭,現在已經完全夠用了,而且再取這條河久就真的什麽也沒有了,林浩在考慮接下來該讓這些人幹一些什麽會比較好,過河拆橋雖然也是一種辦法,實在沒有辦法的話隻能讓他們回去繼續種田了,不過現在還不是很急,畢竟伸手不打笑臉人,林浩換回商人的身份回來隻是,所有的工人都十分熱情地歡迎林浩回來,他們還以為林浩在去經商的路上死了呢,經過這麽久呢。

  林浩回到工匠們的作坊那邊之時,這些工匠更是熱情地給林浩看自己所雕刻出來的作品,林浩耐心地一個一個看,雖然自己不是很會欣賞,但是他也看得出來這些東西確實不愧為一件藝術品。

  之前這些石匠平時也隻是替一些人雕刻一下字或者石雕之類的,隻是按部就班,沒有自己的創作成分,但是現在不一樣,林浩將設置的權力交給了這些工匠,這些工匠見有人欣賞自己的能力,別提有多賣力了。

  而且林浩之前埋下的伏筆也終於起了作用,之前的兩個最初硯台,是所有石匠共同完成的作品,被林浩拿去送人了,這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雖然林浩隻是將東西送給了他們,除此之外沒有提起任何要求,但是他們還是為林浩的硯台代言了,而且兩個硯台本來就不是什麽凡品,他們本人也是十分喜愛,為林浩的硯台作下了不少讚美的詩詞。

  士林泰鬥孔常德的影響力就不用言明了,他的詩詞一處,很多人都是爭相捧讀的,他們多次見到孔常德提到的永州硯都不知是何物,居然值得孔常德如此吹捧,而且他們怎麽不知道永州有出名的硯台啊。

  跟空常德有些交情的人不明所以,就親自去拜訪了孔常德,詢問這多次提到的永州硯究竟是為何物。

  孔常德也不長著掖著,這麽好的東西,當然是要拿出來與各位好友一起欣賞的了,他們見到這個硯台之後,就愛不釋手了,世上居然有如此精妙之物,要知道他們這些人,特別是愛墨寶之人,對這樣硯台更是歡喜,當場就詢問了

  孔常德這個端硯的來曆,又是從何處得到的,孔常德隻知道這是林浩送給他的,但是他也不知道林浩從何處得到的,所以隻能說是一個商人送的,至於商人從何得到,自己也不得而知。

  很多人見過這個完美的端硯之後,開始四處打聽這個端硯究竟產自哪裏,這麽多人開始問這個,而且經過一些士林人之口,端硯引起了更多人的興趣,甚至有一些大家族的人,或是豪爽之人,直接給出了懸賞,讓人幫自己找到這些端硯。

  而且,還有更多人附和孔常德,也開始寫一些關於端硯的詩句等東西,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存在感,也可以虛榮一把,畢竟自己也是見過這個端硯之人。

  世界沒有不透風的牆,或者不是所有人都能預製住自己的八卦之魂,經過一番打聽,終於還是有人得知了其實這個端硯當初產出之時有兩個,一個落入了商人之手送給了孔常德,另外一個不知所蹤。

  這個消息一處,大家的方向開始變為如何尋找另一個端硯的下落了,孔常德這個還是沒有人敢大注意的,文人的傲骨還是在那放著的。

  其實這個消息就是林浩故意放出去的,讓此事鬧得更大一點,他的下一批硯台出來就會直接受到追捧,賣出天價。

  永州城中鬧得沸沸揚揚的找端硯行動,很快就傳到了其他州,其他州的人也開始對這個端硯起興趣了,畢竟都快要被一些人吹上天了,他們也想見識一下這些傳說中的神物到底有多好,至此,有更多的人開始卷入這場尋找傳說中的神物的下落了,還有一個,大家都不知道在哪。

