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郭家莊的體驗項目
作者:九山大叔      更新:2021-03-06 15:50      字數:2624
  第1013章 郭家莊的體驗項目

  “小郭,你的這個桃花園要是在京城多好啊!每個星期我都要去睡上一晚調節調節。”胡老奢望的看著郭子來。

  燕山村的養老機構,郭子來計劃將它打造成京城一流的養老機構,不但從環境上,而且還要從服務質量,美食,和醫療等配套設施上。

  京城,有錢人很多,有權人更多。但是錢和權是買不來健康的。郭子來計劃等燕山村養老機構建好以後,在這裏也建一個聚靈陣,將大山裏的靈氣都引到這裏來,改變這裏的小氣候,讓這裏變得更加的宜居。

  一會之後,於正德和張縣長都來了,大家一塊到迎賓樓吃了早飯。

  早飯是自助式的,全是各種農家飯。主食有:小米粥,玉米糝,黑米粥,豆漿,清湯麵,蔥油餅,菜盒,包子油饃胡辣湯等等,副食有:炒青菜,西紅柿炒雞蛋,醋溜土豆絲,蘿卜粉條,鹹鴨蛋鹹雞蛋,醃蘿卜白菜。

  這些主食副食樣數不少,胡老都想嚐一嚐,這樣,牛秘書一趟又一趟將每一樣蔬菜和主食都取了一點,放在不同的碗裏和盤子裏,幾個人一起吃。

  “真不錯,天天能吃到這樣的飯菜就滿足了。”胡老感慨地說道。

  於正德吃得也很舒服,一連吃了兩碗。這可是過去沒有過的現象,於正德都被自己的飯量給驚呆了。

  省委機關的食堂,於正德吃的不多,但是知道那裏的飯菜味道,如果要是和桃花園迎賓樓相比,還是有很大不同的。這裏的飯菜有一種和濃鬱的鄉村味道,吃起來讓人很舒服,也放的開。城裏的食堂,做出來的飯食雖然很精致,但是因為精致,也失去了很多營養成分,已經不是原汁原味的老味道了。

  胡老也吃了不少,特別是這裏的粥,每一樣胡老都品嚐了一遍,邊品嚐邊點頭,“牛秘書,回頭問一下這裏的大廚,看這些粥是怎麽熬出來的,這麽好喝。”

  “胡老我記下了。”牛建偉邊吃邊點頭,將胡老的吩咐記下來。

  一行人風卷殘雲,將端上桌的飯菜吃了個一幹二淨,這才意猶未盡的起身,拍怕肚皮道:“吃撐了。”

  大家相視一笑。

  回到胡老居住的小樓裏,服務員給大家泡了一杯茶,又端出來一大盤切成小塊的水果,這才去收拾整理房間。

  “小郭,我要是在這裏住上一個月,一定會長胖三五斤的。”胡老說著,就哈哈哈大笑起來,“這樣的日子簡直是太閑適了,想不長胖都不可能。”

  “可以鍛煉呀,胡老我告訴您,每天早上,我都會跑步半個小時,大約五公裏,吃了坐坐了吃多沒意思,所以住在這裏的幾位大佬,每天吃過飯就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下象棋,生活逍遙自在,樂不思蜀。”

  “現在是不行了,等以後有時間再說吧。”胡老一臉無奈,接著問道:“小郭,今天的行程是咋安排的?”

  “今天上午,主要是參觀民俗體驗館,下午參觀度假上莊。”郭子來看了一眼郭亮,然後說道。

  “我將村子裏幾處窯洞整修了一下,還原了郭家莊以前的農家生活場景,我想大家看了以後就知道過去的郭家莊的人民是如何生活的。民俗體驗館工分三項內容:一是磨坊體驗,從麥子到麵粉全過程流程;二是磨豆腐體驗,從豆子的浸泡,磨漿,吊漿,煮漿,到鹵水點製,壓製成型;三是體驗農村宴會十三碗。”

  “那我們走吧,聽著小郭的敘說,我都想體驗一番。幹不動,最起碼看看總可以吧,中午我們就不回迎賓樓了,就吃農村待客的十三碗了。”胡老一聽就興奮起來,對這些體驗項目感興趣了。

