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突變
作者:狂風徐徐      更新:2021-06-02 12:12      字數:2301
  高台上一時沉默下來,隻有號子聲、風聲時不時傳來,胡應嘉心裏狐疑不已,難道錢淵和這老頭說過了?

  其他人感覺不到,但胡應嘉心裏是有數的,自己從一個多月前籌謀在杭州府設海市,府衙、縣衙都有不小的阻力,但麵前這位在鎮海有著莫大影響力的名士是幫了不小的忙的。

  為什麽幫忙?

  總不能是出於公心吧?

  據說鄭若曾和錢淵早在嘉靖三十二年就來往過密,這些年留在鎮海,被視為錢淵代言人,最明顯的例子即使,錢家護衛頭領洪厚隻聽從鄭若曾的指令。

  鄭若曾心裏卻在想,這一個多月來自己和錢淵的每一封信都提到了海市,但錢淵始終沒有流露出任何異樣,顯然,這件事他還需要隱瞞。

  但需要隱瞞的應該不是自己……呃,很可能是孫鋌,畢竟當年毆鬥,總不能兩人現在合作無間吧。

  鄭若曾都有點可憐孫鋌了……等他知道實情後,會不會被氣得吐血?

  就在這時候,淒厲的竹哨聲在江麵上陡然響起,隨之而來的是劈裏啪啦的爆竹聲。

  胡應嘉還沒反應過來,但鄭若曾久曆戰陣,聲音入耳便是臉色大變,這不是爆竹聲,而是鳥銃發射的聲響。

  疾走幾步轉頭看去,隱隱可見出海口處有硝煙升騰,十幾艘大小船隻越駛越近。

  “快!”鄭若曾一把揪住胡應嘉的衣袖,“可能有倭寇來襲,立即派人整頓碼頭,務必不使起亂!”

  “先告知楊文……”

  “楊文必會出擊。”鄭若曾目光炯炯,轉頭向高台下的親隨喝道“去喚文和、洪厚來!”

  瞄了眼不遠處的威遠城,城頭上已有旗幟示警,炮口對著江麵,鄭若曾略微放鬆,“楊文乃錢家護衛隊頭目出身,必領軍出擊,洪厚如今掌南邊錢家護衛,若要行舉城之力,必要其……”

  “看!”胡應嘉指著遠處打斷道“是楊文嗎?”

  鄭若曾手忙腳亂的讓親隨找出望遠鏡,細看片刻後,喘了口粗氣,在胡應嘉的攙扶下才緩緩坐下,“是楊文,看模樣大獲全勝……等等吧。”

  胡應嘉終於冷靜下來,遲疑片刻後視線投向了對岸的金雞山,臉色一變搶過望遠鏡,“汪五峰想作甚?!”

  對麵的金雞山招寶村外的碼頭上,人頭聳動,披甲持刀,都在警惕的看著這邊。

  鄭若曾接過望遠鏡看了幾眼就丟開,搖頭道“必與五峰無關。”

  頓了頓,他又解釋道“若是五峰起亂,必不止於此,楊文何能如此迅捷平定?”

  看胡應嘉神色還是有些慌張,鄭若曾低聲嗬斥道“克柔掌鎮海通商事,又為寧波府尹,當鎮定自若,不可示弱人前!”

  胡應嘉強行咽了口唾沫,“開陽公說的是,說的是……”

  片刻後,胡應嘉突然轉頭盯著鄭若曾,稱自己“克柔”,我們的關係有這麽親近嗎?

  好吧,胡應嘉差不多能確定,對方肯定知道自己是個二五仔……

  這時候,一路疾奔而來的孫鋌、海瑞、洪厚、郭遠等人都已經到了。

  “已然派人去楊文那邊問了。”洪厚第一時間說“定海後所、寧海、象山各地也派了信使。”

  海瑞麵露憂色,指著江對麵低聲道“若是汪直作亂……”

  “就算碼頭盡失,隻要緊閉城門,汪直攻不進來。”鄭若曾搖頭道“必然不是汪直作亂……”

  “但若是……”

  孫鋌擼了擼袖子,打斷海瑞的話,“遍數倭寇破城,必有內應,若是五峰起事,縣城內早已哄然。”

  “當年選在鎮海設市通商,展才也考慮過……”鄭若曾指著威遠城,“緊閉城門,威遠城頭鐵炮數十,倭寇近城都難。”

  一直單臂拿著望遠鏡的郭遠突然回頭說“不像是倭寇。”

  “什麽?”

  “不像是倭寇來襲。”郭遠遲疑道“船頭旗幟分明,而且都是商船。”

  鄭若曾猛地醒轉過來,“不錯,即使倭寇也用的是商船,但必然架炮,至今隻見硝煙,未聞炮響。”

  看海瑞還要問,鄭若曾丟了個眼色過去,胡應嘉指著台下,“剛峰兄身為推官,還請整肅碼頭。”

  海瑞倒是沒推辭,大步往台下走去,洪厚點了十幾個護衛跟隨,鄭若曾心想,這下好了,台上都是“自己人”。

  這時候,對岸一葉扁舟已抵碼頭,一位青衫老者在四個大漢的護衛下往高台行來。

  “那是誰?”

  “方頓,汪直謀主。”鄭若曾想了想,才接著說“當年汝貞兄、展才親上瀝港招撫汪直,為其出謀劃策者就是此人,隻是這些年深居簡出,少有人識。”

  “噢噢,聽說過。”一旁的胡應嘉點頭道“據說此人原是徐海謀主。”

  “徐海在上虞一戰中潰敗竄回老巢,汪直率軍進逼,就是此人獻上徐海頭顱……”郭遠低聲介紹,“好些人都猜測,此人是汪直安插在徐海身邊的暗間。”

  鄭若曾突然開口道“荊川公曾經提起此人,不類凡品。”

  錢銳登上高台,視線一掃,都是自己啊,但也不禁失落,唯一知道自己身份的張三不在……這廝雖然率軍駐守定海後所,但常在鎮海廝混,偏偏關鍵時刻不在。

  “學生方頓拜見諸公。”

  “也曾進學?”

  “在下南直隸應天府人氏,也曾進學,困於院試不得寸進,轉而經商,瀝港被毀時流落海外,幸得靖海伯收留。”錢銳不急不緩侃侃而談。

  方頓這個身份背景錢淵倒是安排過,不敢說沒有紕漏,但本就是流落海外,混跡倭寇之中,用假名也無可厚非……其實之前主要是為了應付徐海和汪直,前者是用不上了,後者……現在也用不上了。

  胡應嘉看了眼鄭若曾,麵前這老者氣度從容,言談間溫文儒雅,還真不類凡品。

  “方先生此來?”

  “學生入幕靖海伯府,奉伯爺之命前來,詢出海口戰事詳情。”錢銳行禮道“若有賊寇來襲,靖海伯府願出親兵相助。”

  從錢銳登台開始,即使心裏還在懷疑汪直的胡應嘉也放心下來了,如若今日正是汪直鬧事,就不會將身邊謀主送過江來演戲。

  “尚不知詳情。”鄭若曾插嘴道“還請先生於此稍候。”

  錢銳又行了一禮,默不作聲的退到角落處。

  。

  <scrpt>();</scrpt>