  不過,他們不需要再找了,因為另一個硯台很快就出現,在一個高中科舉的狀元身上,高中之後,他很快就寫出了讚美端硯的時,他的詩句中,大家了解到此人之前隻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窮書生而已,但是後來得到了這個端硯之後,他的人生開始逆襲,鄉試會試殿試一個個全過了,甚至到了現在的狀元。

  大家的注意點都開始出現了偏差,開始歌頌這個硯台的神奇作用,而不是去誇讚這個新晉狀元的經天緯地之才。

  就像亡國一次,即添加幾個亡國的忠臣,後人不去想著光複舊物,而隻是讚美那幾個忠臣一樣,他們的注重點有所偏差。

  不過林浩不在意這些,他在乎的是這件事所產生的價值收益,大家都認為這個硯台得神庇佑,爭相找上新晉狀元,想要出高價買下這個硯台,但是,這個東西可是別人送給自己的,哪有拿出來賣的道理?

  大家求買無果,隻能詢問他的硯台從何處得到的,得到的答案還是那個姓賈的商人送的,這一下大家又改變了風向開始尋找這個賈姓商人,但是林浩隻是以這個身份在永州城亮了一下,很快就不見了,想找也找不到。

  現在的林浩是永州城的知府大人,而不是那個神秘的賈姓商人。

  大家也正式知道其他他們的知府大人早就來到永州城了,一些人懊悔不已,錯失了迎接加送禮的好時機,不會轉念一想,好像其他人也不知道林浩來到了永州城,所以現在還來得及。

  林浩在永州城的消息迅速傳開,所有人得到消息後,都開始帶著自家的禮物往知府趕。

  所以,現在永州城突然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所有的人都在往知府這邊趕,要是在高處,就能看到很明顯的人像流水一樣往知府聚集。

  知府的守衛如臨大敵,這麽多人來幹什麽的?搗亂嗎?他們還沒見過這麽多人一起前來知府的情況,難道他們出什麽事了?

  最後還是有人道明了來到次出的原因,居然都是來給林浩送禮的,就算不是送禮,也得過來感謝一些林浩的救命之恩,林浩自己都不知道,原來自己都這麽受歡迎的嗎?

  林浩不想收禮,但是這麽多人求著要他收下,他也是很頭疼,早知道就將他們的賀管家給帶到這邊了,這樣一來,就不用自己來對付這些送禮的人了,林浩是一點都不想做這些公關,但是他不做又不行,所以最後林浩將收禮這件事扔給下人來做了。

  那些之前得罪了林浩的人怕死了林浩會不收下自己的禮物,不收禮就是明示了不會原諒他們,之後的報複就算沒有,但是他們可不確定今後會沒有事求到林浩,到時候林浩一提當年事,就玩完了。

  雖然林浩並沒有考慮到那麽多,雖然當時確實很是討厭那些與他唱反調之人,但是後來林浩幾乎整死了他們所有的家將,也算是扯平了,之時之後要是他們還想求自己辦事,怎麽也得讓他們享受一下什麽叫做刁難的疼苦。

  林浩被發現到達永州城後沒多久,皇帝的聖旨也到了,皇帝的聖旨要是有哪個山賊敢攔的話

  ,基本上就是嫌命長了,不想再混下去了,天子的威嚴都敢挑釁,在林浩動身前往永州之後不久,皇帝終於想出了一個給林浩賞賜的“昏庸”點子,就是將永州的兵權也以並地交給了林浩,皇帝提出這件事時,朝中大臣可沒少爭吵,他們怕林浩到時候擁兵自重,威脅皇權就不好了,但是皇帝很是信任林浩,認為林浩絕對不會背叛自己,所以根本就不聽這些大臣的勸告,愣是下達了聖旨,強迫幾位宰相蓋章,現在林浩擁有了永州的政權,現在又擁有了軍權,要是再來一個財權,林浩就算得上永州的皇帝了,雖然現在也沒有什麽區別了。