  一行人在郭子來的帶領下,來到了第一個體驗項目,磨坊體驗。

  這裏有專門的講解員,給遊客們講解著每一道工序的要求和製作方法。

  “這第一道工序,就是清理糧食中的雜質,清理的方法有幾種,一是過篩子,將糧食中的雜質如土了,小石子了篩出來,撿出來。二是用濕布將糧食身上塗抹一遍,將浮灰清理幹淨,然後晾幹以後,才可以上磨。第二道工序是上磨。在上磨的時候,一定要掌握磨石的運轉速度,要勻速運行,不能一會快一會慢,這樣磨出來的麵粉粗細不勻。第三道工序是過篩子,將細小的麵粉篩出來,顆粒粗的,再進行二遍上磨。”

  “這是磨麵程序,接下來就是加工程序。加工程序有兩條:一是擀麵條,二是蒸蒸饃(或者烙烙饃)。這兩條想必大家都知道,這也是現在每個家庭都會做的,就不一一做介紹了。”

  “過去一家人吃的麵都是靠石磨來加工的。人口少的家庭,十天半個月加工一次,人口多的家庭,幾乎天天加工。有時是麥子,有時是玉米,有是又是紅薯幹。所以那時的農村婦女負擔很重,除了幹農活,家務活也很繁重。”

  “那時,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石磨,石臼等糧食和蔬菜加工工具。這是因為當時的落後生產力所決定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家用電器一個比一個先進,一個比一個輕巧,這些老傳統已經早就不用了,但是通過體驗,大家對那時候郭家莊的農村生活狀況有一個比較全麵的了解。”

  “下麵我們去體驗第二個體驗項目磨豆腐。”

  “我們的磨豆腐體驗,遵從的是傳統豆腐的製作方法,石磨漿點法。”

  “第一步是撿豆子。就是將豆子中的爛豆子壞豆子挑揀出來,因為這些壞豆子會影響豆腐的口感,所以必須要挑揀出來。第二步,就是將這些挑選好的豆子用清水浸泡。一般來說,一斤豆子能出二斤半豆腐到三斤豆腐,所以按照這個比例下料。豆子浸泡一般要浸泡二十四個小時,才能完全泡發。”

  “第三步是磨漿,用的還是石磨。有的用牛來拉磨,有的用驢來拉磨。一般來說,在磨漿時,一邊下泡好的豆子,一邊下水,這樣才能保障磨好的豆子能隨著磨牙衝出來。第四步就是吊漿。直接將磨好的磨漿放在吊兜裏,將裏麵的豆漿吊出來,要反複幾次,才能將豆漿全部吊出來,掉出老的豆渣,是農村養牛的好飼料,也是一道美味的菜肴,現在很多的農家餐館都有這道美食-炒豆渣。第五步點漿。這些豆漿經過加熱燒開以後,起出來,放進大缸中,然後將存放的鹵水拿出來開始點製。點製的時候,要徐徐加入鹵水,慢慢成形,這樣才不至於讓豆腐過老或者過嫩,恰到好處。這個是個技術活,一般人做不了,需要專業師傅才能完成。”

  “第六步就是壓製。成型的豆花出來以後,用篦子將裏麵的大部分的水起幹淨了以後,在可以放到磨具內壓製,這是最後一步,想讓它成為方形或者圓形都可以,全憑自己的愛好,不過一般來說,方形的比較多,對切塊售賣方便一些。”

  “這就是豆腐的製作過程。”

  講解員是一個很漂亮的年輕姑娘,郭子來也沒有見過,這些講解詞都是李佳純他們負責撰寫,郭亮他們把關最後定稿的。

  講解員用的是普通話,抑揚頓挫的音調,讓人聽了很舒服。

  “大家可以品嚐一下石磨豆腐的味道,看看和平時我們在超市買到的豆腐有什麽不同。”接著講解員,將一盤切成小塊的豆腐,呈現在大家麵前。盤子裏放著牙簽,每一個人都拿起牙簽,吃了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