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令狐彰
作者:子與頁      更新:2020-11-12 15:01      字數:2179
  這幾年,唐大人經常和他說起跟著恩師學習的事情,正是在恩師的授業解惑以及生活上的資助才能有了今日的吏部尚書。

  隻是恩師令狐彰性喜山水,特別是年歲上漲之後,更是四處遊行,經常是幾年也見不得一麵。

  “嗯,就依先生之言。待比試完畢,我立馬通知大人。大人可是十分想念先生的。”馮慶林又給老者倒了茶,站在老者身側。

  劉自健、葛雄等人雖不認識這位老者,但看到洛雲和馮慶林都如此禮敬,想來絕不是普通人,紛紛起身朝著老者行禮。

  “好了,好了,你們都坐,你們可是這次比試的主角,我是你們第二場的裁判,到時候我在自我介紹,現在還是讓雲丫頭評判你們第一輪的成績吧。”

  老者說完便將主導權交給了洛雲,一雙眼睛卻停留在了劉自健身上,看了一會便閉上眼睛假寐。

  “我覺得這一次由我來做裁判,可真是一件頭疼的事,因為大家此次的的詩作都是上佳,每一首都寫出了茶的精髓和人生的感悟,洛雲實在不知道該怎麽裁判好了。”

  麵對眾人,洛雲侃侃而談,繼續道:“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比試就是比試,總得評出個優劣,當然了,每個人可能都認為自己的詩比他人強。作為裁判,洛雲同樣也有自己的喜好,所以便將自己評分及原因說出來。”

  “雲兒,既然我們選中你做裁判,自然是相信你的才學,而且你才女之名連遠在甘州的楊益兄弟都是知道的,你的評分,我想大家都不會有意見的。”葛雄接過話道。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除了劉自健沒有任何反應,因為他怕洛雲故意打擊報複,自己那一萬兩銀票搞不好就真不是自己的了。

  前些日子洛雲一直對自己閉門不見,還說自己遠行,這好不容易逮著機會報複自己,焉能不報複一下?

  唉,草率了,我幹嘛要拿一萬兩?一兩不行嗎?

  “洛姐姐,請你評分吧。”楊益道。

  “好,這第一輪,劉夫子四分,其餘諸位均為三分。”洛雲將自己的賦分講了出來,同時一雙妙目觀察眾人的反應。

  除了潘自清和葛雄,楊益和馮慶林對這評分結果顯得比較滿意。

  “洛小姐,這分值還能有一樣的?要是這樣的話,以後怎麽評出最優的,萬一後麵又有人的分一樣,這……”

  又是潘自清。

  怎麽就你事多,雖說不懂就問是個好習慣,但你是不是傻?

  聽到自己的詩是第一名,劉自健心裏對洛雲的好感立馬飆升,心中為剛才自己的齷齪想法感到汗顏,覺得自己才是那小人一個,竟然以小人之心去揣測顏值與智慧並存的洛雲,實屬不該啊!

  此刻聽到潘自清的問話,覺得自己應該去彌補一下,所以立馬開口道:“潘兄,你不知道這是並列嗎?我想洛小姐是因為實在不好判別哪一首好才出的此策,

  畢竟比試有三場,更何況後麵兩場有這位老先生當裁判,洛小姐這是故意討了個巧,將難題留給老先生嘍。”

  劉自健說完,朝著洛雲微笑致意。

  “不錯,剛才劉夫子說的正是洛雲內心的想法。大家的詩真的都是上乘佳作,可以說,從裏麵隨便拿出一首,都讓人驚豔,說是流傳千古也不為過。

  至於我選劉夫子的詩作為第一名,一是因為劉夫子在這麽短的時間之內寫出兩首,不,應該算是三首,而且形式獨特,寶塔詩語言精練,回文詩的難度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特別是在這麽短的時間之內,所以我就給了劉夫子四分。

  至於大家的詩,洛雲讀來各有千秋,如若不是劉夫子這兩首,洛雲會將大家的詩都評為四分。”

  “嗯,確實,對於劉夫子這麽短的時間,就能創作出兩首佳作,馮某佩服,對劉夫子得四分,我沒意見。”馮慶林道。

  “我也讚同。”楊益也開了口。

  葛雄和潘自清一看他二人都沒意見,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是點了點頭。

  “好,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此場過後,劉夫子得四分,其餘諸位同為三分,現在咱們就進入第二場比試。剛才我說過,第二場比試將會由一位貴客作為裁判,他就是令狐爺爺。”

  洛雲說完之後,乖巧地來到了老者身邊,等著老人開口。

  “嗬嗬,諸位,老朽令狐彰。和這位劉夫子一樣,也是山野村夫,學識有一些,但不多;著書有一些,但無甚名氣。

  諸位要是感覺我當這裁判不合適,我可以在替大家找個合適的,老朽有幾位摯友,他們或許可以勝任。”

  令狐彰旋轉著手中的核桃,麵上一副慈祥笑容,看著在座的眾人。

  從一開始走進這房間,令狐彰就彰顯出了長者風範,沒有倚老賣老,低調,內斂,令人情不自禁就產生一種如沐春風之感。

  令狐彰、令狐彰,這名字怎麽這麽耳熟呢?

  楊益似乎對這名字感到熟悉,卻想不起來此人是誰,看了一眼馮慶林,忽然想到他說的老者是東主的恩師,這不就是吏部尚書唐大人的老師嗎?

  忽然想到了什麽?楊益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連忙再次起身,朝著令狐彰彎腰行李道:“小子楊益,甘州人士,帶父親大人向老先生問好。時常聽父親談及老先生風采,說未曾得見老先生一麵,實為人生憾事,沒曾想,這天大的好事竟然讓小子遇見了。”

  “哈哈…老了老了,哪還有什麽風采。你父親坐鎮我大梁甘州幾十年,勞苦功高,前些年去甘州拜訪舊友,閑暇時在甘州走了走、看了看,可以說是海晏河清,當地百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對楊大人可是讚不絕口。”

  令狐彰看著麵前恭謹的楊益笑著說道。

  “老先生過譽了,要是父親大人能親耳聽到老先生的誇讚,還不知道得高興成什麽樣呢。老先生如果在去甘州遊玩,還請提前告知,讓我和父親為老先生牽馬墜蹬。”

  楊益可是擺足了低姿態,絲毫沒有剛才那副盛氣淩人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