  林浩自己都不敢想自己現在居然擁有軍政兩大權了,也就是說,出來每年不能變動的稅收,其他的東西都是自己支配的了。

  不過林浩在這裏有自己的產業,所以隻要他不是想要造反,有沒有財權所謂不大。

  林浩再一次化身為一個商人,出現在永州城,而且當他爆出自己就是大家一直想要找到的神秘商人賈商,而且,他的手上,還有一批即將出售的端硯之時,所有人都為之瘋狂,開沒開始售賣,就有人開始搭天地線,通過各種關係,想要找到林浩,提前買下一個端硯,價錢方麵好商量,但是林浩就是不答應他們,吊著他們的胃口。

  再過不久,林浩將這批製作好的端硯都給一一展示了出來,但是大家很奇怪,為什麽都沒有標上價格?

  林浩也適時給出了答案,這次的這批端硯,不是按照傳統的方式來賣,而是價高者得,但是又不是競價的形式,而是有意者將自己所認為合適的價格寫在紙上,交給林浩,幾天之後,價格最高者,得到他們出價的端硯。

  這種賣端硯的方式,不少人都暗罵林浩老狐狸,大家都不知道價格,但是大家都很想得到,而這些端硯的價值本來就不低,他們生怕自己寫少了,所以一般都會往高了出,最後收益最大的還是林浩本人。

  不過,就算如此,他們還是老老實實地填了價格,雖然場上很多人都在竊竊私語,不過林浩知道其實他們都各懷鬼胎,隻要勸說一個出更低價格一點,自己能得到硯台的機會就會越大,所以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是有私心的。

  幾天的時間,大家都在焦慮中度過,他們很想知道最後這些個端硯都會花落誰家,要是自己沒能得到,也好想辦法去搞一個回來,本來這些端硯就算再好也不過是一個端硯,但是經過林浩這麽一操作之後,端硯被神話,而且越來越多人爭,端硯成為了顯貴們身份地位的象征,很多人一開始就算不需要,現在也想給自己弄回來一個。

  此事不僅是永州之人,永州端硯已經徹底傳開了,現在誰人不知永州有一種製作極其精美而且材質上乘,傳說中還有的神庇佑的,現在不僅是永州之人,就算是其他州之人,也想要得到一個,這種東西,顯貴們有些是為力炫耀,有些和一些文人墨客一樣,就是存粹就是因為喜愛,但是天下這麽多人,而這次的端硯隻有這麽少,注定是要有人歡喜有人愁的了,這是沒有辦法的。

  幾天之後,終於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要揭曉這些端硯究竟要花落誰家了,這天,林浩展示端硯的對付都堆滿了人,就算不是自己得到,也好往這個自己朝思暮想的東西最後一眼,今後有可能再也見不到了。

  煙台在林浩報出最高價之後,便被領走,每一個幾乎都是用了極高的價格,才能成功得到這第二批的端硯,而且,有些人報的價也就差了那麽一點點,差一點點就是自己的了,但是端硯還是與之失之交臂了。

  不過聰明的人已經開始找上林浩定製下一批端硯了,此次林浩並沒有拒絕,而是交錢就能定製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端硯了,當然價格方麵,可是一點也不少。

  林浩並沒有直接官宣,而是靠著那些前來找林浩的人口口相傳,這樣,就夠了。

  引來太多的人反而不好辦事,他們的端硯製作速度本來就不快,要是被其他人以為這是在沽名釣譽,就很尷尬了。

  林浩的端硯生意時隔這麽久,終於還是開張了,而且,這次開張,就賺得盤滿缽滿,斂了不少的財。

  不過在永州城這個地方,誰也管不著他這麽幹,就算有人告他,最終的問題都會停留在林浩這個知府這裏,然後,就沒有然後。

  打開了第一次的生意之後,而且這次還宣揚得這麽完美,後續的生意也差不到哪裏去,每賣出一個端硯,都夠一個普通人生活大半輩子了。

  石匠們見到世人們這麽喜歡自己的作品也是很開心,而且之前林浩說過,隻要賣出去,誰的作品誰就有分紅,這不就是福亦可雙至了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